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朱汉玉

朱汉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朱汉玉




人物简介


朱汉玉,1944年生于河北鹿泉市,六十年代毕业于南开大学。曾担任河南省安阳市副市长。教授,甲骨文学者,书法家。被授予“中国当代优秀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二十一世纪杰出艺术家”、“特级书法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2006’最具投资人物”等称号。

自幼酷爱书法。由于工作关系,耳闻目染了大量甲骨片、金文、以及甲骨学家著述和甲骨文书法珍品,深受殷商文化熏陶。在隶书、篆书方面有一定造诣,尤其擅书甲骨文、石鼓文。主要作品有长卷、条幅、横批、斗方、扇面、册页以及甲骨文篆刻。其甲骨文书法,以笔代刀,以“刀笔味”为基调,以毛笔软毫的丰富表现力及其笔法为主导,表现出甲骨文之刚健、犀利、错落有致、真率质朴、自然天成的效果,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尤其以楷书、篆书笔意书写的甲骨文佛经长卷及册页,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喜爱。擅长甲骨文经典、佛经长卷、手卷和巨幅作品。其甲骨文书法作品清秀中透着大气、灵动、古拙。为使甲骨文达到雅俗共赏,使不识甲骨文者也能欣赏和理解,其创作的意书、画、字结合的作品,更使人耳目一新。

朱汉玉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多被作为礼品赠予海内外政要及CEO。现为中国国学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殷墟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建设书法协会理事,古文字学者等。

获奖情况


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艺术大展(赛)中获金银奖。

作品入编《艺术丰碑——中国书法史籍》、《中国书画艺术精品集锦》、《全国名家书法展作品集》、《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集》、《爱心永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情系特奥会,爱心满中华”全国书画艺术大展书画作品集》、台湾《国际甲骨文名家书画展专辑》等书。出版有《朱汉玉甲骨文书法作品集》、《朱汉玉甲骨文书法》。

2009年8月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召开的“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暨国际甲骨文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学术交流报告,其书法作品在“国际甲骨文书法大展”上获大奖。2万多字的学术论文《关于甲骨文书法的几点思考》以及书法作品入编《华夏情国际甲骨文书法大展集粹》一书。其甲骨文佛经书法长卷、手卷被青海省等大寺庙收藏,其甲骨文经典长卷及其作品广为国内博物馆(院)及海内外人士收藏。并被香港等多家拍卖公司拍卖。

从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参加了一些全国性的甲骨文书法大赛,让书法专家对创作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对以笔代刀在宣纸上“刻”出甲骨字,对这种甲骨文书法风格进行评定、评说,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参加艺术团体

1、中国国学书画院 副院长

2、中国殷墟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会 副会长

3、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 副院长

4、中华书画协会 书画创作部 副主任

5、中国书画家协会 会员

6、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 理事

7、中国建设书法协会 理事。

(二)获得的荣誉称号

1、2005年8月被授予《中国当代优秀书画艺术家》称号。

2、2006年6月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称号。

3、2006年9月被授予《特级书画家》称号。

4、2006年10月被授予《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称号。

5、2006年10月被授予《2006*最具投资人物》称号。

6、2009年8月参加了“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暨国际甲骨文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三)在全国书画大赛中部分获奖情况

1、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强国之梦”全国书画大赛 中国书画家协会 二等奖

2、纪念抗日名将左权诞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 银奖

3、“福禄寿喜”“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 银奖

4、首届中国“甲骨风”书画艺术大赛 一等奖

5、纪念毛泽东“沁园春.雪”全国书画大赛 精英奖

6、“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 银奖

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情系特奥

会,爱心满中华”全国书画艺术大展 优秀奖

8、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零八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大展主办单

位: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凯尔得书法院、山东书画研究院、南京长江书画院、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会、新加坡艺术协会等。 银奖

9、亚欧杯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 中华书画协会 金星奖

10、“艺术丰碑”全国书法大赛中国书法史籍编委会金奖

11、书法作品在《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暨国际甲骨文学术研讨会》举办的“国际甲骨文书法大展”上获得 二等奖

(四)作品出版情况:

1、2005年2月出版《朱汉玉甲骨文书法作品集》一书。

2、2010年出版《朱汉玉甲骨文书法作品》一书。

2、作品入编《中国书画艺术精品集锦》。

3、作品入编《人民的好总理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

4、作品入编《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作品集》

5、作品入编《爱心永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情系特奥会,爱心满中华”全国书画艺术大展书画作品集》

6、作品入编《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集》。

7、作品入编《全国名家书法展作品集》。

8、作品入编香港《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专场图录》。

9、作品入编《艺术丰碑。中国书法史籍》。

10、作品被“当代书画名家明信片编委会”推荐入编2006年中国知名书画家邮票、邮政明信片。

11、2万多字的学术论文《关于甲骨文书法的几点思考》以及书法作品入编《华夏情国际甲骨文书法大展集粹》一书。

长卷、手卷作品


(一)长卷、手卷

1、54cmx 6000cm长卷《金刚经》 5500多字 (60米卷)

2、54cmx 6000cm长卷《孙子兵法》6300多字(60米卷)

3、64cmx 5000cm长卷《金刚经》 5500多字(50米卷)

4、58cmx 10000cm长卷《金刚经》 5500多字(100米卷)

5、42cn x 3000cm长卷《孙子兵法》 6300多字(30米卷)

6、70cmx 3000cm长卷,孙中山之《建国大纲》1400多字(30米卷)

7、60cmx 2500cm长卷《诸葛亮出师表》1264字(25米卷)

8、54cmx10000cm长卷《佛说观无量寿佛经》7297字(百米卷)

9、54cmx3000cm长卷《佛遗教经》。2373字(30米卷)

10、32cmx5000cm长卷《道德经》。5080字(50米手卷)

11、54cmx500cm长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字加释文(5米卷)

12、32cmx400cm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字(3.6米单卷)

13、32cmx1100cm卷《佛说阿弥陀经》1860字(11米手卷)

14、54cmx20000cm长卷《劝忍百箴忍经》21053字(200米卷)

15、32cmx1200cm手卷《书谱》3714字(25米手卷)

16、32cmx300cmx2手卷《赤壁赋》889字(3米x 2双卷)

17、32cmx300cmx2手卷《诸葛亮出师表》(3米x 2双卷)

18、32cmx300cmx2手卷《三十六计》(3米x 2双卷)

(二)册页作品

1、册页《金刚经》22cm x 32cm 一套共三册总长度为15.5米。

2、册页《孙子兵法》22cmx 32cm一套共三册总长度为15.5米。

3、册页《劝忍百箴》22cmx 32cm 一套共九册总长度为46.5米。

4、册页《诸葛亮前后出师表》22cmx 32cm一套一册总长度为4.5米

5、册页《唐诗百首》22cmx 32cm一套二册总长度为9米。

6、册页《宋诗百首》22cmx 32cm一套二册总长度为9米。

7、册页《道德经》22cmx 32cm一套三册总长度为15.5米。

朱汉玉艺术评价


苦禅大师常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观朱汉玉先生的甲骨文书法,以笔代刀,刚健处笔笔犀利,柔顺处运笔坚韧而有弹性,神、气、力融会贯通。其字如其人,朴茂厚重,个性鲜明,收放自如,沉稳坚实,师古而不泥古,大气而不造作。其字不拘于形,但又不离于形,如刀如凿,刚劲雄健,璞玉无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朱汉玉先生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底蕴,坚定的文化的自信,与甲骨文“对话”,与古人灵犀互通,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创新,把一个个甲骨文字写出了灵动感,跃然纸上,其作品既有装饰情趣,又不失古朴高雅,呈现了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和笔墨功力。

名家评朱汉玉甲骨文书法


对朱汉玉先生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众多的专家学者给予高度的评价,摘录如下:

汉玉先生博学多才,虚心好学,看到他临伊秉绶的隶书、临吴昌硕的石鼓文,临汉碑、汉简,临钟鼎、古文,不厌其烦,一丝不苟,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理解,有表达的新意。他潜心书学,不耻下问,勤奋博学,创作了成千上万幅作品,从不事张扬,淡泊名利,不为世人所知。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到汉玉先生是一位真正做学问的人、学风严谨的人。

汉玉先生深谙甲骨书艺的真道,多年来他广泛收集资料,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苦读《甲骨文合集》、《甲骨学》、《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字典》、《甲骨文文字学》、《中国文字结构选解》等著作。临刻了大量的甲骨刻辞拓片,以笔代刀,着意在“刀笔味”上下功夫,力求刀笔和毛笔的有机结合,把刀意溶在软毫之中,体现甲骨文劲健、峻峭、率意的书韵特点。观他的字多有变化,时而庄重,时而肃穆、时而秀丽、时而放逸。字如其人,体现出他既有坚信成功的信念,又有傲然视物的豪气;既有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又有平静心态的流露;既有挥洒自如的流畅,又有吸纳百家的创新;既有柔的飘逸,又有钢的坚硬;把他的精神、情感融在书法中,在翰墨中追求一种现代美和古朴美相统一的艺术境界。

随着对甲骨文字的深入理解和笔墨功底的成熟,汉玉先生挥毫自如,洒墨生趣,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他写中堂、条幅、斗方、扇面、自撰楹联、自刻印拓,不但能写上千字乃至几千字的长卷,而且善书现代少数字的趣墨,如他创作的“龙”、“凤”、“鹿”、“饮”、“壶”及“十二属相”等,既见甲骨神韵,又具现代书风。运用书法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文字的内在含意,使心、手、字、义,畅流合一。用写意的表现手法,赋予了甲骨文这种古文字以动态美和灵动力,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汉玉先生在“甲骨文文字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尽管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规律,甚至具有了中国文字构成的所谓“六书”,但毕竟甲骨文仅有学术界公认的1500余字,创作上千字、几千字的书法作品还需要文字的通假和借代,并为了保持通篇文字的一致性,须将借用的字进行“甲骨化”处理,这是需要很深功底的。如果一个甲骨文书法家在文字学方面修养欠缺,要创作几千字的甲骨文书法作品,那是无从下手的。汉玉先生凭着他当年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胸怀,用甲骨文创作书写几十米乃至百米长卷、手卷和册页《唐诗》、《宋词》、《心经》、《金刚经》、《无量寿佛经》以及《孙子兵法》、《劝忍百箴》等,在大量的金文、古籀、古文字中通假、借替,并以训诂考证、检验,辛勤笔耕,多少寒暑日月,尽在翰墨挥洒中度过,创作中的苦与乐尽在其中。

朱先生临习了大量甲骨刻辞拓片,潜心研究了殷人契刻技法,摹刻了大量的甲骨文骨片。从摹刻中体会殷人甲骨文的结体、笔势、章法,重点在以笔代刀、“刀笔味”上下功夫,实现以毛笔、软毫的丰富表现力及其笔法为主导,以甲骨文的刀笔味为基调,表达出甲骨文字之刚健猛利、错落有致、真率质朴、自然天成的效果,实现刀笔味与软毫韵味的自然和谐的统一。

在对甲骨文特点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甲骨文书法进行了创新,从而把甲骨文的古朴、钢劲、瘦健、犀利、天趣的气度和中国书法传统美学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结合起来,融进楷书、行书、篆书的笔法,写出古味,写出隽永的意韵。观赏他的甲骨文书法,其笔如刀,刀随书流,自然超逸,优雅柔媚,聚神、气、势、力于其中。

朱汉玉的甲骨文书法,无论是条幅、横披、斗方、扇面、册页以及甲骨文篆刻,都是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表达方式,以不同的笔法,表现出殷人刻骨之刀意。尤其以楷书、篆书笔意书写的甲骨文佛经长卷及册页,既表现了甲骨文的刀刻效果,又体现出方整、庄重、典雅的书意。用甲骨文书写的佛经长卷和册页受到方家好评,深受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团体及个人收藏家喜爱。

如何欣赏甲骨文书法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聪明、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甲骨文就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然而,它的发现却是近代史上的事,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由王懿荣发现的。据统计,已发现的甲骨文有十五万片以上,不重复的字(符号)约有四千五百多个,可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而有立体感,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书法风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董作宾曾就甲骨文的时代特征作了划分:第一期(武丁),雄伟;第二期(祖庚、祖甲),谨饬;第三期(廪辛、康丁),颓靡;第四期(武乙、文丁),劲峭;第五期(帝一、帝辛),严整。以时代来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较质朴,晚期的字带有一些金文的特点,有的字很小,但很严谨。

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后填朱,也有少数甲骨以朱墨所写而未刻。说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写后刻。由此可知甲骨文的线条不仅有刀法而且还包含笔意,对于笔意是不容忽视的。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线也有曲线;有单刀也有双刀。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而点画起止仍有一些方圆之法;有的直画微带曲意,线条点画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方圆曲线、直线组合的很有意味。甲骨文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

甲骨文书法收藏的意义


2004年,在“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会”上,20片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殷墟甲骨,亮相上海,这是上海艺术品拍卖以来规格最高的拍品。中国文字之祖的“殷契国粹”甲骨在国内外任何的拍卖会上都没有出现过,这是海内外首次拍卖甲骨文。7月4日,20片“天津孟氏旧藏殷墟甲骨” 从580万元起拍,经过10多轮竞拍,被一神秘买主以4800万元拍走。此事轰动了文博界、史学界、收藏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甲骨文研究专家李先登表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拍卖。这场拍卖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拍出了4800万的天价,而是甲骨文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宣传,大众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甲骨文,这是一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机遇。

同年12月在荣宝斋2004年秋季拍卖上,一幅丈二尺的郭沫若书法价格越过一百三十二万,再次刷新其个人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虽然郭沫若是以甲骨文著称的大师和著名学者,但迄今未见甲骨文书法作品面世,无不使人感到疑惑?同时,一些商家和藏者渴望能在拍卖会上领略到郭沫若甲骨文书法的艺术风采,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厚望。

甲骨文是指我国殷商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前1100年)使用的古文字。契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故称为甲骨文,或称卜辞、契文。甲骨文字具有应用性和艺术性,她可称得上是汉字和汉字书法的鼻祖。由于甲骨文埋藏于地下3000多年,无论“书圣”王羲之,还是张旭、怀素、颜、柳、欧、赵,都没有见到过甲骨文字,因而甲骨文书法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年轻的艺术。

甲骨文1899年出土,因遇文字考释的困难,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研究与创作尚未涉及。清末民初,金石考古学迅速兴起,大量金文著录的出现、甲骨文的发现以及汉晋简牍的重见天日,为书法领域开辟了新天地。特别是书写甲骨和锺鼎石鼓的学者异军突起,震动书坛。打破了清代碑学、帖学分庭抗争的格局。随着甲骨文的破释,许多尊碑和崇帖的书家转治大篆,研讨古文字,并从甲骨卜辞中获得浆液。这不仅改变了书法家队伍的结构,而且改变了书法家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结构,丰富了书法家的艺术语言,推动了书法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发展。一批优秀的甲骨文书法家迅速崛起,其创导和开山人物首推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后寄居江苏淮安,字叔蕴,叔言,号雪堂,为甲骨 “四堂”之一,著名学者。其《集殷墟文字楹帖》是辛丑年(1921)年,用契文写楹联编集,初有百联,手写上版,嗣后又有续集。对甲骨文考订贡献甚大,精通鉴赏,尤工卜辞、是甲骨书坛一代大师。

王襄(1876—1956)天津人,字纶阁,斋名簠室。著名甲骨学者之一,为最早收集卜辞者之一。曾任武昌湖北国货陈列馆长,解放后任天津市文史馆馆长。书法厚实,常以小篆笔意作甲骨,线条圆韵粗缠,将契笔神工藏入笔下。其甲骨书法金风神韵,超凡脱俗。

丁佛言,(1878—1930)山东黄县人,名世泽,字佛言,号松游庵主,清贡生,留学东洋。曾任北京《亚西亚日报》主编,北京民国大学文学系教授,著名学者。精鉴通古,书法各体兼备,善篆籀刻印,尤擅卜辞书法。善用焦墨作甲骨,笔力千钧、气度非凡。著有《说文古籀补》、《古称初释》等。

叶玉森(1878—1939)江苏镇江人,字镔虹,号葓渔。嗜好金石,精研契文,以笔为刀,追求殷人神韵,墨迹流传不多,善写扇面甲骨,其作品茂密遒劲,同好叹为观止。著有《殷契钩沉》,《殷墟书契前后编集释》。

丁辅之(1879—1949)浙江杭州人,名仁,号鹤庐,为八仟卷楼丁松生后人。著名甲骨文书家,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抗战后,长期居住上海,家藏书画量多而精,名震东南。其卜辞书法别出心裁,格调高古。其甲骨长篇游记诗《观水游山集》响誉书坛。

柳诒徵 ,(1880—1956)江苏镇江人,字翼谋,号劬堂。清光绪间优贡,历任南北各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其甲骨稚拙敛逸,内藏生机、一派大家风范。简经纶(1888-1950)广东番禺人,字琴石,别署万石楼主,早年曾任国民政府参事,后游历南洋欧美,其书篆隶楷行草无不工,篆书雄迈大度。其甲骨怡然天工,名重当时。

胡小石(1888-1962)浙江绍兴人。名光炜,号倩尹,夏庐,晚号沙公。北京大学卒业。历任南京中央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书学李瑞清,由北碑上朔王右军。篆隶雄健刚劲,自成面目。尤以涩笔书甲骨而自创一格,其作品气爽神迈,风骨超然。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号鼎堂,为“甲骨四堂”之一。一九一四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为研究甲骨文功绩卓著,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远取颜真卿,近学赵熙,善行草,世存甲骨书法罕见,弥足珍贵。

董作宾(1895-1963)河南南阳人。号彦堂,别署平庐,为“甲骨四堂”之一。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对甲骨文断代分期研究成果最著。其甲骨文书法,落笔粗状如蝌蚪,收笔细,追求契刻的味道。原作多流传海外,大陆藏存较少,是倡导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一代宗师。

商承祚(1902-1991)广东番禺人,字锡永,号契斋。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古文字学研究室主任,授教于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府。为现当代著名甲骨学者。以金文笔意书甲骨,古韵高远,风雅独步。

潘主兰(1909-2001年) 福州人。祖籍福建长乐,1909年生于福州。1928年毕业于福建经学会国文专修科。1937年以教书为业。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 其甲骨文清雅刚正、直追古人,艺术造诣颇深。其代表作《字魂》为世人所赞誉,出版有《潘主兰甲骨文书法》等。

胡厚宣(1911-1995)河北望都人。早年毕业北京大学史学系,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毕生致力于甲骨学研究,所著卜辞理论专著一百九十多部,其影响之大,蜚声海内外。是继甲骨“四堂”之后,又一位甲骨文巨擘。其卜辞书法取法高古、神韵超然。

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泰国崇圣大学文学院院长。先生学贯古今,尤精甲骨文研究,其《甲骨文通检》等专著在甲骨学界有很大影响,善用散氏盘篆意书甲骨,契风独帜,享誉海外。

秦士蔚(1922-1999)江苏淮安人,终生致力于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和创作,为我国当代甲骨文篆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印章刀法爽利,浑朴奇崛,别开新面。卜辞书法潇洒超脱,大气雄浑。

徐无闻(1931-1993)四川成都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曾手抄甲骨文字二十余万。工书法、善大篆、精研卜辞。法度严谨、用笔精绝,其契文书法名震川蜀。

刘江,原名佛奄,号湖岸、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1957年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专攻篆书,由秦汉碑版文字入手,上追钟鼎款识铭文、龟甲兽骨文字,下涉吴昌硕,杨沂孙、邓石如等。擅以石鼓文笔法写卜文,笔墨雄浑、厚重刚健。出版有《刘江甲骨文书法百幅》。

纵观100多年以来,甲骨文书坛,群星璀璨。极大地丰富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他们既是品学超群的一代学者,又是技艺非凡的书法宗师。一大批中外书家,为甲骨文书法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很大贡献。

九十年代中期,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先生,在台北中正机场意外购得董作宾先生一件甲骨文书法,喜出望外,至今藏于斋室揣赏。1999年甲骨文出土百年之际,董作宾之子董玉京先生,专程从台湾来到南京,将一件董作宾甲骨文书法原作捐献给江苏省甲骨文学会,这是一件凝结着两岸炎黄子孙骨肉之情的艺术精品。

为纪念甲骨文出土一百周年,由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主办的“海内外甲骨文书法艺术大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展出,盛况空前。此次大展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对推动甲骨文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11月4日《美术报》为庆贺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书法周刊上整版刊登了题为“甲骨精粹,流芳百世”的文章,刊有罗振玉、赵绪成、徐自学、朱寿友、柳学智、刘江、王冰石、高桥苍(日本)、郑道准(韩国)的优秀作品。

“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暨国际甲骨文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在王懿荣的家乡山东烟台召开,海内外著名的甲骨学家近200人出席了盛会,朱汉玉先生有幸参加并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报告,其书法作品在“国际甲骨文书法大展”上获大奖。2万多字的学术论文《关于甲骨文书法的几点思考》以及书法作品入编大会编撰《华夏情国际甲骨文书法大展集粹》一书。

朱汉玉先生师承甲骨文书法大家魏峰先生,自幼深受中华传统文化良好熏陶。小学、中学习书隶书,兼学诸家,八十年代情有独钟于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几十年来汉玉先生在工作之余,认认真真研究,老老实实钻研,踏踏实实作学问,自甘枯燥孤寂,畅游在三千多年前旷古神奇且又充满灵性的甲骨文字这一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独特文化遗产研究的浩瀚大海之中。他博览研习郭沫若、罗振玉、王国维、唐兰、商承柞、于省吾、胡厚宣、徐仲舒、孙海波、李学勤、王宇信等甲骨学界泰斗、名师的鸿篇巨制。把甲骨文和其他的古文字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其演变轨迹和架构规律;把甲骨文与殷商时期的社会环境、天文气象、民风民俗、宗教祭祀、农耕狩猎、占验卜辞、战争与奴隶制度等联系起来说文解字,探究先人造字的依据,与甲骨文“对话”,进而探索甲骨文书法艺术创作,这是既新鲜、古奥又孤苦、浩繁的文字工程。汉玉先生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法度。他临习了大量甲骨刻辞拓片,潜心研究殷人契刻技法,摹刻了大量的甲骨文骨片。从摹刻中体会殷人甲骨文的结体、笔势、章法、刀法的妙处,重点在以笔代刀、“刀笔味”上下功夫,实现以毛笔、软毫的丰富表现力及其笔法为主导,以甲骨文的刀笔味为基调,表达出甲骨文字之刚健猛利、错落有致、真率质朴、自然天成的效果,实现刀笔味与软毫韵味的自然和谐的统一。在研习中有所感,有所思,大彻大悟,大胆借鉴,兼收并蓄,并把当代人的精神、气质、情趣形之于笔墨,溶入甲骨文书法创作中,达到出神入化得心应手地应用甲骨文,创作出使作者和观者发生共鸣,神思会合的佳品。汉玉先生凭着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胸怀,用甲骨文创作书写诸如《金刚经》、《无量寿佛经》以及《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几十米乃至百米长卷;创作《唐诗》、《宋词》、《心经》、《出师表》等手卷和册页,在大量的金文、古籀、古文字中通假、借替,并以训诂考证、检验,辛勤笔耕,终成正果。正如著名书画家魏峰先生所说:“一位甲骨文书法家的作品高妙与平庸,全在字外功夫,学识广博,才高功深,作品自能入妙脱俗。因为一幅成功之作熔铸着艺术家的性情、胆识、修养和功力。”汉玉先生凭着他足够的修养和充实的人生以及丰富的知识和“心游万仞,神驰千里”的艺术想象力,凭着他成熟的笔墨技法和自己独持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了大量为世人惊叹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朱汉玉先生被授予“中国当代优秀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二十一世纪杰出艺术家”、“特级书法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 等称号。被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评定为“2006’最具投资人物”。其甲骨文佛经书法长卷、手卷被青海省等大寺庙收藏,其甲骨文经典长卷及其作品广为国内博物馆(院)及海内外人士收藏。

2004年甲骨文刻辞原片的拍卖成功,以及后来一系列的甲骨文研究、书展、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激活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开启了甲骨文书法艺术收藏的新纪元。由于甲骨契刻原片属国家甲级文物,收藏极不容易。目前商家和藏者应该把眼光投向甲骨文书法名家身上。目前正是收藏初期,其作品价位不高,升值潜力极大。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延伸,甲骨文书法名家作品的收藏意义会更加凸现。

朱汉玉甲骨文作品欣赏


朱汉玉的甲骨文书法除了擅于经典的长卷、手卷、册页等长篇巨制外,他的单幅作品挥毫自如,洒墨生趣。他创作了大量的中堂、条幅、斗方、扇面、自撰楹联、自刻印拓。不但能写上千字乃至几千字的长卷,而且善书现代少数字的趣墨,如他创作的“龙”、“凤”、“鹿”、“饮”、“壶”、“渔”及“十二属相”等,既见甲骨神韵,又具现代书风。运用书法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文字的内在含意,使心、手、字、义,畅流合一。用写意的表现手法,赋予了甲骨文这种古文字以动态美和灵动力,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在创作甲骨文书法作品时,根据作品的内容,采用长锋狼毫,用笔挺拔,一次运笔,落纸定型,将甲骨文刀刻之瘦硬锋利的风格表现出来。在写法上,重刚劲,求婉丽,字体峻峭整肃,形态变化自然。从而求得整幅作品淡雅、隽秀、结构匀停、章法有序、潇洒飘逸、形神兼备、凝重古拙。通过笔法创新,以表达现代题材和内容,赋予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以新的生命,古为今用,达到形式与内容的一致。

甲骨文书法作品 ——中堂

中堂,尺寸为96cm*180cm,“大慈悲”三个字采用篆书书写,组成一尊坐佛形。下边用甲骨文书“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广结善缘,遍种福田,则祥和乐观;我心即佛,洗去俗尘,则立可成佛。”

条屏

《赤壁怀古》四扇屏(四尺)

甲骨文释文:(尺寸:35cm*134cm*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祝寿中堂

用三千年以前的古文字书写祝寿中堂,更有着久久远远、岁寿三千、长寿恒久之寓意。更别于一般的祝寿作品,有特殊的韵味。

甲骨文释文:

中堂内容:雅度仰鸿怡养天合,蟠桃捧出无量寿。称觞鹤翁涵濡福泽,古柏参天万年青。

对联内容:福星朗照千秋月,寿域光涵万里天。

对联上下联的句首为“福”、“寿”两字,祝老人福寿无疆!

对联上下联的句末为“千秋月”、“万里天”,祝老人福寿齐天!

《心经》中堂

对联甲骨文释文:

万法皆空观自在 一尘不染见如来

甲骨文写意书法作品

甲骨文为甲骨文书法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运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画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用简洁笔画,形象的笔调,组合成古朴、有趣、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描”。也有的是字画组合,融字于画中或融画于字中。在创作中着重于写意,就是以保持甲骨文原来字形为基调,运用毛笔特有的软毫韵味,采用形象的手法表达出甲骨文的本意。其精髓在于“传神”。用长毫毛笔书写甲骨文,字之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尖,有轻有重,尽情挥洒。用流畅的笔法写出甲骨字的峻峭、欹丽、古拙、空灵。当然,创新而不离法度,强调原始再现和艺术再现,熔哲理、功法、气势、悟性、情感、格调、书法艺术于一炉。在“形似”中更创造出“神似”,在古味中更有新意,从而演变成象大写意画般精美的艺术品。

这幅作品是把甲骨文的“鱼”字、“网”字和两只手(即网上下的两个“又”字),组成用手持网在捕鱼,实际就是进行渔猎。也即“渔”字。正是,“启网得鱼,船满网盈”。

还有一些甲骨文字在保持其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用简洁笔画,形象的笔调和手法,勾勒出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这类作品有时是在像与不像之间,抓住其主要部位,突出主要部位,在“形似”中更创造出“神似”,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是一幅把甲骨文的“鹰”字、“石”字结合在一起的意书。像一只雄鹰站在山石上凝目远眺,跃跃欲飞,一冲九天。正是“敛翼立千仞,凝目视八方。”雄鹰展翅,事业有成。

横披

甲骨文龙之赋:(尺寸:96cm*180cm)

甲骨文释文:(尺寸:7cm*134cm)家和万事兴。

斗方与团扇

⒈斗方

甲骨文释文: 千祥云集

⒉团扇

⒊镜心

甲骨文释文:鹿舞龟年

扇面

甲骨文释文:大好风月对樽酒,小有林泉集众宾。出车入鱼既安乐,驱马逐鹿登高陵。

甲骨文释文:辛弃疾 卜算子

修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无知数。只供梅花语,懒逐游丝去。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相关分词: 朱汉玉 朱汉 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