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株木山乡

株木山乡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株木山乡


株木山乡位于县城以南8.5公里。东连大南湖乡,南接太子庙镇,西邻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北抵龙阳镇。面积62.38平方公里,合93570亩,其中耕地22212亩,林地16185亩,水域23120亩.共7049户,25429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5人。



简介


境内有座小山,原来株木茂密,山头有一株圆周1.5米的大株树,故名株木山.

解放时,株木山属太德乡,隶属第三区。1951年7月改属第八区,为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56年6月撤区并乡,建立株木山乡。1958年10月,与太子庙乡合并,成立汉太人民公社。1961年4月建株木山人民公社。1983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株木山乡。辖杨家桥、姚家坝、鸭东、笑田港、韩家冲,云台、左家庵、茶家园、全赋、施家巷、栗山、株木、中桥、竹子碑、马嘶桥、望城、邹家坪、文步桥、清水19个行政村和株木山居委会,共有村(居)民小组209个。

水利


株木山属平岗区。南部丘陵起伏,北部地势平坦。解放前,是一个“天旱三日田开拆,雨下三朝一片白”的穷地方。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兴修水利,至80年代,共建中小型水库6座,塘、坝185处,总蓄水量1371万立方米,其中清水坝水库蓄水量1095万立方米。兴修排灌渠道63条、178公里,灌溉耕地33854亩。兴建电力排灌站26处,装机28台,总容量1501千瓦。2004年冬,邹家坪、株木、鸭东、施家巷、栗山等村的灌溉渠道率先实现硬化。水利条件改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交通


境内205省道纵穿南北,319国道、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横贯东西。撇洪河从腹地流淌。每年丰水期,客、货轮下经蒋家嘴船闸可顺沅水入洞庭湖。以乡集镇为中心,通往各村的乡级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19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1983年开通有线广播,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2002年新建移动铁塔一座,2004年建中国联通铁塔一座。小集镇建设由原来0.5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街道拓宽到12米。

教育


1941年秋,徐世焕、邹蕴真在株木山邹家坪创办立达初级中学。1972年县办株木山中学,设高、初中4个年级、12个班,招收学生700余名。1979年改为社办中学。1995年,全乡初中1所,小学19所,在校学生2520人,教职工210人,学校建筑面积13566平方米;幼儿班21个,入园儿童637人。2002年8月,乡联校和乡中学合并,组建中心学校,村小撤校并点。2007年,全乡初中1所,小学8所,教学点3所,在校学生3000多人,教职员工190余人。2003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清水坝征地兴建新校区,2005年已面向全国招生。

医疗


1954年成立株木山联合诊所,医务人员8名。1961年改为株木山公社卫生院。戴正春、邹远玉手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先天性肢体畸形,有效率90%,1984年获常德地区行署科技成果推广四等奖。1986年新建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医疗门诊楼,1992年医院总建筑面积2315平方米。1995年,全乡卫生院、所、室25个,病床20张,医务人员55名。2003年建株木山社区医疗中心。2004年投资10万元,重建株木山卫生院,添置配套医疗设施,有医疗人员25人。

历史


株木山历史悠久。1987年9月建材厂施工,发现古墓群,出土战国以来的文物585件,占全县出土文物的62.8%。

株木山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27年5月25日,中共汉寿县委动员全县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数千人,在云台山集结,组建汉寿县工农自卫军。1943年常德会战时,国民革命军在云台山娘娘庙一线狙击日军68师团及户田部支队向县城进攻,在文步桥、竹子碑一带与日军激战两日,伤亡惨重。解放后,群众自发捐款,在山顶立碑,以纪念英烈,激励后代。

行政区划


株木山乡下辖村:

姚家坝村 清水村 中桥村 杨家桥村 茶家园村 施家巷村 栗山村 鸭东村 株木村 邹家坪村 韩家冲村 文步桥村 全赋村 云台村 笑田村 左家庵村 马嘶桥村 竹子陂村 望城村

人口数据


株木山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5190

男 13196

女 11994

家庭户户数 6777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820

家庭户男 12938

家庭户女 11882

0-14岁(总) 6326

0-14岁男 3353

0-14岁女 2973

15-64岁(总) 17077

15-64岁男 9004

15-64岁女 8073

65岁及以上(总) 1787

65岁及以上男 839

65岁及以上女 94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4435

相关分词: 株木 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