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洲下桥中学

洲下桥中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洲下桥中学


洲下桥学校教育史略

邵东县农村中学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有着坎坷的过去,辉煌的今天,祈盼的未来。

一、 特殊的变迁

时历八十四个春秋,几经风风雨雨,使得这所古老的学校焕然一新。

学校的前身是利用小学,最初是在周和村八庙塘办学,后迁至清朝嘉庆六十一年丙寅仲冬之际建造的林彭宗祠,它位于九曲汇集的桐江河畔,汗砂公路南侧。学校开始由教蒙馆到教经馆。利用小学到解放为止经历了廿三载。由彭昶、彭杰魁、彭笃行、彭双清、彭惠廉、彭稌为负责人,班级由一个发展到六个。一九四四年下期,因日骚扰停办短期。

新中国的成立,利用小学便更名为洲下桥学校。最初是办初级小学,后扩大到六至八个班,成为片办完全小学。

五六年,因洪水毁坏了教室,校长杨新成负责建起了第一栋木楼板教室共六间。

五九年创办了一个钢铁中学班,这不过是昙花一现。六十年末期,才正式创办初中,到七五年,小学都已村办,即成了一所片办初中。

古老的祠堂几经蜕皮、破蛹最终成蝶。祠堂的戏楼、吊脚楼、厢房、大厅是七十年代拆除的,与此同时建成了现存的两层教学楼房(已成危房)。九七年上厅全部拆除,林彭宗祠已成历史。

学校大门中的对联是,“九曲桐江洲下汇,一代英才学校培”。学校大门前就是码头。

八三年又建成了靠最南的一幢四间三层的教学楼。前后陆续建造厨房、简易餐厅兼礼堂。教师只得拥挤在简陋而狭窄的房子里办公、生活。

八十年代后期,小学又合并到中学。

九九年下期中学开始搬迁两个年级,直到0四年全部迁毕。在搬迁过程中几经周折,可谓坎坷至极。从此一校两址画上了句号。

新的校址处于黄渡村汗砂公路北侧,几十个教师和五六百号学生挤在一栋五层教学楼里,这是邵东县独一无二的特例。

0五年邵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择址本校,并建成了造型美观的科教楼,现由学校接管使用。

0六年黄渡小学合并到中学,重新恢复九年一贯制学校。

0四年贺东安重回学校任校长。他奉命于危难之间,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拜访村民,和谐关系,做好稳定工作。几年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搞硬化,植树木,建宿舍,冒着风险,走通关系,想尽办法。0六年砌好围墙且安好了铁门,接着八套间全额筹资教师宿舍楼建成,0七年在教学楼南面建成三十五间教师宿舍楼,0八年又建成学生宿舍楼。

如今的学校面貌一新,教学楼、科教楼,宿舍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图书室、多媒体室等配备基本完善。抚今思昔,人们对忠心为学校运筹帷幄,鞠躬尽瘁的领导深深致意。现将六十年来历任校长陈列如下:彭勋、杨新成、赵军中、赵弥高、刘孝嗣、敬远芬、徐康容、彭国荣、赵能任、申石林、赵裕民、佘应民、申济业、彭东琴、贺晚生、袁田清、彭光荣、赵春生、贺东安。

二、 特别的奉献

洲下桥学校渊源流长,人杰地灵,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早期有与毛泽东、何叔衡一同革命、从事地下工作的先烈彭粹夫,他的檄文《我们为什么主张马克思主义》震撼全中国,他的学生夏明翰也是革命烈士;有工程师赵文兵、彭城明、何春如等;有总参动员部副主任赵美田;有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副院长彭金华;有中一班毕业的邵东县副县长、政协主席何有成;还有邵东公安局副局长彭同华、县教育局书记赵枚华、县宣传部副部长彭鹤鸣、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人航办主任何胜明、人大农工委主任彭胜群、交警大队副队长彭长富、水务局副局长彭启凤、人口和计划生育副局长彭长贵、灵官殿镇长彭友文等等;路桥高级工程师彭益清,湖南省路桥专家高级工程师北塔区交通局长彭湘莲;另有外地工作的厅处级干部赵健云、彭文其、林玲、彭鲜明、林恒、袁云光……

九十年代,中42班彭伟成、中53班申志林、中62班赵志庚相继被湖南师大附中录取,这些年邵东县能考入师大附中的人微乎其微。彭业方在加拿大留学并在美国兼职,彭伟成、赵志庚到美国留学均在美国工作。

近几年教学效果突出,0六届106班申志豪考入清华大学。初三会考0六年县第七名,0七年第四名,0八年第十二名,0九年第十名。

三、 特意的渴望

洲下桥学校能在末流的教学条件下获取一流的教学质量,令周边非招生区域的学子慕名而来,让当地老百姓口碑皆颂,使教育局领导充分肯定,多亏学校领导锐意进取,更是全体教师呕心沥血的结晶。追溯那潮湿而阴暗的教室,弹丸之地的活动场所,教师床前办公床前办炊,教学仪器陈旧简陋甚至缺乏的年代,凡在学校工作过的老师心田均是酸溜溜的。到近些年学校才有了起色。由于现在一切都是上面拨款,该兴建的项目不能到位甚至没有立项。现任校长雄心勃勃,争取通过多方努力建成风雨活动室、篮球场、田径运动场以及校门的筹建、围墙的扩建、校园的绿化和硬化,其他设施的全面配套,以最大努力,争创合格学校。

相关分词: 洲下 下桥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