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周家桥街道

周家桥街道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周家桥街道


周家桥街道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境北部,东起沪杭铁路;西至油脂化工厂西围墙;南沿天山路,折天山支路、玉屏南路、娄山关路以东,折向天山三村北侧,再折遵义路、遵义路780弄和中山西路424弄、中山西路、五洲药厂一车间南围墙、天山公园北围墙;北临吴淞江。截止2008年,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55966人,设20个居委会。街道以曾有周家桥而得名。



历史沿革


明朝年间,有三泾宅和北龚家宅2个自然村落。进入清朝,村落渐增,有顾家弄、杨家宅、高家巷后宅、林家宅、李家宅等10余处。清朝末年,在三泾(南、北)宅、范巷郎、朱家宅、沈家郎、强家角、周家桥宅里等村落内,住有菜农不足300户。村落间遍布菜田、荒地、坟山和沟浜。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租界当局先后越界辟筑白利南路(即今长宁路)、霍必兰路(即今古北路)等6条道路。民国18年(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辟筑中山路(即今中山西路),道路初成网络。北缘吴淞江可通江、浙等省。

清末民初,有大成轧油厂和比利时人开办的义品砖瓦厂。民国4年,无锡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购地开设申新纺织第一厂(后又增申新八厂,今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其他工商业者接踵而至,先后开设民生纱厂、顺昌石粉厂和铁工厂,嘉定吴蕴初创办天原电化厂(即今天原化工厂),以及日商丰田纱厂(即今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和第五棉纺厂)等10余家工厂。工人聚居厂区周围,租房、租地建房居住,或占据荒地搭建棚屋、“滚地龙”栖身,逐渐形成许多居民点。商业和服务业随之兴起,先后开设各种店铺55家。《法华乡志》称此情景为“百工麇集,逐成市面”。至抗日战争前夕,成为工厂区和工人聚居的棚户区。

民国7年春,私立申新学校招收工人子弟入学。民国12年,圣玛利亚女子中学迁入街道境内。

民国16年3月21日,中共申新一厂支部书记施丽清带领工人纠察队,会同丰田纱厂部分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武装流氓30余人佩带“中华共进会”袖章,枪杀施丽清等革命志士。民国25年,丰田纱厂工人响应全市日商纱厂工人举行反日同盟大罢工。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屡遭日机轰炸。10月27日,分批轰炸周家桥,投弹数十枚,人民生命财产和厂房设备损失惨重。11月9日,日军占领。事后,当地人士以“数万余户皆毁于炮火炸弹”,“人民颠沛流离,十室九空”,“繁华乡井,变为瓦砾萑苻之区”,记述当时情景。

民国28年,伪沪西区公署设周家桥镇,推行保甲制度,强化统治。是时,盗匪猖獗。受控于日本宪兵队的中央菜市场沪西分场水陆照料公司,雇佣当地流氓,在水陆要道设立关卡,搜查过往车船和行人,收集抗日活动情报,敲诈钱财,残杀无辜。随着日伪推行“清乡”政策,四乡修筑篱笆,连成封锁线,统制工农业产品流通,市区米价暴涨。周家桥形成“畸形米市”。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经济复苏,人口再度涌入。至解放前夕,有工厂20余家,商店170余家。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在申新等厂设直属第六十三、六十四和六十五区分部。中统沪西站工运组、淞沪警备司令部沪西工运组和工福会等组织遍布各厂,利用地方恶势力维护统治。

经济发展


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度,打击流氓帮派势力,镇压反革命,取缔反动会道门,维护社会治安。同时,介绍失业人员就业和组织生产自救,并进行城市建设。50年代,为民解决“灯不明、路不平、水不清”。填沟浜、平坟堆,辟筑遵义路、玉屏南路,延伸武夷路,拓宽中山西路,完善交通网络;兴建泵站,排除雨后积水。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天原电化厂等单位营建天原一村9幢新工房,总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上海市第二十一棉纺织厂、上海第五棉纺厂、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上海大孚橡胶厂等单位营建一批批简易工房。60年代起,居民们将所住的棚户简屋翻建为砖瓦平房或楼房。70年代,区房地部门投资改造旧区,兴建新工房5幢,总建筑面积0.95万平方米。80年代,旧区改造进度加快。将弹街路面街坊小路288条,9.68万平方米,筑成混凝土路或沥青路;为万余户居民接水进户;新工房成片出现。至1992年底,兴建多层住宅144幢,高层住宅7幢,总建筑面积44.76万平方米。

教育状况


1992年,有工业企业80家,商业服务业217家,个体工商业567户。有大、中专学校各1所,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托儿所24所。有街道文化中心1座,地段医院1所,沪西体育场1座。另有合成纤维研究所等科研机构5家,银行和证券公司5家,邮电所1家。1989年在原址新建的沪西礼拜堂落成启用。

区位交通


街道交通便捷,内环线在辖区横贯而过,71、69、54、88、67、73、224、765、825、909路等公交车辆和轻轨明珠线到达境内。街道办事处设在长宁路1618号。

社会事业


1980年起,街道办事处创办福利工厂、知青合作社、劳动服务队,安排残疾人员、待业知青、劳改释放和劳教解教人员就业。嗣后,走内联外合道路,发展街道经济,取得成效。同时,成立科普协会,以居民身边科学为题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居民素质。

1989年起,开办各类社区学校。建沟通大墙(监狱)内外服刑犯及其家属的春化学校和同心学校,分别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为2000名回沪知青子女健康成长办监护人学校,帮助监护人懂得自己的职责和怎样当好监护人。办为孩子父母学校,对闹离婚当事人进行寓情、理、法于一体的思想教育,增强法制和婚姻道德观念,懂得自己还须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慎重作出选择,切实履行职责。办外来人口学校,帮助外来人口了解和遵守上海市有关申报临时户口、执行计划生育等有关规定。

相关分词: 家桥街道 家桥 桥街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