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及协同机制研究

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及协同机制研究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及协同机制研究




图书信息


作 者: 陈强 等 著丛 书 名:“中国科技管理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中国科技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系列研究成果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058546出版时间:2009-06-01版 次:1页 数:170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自然科学总论

内容简介


《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及协同机制研究》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及相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专业学位学员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科技管理领域教学、研究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随着人们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各行各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正在逐年加大,支持了很多科技项目,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力量,越来越依赖于研究与发展工作。由此可见,要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实力,要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就必须大力加强科技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

《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及协同机制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指导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首先对于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比较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管理实践,对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中的过程监控、资源配置模式、领先度跟踪系统设计、基于网络化组织的内部协同机制、人员组织与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提出了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变革路径设计的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


陈强 搏士,浙江余姚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服务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集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等。正在主持和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市区联动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市级课题、上海市商委课题等。曾获中国高教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主编或参编出版的著作有《城市治理与科学发展》(2009)、《现代城市管理学概论》(2008)、《顾客满意管理》(2008)、《公共管理研究》(2006)等。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查看全部>>

目录


第1章 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经验及启示1

1.1 德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2

1.1.1 德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管理体制2

1.1.2 德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详述4

1.1.3 德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对我国的启示8

1.2 瑞士科技项目管理11

1.2.1 瑞士科技管理主要部门及职能12

1.2.2 瑞士科技项目管理详述20

1.2.3 瑞士科技项目管理对我国的启示26

1.3 欧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评估28

1.3.1 重大科技项目评估的方法与类型29

1.3.2 科技项目评估的流程32

1.3.3 科技项目评估的服务性与评估标准34

1.3.4 欧盟科技项目评估对我国的启示39

第2章 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监控45

2.1 电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介绍46

2.1.1 专项意义与立项背景46

2.1.2 研发目标与资金来源47

2.1.3 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48

2.1.4 研发成果与成果转化50

2.2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监控体系设计52

第3章 重大科技项目的资源配置模式59

3.1 重大科技项目的概念及特征60

3.2 科技资源及科技资源配置的概念61

3.2.1 科技资源的概念61

3.2.2 科技资源配置的概念62

3.3 重大科技项目资源配置模式64

3.4 重大科技项目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70

3.4.1 评价指标70

3.4.2 评价方法77

第4章 重大科技项目领先度跟踪系统设计81

4.1 重大科技项目及其领先度82

4.2 重大科技项目领先度的评价路径84

4.3 重大科技项目领先度跟踪体系的设计87

第5章 基于网络化组织的内部协同机制89

5.1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中网络化组织的构建90

5.1.1 网络化组织理论90

5.1.2 网络化组织的构建原则92

5.1.3 网络化组织的实施与管理95

5.2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中内部协同机制的构建97

5.2.1 协同机制理论97

5.2.2 内部协同机制的构建流程100

5.2.3 内部协同机制的效率106

5.3 电动汽车项目网络化组织的内部协同机制现状112

5.3.1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112

5.3.2 项目组织中内部协同机制的问题114

5.3.3 项目网络化组织的内部协同机制改进116

第6章 重大科技项目的人员组织与管理121

6.1 研究人员选择、研究团队组织122

6.1.1 学术带头人的选择122

6.1.2 研究团队的组织124

6.2 合作与交流机制的构建126

6.3 研究人员的加入与退出机制128

6.3.1 研究人员的加入机制129

6.3.2 研究人员的退出机制129

第7章 重大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133

7.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34

7.2 重大科技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136

7.2.1 重大科技项目风险的类型137

7.2.2 重大科技项目风险的特点142

7.2.3 重大科技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143

7.2.4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144

7.2.5 重大科技项目的风险成本146

7.3 重大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147

7.3.1 风险识别147

7.3.2 风险评估149

7.3.3 风险对策规划155

7.3.4 风险控制156

7.3.5 风险监督156

第8章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路径设计159

8.1 我国目前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160

8.1.1 项目监督中的问题161

8.1.2 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162

8.2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162

8.2.1 重大科技项目的参与者163

8.2.2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164

8.2.3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路径168

8.3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保障措施169

收起全部<<

前言


重大科技项目事关国运和民生,引领国家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其实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何提高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一直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关心,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书主要就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中作者所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所难免。

本书首先对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比较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编著者选择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管理实践作为分析对象。而后以平行的方式,分别对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中的过程监控、资源配置模式、领先度跟踪系统设计、基于网络化组织的内部协同机制、人员组织与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提出了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变革路径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书由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陈强教授总体策划、拟订大纲并组织编写。第1、4、6章由鲍悦华、陈强编著;第2、8章由程妤、陈强编写;第3章和第5章分别由陈柯宇和张琳在陈强指导下完成编写;第7章由段永瑞编写。另外,陈柯宇对本书做了大量的文字整理工作。最后由陈强统一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技管理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66921084)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项目《中国科技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06DZ22924)的支持。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同济大学的尤建新教授、吕才明教授、吴广明教授、霍佳震教授、张亚雷教授、朱德米教授、陈翌副教授、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整车集成开发室主任张立军博士、上海市科委体改处刘俊彦处长、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周景泰博士以及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的朱岩梅博士、邵鲁宁博士等分别以不同方式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