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

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


一、编制和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对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编制。

2.本大纲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教学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参考了国外开发的教育技术标准和我国教育技术组织研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的有益经验。

3.大纲的编制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指导原则,把基于现有教学媒体环境的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采取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安排培训内容。在每一模块中,目标和任务是培训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活动举例作为对基本要求的解释或补充。

4.在大纲指导下开展培训的过程,是教师体验和交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分析、总结、改进教师日常教学的过程。需要处理好在活动中体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需要重视中小学教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强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挥,真正使学习过程成为帮助教师利用技术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促使其养成应用技术的习惯。

5.大纲规定培训总课时约为50学时。

二、培训目标

经过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学人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其作用。

2.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概念。

3.掌握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其关键环节。

4.掌握媒体的特点,了解各类媒体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

5.学会运用技术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完成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实施或展示、研讨教学。

2.掌握分析演示型教学媒体特点的方法,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3.学会运用文字编辑软件编制常用教学文档,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或网页制作工具整合教学资源。

4.能够使用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量规和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三)情感与态度

1.消除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形成对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认同。

2.形成把教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形成对资源信息的正确认识和初步的选择、处理和加工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了解技术对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使命感。

三、培训的成果形式

1.每个学员完成的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文稿、资源、评价和过程记录等);

2.每个学员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作业文件夹(包括教学设计、资源收集与加工、反思日志等);

3.每个小组集体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文档(包括讨论记录、小组作品和交流文稿等);

以上成果作为评定教师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试成绩的依据。

四、培训模块指南

模块1 开始培训的准备(4学时)

(一)目标

1.了解此次培训的主要模块、过程、方法,需要完成的任务及应取得的成果。

2.了解教师与学员、学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利用技术建立课上和课下的多种交流渠道,体验正确交流方式的重要性,为后续模块的学习做好准备。

3.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作用。

4.形成学习小组,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在对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反思的意识。

(二)任务

1. 互相认识,形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

2. 介绍培训模块、方式和最终学员需要提交的成果的形式;

3. 检查和准备每个人的软硬件设备;

4. 建立个人文件夹。

(三)教学活动建议

1.本模块对于保障整个培训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导向性作用,要注意观察学员,引导他们从心理、方法和技术上做好各种准备。

2.组织学员相互认识,让学员尝试利用技术进行课堂和课外的交流,体验各种交流方式的不同。

3.要努力使学员理解培训的方式、成果要求、评价形式等,并达成共识。个别学员的困惑或不同见解可以在全班范围内适当组织讨论,重在参与和体验,不要简单地给出结论。

4.要充分利用学员已有经验,重视学员独特体验,使学员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1(相互介绍+讨论)

(1)培训教师与受训学员的自我介绍与相互认识。

(2)了解培训的方式及主要内容模块,了解培训的评价方法。

(3)了解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交流的重要性及方式。

2.师生互动2(案例观摩+阅读+讲解+讨论)

(1)案例观摩。

(2)介绍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作用。

(3)进一步了解新课程标准所采用的教育观及学生发展观对教育技术运用的影响。

3.自主活动1(操作+思考)

(1)检查培训中用到的相关软硬件。

(2)建立作业文件夹,检查作品档案袋。

(3)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留存教师、学员的电子邮箱地址,尝试与教师及学员进行交流。

(4)思考自己的选题,用电子文档记录下来,存入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作品档案袋)中。

4.小组活动(共享+讨论)

(1)形成学习小组,为小组命名,组织组内交流、共享、互帮互助。

(2)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选题意向,并征询小组成员的意见,记录小组成员对自己选题的建议。

(3)完成此次小组活动记录文档。

5.自主活动2(评价+反思)

(1)参考提供的小组活动评价模板、小组活动中的个人行为评价模板,评价此次培训中的小组活动及个人活动。

(2)反思本模块的培训,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4学时)

(一)目标

1.掌握教学设计的定义及其作用。

2.掌握教学设计方法的一般过程及关键环节。

3.运用教学设计方法初步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二)任务

1.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实践。

2.观摩所提供的教学设计方案,结合教学设计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3.参照本模块中提供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完成所选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

(三)教学活动建议

1.本模块强调案例研讨对学员教学设计实践的启发效果,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理解学习教学设计的作用以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方法和实践的指导作用,不要纠缠概念。

2.重视学员对自己经验的反思,鼓励学员以开放的心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通过正反案例,使学员在处理已有经验和新知识、自己的理解和他人的经验等交织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设计方法的理解。

3.重视对各种教学策略的体验。在体验中,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各种教学策略的概念和方法。

4.为学员提供教学设计实践的便利条件,包括评价的参考标准以及活动过程模板,但要引导学员突破模板的束缚,鼓励创造性地运用过程模板。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阅读+讲解+讨论)

(1)教学设计的定义及其作用。

(2)观摩教学设计案例。

(3)教学设计方法的一般过程。

(4)教学设计方法的关键环节。

2.自主活动1

(1)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实践,填写反思记录文档。

(2)分析教学设计案例的优缺点,填写案例分析表。

(3)阅读本模块中提供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选择适用于自己选题的模板。

(4)基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初步完成选题的教学设计方案。

3.小组活动

(1)在小组内共享反思记录表,讨论后概括教学设计方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形成一份小组作品。

(2)参考本模块提供的小组作品评价模板,评价小组作品。

(3)在小组内介绍各自的教学设计方案,征询小组成员的意见,记录小组成员对自己选题的建议。

4.自主活动2

(1)基于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参考教学设计方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思考并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2)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3)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3 教学媒体的选择(4学时)

(一)目标

1.掌握各类教学媒体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特点。

2.结合案例了解各类媒体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持作用。

3.分析演示型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所用的教学媒体并分析其运用形式。

(二)任务

1.概括出各类教学媒体在本学科教学中运用的特点。

2.观摩所提供的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各类媒体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持方式。

3.用文字编辑软件中的表格或电子表格软件列出所选择的演示型教学媒体,并分析其运用形式。

(三)教学活动建议

1.本模块旨在建立技术是帮助学与教的工具的正确媒体观,强调不同媒体的不同教学特性和使用范围,要发挥媒体的综合优势,强调合理运用,不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2.要强调动手实践,要求学员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教学媒体的应用特点及其对教学的支持方式。

3.通过对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使学员从不同角度理解媒体的运用特性,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媒体选择的原则。

4.要鼓励学员根据自己所概括的媒体选择原则,对自己和小组成员所制订的媒体应用表进行评价、讨论,以增强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阅读+案例观摩+讲解+讨论)

(1)各类教学媒体的特点。

(2)案例观摩,掌握分析案例中媒体对教/学的支持作用的方法。

2.自主活动1

(1)基于以上学习,概括出各类教学媒体在本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形式及特点,对在教学中所能用到的媒体加以标注,填写媒体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记录表。

(2)观摩学科案例,分析案例中媒体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持方式,填写媒体运用分析表。

3.小组活动

(1)在小组内共享自主活动中的第一项,讨论后概括出媒体在本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及特点,形成一份小组作品。

(2)在小组内共享媒体在学科中的运用记录表,讨论后概括出媒体在本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及特点,形成一份小组作品。

(3)在小组内共享媒体运用分析表,讨论并形成一份小组作品。

(4)与小组成员讨论,如何在自己的选题中运用演示型教学媒体。

4.自主活动2

(1)基于以上的活动,用文字编辑软件中的表格或电子表格软件,列出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所选择的演示型教学媒体及其运用的方式,将此表格添加到上一模块完成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并将修改后的文档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2)将小组活动中形成的两份小组作品整理成电子文档,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3)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4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一)(2学时)

(一)目标

1.了解教学/学习资源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常见教育资源的类型及运用策略,掌握选择教学资源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3.了解资源与媒体的联系与区别。

(二)任务

1.列出能为本学科教学所用的资源类型、工具及其运用策略。

2.基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或选题,选择所要使用的各类资源。

(三)教学活动建议

1.注重使学员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要明确教学资源不仅要支持教,更重要的是支持学;要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运用,既要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也要重视其他渠道的资源利用。

2.重视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注意既要采用同一学科不同应用形态的教学资源运用案例,也要采用同一应用形态的教学资源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案例,使学员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教学资源的运用特性和应用原则。

3.要鼓励学员根据自己所概括的教学资源应用原则及其注意事项,对自己和小组成员所制定的教学资源应用表进行评价、讨论,以增强他们的应用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1(思考+讨论)

(1)有哪些形式的资源可为教育教学所用。

(2)不同类型资源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如何才能综合其优势。

2.师生互动2(思考+阅读+讲解+讨论)

(1)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优秀案例观摩。

(2)教学/学习资源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3)常见教育资源的类型与运用策略。

(4)选择教学资源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3.自主活动1

(1)列出在你所教学科中所用资源的类型、工具。

(2)列出你在运用各类资源、工具时的策略。

(3)列出资源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4.小组活动

(1)在小组内共享上述三项内容,讨论后形成一份小组学习作品,并在全班内共享。

(2)参考本模块提供的作品评价模板与小组活动评价模板,评价小组作品。

5.自主活动2

(1)基于以上的小组活动,思考在选题规定的教学活动中所要使用的资源与媒体,用文字编辑软件中的表格或电子表格软件列出并说明运用的形式,将文档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2)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5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二)——信息技术技能(8学时)

(一)目标

1.掌握收集教学资源的方法。

2.能够对收集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素材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处理。

(二)任务

1.运用收集资源的方法,基于自己的教学设计,选择、收集所要使用的各类资源。

2.运用文字处理工具对收集的文本资源素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3.运用图片处理工具对收集的图片资源进行截取和改变大小、亮度等简单的加工处理。

4.运用音频处理工具对收集的声音资源进行截取、增补、去噪音等简单的加工处理。

5.运用网络下载工具将动画下载到本地机,并插到自己的文本中。

(三)教学活动建议

1.增强学员积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员注重平时资源的积累,包括收藏优秀网址、素材库以及平时浏览网页时收集一些好的素材,分类存放以备教学之用。

2.注意分享中小学教师已有收集资源的体验,使学员从中掌握资源收集的小技巧,提高资源检索、下载的效率。

3.通过案例使学员理解不同格式素材的质量和教学特征,掌握基本的分辨能力和恰当选取素材的能力。

4.突出素材处理工具常用、实用的使用功能,注意不同学科的不同需求。既要教会学员掌握一些基本的工具、使用技巧,更要重视引导学员学会运用软件工具的帮助功能,学会上网搜索常用软件工具等,力求知识迁移和自我提高。

5.鼓励学员根据自己所概括的教学资源的应用特性,对自己和小组成员所收集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价、讨论,以增强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1(思考+讨论)

(1)在日常教学中有哪些收集资源的方法?

(2)在学科教学中,常用的资源类型有哪些,各类资源的教学运用效果如何?

2.师生互动2(思考+讨论+阅读+操作)

(1)观摩收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资源类型。

(2)收集资源的方法。

(3)介绍资源收集的常用软件。

(4)运用各类简单的多媒体加工与处理软件,对收集的各类资源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3.自主活动1

(1)基于以上的学习活动,思考在选题规定的教学活动中所要使用的资源类型,用文字编辑软件中的表格或电子表格软件列出并说明运用的形式,将文档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2)基于自己的选题,参考教材附录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资源站点、学科网站,收集教学设计中所要使用的资源素材。

(3)记下本学科比较好的资源网站地址,并添加到收藏夹中。

(4)利用相关的资源加工与处理工具,对收集到的资源素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学科教学。

4.小组活动

(1)利用本模块中提供的资源站点评价量表,完成对某一学科站点或资源站点的评价。

(2)在小组内、全班内共享好的学科教学站点、优秀资源站点。

(3)在小组内展示处理过的各类资源,征询小组成员的意见。

5.自主活动2

(1)基于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优化修改自己的资源素材。

(2)将修改后的资源素材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3)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6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三)——信息技术技能(10学时)

(一)目标

1.了解教学资源的呈现类型,了解教学资源呈现的设计方法。

2.掌握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的方法。

3.了解运用简单的网页编辑工具,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的方法。

(二)任务

1.基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设计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

2.利用演示文稿设计工具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

3.观摩并分析如何利用网页设计工具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

(三)教学活动建议

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理解不同呈现方式的资源对教学的支持方式的不同,并能够分析自己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资源对具体教学环节的支持方式。

2.要使学员树立合理运用资源的意识,力求能以简单的技术实现必需的教学功能。

3.开发工具的教学中,要尊重学员的意愿和已有基础,以教学功能的实现为目标,不严格规定使用哪一种软件,但可以建议学员使用通用性的软件,以便共享资源。

4.促使学员形成记录学习过程的意识,建议他们把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心得随时记录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关注学习过程的自我反馈和自我指导。

5.学员开发教学资源课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员的个别化指导,更要强调学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帮互助意识的培养,重视应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对小组团队集体评价。

6.在强调学员自主探究、开发教学资源课件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必需的自主学习资源,同时要重视对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教学上采用“由扶到放”的策略,重视变式练习的应用。

7.鼓励学员根据自己所讨论、制订的教学资源评价标准,对自己和小组成员所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课件进行评价、讨论,以增强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案例观摩+阅读+讲解+操作)

(1)观摩各种呈现类型的教学资源案例,分析教学资源呈现的设计方法。

(2)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的操作方法。

(3)观摩并分析简单的网页编辑工具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的操作方法。

2.自主活动1

(1)基于学员的教学设计选题,完成对教学资源结构的设计,记录在文档中。

(2)利用相关资源开发与整合技术(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简单的网页编辑工具)完成教学资源。

3.小组活动

(1)参考资源评价的方法,在小组内讨论资源收集与开发的注意事项,讨论确定资源评价的量规。

(2)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教学资源,并征询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

(3)以小组活动的方法评价每一位成员的教学资源。

4.自主活动2

(1)基于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优化修改自己的资源。

(2)将修改后的教学资源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3)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7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2学时)

(一)目标

1.了解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作用,初步掌握设计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方式或方法。

2.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用资源进行反思与改进。

(二)任务

1.设计选题中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方式或方法。

2.整理培训过程积累的学习结果。

3.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用资源。

(三)教学活动建议

1.重视学员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应用评价理念和方法的经验,强调通过分享理解各类评价的概念及其作用。

2.重视评价案例的资源建设。通过案例的研讨、分析,使学员正确认识形成性评价促教、促学的作用,积累本学科在形成性评价实施方面的优秀经验。

3.鼓励学员对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理解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启发,掌握将形成性评价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4.通过分享和反思,促使学员明确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正确的资源观。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案例观摩+讲解+讨论)

(1)观摩教学设计成果的完整案例。

(2)了解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3)了解总结性评价的作用。

(4)介绍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设计方式与方法。

2.自主活动1

(1)参考案例中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在选题中制定出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或方式,添加到教学设计方案中。

(2)参考案例中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在选题中制定出总结性评价的方法或方式,添加到教学设计方案中。

(3)整理前面各个培训模块中积累的个人学习成果材料。

(4)优化教学资源、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5)将完成的内容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作品档案袋)中。

3.小组活动

(1)小组内展示各自的教学设计成果(重点是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并听取成员的反馈意见。

(2)以小组活动的方法评价每一位成员的教学资源。

4.自主活动2

(1)基于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优化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成果,并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2)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8 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7学时)

(一)目标

1.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具体的媒体环境,掌握教学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

2.掌握单元/主题教学所需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开发的方法。

3.能够对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用资源进行反思与修改。

(二)任务

1.完成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方案。

2.初步完成单元/主题所需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如果课时不够,完成资源框架即可)。

(三)教学活动建议

1.重视案例资源的建设,强调通过案例观摩与研讨,使学员理解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概念、作用以及与一节课设计的不同之处。

2.关注培训后的应用情况,增强学员积极应用的意识,既要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现有条件可能存在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困难中的有利因素,选择恰当的应对策略的能力。

3.为学员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持,包括主题/单元设计参考列表、设计模板等,同时也要引导学员突破参考列表、设计模板的束缚,鼓励创造性地运用。

4.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完整成果的完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要注重学员对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解和体验,强调对方法的指导,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方案,但不对成果做过高的要求。

5.要鼓励学员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对自己和小组成员所完成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讨论,以增强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案例观摩+讲解+讨论)

(1)观摩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成果的完整案例。

(2)了解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自主活动1

(1)完成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方案。

(2)单元/主题所需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开发。

3.小组活动

小组内展示各自的教学设计成果,并听取成员的反馈意见。

4.自主活动2

(1)基于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优化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成果,并保存在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

(2)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9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5学时)

(一)目标

1.了解评价的一般方法。

2.掌握教学设计实施的评价方法。

3.在教学设计实施与展示的过程中,建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意识,并以此形成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的意识。

(二)任务

1.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成果,基于组员反馈意见加以修改。

2.在全班试讲、展示教学设计成果,分析讨论该成果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三)教学活动建议

1.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员在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研讨了解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及特点,理解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对教学设计本身、教学实施的意义。

2.在展示和评价之前、之中,注重应用一些提高活动参与度的策略,并使学员理解并掌握这些策略。帮助学员合理评价他人,既强调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又要中肯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3.体验和理解从设计到实施的关系,掌握根据教学进程的变化进行教学实施调控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挥技术在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数据收集、数据统计、结果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员使用技术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初步意识和基本能力。

5.注意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完成说课,提高说课能力。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1(思考+讨论)

在技术条件尚不具备时,有哪些策略或方法可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

2.师生互动2(思考+阅读+讲解+讨论)

(1)评价案例分析。

(2)评价的一般方法。

(3)教学设计实施的评价方法。

3.小组活动

(1)在小组内学员每人展示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资源,组内成员给出评价及修改意见。

(2)基于组内成员给出的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成果。

(3)在全班内,以说课、试讲的方式展示教学设计成果。

(4)在小组内,分析所展示的教学设计成果的优点,并指出其有待修改之处。

4.自主活动

(1)将自己的作业文件夹压缩打包后提交,将作品档案袋所有材料整理后提交。

(2)反思此次培训活动,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10 培训的总结与提高(2学时)

(一)目标

1.总结和巩固教学成果;

2.分享学习经验,形成长期坚持在运用中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二)活动

1.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

2.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3.提出对培训的改进建议,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的个人学习和应用计划。

(三)教学活动建议

1.运用在信息环境下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的案例,使学员意识到正确对待网络安全和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增强学员对网络安全与道德问题的鉴别能力。

2.采用游戏性活动,使学员能够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分享培训体会、困惑以及对培训的建议。

3.让学员尝试自拟访谈表或调查表,以获取他人的反馈意见,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的建议。

4.培训的反思和评价要强调培训全过程,关注培训的理念、方式以及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和个人发展的启示。

5.学习成果和学习计划都是为了促进知识、技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教学中要增强学员在应用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活动举例

1.师生互动(思考+阅读+讲解+讨论)

信息环境下的伦理道德与网络道德。

2.自主活动1

(1)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2)检查自己在培训的各模块中任务完成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3)反思整个培训过程,完成反思文档及反思日志。

3.小组活动

(1)组内讨论、全班共享,如何把此次培训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2)列出你仍有的困惑,与小组成员、培训教师进一步讨论、交流。

(3)听取小组成员、培训教师对自己本次培训的评价,吸取有益建议。

4.自主活动2

(1)思考如何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有效地获取本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反馈意见及相关的数据资料,反思自己在接受培训、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2)结合自己心中尚存的困惑,制订一个自己今后学习的计划。

(3)评价本次培训活动,提出培训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