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创办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所属的重点高等院校,也是公安系统最高学府。

中文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外文名: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简称:公大 / CPPSU

校训:从严治警,从严治校

创办时间:194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现任校长:程琳(一级警监)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法律系、侦查系、公安情报系、犯罪学系、信息安全系、军队保卫系

院士:1人

主要奖项: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一级博士学科:3

一级硕士学科:5

本科专业:12



光辉历程


196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亲切接见我校师生代表。

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我校题写校名。

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我校题词。

200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罗干等莅临我校视察,并接见学生代表。

历史沿革


今天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1998年2月24日由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公安系统建校时间最长、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华北保卫干部培训班时期(1948.7~1949.1)

1948年7月6日,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为适应华北地区大中城市解放后接管和组建公安机关的需要,在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解放区建屏县(今河北省平山县)西冶村、东冶村创建了华北保卫干部培训班。同年10月中旬,迁往井陉县威州镇西岸。

第一期由华北局社会部杨奇清副部长(建国后任公安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政治保卫局局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任班主任。

第二期由华北局社会部办公室主任刘复之(建国后历任司法部部长、公安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兼任班主任。

2、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时期(1949.1~1950.1)

1949年1月,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杨奇清同志兼任校长。同年2月学校迁入北平。

3、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时期(1950.1~1953.1)

1950年1月1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兼任校长。同年5月,政务院任命周仲英同志为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52年10月学校迁入木樨地新址。

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举办四期,共培训学员2500余人,满足了公安部、京、津等城市建国初期对干部的需要,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员成长为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

4、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时期(1953.1~1959.3)

1953年1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原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扩建为正规的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罗瑞卿同志兼任院长。学院根据实际需要设有初级班(青年学生)、西藏班(西藏干部)、文化班(老干部)等,学制二到三年。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举办5期,共培训6400余人,学员先后走上公安部、各省、市、自治区领导岗位。

1958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停办一年。

5、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时期(1959.3~1981.12)

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小组报告,决定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与彭真同志任校长的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合并,校名沿用“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校名,学校重大方针和原则问题由中央政法小组决定,日常工作仍由公安部党组领导。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规模为1800~2000人,学制1年,分为上下两学期。原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的11个系改为6个教学部和一个研究班,一部公安、二部劳改、三部法院、四部检察院、五部军队(保、检、法)、六部西藏班、新疆班、外交班。因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举办过5期,因此1959年10月开办第6期。1961年1月第6期毕业后,学校除西藏班、外交班外,其他一律停办。

1963年7月,经中央批准重新开办,为加快轮训速度,学期改为5个月,一年两期。

从1959年两校合并到1966年“文革”开始,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共培训14000余人,完成了1488个县的公安局长、教导员的培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被喻为封资修黑染缸,实行军管。赵国威校长受批斗,三个副校长被关进秦城监狱,教职工被下放到湖北沙洋劳教农场“五七”干校。校园成为北京卫戍区关押罗瑞卿、李井泉、郑天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监狱。文化大革命使学校损失惨重,停办整整11年,校园荒芜,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1977年10月,公安部党委决定尹肇之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临时党委书记,筹备复校。1978年3月开办师资班,学员163人,下半年恢复普通班,学员500人。

6、恢复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时期(1982.1~1983.12)

198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恢复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校为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学院在着力于培养公安机关业务骨干的同时,还担负了代训司法、检察、法院干部的任务。

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时期(1984.1~1998.1)

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规模3000人(本科生2000人,进修、专科800人,研究生班200人),当年面向社会招生。

1984年10月12日,学校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联合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公安部部长刘复之同志主持并宣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会祝贺。

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

1、政法专科学校时期(1978.6~1979)

1978年公安部党组批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开办大专班,每年招收2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后经党组研究决定独立建校,直属公安部党组领导。

1978年6月,政法专科学校成立,学校是建国以来公安部创办的培养侦察技术人才的第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凌云同志(后任国安部第一任部长)兼任校长和党委书记,建校之初校址借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的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大院(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并寻找新校址。

2、国际政治学院时期(1979~1984.5)

1979年学校更名为国际政治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为保密起见,校址定于北京市大兴县团河农场内。学院成立时,由时任公安部副部长李广祥同志兼任院长和党委书记。

国际政治学院各个系都有序列代号,主要培养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文化交流、新闻宣传报道人才,学制四年。最初仅有一系(外语)、二系(中文)、三系(科技)。后增设四系(新闻)、五系(英语)。

3、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时期(1984.5~1998.1)

198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际政治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校总规模扩大到3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进修生800人,研究生200人,彭真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题写校名。学校由保密转为公开。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在国际政治学院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计算机应用、图像传输及电视、公安管理、警卫安全、城市交通管理五个专业。

1984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联合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学科建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作为公安系统最高学府,形成了公安学科专业齐全、主干学科特色鲜明、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逐步建成了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为核心,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与公安专业交叉学科为主干,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培养层次的学科体系。

教学系部

13个:法律系、治安系、侦查系、公安情报学系、犯罪学系、公安管理系、涉外警务系、警务指挥战术系、刑事科学技术系、安全防范系、交通管理工程系、信息安全工程系、军队保卫系

2个教研:警务实战训练部、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

专业设置

本科设有治安学专业(治安学、公安法制两个方向)、侦查学专业(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两个方向)、国内安全保卫专业、公安管理学专业(公安管理、警务保障两个方向)、公安情报学专业、犯罪学专业、涉外警务专业、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等12个专业(16个培养方向)

研究生教育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法学一级学科、公安学一级学科、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法学一级学科、公安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另有社会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法医学等9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

法律硕士、警务硕士、工程硕士(安全工程)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排名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2009)中,公安大学排名情况如下: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全国排名 对应公安大学学科 备注

0301 法学 14 法学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0402 心理学 17 心理学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

1001 基础医学 20 法医学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点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2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点

交通运输规划及管理二级学科另:公安学一级学科、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为2012年新增,故暂未有排名。

重点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

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公安管理学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侦查学专业、治安学专业

北京市重点学科:

公安学、公安技术、诉讼法学、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

科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调研与智库相结合”,在培养公安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科研人员

公安大学现有专任教师近6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享受公安部津贴专家23人。

科研机构

重点实验室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全防范与风险评估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警务实战训练中心

公安大学设有大学物理实验室、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安全防范实验室、交通管理工程实验室、信息安全工程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下设59个实验分室。

研究中心

公安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公安大学危机管理(应急警务)研究中心、公安大学公安情报(技术与分析)研究中心 、公安大学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 、公安大学世界警务发展与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公安法治研究中心、警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项目

2010年,公安大学承担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公大建筑


大礼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礼堂是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毕业典礼、授衔仪式、召开重大会议、报告、举行节目演出等的重要场所。礼堂可容纳1400人左右,共两层,分别为一层池座和二层楼座。舞台宽16米,高1米,舞台进深5米。

公安大学礼堂除承担公安大学校内重要集会庆典活动外,经常承担公安部及公安系统重要活动。

图书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49年1月,馆舍面积4.4万平方米,由木樨地校区馆和团河校区馆两部分组成,木樨地校区馆面积近6千平方米,团河校区馆面积近3.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123万余册,公安数字图书馆一、二期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数字资源总量达到近16TB。

公安大学图书馆是目前我国公安类图书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全国公安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主席馆。

图书馆为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新书和报刊全部为开架式服务,服务部门每周开馆时间为98小时。

图书馆以“公安文献求全、法律文献求精、相关文献求新、文献种类求广”为收藏原则,以“打造公安特色图书馆,构建公安知识资源中心”为目标,努力推动公安高校图书情报建设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警务训练设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拥有亚洲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反恐训练基地。

校园环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拥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

木樨地校区

木樨地校区为学校前身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时期始建。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同年2月,学校迁往北平。学员们暂住东四北大街汪芝麻胡同和安定门方家胡同的四合院,后又迁至破旧的道教白云观内。为了适应长期办学的需要,学校派专人在北京寻找办学地址。

当时白云观西侧木樨地有一块宽阔地,住着不多的几户人家,荒草丛生,不时有野兔、狐狸出没。经办人考察后,校领导同意选木樨地为校址的方案,征地660亩,校址南侧同大马路相通,如同大海的“海口”,学校大门设在交通便利的复兴门外大街上。

1952年10月,学校正式迁往木樨地新校址,改名不久的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的校牌,悬挂在面向复兴门外大街的校门一侧。不久,永定河引水渠建成,同北京原有的护城河形成古都水韵,永定河引水渠成为穿过校园的一条“内河”,河面上架设的木桥连接着学校南部的教学区和北部的生活区,后随着城市发展,木樨地寸土寸金,学校占地逐渐缩小,仅保留了木樨地河以南的校园。

团河校区

团河校区为学校前身国际政治学院时期始建。

1978年国际政治学院建校伊始借用今中国公安大学校址(木樨地校区)办学,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紫竹院公园附近80亩土地(即今国家图书馆址)批给国际政治学院作校址。但考虑到紫竹院距离外国人较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太近,在市内人口稠密区办学也难以保密,而且80亩地面积又偏小,不利于学院今后的发展,时任院长凌云(国家安全部第一任部长)就放弃了这一计划。后经公安部党委再次研究决定,校址改为今天的北京南郊大兴团河,在公安部团河农场的500亩土地上建校,1981年团河主楼竣工。

校园生活


作为一所警校,公安大学师生拥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人民教师又是人民警察,在校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共和国预备警官。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掌握擒拿格斗、射击、驾驶等警体实战技能,接受严格警务化训练及警务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综合训练,深入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践。

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构进行着密切的交流合作;与法国国家警官培训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德国警察大学、土耳其警察大学、韩国警察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外国警察留学生,并为法国、东盟、亚非发展中国家先后举办了多期研修班及香港警官赴公安大学国情研修班。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了一届"国际警务论坛",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高级警官和专家,围绕警务热点、难点和社会安全领域焦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积极提出预防和处置相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充分发挥公安大学作为公安部党委智库、作为中国公安机关对外警务交流新窗口的重要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在国际警察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历任校领导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时期(1948-1952)

杨奇清1948.7—1948.10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班主任(兼)

1949.1—1950.1 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校长(兼)

刘复之1948.10—1948.12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班主任(兼)

罗瑞卿1950.1—1952.12 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校长(兼)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时期(1953-1958)

罗瑞卿1953.1—1958.12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兼)

周仲英1953.1—1959.3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党委书记

王 昭1958.12—1959.3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兼)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时期(1959-1978)

彭 真1951.7—1956.11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兼)

毛 铎 1956.11—1961.2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赵国威 1961. 3—1975.8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尹肇之 1975.8—1978.5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赵国威1979.12—1983.7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恢复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时期(1983-1984)

王文同 1983.7—1984.1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兼)

石 磊 1983.7—1984.1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时期(1984- )

蔡 诚1984.8—1985.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石 磊1984.8—1985.1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戴文殿 1985.4—1991.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徐 迈1985.12—1991.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何剑椷 1991.3—1993.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柳晓川

1991.3—1993.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1993.4—1994.1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1994.12—1996.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蒋先进 1994.12—1996.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兼)

孙中国 1996.6—2002.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彦吉 2002.4—2009.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程 琳 2009.5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历任主要领导)

凌 云 1978.6—1979.6 政法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兼)

1979.7—1980.6 国际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

李广祥 1980.7—1985.1 国际政治学院院长(兼)

林 丛 1983.5—1985.1 国际政治学院院长(代)

1985.1—1985.4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代)

李子明 1985.4—1991.3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

金 源 1985.5—1990.7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

翟建安 1990.7—1991.3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

1991.3—1992.6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灵青 1992.8—1995.10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

程智勇 1992.6—1994.5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

司同军 1994.5—1995.11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

1995.11—1997.12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代)、校长

大学地址


木樨地校区: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

团河校区:北京市黄亦路

相关分词: 中国人 中国 国人 民公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