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中革军委之印

中革军委之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革军委之印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的一个立式玻璃柜里陈列着一枚醒目的大印,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之印。该印为银印,直径为95毫米。印的上方刻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字的两端各是一枚红五星,印的下方刻着”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的中间图案是麦穗环绕着地球,地球上嵌着镰刀、斧头。地球的上方是一颗红五星。其含义为“中革军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是全国红军的最高领导和指挥机关。



简介


中革军委之印-概况 中革军委之印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各苏区红军。如今,中革军委之印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枚直径8厘米的印章为银质,印面中心为地球上镶嵌着镰刀和锤子的图案,地球周围有1颗五角星和打着结的麦穗环绕。在外圈,上半圆刻着直径为0.5厘米的小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下半圆刻着直径为1厘米的大字“革命军事委员会”,文字中间用两颗五角星间隔。

中革军委之印-历史沿革


中革军委

土地革命战争中期,随着全国各地苏维埃政权的不断建立和红军的发展、壮大,1931年11月7~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随后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大会还委托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组建最高军事机关--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中革军委”由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等15人组成,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红军的作战和建设。“中革军委”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经理部。随着“中革军委”领导机构的诞生,象征其权力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印章也随之产生并生效。

在中革军委的领导下,红军取得了第4次“反围剿”等重大胜利。红军攻占哪里,盖有中革军委大印的命令、公告就出现在哪里。红色的印章就像红色动员令,激励着红军广大指战员英勇地进行反“围剿”作战;呼唤起无数劳苦大众积极参加红军,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之中。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军委作战局的同志们奉命带着中革军委之印随着长征队伍进行战略转移。他们视印章高于自己的生命,始终把印章放在自己身上,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

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时,经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批准,将“中革军委”之印转交给军事博物馆收藏,现作为一级文物陈列在土地革命战争馆里。

中革军委之印-特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印为圆形、银质。印章共有三层图案:最外层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字样,字的两端各有一颗五角星;内层图案是一个地球,刻着红色政权的标志:镰刀和斧头;中间是丰收的麦穗和一颗五角星,寓意鲜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大印与中央政府大印在大小、形状和图案上都差不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大印的最外层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字样,字的两端各有一颗五角星,下边刻着“革命军事委员会”七个大字。中国红军的军旗为:红色,中间是黄色交叉镰刀锤子,右上角为黄色五角星。

中革军委之印-中革军委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要领导人如下:

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31年11月27日-1937年9月6日)

项英(副主席,1931年11月27日-1937年9月6日)

张国焘(副主席,1931年11月27日-1937年9月6日)

人民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31年11月27日-1934年2月3日)

张闻天(1934年2月3日-1934年10月10日)¹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朱德(1931年11月25日-1936年12月7日)

毛泽东(1936年12月7日-1937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