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制片厂制度

制片厂制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制片厂制度




概述


制片厂制度,又译大公司制度,是美国电影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其突出特点是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以制片人为主导,强调明星的作用。

产生背景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电影业蓬勃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各大财团纷纷看好电影,向电影业投资,并插手电影经济和影片制作过程,使得电影的生产越来越规范化和商业化,逐渐形成了制片厂制度的模式。

特点


1、大而全的制片企业,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方式。制片厂内分工精细,影片制作从故事创意到拍摄完成,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部门和集体进行操作,个人的创造消融在集体合作之中。

2、制片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凌驾于导演之上。制片人是实现影片商业价值的关键,是连接金融势力和影片制作过程的枢纽。因此,为保证影片的盈利,他可任意更换制片导演、演员等人选,甚至改变剧情。

3、创生了明星制,并与之相辅相成。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电影越来越缺乏创意,明星制因此诞生,并弥补了制片厂制度的先天弱点。保障影片市场收益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电影演员在观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使演员成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

弊端及其调整


制片厂制度虽然符合影片生产的商业规律,但却扼杀了很多具有艺术才华的创造力,使电影艺术逐渐走向程式化和类型化。随着电视的兴起、独立制片的冲击和具有艺术色彩的欧洲电影涌入美国,美国电影业也开始注重导演的地位。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制片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压制艺术的弊病,生产出了不少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商业电影。

相关分词: 制片厂 制片 片厂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