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简要概况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1988年12月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1992年1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国内外全面开放。

研究领域


实验室主要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农作物与病原物和害虫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植物保护研究和防治中的应用,开拓创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传播、流行、为害的理论和新技术体系。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2)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研究与防治中的应用基础研究;(3)害虫行为生物学的研究;(4)害虫与寄主及其它生物相互制约关系的研究;(5)有益生防微生物作用机理与开发利用研究;(6)植物病害与传病昆虫相互作用关系研究;(7)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人才队伍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注重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作用。实验室主任为成卓敏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黄大昉研究员。实验室注重队伍建设,研究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较为稳定的科研梯队,在相关领域科研工作中能担当“国家队”的作用。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1/2以上,45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占80%以上。固定人员中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得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农业部“神农计划”提名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有些还是国际学术组织成员,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实验室在植物病理和农业昆虫两个学科设有博士、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导师11人,硕士导师10人,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条件,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人才,逐步提高实验室科研队伍和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实验室人才培养摇篮的作用。实验室已培养出一大批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些已成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享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项目成果


1996年以来,实验室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15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实验室主持完成的“小麦抗大麦黄矮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获''''95全国十大科技成就,“我国棉铃虫地理型组成及兼性迁飞规律”、“中国主要粮棉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创建和成效”获1999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实验室在“小麦与锈菌相互作用机制”、“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鉴定、克隆和工程菌的构建”、“昆虫雷达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等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居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

交流合作


实验室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积极创造条件,着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为实验室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性研究,吸引、造就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以及提高实验室开放人员的层次和开放课题的水平提供了充分条件,已经成为依托单位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实验室注重发挥老一辈科学家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青年业务骨干潜心科学研究,扎根国内,放眼世界;重视发展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的多渠道合作与学术交流,特别是通过组织国家重大课题的申请与实施、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充分体现出实验室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所从事的研究任务起点较高,实验室争取多种机会并积极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参与国际竞争,到国际先进实验室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做博士后、短期培训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更新和拓宽知识面。实验室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积极开展植物病虫害基础生物学与应用基础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一支团结、创新、富有活力、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队伍,已形成了植物保护学科国家队的中坚力量,实验室已经成为基础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内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实验室将逐步扩大与国际先进实验室交流与合作的强度与深度,逐步提高实验室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