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




图书信息


作 者: 成卓敏 编

丛 书 名:出 版 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802337046出版时间:2008-10-01版 次:1页 数:1041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生物科学

内容简介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收录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全国植保科技创新与发展大会”上的论文数十篇,包括《群落生态学研究在IPM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困境》《水稻条纹病毒与介体灰飞虱互作的相关研究》《国际植保公约与外来人侵物种控制》《桔小实蝇研究进展》等,该书的出版将进一步繁荣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事业、推动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我国植保科技人才成长,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录


大会报告

我国绿色化学农药的基础研究进展——先导结构和作用靶标

群落生态学研究在IPM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困境

Bt作物:害虫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自主创新、技术轨道、技术路线图分析与创新思维

水稻条纹病毒与介体灰飞虱互作的相关研究

紫茎泽兰生态适应的入侵机制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研究综述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and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GPV Isolate in China of"Barley,Yellow Dwarf Virus"

面临新世纪的挑战,进一步丰富杂草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内容

小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成果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抗黄萎病育种新进展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区系的影响

国际植保公约与外来人侵物种控制

建立植物检疫鉴定国家标准物质体系的构想

论植物检疫科学的基本概念及检疫技术的发展动态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查询系统网络化的实现与应用

桔小实蝇研究进展

水稻病毒病及其传毒介体黑尾叶蝉的比较研究

玉米抗粗缩病研究进展

玉米上主要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关系及其籽粒中霉菌毒素产毒为害的研究进展

棉花抗黄萎病遗传规律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普通菜豆种传病毒及其检测

植物病原物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模式昆虫赤拟谷盗的研究概况

昆虫雷达软件平台发展及其研究

蝗灾监测预警地面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全球变暖对农业害虫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猖獗的相关性分析

遥感在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昆虫及螨类HSPs 70的研究进展

盲蝽科害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机理及应用-

害虫生物型研究进展

可控缓释纳米农药制剂及其研究进展

国内三唑酮复配制剂的研究进展

苦楝活性物质在植物病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复合可控缓释植物抗病诱导剂

四川省杂草的发生为害及治理

空心莲子草在中国的扩散分布及防治研究

我国农牧业鼠害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抗凝血杀鼠剂抗性机理及其检测方法

中国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商品化生产、质量标准化及应用研究技术成果回顾与展望

赤眼蜂研究综述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穿膜机理的研究方法

……

研究简报及摘要

研究论文

收起全部<<

前言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形势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全国植保科技创新与发展大会”将于2008年10月下旬在重庆举行。年会主题是:增强植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灾害防控技术水平。本届学术年会是植物保护学科领域的又一次盛会,将有来自全国各地工作在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共同交流近几年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繁荣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事业、推动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我国植保科技人才成长,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年是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本次年会将作为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实施了一系列推进科技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高,国家对植物保护学科越来越重视,已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基础,以突破关键防御技术为核心的植保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和突破性研究进展,提高了我国防御生物灾害的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切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