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芝麻白绢病

芝麻白绢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芝麻白绢病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 : 芝麻白绢病

英文病名 : Sesame Sclerotium Rolfsii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危害部位 : 茎、根部

危害对象 : 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达60多科200多种植物,烟、麻、柿、蔗、桑、茶等经济作物及瓜、茄、豆等蔬菜都是它的寄主。

分布 : 广泛分布于各芝麻产区

病害形态特征


营养菌丝白色,直径5.5-8.5μm,有明显缔状连结菌丝,每节具两个细胞核;在产生菌核之前可产生较纤细的白色菌丝,直径3.0-5.0μm,细胞壁薄,有隔膜,无缔状联结,常3-12条平行排列成束。菌丝细胞壁呈纤维状,平均厚度0.1-0.3μm,菌丝尖端前40-200μm处有酸性磷酸水解酵素的活性,大多被包围在各式不同的液泡中或溶素体中,此外可见核、核仁、内质网、边体等。菌丝内的隔膜是典型的桶状隔膜,隔膜共5层。

生理生化特征


该菌在低于8℃或高于40℃的温度均能生长,在42℃下虽不能生长,但48h后还能保持其活力。温度下降至-2-l0℃时能杀死菌丝体及发芽的菌核,但不能杀死休眠中的成熟菌核。其对酸碱度的适应性很强,在pH值1.4-8.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菌核的越冬以及地理分布至关重要。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4~5年。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植株根茎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病菌在田间靠流水或昆虫传播蔓延。

发病条件


高温、多鱼,排水不良

危害症状


靠近地表茎部及根部生白色绢丝状菌丝,而后上生菜籽大小,先白色,后红褐色,最后为褐色的菌核。叶片自下而上渐萎黄,植株生长受阻,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

(2)实行轮作。

(3)发病初期喷淋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每株喷淋对好的药液100-200ml。

相关分词: 芝麻 白绢病 白绢 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