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镇远大桥

镇远大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镇远大桥




简介


镇远大桥工程,包括主桥、虎门侧引桥及引道、威远侧引桥、太平临时客运码头、A匝道桥、威远侧接线工程及附属工程等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于2003年12月5日动工,2006年10月份顺利完工。会上,各参建单位汇报了工作总结,建设单位对整个项目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也出具了主体工程合格的检测意见,镇远大桥顺利完成交工验收。

镇远大桥全长780米,其中主桥长310米,跨越太平水道,东接虎门镇港口大道,西接威远岛,是继威远大桥后连接虎门镇区与威远岛的第二座大桥。它的建车通车,进一步加强了镇区与威远岛之间的联系,完善了路网结构,对虎门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征名


征名活动历时两年

据了解,虎门港口大桥(暂名)征名活动,从2004年9月开始至今年9月,历时两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寄来的有效表格1185份,征集桥名506条。而后,虎门镇地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将读者寄来的桥名再一次通过市民的甄选,其中“镇远大桥”一名市民呼声最高。再后,该名又经多位史学、民俗学专家及虎门镇地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多方权衡,决定冠名“镇远大桥”。

虎门镇地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决定冠名为“镇远大桥”有三个理由:

其一,突出地方特色。虎门的威远岛一直是出入珠江口的咽喉之地,早在康熙年间,清政府便开始在岛上设立军事设施,设有威远、镇远、靖远、鹅夷、南山等炮台。即将合龙的港口大桥东连太平,西接威远,气势如虹,以威远岛上其中一座赫赫有名的古炮台之名命名之,既能突出地方特色,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二,与威远大桥遥相呼应,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其三,寄托国家强盛国防稳固的美好愿望,还可以寓寄钢铁长城的威武文明、人不敢犯,可谓一语双关,别有深意。

公开征名好但须统一规范

东莞市民政部门地名科的负责人得知“镇远大桥”命名一事后表示,公开向社会征集桥名,这种方式很好,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办理。

据了解,“镇远大桥”一名虽然不是东莞市第一个用征名得来的建筑,但却是利用征名方式取名的第一个大桥。例如滨江公园,就是在宣传部和民政局联合组织下向社会征集而取的名字。

地名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提醒,相关部门应该按照地名命名的正规程序前去办理。因为向市民征集的地名、桥名容易造成重名,不便于统一管理,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据介绍,根据东莞2003年发布的《东莞市地名管理办法》规定,城镇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等市政设施名称,与其他的地名一样,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与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

命名的正规程序应该是,先由申报单位提出申请,在所在镇区初审,然后经过东莞市地名办或者相关部门调查,再由东莞市政府审批(专业部门管理的地名由专业主管部门审批,其他由东莞市政府审批),再办理地名批复。同时,办理地名命名、更名需提供命名申请书和拟报地名所在区域的平面图或地形图。

大桥200年10月底通车

威远岛往镇中心时间缩短

将于10月底建成通车的虎门港口大桥(暂名),是连接虎门太平和威远岛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对推动威远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威远岛现有8000多名本地居民,近2万名外来员工。该桥建成通车后,可极大方便威远岛上的居民出行。通过该桥,威远岛上的居民今后从岛上前往镇中心可缩短近20分钟时间。此外,该桥通车后,从虎门镇黄河车站发车前往中山、珠海等地车辆不必在虎门镇中心绕行,只需五六分钟便可进入虎门大桥,能有效缓解该镇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另悉,该桥造型优美,采用了技术先进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技术,并按高速公路和国家一级公路(桥梁)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该桥全长约806米,主桥宽33米,主跨达100米,通行能力为双向6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总投资近1.3亿元。

相关分词: 镇远 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