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赵德平

赵德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赵德平


1 廊坊市文联主席

赵德平,汉族,出生于1945年2月8日,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现任廊坊市文联主席、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评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担任《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妇女主任》等八部影视作品的编剧,创作了《吃饺子》、《夸七爷》、《特殊邀请》等40多个小品,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飞天奖、中国电影百花奖等国家级大奖,一度被称为“赵德平现象”。

中文名:赵德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

职业:艺术家

主要成就:荣获工程奖、文华奖、飞天奖

代表作品:《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妇女主任》



^人物介绍


赵德平,是一个谦虚、朴实的农民,更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多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曲艺战线的前沿,更不忘养育他的父老乡亲。为家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65年,赵德平被选入县文化馆,从事群艺创作。1974年,他被调到县文工团(评剧团前身)任导演,1982年赵德平临危受命,担任大厂评剧团团长,当时恰逢全国戏剧滑坡之际,大厂评剧团已陷入了困境。赵德平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大胆进行改革,提出了“三为主”的办团方针,即剧团以小型为主,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对剧团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二十几年来剧团下乡演出走遍京、津、冀各地,受到农民观众的极大欢迎,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赵德平同志始终竖持扎根农村,写农民,演农民。他先后创作了《嫁不出去的姑娘》、《啼笑皆非》等八台大戏,其中,三部拍成电影,三部拍成电视剧。他所创作的戏剧,四次获全国戏剧调演一等奖,六次获省文艺振兴奖。《水墙》一剧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97中国曹禹戏剧文学奖”、文化部“98全国戏剧文华奖”。《男妇女主任》获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赵德平荣获优秀编剧奖。此外,赵德平还创作了三十余个小品,其中《半夜猫叫》荣获了“98中国曹禹戏剧文学奖”、《老伴老伴》获97年中国剧协小品戏曲大赛一等奖、《泪别》获省文艺振兴奖,《大年三十吃饺子》等小品分别由著名艺术家赵丽蓉、巩汉林等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等栏目中演出。

赵德平同志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三下乡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河北创业英雄等荣誉称号,一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次受省政府通令嘉奖,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同时被枇准为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农民作家


赵德平不是一个天生的剧作家,但他从开始爱上评剧这一行,有了一种追求后,就从来也没有改变过。从《嫁不出去的姑娘》开始,他写出的好戏一个接着一个,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但是,他没有沉浸在以往的成就中,仍然脚踏实地地去拼搏、去奋斗。赵德平剧作的最大特点是与时代合拍,他写的东西都是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只有真正反映人民大众心声的作品,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观众的喜爱。而那些脱离时代、脱离群众的作品,只能是昙花一现。赵德平很朴实,他从庄稼院里走出来,当了团长、县长,成了剧作家,可他一点也不像,看起来仍然像个普通的老百姓。这说明,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没有忘记他所熟悉的父老乡亲们。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成名之后,最不爱听恭维的话。每场戏下来,他都要让乐队和跑龙套的、演宫女的演员们挑毛病,反映了一代大师虚怀若谷的治艺精神。赵德平在这一点上的做法也很令人称道,无论谁到大厂评剧团去看了他的戏或剧本,他都会说“您给挑挑毛病吧”!他不但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能博采众家之长,把别的艺术行当中好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剧作中来,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都是经过反反复复修改后才成功的。这也说明,下多大的功夫,就能取得多大的成绩。

随着赵德平艺术成就的提高,曾有人提出要研究“赵德平现象”。因为他们觉得赵德平是个谜,做为一个文化程度不高,非科班出身的人,他为什么总能写出让人喜欢的新戏?大厂评剧团为什么会常盛不衰?这个谜,这种现象让很多人猜不透。《赵德平——从农民到剧作家》一书,是迄今为止第一本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介绍赵德平生活历程、创作道路、艺术成就和影响的书。它不仅可以成为广大读者解开赵德平之谜的一把“钥匙”,也可以成为研究赵德平的人们的一座资料库。正是因为赵德平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热爱农村生活,熟悉农民语言,了解农民心理,对农民有着一种炽热的特殊感情,才能写出有味道的作品。为了选好材,选准材,他经常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在田间地头和农民谈心聊天,搜集农要中所发生的奇闻怪事,以此积累素材,丰富视野,广开思路。这就是赵德平,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赵德平,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剧作家,一个永远扎根农村的剧作家。

^改革剧团


“治团治本,育人育心”这就是赵德平治团的秘诀。赵德平从大厂县评剧团实际出发,提出了三为主的办团宗旨,坚持为农民服务,把文艺的“二为”方向具体化,二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沿阵地。心里装着农民观众,这就是他剧团改革措施的出发点。他不为评奖而写戏,而是为农民写戏、排戏、演戏;他提倡“队伍精干”是为了便于下乡演出;他聘用的演员大多是多面手,是为了满足观众多元化的审美要求;他研制了流动剧场,是为了方便观众,为广大农民观众提供一个较好的看戏环境。这无一不是为观众、为农民着想的。大厂县评剧团时时事事想着观众,广大观众年年月月惦记着大厂评剧团。通过二十年的努力,营造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数以几十万的广大观众群。他们喜欢大厂评剧团的演出,喜欢赵德平的戏,他们乐意掏钱买票去看大厂评剧团的演出。大厂县评剧团确实没有戏剧危机。赵德平治团非常严格。除了规章制度建设外,特别注重人的建设。治团从育人入手,育人是在育心上下功夫,从思想管理内心管理方面下功夫。以爱心育人心,以感情投入凝聚人心,赵德平对剧团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二十几年来他始终与演员在一起,外出演出,装车卸车,装台卸台,他都与演员一起干。随团演出从不合补助,出差办事从不拿补助,不但不拿,有时还要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在去年他获得了特别贡献奖,他把奖金全部放在了团里。

他爱团如家,对演员亲如兄弟,演员的一切都装在他的心里。演员与他无话不说,愿意听他的批评帮助,赵德平的感情投入,得到了演员的信任和爱戴。全团演员都有自觉地承担着责任。在大厂评剧团,工资发放不是论资排辈,而是评出来的,他们只要到了应该发工资的时候,全团的人就坐在一起,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评委。把自己一个月来都创作了什么节目,节目的质量如何,不用自己说,演给全团的人看,都是专家理手,节目的好坏,大家自然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如此一来,工资的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了,业务水平的高低,才是演员最关心的事情。因此,自觉排戏,不断钻研业务,在这个团里尉然成风。在大厂评剧团里,给人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

^艺术成就


赵德平的身份很复杂,首先他是一个农民,因为他家里世代务农;他又是一位作家,他的剧作多次获得各类奖项;他还是一名团长,他率领的大厂评剧歌舞团,仅一年就走了全国的二十三个省,演出多达260场。团里人都亲切地叫他“老爹”,因为他把团里人都当孩子一样疼爱。1982年,赵德平关闭了效益丰厚的工厂,临危受命,出任重新组建的大厂评剧团团长。之后,他又婉拒了省文化厅副厅长的职位安排,谢绝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文化主管的邀任,一门心思为农民创作戏剧。20多年间,他创作的8台大戏和40多个小品,无一不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他的作品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国家大奖。而昔日倒闭的剧团,如今也已远近闻名,固定资产逾千万元。即便在一系列光环环绕下,赵德平仍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农民,保持着农民剧作家的本色。他住在老家袁庄,睡大炕,吃粗粮,还承包了十几亩责任田。在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中,他的创作灵感喷涌如泉。1994年,大厂发生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住房被淹、鱼塘被冲,引发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大水在干群之间砌起了一道“水墙”,而干部冒险指挥抗洪救灾,又赢得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冲开了这道“水墙”。赵德平以此创作的《水墙》一炮打响,演出近千场。

在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已故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表演的《大年三十吃饺子》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小品就出自赵德平的笔下。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是《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妇女主任》等四部影视作品的编剧;2004年,由赵德平与人合作的18集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一经央视播出,立刻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巨大轰动。赵德平所在的大厂评剧歌舞团带着他创作的作品走遍了大江南北,若想邀请他们演出,不提前预约可不成,这也一度被称为“赵德平现象”。尽管如此,赵团长收到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的邀请之后,还是很爽快的答应前来。

^主要著述


1984年,《嫁不出去的姑娘》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河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成彩色故事片,这是赵德平第一个电影作品。1986年,《啼笑皆非》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河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成彩色故事影片。

1987年,《罪人》由北京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野种》。

1988年,《男妇女主任》由河北影视中心拍摄成电视剧。

1988年,《男妇女主任》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沈阳本山艺术公司联合拍摄成‘99贺岁影片,该片于1999年5月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赵德平获优秀编剧奖,同年该片荣获中宣部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

2002年,与人合作创作了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央视播出。

2002年,《水墙》一作拍成全国第一部影人艺术片,片名改为《小康之路》。2004年3月全国上映。

2003年,《全国喜剧小品大赛》三个作品获奖《特殊宴请》、《夸七爷》、《模仿秀—真假赵丽蓉》。

2004年4月17、24日,央视《周末喜相逢》两期播出八个综艺作品,引起全国轰动,邀请电涵不断。

2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

出生年月 1959.12

职 称 教授

职 务 理学院院长

学科、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最高学位、毕业学校、专业及时间

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200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理论与软件工程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压缩、垂直搜索等

主要经历

1979年09月-1983年07月:

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学生,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09月-1991年07月:

浙江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3月-2001年3月:

东北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在研项目

《基于分形理论的数据压缩的研究》,沈阳市科技局

代表性成果

1.赵德平,陈绯等,差分与快速图像分形映射压缩算法,《软件学报》,2001年,第1期。

2.赵德平,一种新型非线性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算法,《控制与决策》,2004年,第一期。

主要工作简介:在二零零二年十月进入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对图像加工、处理等信息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于二零零五年的一月出站,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研究结果。

发表30多篇有关图形图像处理、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实际应用方面的论文,其中包括“三角剖分在B超声图像专家诊断系统中的应用”、“B超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一个实用 B 超声图象压缩算法”、“差分与快速图象分形映射压缩算法” “微型机超声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等论文。参加多项辽宁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计算机B型超声图象处理与专家诊断系统的研究”的辽宁省项目。由于工作出色,该课题在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德平,男,1945年生,中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化战线先进工作者”,“全国三下乡先进个人”,“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剧。现任河北省廊坊市文联主席,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厂评剧歌舞团)董事长。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人物简介


赵德平,男,1945年生,中共党员,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化战线先进工作者”,“全国三下乡先进个人”,“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剧。现任廊坊市文联主席,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厂评剧歌舞团)董事长。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代表作品


1.电影:《男妇女主任》,主演:赵本山、宋丹丹;《嫁不出去的姑娘》,艺术片;《啼笑皆非》,艺术片;《小康之路》,故事片。

2.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任原编剧。

3.央视《周末喜相逢》栏目,播出两期个人作品专辑,2004年4月17日、24日。

4.2003年全国喜剧小品大赛,《夸七爷》、《特殊宴请》两个作品获奖,一个作品(《真假赵丽蓉》)参加了央视三套颁奖晚会演出。

5.2004年5月20日—26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小品大赛,《村口》、《半夜猫叫》、《真假赵丽蓉》三个作品获奖。

6.创作了八台反映农村火热生活的大型现代戏《水墙》等。三次被邀晋京,广受好评,被誉为“一桌菜,两家吃,城市农村都欢迎”,本人受到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等亲自接见。

^主要成绩


大厂评剧歌舞团“不向政府要钱物、面向市场找出路”以优秀作品鼓舞人,送先进文化下基层,“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出” 达到了叫好又叫座。开拓出了广阔的演出市场,每年在全国演出200场以上,年收入超千万,现有固定资产2000余万,剧团越来越红火,被媒体和专家称为“大厂现象”。

赵德平及大厂评剧歌舞团的事迹,多次被中宣部、文化部向全国介绍,并推广本团“艺术为人民”的经验。2003年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有突出贡献剧团”称号,199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第1版以《树高千尺在根深》为题,大幅文章介绍了赵德平和剧团“情系人民、面向基层”的光辉业绩。2006年,赵德平和大厂评剧歌舞团走进了央视著名栏目《艺术人生》。

^荣誉


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影视和舞台演出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并多次获全国“文华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

^人物故事


“吃过百家饭,走过千村路。人民是亲爹娘,乡亲是好朋友。雷声天做鼓,风动树拉弦。为了父老一辈子不生气,我唱得星落月儿圆。戏比天大,无私天地宽。只要你想听,我唱到一百年……”这首《戏比天大》,是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厂评剧歌舞团)董事长赵德平欣赏的一首歌,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赵德平是文艺界一位奇人:初中没毕业,半路出家写剧本,却写出了《水墙》《嫁不出去的姑娘》《啼笑皆非》《罪人》《男妇女主任》《当家的女人》《真假赵丽蓉》等脍炙人口的佳作,拿过几乎所有国家级戏剧大奖;30年前,他大胆改革,把一个濒临解散的县级院团,打造成一个30年来长盛不衰的剧团;如今,他的剧团每年多一半时间下乡巡演,演出收入60%来自农村市场,而他也经常住老家,睡土炕,吃粗粮,与农民打成一片。

1981年,大厂评剧团举步维艰,连演员工资都很难发出来,面临关门的窘境。赵德平临危受命,担任评剧团团长,实行按劳取酬、奖勤罚懒,节目创演也开始面向市场,剧团奇迹般起死回生。2009年底,评剧团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在赵德平带领下,公司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已演出近百场,收入近680万元。

30年来,赵德平始终把剧团当成毕生事业来做,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白山黑水到海角天涯,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剧团流动大篷车送戏下乡,把舞台搭到了20多个省市百姓家门口,被称为农民自己的“庄户剧团”。

每次下乡演出,装车卸车、装台卸台,赵德平始终与演员在一起,随团演出从不要补贴,出差办事从不拿补助,有时还自己拿出钱来。按规定,剧团每场演出应有3%的编剧提成,但他编的戏演出近万场,却从未拿过一分提成,反而把稿费和奖金全部用在了剧团发展上。赵德平的倾情投入,赢得了演员们的信任和爱戴,刻苦排练蔚然成风,甚至熬到凌晨三四点。

2008年,大厂评剧歌舞团首次尝试与国家部委、央企合作开展全国巡演,此时赵德平因劳累过度,正在北京住院。团里安排审查巡演节目,赵德平知道后,偷偷离开医院,来到他一直牵挂的排练现场。当他身穿病号服、在家人搀扶下站在排练现场时,在场所有演员都感动得流下热泪。大家都劝他休息,赵德平却忍着疼痛亲自审完了所有巡演节目,并不时提醒演员要注意的细节。剧团则倾心于每场演出,巡演取得圆满成功。

赵德平没休过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活得太累、太亏,他却说:“能够写出让父老乡亲开心地笑、激动地哭、使劲地拍巴掌的作品,是我最大的快乐。”为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佳作,赵德平专门在农村包了20亩地。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地里干活,找老百姓唠嗑,搜集农村的逸闻趣事。他的创作都在业余时间进行,当别人享受假日的温馨和快乐时,他却一个人伏案创作,反复推敲。

20多年来,他创作的8台大戏和40多个小品,无一不深受观众欢迎,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国家大奖。

相关分词: 赵德平 赵德 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