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张维扬

张维扬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张维扬


张维扬,字广陵,江苏邳北岗子村(今邳州市四户镇桃园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49),卒于咸丰十一年(1824)。清末江苏邳州著名人士。

能说会讲张维扬

在邳州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韵文《胡打算》中,曾有“能说会讲张维扬”一句。张维扬何许人也?为何以能说会讲闻名于邳州呢?现作简介如下:

张维扬,字广陵,江苏邳州北部岗子村(今邳州四户镇桃园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49),卒于咸丰十一年(1824),兄弟三人,维扬最幼。父亲张廷诏,曾在本县连防山姓马的一富户家教书,维扬跟着在那里上学。后来马氏学东,见维扬聪明俊秀,善读能文,与言时事,多宏谈阔论,口若悬河,观其为文,波澜纵横,笔如流水,心甚爱慕,马家有一女,亦甚颖慧,便向维扬求婚。廷诏因家贫,未便许诺。马氏学东说明爱慕之意,家境贫寒,在所不计。当时婚姻继承,维扬在连防山跟着父亲求学,觉得有些不方便,就回到家里,绝学与本村的一位蒋老先生。每一作文,先生视之,颇不惬意,说他“放野火”,因此他郁郁不欢。适巧这时艾山王希文先生告老还乡,王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回家后,便在家设馆教书,维扬拜他为师。第一篇作文就被老师看中了,当时很惊奇地说:“此子可畏也”。给批:“鹤立鸡群”的批示。维扬受到鼓励后,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学益勤,文章益工。初次科试,仅得中副贡。

当时,邳州黄河段经常泛滥,为了加高旧黄河堤岸,钦差大臣河员门,只管就地取材,不顾人民死活,邳州百姓,苦不堪言。真是:物力竭于料,人力疲于役。田园荒芜,民不聊生。饥民饿殍,死填沟壑者不计其数,令人惨不忍睹。而钦差大臣及河官们,置若罔闻。张维扬见到这般情景,叹道:“读书明理,为国为民。现在我们邳州的人民,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怎能坐视不救呢?”遂纠合仗义勇为敢于碰硬的人,联名上表,疏劾河员。有栗大章等十几人带头响应。经过六七年的时间,疏表十几次,惊动了朝廷。栗大章以刚强不屈的态度,直言不讳;张维扬当庭辨理,滔滔不绝,条陈钦差大臣河官们的渎职枉法,鱼肉乡民,不顾百姓死活,只管要粮要钱,征夫征料等事实,把生死置之度外(清律:平民告官告吏,官司虽然打赢了,也是犯上的)。这场斗争总算是胜利的结束了,所有被牵扯的一联官员、钦差大臣以及管辖料工的河官们,问罪的问罪,贬迁的贬迁。胜利的消息传到了邳州,乡亲们无不鼓掌欢庆。栗大章因直言不讳,被充军伊犁。张维扬能说会讲,态度和蔼,嘉庆皇帝甚为怜悯,赐命回家。这场官司的疏表文章,都出自维扬先生的手笔,经过多次的兵灾战乱,至今已荡然无存了。当时的上下周旋,往来路费,都由马氏夫人接济。维扬返里后,与马氏夫人私相庆幸,实感再世重生。此后无心世事,只是教子习文练武,各自成名,乐善好施,了却一生。 (张祥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邳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士伦先生对《胡打算》长诗中叙述的“大总请的许爱常”、“写贴又请花庚言”、“带职还有董士奎”、“外柜又请陈元凤”、“能说会讲张维扬”、“陈略进士来点主”等诗句中涉及的10多个人物予以考证,在这10多个人物中有5个在《邳州志》中有明确记载:陈略,乾隆60年中进士;陈元凤,嘉庆6年的拔贡;张维扬,嘉庆3年副贡;花庚言,嘉庆6年的岁贡;董士奎乾隆59年的武举。这5个人中,董士奎,与陈略是乾隆末年任职,陈凤元、张维扬、花庚言是嘉庆初年任职,因此推断,此长诗流传的时间应是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

相关分词: 张维扬 张维 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