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张光正

张光正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张光正


张光正,采煤专家。为恢复受战乱破坏的煤矿生产和改革落后的生产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落垛式采煤方法改革为长壁采煤方法;在中厚煤层推广分层采煤法,保证了矿井稳产高产。针对煤层地质特点发展物理探矿,为建设新矿区奠定了基础;成立冻结施工队,解决了含水层厚的井筒建设难题,为加快新矿区建设立了功。

中文名:张光正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05年10月16日

性别:男

字:仲夫



人物简历


1913-1919年 在山东宁津县小学学习。

1919-1923年 在河北沧县中学学习。

1923-1929年 在天津北洋大学学习。

1929-1932年 在热河北票煤矿公司任副工程师。

1932-1933年 在宁津县老家养病。

1933-1935年 任河北省丰润县立中学教员。

1935-1937年 在开滦赵各庄煤矿任采煤工程师。

1937-1946年 在开滦唐山煤矿任采煤工程师。

1946-1949年 在淮南大通煤矿任矿长兼工程师。

1949-1950年 任淮南局计划室主任。

1950-1952年 任山东矿务局计划处处长。

1952-1956年 任山东煤管局副总工程师。

1956-1958年 任枣庄矿务局总工程师。

1958-1963年 任山东煤管局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1964-1970年 任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总工程师。

1970-1972年 在枣庄矿务局农场,新汶矿务局更新厂劳动。

1972-1975年 任新汶矿务局基建处工程师。

1975-1984年 任兖州煤炭建设指挥部顾问,兖州矿务局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5年1月 离休。

1990年1月26日 病逝。

生平经历


张光正,生于山东省宁津县张县庄。父亲是个教私塾的先生。他从小受家庭影响要立志成才。中学毕业时立志为中国的煤炭事业出一把力,报考了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科。1929年大学毕业后决心到煤矿第一线,去了北票煤矿。到煤矿后致力于煤炭技术的研究,积劳成疾,染上重病。1932年12月回老家宁津县养病。1933年8月病逾,在他人引荐下到河北丰润县立中学当了教员。一年半的教学生涯,深感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一心想回煤矿出力。1935年去了开滦局赵各庄和唐山矿,一干就是11年。1946年5月,他应淮南煤矿局局长王德滋邀请,到淮南大通矿当矿长兼工程师,从日本侵略军手中把遭到严重破坏的大通煤矿接过来,用了半年的时间,到年底日产量达到2000多吨,超过了原有生产水平。

1948年冬,淮海战役正处在紧张阶段,淮南处于动荡局面,局、矿多数干部离矿出走,而张光正决定不离矿,组织员工成立了护矿队,并积极与共产党地下组织联系。护矿队保护了矿场和职工住宅的安全,对解放大通煤矿起了很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张光正调山东矿务局,先后任计划处处长、煤管局副总工程师,此期间他一是抓恢复矿井生产,二是抓采煤方法改革,先后恢复了淄博的石谷,新汶的禹村、华丰,枣庄的东井,总生产能力100余万吨。改革山东煤矿采煤方法,把过去落后的落垛方法改为先进的长壁采煤法,完成了采煤方法的第一次改革。后期又重点抓了新汶局良庄矿等新矿井建设。

1956年,张光正调枣庄矿务局任总工程师,在陶庄矿中厚煤层推广了分层采煤法,保证了矿井的稳产高产。1958年他调回山东煤炭工业管理局任总工程师,后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此间,全面负责山东省煤炭技术工作,为加快矿井建设速度作出了贡献。一是针对山东省新煤田埋藏深,含水层多的特点,大力发展物理探矿新技术和水文地质工作,成立了物探大队,加快了勘探进程;二是采用冻结法建井新技术,加快了新井建设,缩短了建井周期。

1964年,张光正调华东煤炭工业公司任总工程师。此间曾在柴里煤矿进行水文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隔水系数,提出了该矿井与微山湖水无水力联系的论断,为柴里煤矿扩大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光正曾受到冲击参加过劳动改造,后在新汶矿务局基建处任工程师。1975年调兖州煤炭建设指挥部,担任技术顾问,此时他已年过古稀。兖州矿务局成立后,任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他着眼于煤炭事业的前景,致力于信息科学,积极建议并带领举办电子计算机学习班,对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起了推动作用。

张光正除历任上述职务外,1954~1959年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56年山东省人大代表;1959年山东省人大委员;1959年山东省科协常委。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成就


组织护矿大队

1948年冬,舜耕山南股土匪、国民党散兵游勇、当地土顽等不断骚扰淮南煤矿,煤矿职工民不聊生。淮南局局矿负责人有的逃往南京、上海,大通矿干部、职员处于混乱局面,有的想出走,有的想回老家。面对这种情况张光正忧心忡忡,是留下还是出走?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决定留下来,决心保护煤矿不受损害,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胡师童副局长和李栖凤副矿长。他们都赞同。在他的支持下,成立了大通矿职工护矿队。通过对淮南路矿警察总所驻大通矿队长刘少江做工作,警察队发给了一些枪支,这样,由干部、矿警队、工人千余人组成的护矿队成立了,张光正任队长。护矿队多次抵抗了土匪、国民党散兵、当地土顽的威胁,对保护矿场和职工住宅安全起了很大作用。当时他考虑,必须找到共产党的领导,一则让党了解护矿情况,二则及时向党请示报告,以得到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1949年1月8日,他特派本矿副矿长路景才(工程师)去淮北与共产党组织联系,汇报他们的想法及护矿活动。取得联系后,蚌埠地委副书记刘崇光派六分区情报总站站长王钊随路景才到了大通矿,在大通矿招待所住了7天。王钊同志到矿后,一面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一面说服留矿的职员,保护矿场迎接解放。1949年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分区二团解放大通矿,通过护矿队的内应配合,大通煤矿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改革生产技术

20世纪50和60年代,是张光正为煤炭事业作出贡献的年代。50年代,由于多数煤矿受到战争年代不同程度的破坏,恢复生产是当务之急。当时煤矿生产技术落后,国家急需煤炭,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是当时的关键问题。50年代,他致力于煤矿的生产建设与技术改革:一是在煤炭部苏联专家组的帮助下,建立了山东省煤炭生产建设计划的编制、审查方法和体系。二是对山东煤矿开采方法进行改革,把落垛式采煤方法改革为长壁采煤法。三是革新设备恢复生产。当时在技术上较大的困难是国家不能供应大型吊泵,只能组装各种型号的卧泵在吊盘上排水,他在枣庄东大井进行试验,并推广全省。四是在新汶良庄矿试验注水泥浆过石门的方法,解放了含水石灰岩限制的可采储量,扩大了可采储量。五是在陶庄煤矿中厚煤层推广了分层采煤法,保证了矿井的稳产高产。

60年代,他为山东新矿区的勘探和新矿井的建设付出了心血。为了加快矿井建设速度,加快和提高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针对山东省新煤田埋藏深、含水层多的特点,大力发展物理探矿新技术和水文地质工作,成立了物探大队,组成了水文地质大队,对新发现的肥城、兖州、滕县三大煤田进行物探,提出了地质报告和水文专题报告。采用建井新技术,在国家没有专款、没有设备供应的情况下,自力更生成立冻结施工队,采用冻结新技术完成了井筒建设任务,解决了在含水层厚,难以施工条件下的建井问题。扩大了建设规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省新建及恢复矿井生产能力增加500万t/a,开辟了肥城、官桥、莱芜、滕县四个新区,完成了新汶协庄年产120万t大型矿井的建设,山东最大煤炭基地——兖州矿区开始开发建设。

忍辱负重报国

张光正出身地主家庭,又是一个国民党统治时期工作多年的旧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很大冲击,发配到枣庄农场、新汶更新厂等地劳动改造,他在劳动改造期间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技术工作,积极向有关部门提技术改进意见。

“文化大革命”后,虽年事已高,但他不计“文化大革命”中的个人荣辱,仍热情饱满地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兖州矿务局参加煤炭生产建设,无怨无悔地工作,为兖州矿区建设提供了技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分词: 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