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樟木林乡

樟木林乡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樟木林乡


樟木林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县境东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7公里,距贺州市56公里。境内有大量名胜古迹,包括樟木林叶氏宗祠、围屋石城寨、山根古石寨、九如溶洞、读书岩、潮江风窟等。

中文名称:樟木林乡

地理位置:贺州市昭平县县境东北部

面积:148平方公里

人口:3.79万

气候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著名景点:樟木林八景、山根古石寨胜景



简介


该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9万人。

该乡属于山区。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有峡口肚等五个小(一)、小(二)型水库,盛产优质水稻、香芋、烟叶、青梅、柿子等。该乡地形地貌复杂,有群山丘陵及岩溶洼地,在该乡九如村由农民合股开发的九如岩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约区内外2万人前来观光旅游。

农业乡镇:该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近年来形成了由香芋、烟叶为支柱的农业生产体系。2003年度全乡种植烟叶6200多亩,产量93吨,产值1120万元,种植香芋3100多亩,产量589吨,产值1180万元。三江村建有用“土法”养殖的野生甲鱼养殖基地,所产甲鱼远销广东,供不应求。

该乡各项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制衣厂1个,水电站1座,运输业、木器加工业、宝石加工业初具规模。

樟木林叶氏宗祠


樟木林叶氏宗祠,位于樟木圩边的樟木根,座西北,向东南,背靠林木葱郁的"阿婆背儿抱孙"石山,面朝重峦叠嶂的状元山峰,祠前有一四季不枯的池塘,池边还有一条自东向西延伸接桂梧高速公路的贺州至潮江二级公路,此即叶氏82世祖梦蕃公祠,惯称樟木根总祠。

叶公梦蕃字郁,生于北宋年间,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微宗、钦宗年间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学政,因进谏宋皇抗击金兵,反被昏君贬为广东南雄府太守,然而其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矢志不移,主政期间,尽职尽力,三年政满,业绩显赫,深得百姓称道和爱戴,其出于眷恋地利人和之情,决意定居南雄保昌县,故有南雄始祖,北宋功臣之称。随历史的推移,所传后代瓜瓞绵绵,广布全国各地。

清乾隆五十三年,叶梦蕃之22世孙振开、振伦和振玉三胞兄偕子侄9人,自广东揭阳(今揭西 )河婆约湖田上坝塘肚寨首迁樟木林,此后,在嘉庆至道光年间,叶氏各房宗支相继从河婆的龙潭、白岗和丰顺县的汤坑寨西迁樟木林,从此开启了叶氏后裔以及其它诸姓客籍人定居樟木林之大业。

为追思祖德,笃念宗功,经各房宗亲商议择于樟木林樟木根建祠,祖祠于道光五年(1825)七月奠基,历经18年,于道光23年(1843)农历十月初四安龛升座。祖祠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属青砖木质结构建造,造型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宗祠至今,已历经180多个春秋,期间虽曾多次修缮,但原型美观朴实,完整无损,墙壁上的图案,壁画栩栩如生。每年冬祭吉日,周边各县(区)的宗亲代表,都汇集于此,共祀祖先,场面热闹非凡。

围屋石城寨


在樟木林乡新华村的田垌中心有一座封闭式的清代古建筑群——石城寨。其造型具有广东客家围屋之特点。

清嘉庆年间,叶氏102世祖纪华、纪珍兄弟自粤西迁后,决意在樟木林开创基业。时至道光年间,即以广东先祖住宅的构造并用樟木林石山的石块建起了石城围屋。此屋至今已历经160余年,仍完整无损。石城寨的独特构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挖好宅地周围的地基,并用大青石块浆砌成高约2米的石墙,然后在石墙上的三面分别建起三间3——5层的青砖炮楼和数十间住房,同时在另一面石墙中心建一总大门楼,门楼两侧还各设两口炮眼,这样将石墙四面连结成封闭式围屋。二是在围墙内的空地上分别建造两排距离相等、横竖一致,每排各五间泥砖木质瓦房,每间瓦房均为“上五下五”。所谓“上五下五”即在中轴线上分上厅和下厅,中间隔有天井,上下厅的左右,各设两间住房,天井两侧各建一个厢房,实际上每间“上五下五”结构的房子,就包括有上厅,下厅,上四房,下四房,一个天井和两间厢房。

石城寨的围屋总计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不少于10亩,共有20个厅,200多个房间。这样的造型,一是规模大,便于聚族而居,数代同堂;二是每个厅,房面积相同,上下相距一致,天井与天井的小门成一直线,构造朴实,美观大方;三是坚固安全,可防盗和外人侵犯。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居石城寨的居民,大部分已独家建房,分散而居了,因此,这座古老又独特的石墙围屋却成了历史变迁的见证了。

山根古石寨胜景


在樟木林乡潮江村西北约一公里处的猫头山下,有一村寨称山根寨,寨的后山上有一个石头围成的小城堡,谓之山根古石寨。猫头山是座陡峭的石山,常年林木葱郁茂密,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

从山脚下沿着一条依稀可辨的险峻的小道慢慢往上爬,约上二十米,就可看见一堵长约二十多米的石墙,墙体上砌有一道石门,此乃古石寨的南大门。石门建于两峰之间,全部用大石块垒成,使石墙与两山连成一体,是进入石寨的必经之处。进入石门往十余米,即可见一块石碑,碑名为“重修石寨碑记”。此石碑一半藏于岩石内,一半露在外边,因年代久远,雨淋日晒,字体已不能全部辩认。据载此碑为山根寨刘鼎新、陈文光等于清咸丰甲寅岁孟秋所立(即公元1854年),碑云:“从古幽逸之士多出山林,夫山何尝有,出则为廊庙,而处则属山林……”大意是山根村后的山垭很久以前曾经是避难之地,但明清时期人民生活还是安居乐业的,比较平静,村后的石山多树木,村民保护得很好,山上终年充满绿意。山垭前还建有一座庙宇,人们经常到此祈拜。时至清末,清政府腐败无能,造成内忧外患,连山区边远山寨也深受其害,附近的村落也经常因事而发生械斗。尤其到了咸丰甲寅年间,山匪增多,械斗频繁,抢劫增多,时常造成“村无犬吠,野鲜行人”的境况。为避世乱,周围村人就在村后的庙宇后的山垭间用大石块重新建起了石寨,这样每逢械斗发生,附近村落成百上千老百姓就到山寨上来躲避,南北两边寨墙则派人把守,则械斗之人或山匪无法攻上来了。在碑记旁边有一块突兀的岩石,由于长年累月的水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石碗,碗中盛满了水,一滴滴的水滴还在不断滴落。

沿着小道走过一片嶙峋的怪石堆,眼前豁然开朗。站在这里望整个寨内,石寨躺在高耸入云的两山峰之间,形成一个宽敞的盆地,盆地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平地分三级,每一级都非常的平坦,长满了绿草。其间行人居住的痕迹依稀可见,旧房的宅基也隐约可寻,只是已无烟火,盆地四周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大岩石。越上第三级,在山垭的北侧,用斗大石块垒成的寨墙近两百米长,全部墙体都达三至四米高,所用大石块全都是经过打磨成长方体,一些还足有两米多长,宽厚近一米。在这堵墙上设有一道北门。咸丰甲寅年,也就是150多年前,在当时没有现在的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人力把盆地中间的大石头打凿成长方形的石块,然后将一块块重达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石块垒成三四米的高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同时也足见工程之艰巨。站在雄伟的寨墙上,望着后边的深谷,有一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表现出当年山根人民的英勇气概。

九如溶洞


昭平县东北部的樟木林乡属石灰岩地区,具有典型的岩溶地形,因而形成了石峰悬崖峭壁,奇异独特;溶洞曲折幽深,千姿百态的地貌,其中该乡九如村的九如洞就是一个古老而奇特的岩洞。

九如洞坐落于九如村的狗儿山腰上,昔称狗儿巢。其洞口高约七米,洞内宽敞而夏凉冬暖。令人确有“暖风驱腊月,爽气在炎天”之感。该洞的总长约为四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米。从洞口入约十米,有一盆形大厅,可容五千余人。再往里三百米许,还有一个天然的清水池,池边有一小孔,仅容一人匍匐出入。沿着天然石 梯而下将十米,便是“人骨坪”。据传,清咸丰年间(1851----1866),以贺州李尚斌为首的五百多农民起义军,就是在此岩洞 被 数千清军所包围,义军被 困多日,终因粮草断绝,死者甚众,洞里白骨垒垒故得名。绕过白骨坪再进千余米,据说还能听到巩桥阳洞的舂米声。此洞结构复杂,洞中有洞,共计有十个洞天和洞府,因受年深月久的沉积,洞府形成上高下险,曲折迂回。洞内还有四个不同大小的水潭和一条阴河,河水终年长流不尽。洞有三个出口,其中北端洞口从石山的半壁破石而出成为天然石窗,窗下悬崖峭壁,神奇险绝……

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九如村民先后集资数万元,对这个古老的奇洞进行勘探设计和初步开发,一些景点已向游客开放,不久将来,该地即为桂东的旅游胜地,同时亦将成为九如村民的一项新兴产业。

读书岩


距樟木林乡圩街东面约一里处,有一形似马鞍的石 山,山下有一村庄称穿岩。此岩的山腰上有三个不同大小,形状各异的岩洞,而且洞间相互连通,天然成室,若天高云淡之际,从洞口远眺,巍巍的梅岭峰影清晰可见;俯视,秀丽的樟乡风光尽收眼底。此时此刻真令人心旷神怡,此乃樟木林之名胜地读书岩。据传,此岩为一位广东 廪生林廷干先生于前清康熙年间在洞中办学,长达十余年故得名。

读书岩为石灰石溶洞,攀登者可从穿岩沿曲径而上,先至溶洞的中室,此室砌有石墙,设有石门,石 面平坦,可容数十人。从中室往左绕过天然的石笋和钟乳石的通道,即入左室,左室大于中室,且分为内外两间,据传林先生当年办学就是以此为教室,可从中室往右,穿过一条狭窄的"走廊",拐过中厅便入右室,此室石面光滑,通风幽静,是游客理想的歇息之地。

读书岩曾为许多历代文人墨客提诗作对之地。清雍正六年(1723),曾就学于读书岩,后中拔贡的林廷干之子林之梧,为缅怀其父在岩洞开设学堂之举,专程从广东回到"母校"读书岩,并请了当地石匠,镌刻下其父的遗诗;光绪十一年(1885),曾在樟木林三圳书屋(即今樟林三圳口)教书的广东梅州叶鹤珊先生两次登临此岩,并手书“小 嫏嬛 ”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镌刻于洞中走廊的石 壁上,并留下其登临时的诗作;在石刻"小嫏嬛"的左上方,还刻有贺邑高延林先生游览时所作的七律诗四首,今岩洞中所刻的诗文,均录于本书的诗联部分。

潮江风窟


在樟木林乡潮江村荔潭对面公路边的一座石山脚下,有一石洞。四季有风自洞内吹出,当地村民称之为“风窟”。

风窟的洞口向东,分外洞和内洞。外洞较宽,可坐10余人,进入2米便是只容一人匍匐而入的内洞口。风窟的风,冬暖夏凉,天气愈热风愈凉,天气愈冷风愈暖,可谓一绝。炎夏,过路行人到洞口歇息乘凉,倦意全消,群众誉为“天然电风扇”。解放前,洞口还建有凉亭,专供来往旅客 息,1956年因修公路而废。抗战时期,昭平县长韦瑞林先生因公务路过风窟,曾做诗赞曰“石洞横生草径边,行人来往暂休闲;暖风吐扫三冬雪,爽气吹凉五夏天。”

风窟为何四季有风吹出,而且冬暖夏凉?究其原因,该溶洞内部四处连通,另有几个洞口,至于风有冬暖夏凉之别,是由于洞内的通道曲折幽深,又在石山底层,洞内气温不容易受到洞外冷热天气的影响,气温比较恒定,常保持在20度左右,吹出的风,温度亦保持在20度左右,这样明显低于夏季洞外气温,人们便感到风是凉爽的;而冬季,洞外气温低于20度,这样人们便感到洞里吹出的风是暖和的。

近年来,风窟以其奇异之风和幽深怪僻的洞穴,逐步吸引着外地的游客。今洞边设有小店,摆买小食品,方便游客。

樟木林八景


民国初年,樟木林乡名士叶万鹏字抟南,跑遍全乡山山水水,拟了个樟木林八景,这八景分别是:穿岩夜月、峡口朝晖、五岭残雪、双峰朵云、马河春涨、龙径秋荫、浮村桥影、古观钟声。同时拟写了八首诗对美丽景色进行了描绘。

穿岩夜月

穿岩就是读书岩,清初廪生林廷干教书讲学于此,可谓樟木林接受教育最早的有文字记录。

自山下循萝径直上,约百来米,即到岩端。映入眼帘的“小 嫏嬛 ”三大字,每字二尺见方,笔划挺拔秀丽、酣畅淋漓。岩分左右,先从左入,不数步,穿石门,其中洞然,如出神工鬼斧,临洞口远眺,马河水光彩夺目,圩镇村落,秩序排列,四山环碧,映入襟袖,真令人心旷神怡。过右岩,咫尺间,即古人读书的地方。岩前树木森森,俯看一落千丈,惶惶然有下坠之虞。春夏间,琅琅的书声伴着微风吹来纷纷而下的山花,加上石溜滴滴,如此清幽的环境,确为求学者不可多得。至夜,岩向东南,循岩四望,白露暖空,素月流天,对此良宵,或觞酌,或吟诵,或丝竹并奏,酒酣耳热,皎洁的月色引动诗情:“山牛玲珑一窍开,读书声度水云隈;夜深光照团圆月,当作燃藜入案来。”

合口朝晖

“一水盈溪绕径斜,白云深处几人家;林霏不散朝来旭,无限风光载客车。”说的是樟木林合口风光。合口,当地人称合口肚,或称峡口肚,左右两 峰为五岭山和浪伞山,海拔分别是920米、1100多米,宛如耸立在东方的两座华表。日出时,虽无泰山日出的气势磅礴、海天日出的空阔辽远。但它浅玫瑰色的晨曦中透出明亮而柔和的光芒,撩去笼罩在整个樟木林垌的轻纱,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诗人时代合口肚居住着丘、曹、赵、郑、植等十几户人家,有十余亩田地,几座油坊,三五间杂货店。溪流、桃林、芳草,整齐的房舍,垂阴的桑竹,十分的恬静,清新,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有那“一水盈溪”,还有那“白云深处”的“几人家”真是令人神往。解放后,在合口肚处筑起了大坝,建成了一座灌溉万亩良田的水库,今日的合口处是一汪清湖,又是另外一番迷人的风光。

五岭残雪

五岭和浪伞都是矗立在樟木林东方的两座高山,浪伞比五岭高出约200多米,叶万鹏在筛选八景时,何不选浪伞而择五岭呢?大概是因浪伞山挺拔,相对较远的缘故。五岭自八步区公会镇伸入,耸立五峰,列岫崔嵬、绵延磅礴。樟木林地处南亚热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五岭、浪伞海拔甚高,一入冬,山顶年年积雪或冰冻,若遇飘雪年份,高山各雪可达尺余,融雪时间延至一、二个月。睛天时,身披银盔银甲的五岭 高入云表,益显得威武雄浑,大概是入选八景的原因吧。诗人作诗曰:“岭头残雪已无多,开到梅花冷若何?错讶他山好攻玉,少抛余屑散中阿。”

双峰朵云

挺立在樟木林西南的双峰,在五岭、浪伞、五点梅花诸峰的映照下,显得非常的小巧,两边的一字平坡簇拥着双双而起的峰峦,夕阳的余辉照射在山腰的白云上,宛如两个仙女在伴着霓裳羽衣曲在翩翩起舞。“两山横翠展娥眉,一朵睛云点缀时,好似美人并肩立,为鬟为鬓也相宜。”诗人把它比作深情相拥的恋人却也贴切,当地人多喻它为风流峰,造葬的向背有所讳忌。此双峰的秀美却也常吸引着人们前去攀爬,人常说,或许它蕴藏的正是一段情比巫山,爱如洛水,人神共舞、幻化成山的瑰丽神话呢?

马河春涨

樟木林的马河,源自五岭、浪伞、状元等诸峰,出合口肚,自东向西经樟林、新华两村汇招贤河,全河贯穿樟木林垌,供一万多人生活生产用水,是樟木林的母亲河。河里的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巨象,如鹅卵,水态也因石而异,因地而歌,冲击巨石,回流迸发,淌过浅滩,铮铮淙淙,如松涛,如竖琴,响彻两岸。

但八景写的是春雨骤起,山洪暴涨的马河,“一江垂柳暗摇村,两岸波平没旧痕;到此有人伤逝水,不关送别也销魂。”雨过天晴,远山如黛,河柳似烟,长长的马河像一条狂怒的巨龙,在深谷间流出,挣脱群山的封锁,不停息地吼叫着。诗人望着身边汹涌的浊浪翻腾远逝,明亮的心底徒添惆怅,几十年随伍作幕的生活使他疲倦,青春和有为的岁月消磨在无谓的纷争中,如今垂垂老矣,流水如逝,时光如斯,不禁潸然泪下。

龙径秋荫

“两片青山十里边,诗人爱此驻吟鞭;半林红叶初摇落,领略秋光在眼前。”说的是樟木林北面龙口径的景致,“十里”言其径之幽深,“红叶”言此处山枫的烂漫。龙口径——径口窄小,两边高高的石山盛气凌人。进得径来,山路窄得像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时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湿湿漉漉的。径深林密,太阳照不进来,黑阴阴的。深秋枫红季节,诗人墨客呼朋引友,暂时抛弃书斋的困顿,竹杖芒鞋,提壶携酒,同赴龙径,去欣赏尽染的层林,共度美好的时光。秋天的山野,到处是火红的枫树,朝霞初照,像是落在山腰的红云彩;晚霞辉映,一树树,一坡坡,像是一团团焰火。不过,这些都是诗人时代的秋光。如今,一条公路直穿龙径,坡地变成了水田,葱郁的森林也消失殆尽,代之而来的是寂静的山谷不时传来汽车的轰鸣。

浮村桥影

浮村即是今樟木林乡新华村芳山一带,俗称光头山,只因该山四周悬崖,山顶倾向东南如向日葵且树木稀少而得名。为避讳,雅称旺山。桥,即旺山旁边横跨在招贤河上的那座小木桥,保持着千百年不变的简单式样,桥面由五六根杉木并排铺就,桥墩由粗大的松木构架而成,两边没有栏杆,无法供过客凭栏远眺。路从山背那边伸过来,小桥把它接上对面的青草岸,简简单单的木桥承受的大多是来去匆匆的脚步。这里:杨柳飘绿,夕阳散发着余辉,燕子从天空掠过,沿着山边,三三两两的是一些傍水人家。诗曰:“山村水郭夕阳红,桥影横波卧彩虹,多少游鱼此相聚,也归庄惠乐观中。”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小桥伴樟木林人渡过了流逝的岁月。1980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原址造起了钢筋混凝土大桥。雄伟的大桥横跨在招贤河上,桥上人来车往的繁荣景象是时代的飞跃的标志,象征着和平幸福。

古观钟声

古观即距樟木林圩东南约一千米处的水洲观。始建年代不详,应不晚于明代。响彻半个樟木林垌的那口洪钟,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造,现聚居樟木林的叶姓先民还远在粤东的河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古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臻于完善,“砖筑台上,起造文、武二帝阁暨玉枢殿,洞后建亭作水月宫。”所须资金完全来自民间。至道光末季,举人曾士珍挑头重修。扩建时还在悲风苦雨中搭屋栖身的叶、全两姓届时已逐渐挑起了地方公益事业的大梁。由此可见,一座古观的兴修史也就是一部地方姓氏的变迁史。

古观的景色如何,前人之述备矣。嘉庆六年岁贡林就光云,“余向闻有观山者,岩穴玲珑,中藏精合,为洞天福地。今幸得登览,见峰峦秀拔,溪水滢滞,为一方关锁,诚胜地也。”道光举人曾士珍亦赞此观“境僻清幽,地绝尘嚣,登斯观也,如游罗浮,如到蓬岛,莫不心旷神怡。”抟南诗曰:“古刹山中历许时,长林丰草卧残碑;云深不碍钟声出,猛觉人间一梦儿。”

民间习俗


随着广东人的不断西迁,客家的文化风俗也随之传入樟木林,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与本地习俗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樟木传统的民间习俗。

生活习俗


名字:

樟木林人出生满月时,除了父母长辈为其(一般按姓氏所排的辈份)起名外,人们在其名字的前面或后面总要另冠上绰号,一般而言,在男的名字后面加上“古”或“拐”,女的则加上“麻”字,如男性则称某某“古”或某某“拐”女的称某某“麻”,若不用“古拐麻”,男性则在名的前面加上一至两 个其它带有贬义之字,如长某某,矮某某,短某某,牛头某某等,而这种绰号,一般均为被称呼者或其家人所认同,因为人们已将此看成为传统的习俗了。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平辈或同学之间很多也称呼对方的名字。

住宅:

樟木林客籍人的住房构造,基本上还是保留其广东祖传的建筑结构,即木质结构的砖瓦房,一般有上五下五,上三下三或三间两厢的模式,其特点是上下中间设一天井,而天井两侧各有厢间,这种房屋整齐对称,正厅宽敞 而明亮。此外住宅的墙体建造也很讲究,一般是以筛选过的洁净砂石与石灰混合加少许黄泥做原料(即三合土),冲成2---3米高,此墙的工作量大,造价高但坚固耐久,在两百年内,即使房屋倒塌,砂石墙也依然完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原来建造模式已不适应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

饮食:

红薯饭,红薯,在解放前是樟木人的主粮之一,而红薯饭则是主食。其煮法有二,一是把生红薯切成小块,和大米同时下锅煮熟,二是将红薯刨成丝或剁成小粒晒干,与大米同煮,两 种煮法均不放盐油。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红薯饭者已为罕见。

咸酸菜:

咸酸菜是樟木人的四季常备菜,很受人们赞许,尤其是酷热的夏季,清汤咸菜更是佳品,咸酸菜的制作是秋冬季节,把供腌制的大叶芥菜(俗称大菜)洗净晾至三四成干后,切成小块,与一定比例的生盐,加少许生姜和酒或八角以及桔子叶等佐料,拌匀后放入特制的腌缸压实腌至一月以 后,即成为生熟可食的菜谱了。此菜颜色鲜黄,咸中带酸,有香醇脆口的独特风味,其保鲜期一般为一至两 年甚至三四年也不变质,成为颇有名气的樟木特产。

艾糍:

艾糍俗称“艾板”,是樟木人,尤其是客家人春节之际必备的食品,同时又是作为象征美好、幸福,送给亲朋好友的一种礼品。其制作是,先采艾后做糍,采艾即在深山老林中采得一种谓之“棉被艾”,然后,通过数道精细的工艺,作成“艾绒”。后把“艾绒”放入锅里熬煮熟,再经清水漂净,与糯米糊一起,反复揉合成团,包上花生、黄糖蒸熟,即成香甜柔软而不腻口的艾糍了。

茯苓糕:

俗称“硬板头”膏,是以山上的土茯苓为主要原料,搭配米浆,经精制而成,其功能为清热、凉血、润肺和益脾胃,是一种樟木人家喻户晓的保健食品。它的制作程序———是将土茯苓洗净凉干并切成片;二是经人工用椎椿碎筛成粉;三是将粉拌水磨成浆,后装入布袋,挤出纯浆;四是按比例加入米浆搅匀放入竹制簸箕或器皿蒸熟即成。食时再加糖浆,美味可口,此乃消夏之佳品。

禁 忌


行事禁忌——旧时,举凡外出远行或者有重大举措,必请算命先生、风水先生择日而后行,无论是生意开张,乔迁入宅,建房起灶和葬祖安神都必须择个大吉大利之日,认为这才确保平安,否则会招灾惹祸。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普及,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乡中,此习仍然盛行。此外,每年夏至过后的第一个辰 日为分龙日,这天忌挑尿桶、粪桶,否则会导致“水神”生气而遭天旱;怀孕的妇女忌在自己的房间钉钉子和移动床位,同时忌在床上剪东西,以防影响生育,或造成婴儿残缺;产后,未满月的“月婆”忌串门等;还有出门远行前打破碗碟或煮夹生饭,甚至乌鸦、黑鹊在房屋飞旋、鸣叫等,都示为不吉祥之兆,不宜前行。解放后,类似禁忌,逐步消除,但在民间亦偶有复萌。

生活禁忌——穿衣服忌衣裤全白,凡遇喜庆送礼忌用白色麻(绒)线扎礼品,因白色被视丧服所用;路上见蛇“打花”(交尾)被认为衰,须设法把蛇双双打死,即可消灾;母鸡打鸣,会给人带来不吉利,要将鸡头斩下;平时有眉跳,可以看作上眉跳入口(是好事,有吃),下眉跳则走(有凶兆);与亲朋书信往来,忌用红笔,因为用红笔写信,被视为绝情断交。

婚姻禁忌——男女双方论婚嫁,应首合八字。如年庚八字相冲或生肖相克不宜成亲;同胞姐妹忌同年出嫁;贺人结婚送礼,不宜赠钟表,因为“钟”的谐音为“终”。新娘出嫁之日,正入夫家大门时,作为家公家婆应回避相见,否则会影响日后婆媳关系;此外,寡妇或无儿之妇,不宜为新婚夫妇安床等等。

丧葬禁忌——向亲戚报丧,要站立告之,如在其亲戚家就餐,忌坐正位;为亡人寻地定穴,忌挖第二处;死者子女将要结婚或有身孕,忌上孝;忌看死者入殓起棺和入土(连同道士出示年庚与此相冲者);送葬的亲戚忌送至墓地,随棺送至墓地者,忌原路返回;丧家人忌为亡者做三七;在做七期间忌探亲访友。此外,青少年死者,谓之少年亡,其入土要从速,并忌早上归土。此外,忌钉棺,意在让其重新降世。

饮食及其它禁忌——吃饭就餐时,忌把筷子竖直插入盛满饭的饭碗上,因这属丧祭中的一种仪式。在地上跪着吃饭亦为一种犯忌,因为这种属吃“孝饭”。大年初一忌吃荤菜,应以素代之,传说此为客家先祖在广东形成的传统习俗,犯者属唯祖不尊,此日还要格外小心,不可打破碗碟器物,不可与人口角或骂人,否则一年不吉。

除上述外,还有其它禁忌,如大年初一二两天清扫庭院时的垃圾杂物,不宜立即扔出野外,须放在室内以作“留财”,大年初三属穷鬼日,忌探亲访友,同时应在此日清晨,将数日所清理的垃圾污垢集中,连同扫把和盛垃圾的粪箕插上神香、纸钱一起扔出野外,谓之送穷鬼。

婚娶习俗


樟木林的婚娶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逐渐从简,然而在农村,仍颇讲究,现概述如下:

介绍认识:昔时男女双方的结合,只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今不少人仍通过介绍人搭桥引线,男女双方才能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此系联姻不可或缺的部分。

定亲:通过介绍人的穿针引线,使男女获得见面相叙机会。如男女双方有意成亲,并征得双方家长的同意,男方即可带象征性礼物由媒人送到女家,待女家回礼帖后即为定亲,谓之“缠鸡脚”。

报日: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出生的时日,择定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作迎亲的喜期报给女家,称之报日。在迎亲之日的前夕,男家须按原双方商定的礼金(俗称身价银或聘金银)和礼品送到女家,以便为女家备置嫁妆 、家具及其它作为婚嫁的物质。

迎亲:即迎娶。解放前,迎亲之日,男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筵席相请。同时,还要组成包括锣鼓唢呐乐队和“谢郎”(即扛轿,抬嫁妆,抬食格及挑送猪羊酒肉等礼物者)的迎亲仪仗队。待一切迎亲工作就绪后,负责抬轿者,分别抬着供新娘乘坐的大红花轿和两个送嫁大客及新娘之弟乘坐的蓝布竹轿,先由双邦旗(两旗相连)开路,吹吹打打向女家进发,场面十分壮观。到新娘家,新娘梳妆后步出闺房哭着向父母辞行,出大门时,一人事前准备好米筛,内置一碗水及竹叶等,待新娘打伞经过时倾翻碗水,称“出屋檐水”。到男家后,新郎踢开轿门接新娘进屋。解放后,此项习俗已成为历史,多数以车辆取而代之。但在此日,作为男家工作仍是繁忙,既要作好迎亲归来时的安排,如为新婚夫妇安床和拜祖先,又要组织做好接待女方的送嫁客人以及前来贺喜的族戚亲友等。

拜堂:即新婚夫妇在堂中拜祖。当新娘到夫家时,即举行拜堂仪式,即由一多子多女的少妇扶着新娘跨过门槛中间的火盆(即潮俗越火坑),然后与新郎共进厅堂,在祖宗龛前,双双谒拜。拜祖时,新郎还要头戴簪花礼帽,身穿黑色长袍并佩上大红花带。礼毕,由一长者高呼“夫妻进洞房,满屋喜洋洋,百年相好和,永世共其昌”即称说四句,新郎于洞房门边举手让新娘从腋下钻过,然后新娘步入新房。

闹洞房,即新婚之夜,男家的亲朋好友,邻居的男女老少齐来为新婚夫妇祝贺。为表谢意,男家要准备喜糖,果品,甜茶等为贺喜共偿,而新娘也要备一些食品,把染红的花生、瓜米和糖果裹在床上的被窝里,到时解开,让小孩兴高采烈地争抢,此为象征日后生得金童玉女。

回门:新婚第三天,夫妻到女家,省视父母称之三朝回门。一些因路遥或其它缘故,此项习俗亦可取消,但日后仍要补上这个不可缺少的回门礼。

在婚仪中,作为婚嫁的女方家,在礼仪上虽无男家办得隆重,但也颇崇古训,其内容大致有下:

(一)接到男家的喜报佳期后,女方家要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尽量为女儿出嫁做好安排,要提前给购置加工珠宝花帽及嫁妆,还要落实送嫁人选。

(二)出嫁女子,婚前要为未来的家公家婆等长辈备好礼物,如鞋袜、衣布、毛巾等,以示对男家长辈的孝敬。其实,许多女子,在定亲时就进行此项工作了。

(三)新娘出嫁前数天,有哭嫁习俗。内容有哭述自己成长过程,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哭诉自己不愿离家之情和同龄姐妹的惜别之情。

(四)出嫁当天,女家要给前来迎亲的“谢郎”哭骂,其形式为歌,意思是新娘不愿离娘家,是狠心的“谢郎”硬要拉她去男家等等。当新娘上轿起程时,扛嫁妆者在前,随后是坐着大红花轿的新娘,然后是坐着蓝布竹轿的送嫁大客和新娘之弟,跟在最后的是送嫁的姐妹。送嫁人数和嫁妆越多,场面越隆重,就越显示出女家的富有和社会地位。

(五)所有送嫁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在当天返回,不在男家住宿。

丧葬习俗


丧葬,樟木人称为白事,过去都具有较重的封建伦理和迷信思想,礼俗繁多。解放后,大都从简了。当今的习俗,大致有如下内容。

净身装衣:在樟木,人在百年归寿前(病危时),要按男左女右之规,在厅堂一侧铺上床,然后移置床上守终,一般而言,不让在卧室断气。同时属女性者,要替其梳头,若是男性,则要刮胡子,剃光头。断气后,由死者子女或兄弟婶母到河(井)边盛回一小盆水(又称灵水),加抹药(秽草)和柚子叶煮之,替其浴身。毕后,按男双女单的寿衣为亡人(父亡由孝子或侄子,母亡由女儿或儿媳)着衣,并将一枚银币放于其口中谓之含口银。然后让亡者头里脚外地躺在床上盖上寿被,头戴寿帽,脚着白布底寿鞋。同时在亡者脚前放祭桌,放上一个香坛,摆上碗饭,饭上插一双筷子,筷子中间放上一个熟鸡蛋,碟盛一只熟鸡和一块熟猪肉等。

报丧上孝:特地向族戚友告知家人不幸去世的消息,谓之报丧。去报丧者,站在亲戚朋友的门口,看主人出来便把书面讣告交给主人,未备书面讣告者,就把某人逝世,何时入殓,何时出殡等告诉主人,待主人倒茶给你喝或请你进屋后,才能进屋。其方式有专程登门口诉和讣告两种。无论父死(称正寝)母亡(称内寝)作为其子女、儿媳等都要先向本族长辈下跪泣告,随后由本族治丧理事会派员到母外家及五代内的姻亲家报丧,至于其他的族戚友一般则以讣告形式通报。过去有父故由宗亲主事,母亡则由母外家说话算数的礼制,其目的是警示人们在父母生前,要尽到作子女的孝敬之责,故民间至今仍有父亡畏族亲长辈,母逝怕舅父表兄之说法。向宗长和母外家跪泣,除表悲伤外,还有祈望得到他们的关心,理解和帮助之意。

按丧葬礼制之规,从亡者尸体移至厅堂始,所有丧家男女,要披上麻衣守孝。一般情况下,都不宜离开,甚至就餐,也得在地上,不许上桌。凡有房亲族友来吊唁时,都要跪在灵侧磕头答礼。连五服内的房族成员及眷属也要按制挂孝,女儿媳妇还要哭尸,诉对亲人的思念。与此同时,要请道士,要张贴门联,父亡在大门正额贴“严制”,母亡贴“慈制”,门联皆用白纸,只有高寿的亡者张贴红对,意把白事作红事办。

作为主家出嫁的女子,侄女,侄孙女及嫡亲得悉报丧后,都要以奠仪、香烛、锦衣、挽联及挽帐等专程前来或以其他方式以表悼念,尤其是女性,将到家时,还要戴上三角形的白布帽,一路哭诉,其悲哀情绪,更催人泪下,如是女性亡者,其娘家的悼念方式尤为隆重,如宰猪羊,请八音等前来奠祭。

入殓钉棺:将亡者尸体装入棺椁 ,谓之入殓,入殓又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即不盖棺,反之为大殓。小殓时,先由孝男蹲跪在亡者身边为其喂饭,方式是用筷子的一端先喂亡者,后用筷子另一端夹饭菜自食,以示送别;未满三岁的直系儿孙,要由大人抱着,从棺椁中间传过,以免死者以后亲近儿孙,为儿孙免除病灾易养成人;如夫妇一方去世,另一方要与亡者分梳,即将一把完整的发梳,折断一半,放入尸体脚下,以示夫妻分离,永不干扰;同时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生活用品放在其手中,以备亡者在地府使用;此外,还要在亡者手上放一串粘(籼)米糍,意给亡人喂犬,以平安走过奈何桥。盖棺前,亡者的儿媳,还要点燃香火,在寿衣一角,烧穿一小洞口,意是亡者到了九泉后能认得自己的衣裳。大殓时,要按道士择定的吉时盖棺,然后钉棺。钉棺时,属男性亡者由族上长辈,属女性亡者,由其娘家长者,在棺椁一角,轻轻地钉一下,然后交由有关人员正式钉棺,而钉棺人员又必须留一枚钉子以作“留丁”(子孙钉)盖棺后,孝子及内眷仍要守尸守孝。

做道祈祷:作道,俗称做灯或打斋,其意是请道士为死者超渡亡魂。做道的时间长短,按主家经济条件而定,过去最长时间可达一星期,谓之七日七夜打大灯。一般家庭是一夜,次日即归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仍有一日一夜,两天两夜,甚至两日三夜的等次之分,一般高寿者时久。

做道伊始,还有一项不变的习俗,即为男性亡者做道,要由其本族长者先敲第一锣(谓开锣),反之则由女家之兄长开锣,无论是本族长辈或母外家长者,开锣时只敲一响。当锣声响后,整个作道过程则全由道士按宗教程序操作,主家及内眷在做道过程中,只由道士左右了。

所谓做道,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和迷信思想的旧习俗,按其说法,是祈祷亡灵到另一世界——地府后,永远平安地过着超世生活。凡此种种均实为无稽之谈。然而,从另方面而言,却又有着一些警示作用,甚至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在做道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有较浓厚的迷信内容外,亦有劝人从善,作恶者必有报的内容,在道词中,有诉述女子从十月怀胎到婴儿降生,从小孩成长到成年立业所付出的艰辛过程,这些诉述,都将使人从中得到启示。

祭奠出殡:祭奠即用祭品向亡者致祭。是为亡者出殡前一次颇为隆重的致祭仪式。按本地习俗,祭奠一般定在早上八点至九点间进行。致祭前先把棺椁从厅堂移至祭场。祭奠时,由有关人员主持,并分层次,按序进行,一般先由主家孝子及内眷主祭,毕后由娘家亲戚代表祭之,最后是族亲代表。致祭中由主持人呼祭,致祭代表按祭奠程序跪读祭词(即读悼词),其他致祭者则焚香拜之。在每个致祭仪式中,还有奏八音,燃炮竹,鸣土炮(打钝)等相配合,给人们一种悲哀痛切却又隆重之感。

致祭仪式结束后,接着就是抬棺出殡,其程仪是由身穿孝服的亡者儿媳执着火把(今多改为用手电)先行,跟着由一人撒“奚”钱,随后是放鞭炮和撑挽联、花圈、孝子捧神主牌,后面是棺椁,其后的顺序是孝子家属、五服内的房族,出嫁女夫婿,侄女婿,之后是锣鼓八音,跟在最后的是臂别黑纱的宾客和其他亲戚。将至茔地时,孝子须在路边下跪“谢孝”,其意是望宾客止步不要再送了。而其他孝男、眷属及房族等仍须随棺到墓地。下葬时,还有一项仪式,即道士经过一阵念经后,向跪在墓前的丧家送葬者撒米,以示人人平安,家家贵发。随后焚烧神主牌,折下挽联,脱下孝服,沿着另一路(不在送葬原路)返家。至家后,要在入门前先用抹药柚子叶水洗手再进屋,以示去掉邪气,并领取红线、红包,以示吉利。而负责在家工作人员,则在出殡后即打扫家宅内间和撕下白纸(含红纸)门联,重新贴上红纸新联,以示否去泰来。此外,在当日下午,孝子要在一个族上的人带领下,到墓地焚香,点烛,跪拜,并将墓顶一块底面草皮复原,俗称为扑坟,至此一切殡葬仪式方算结束。

其它:处理丧事后,把亡者生前的一切衣物清洗干净,并将其穿着去世的那条裤子,剪成若干块,分发给孝子,孝女各家保存。这块裤布,即被各家视为“仓库”,有家家宏发之意。接着就是为亡者“做七”即从亡者第一天算起,至四十九天,主家每七天祭死者亡灵一次,但不祭“三七”,同时按死者所生的男儿数计,然后从四十九天减去男儿总数,实际不足四十九天,再有在七七中,必须推算出至少有一个七,是初七,十七,二七日均可。凡出嫁女或侄女,在“七七”中,至少要回娘家为亡者做一个七。此外,第七个七称为圆七,主家必须以糯米汤圆做祭品。至死者“百日”,即去世一百天,主家须备上熟蛋、花生做祭品,祭毕,要就地拨开鸡蛋、花生分吃,以示“拨”日—— 亡灵与阳居者永远分离。

按照习俗,人死后,先就近找一处利向的地穴,将尸体埋下,待过三五年,再将尸骨挖出,盛置于瓦罐(又称金罐)内,存放在野外的土坡或石崖壁处,待找到利方向的好地穴,再择日立碑作永远安葬之。

相关分词: 樟木 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