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乍得

乍得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乍得


乍得,台译查德,全称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因为乍得远离海洋,且国土大部分属沙漠气候,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国内共有超过200个种族,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国内最高山峰是位于撒哈拉的库西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贾梅纳。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贪污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倒数第五。自2003年起,石油已取代传统的棉花工业,成为乍得最主要的出口收入来源。

中文名称:乍得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Chad

简称:乍得

所属洲:非洲

首都:恩贾梅纳(N''Djamena)

主要城市:恩贾梅纳(N''Djamena)

国庆日:1960年8月11日

国家代码:CHA

官方语言:法语,阿拉伯语

货币:中非法郎

时区:UTC+1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伊德里斯代比(Idriss Deby)

人口数量:1091万人(2009年)

人口密度:7.6人/平方公里(2005年)

主要民族:萨拉人,阿拉伯人,图布人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原始宗教

国土面积:1,284,000平方公里

水域率:1.9%

GDP总计:137.23亿美元

人均GDP:1,519美元

国际电话区号:+235

国际域名缩写:.td



简介


国名

乍得共和国 (République du Tchad)

独立日

8月11日(1960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征蓝天、希望和生活,还代表该国的南部;黄色象征阳光,以及该国的北部;红色象征进步、团结和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国徽

中间为黄、蓝相间波纹状图案构成的盾形,黄色象征矿产资源。蓝色代表乍得湖和其它水域。盾形之上有太阳图案,象征国家蒸蒸日上。两侧分别为狮子和山羊,代表该国的野生动物和主要畜产。盾形下方饰有花冠,花冠之下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格言

Unité, Travail, Progrès(法语: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代码

235

与北京的时差--7:00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名胜:德基亚野生动物保护区、扎库马国家公园等。

地理


自然地理

乍得(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تشاد;法语:Tchad;英语Chad),境内为辽阔的准平原,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20位。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北部的沙漠地区、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和南部较肥沃的草原地区。该国以乍得湖的名字命名。

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已有大量人口在乍得一带聚居,直至公元前第1个千年末期,一连串政权在乍得的撒哈拉地区兴起和消亡,它们都曾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路线。乍得在192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1960年,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但托姆巴巴耶的政策引起北部穆斯林地区不满,最终在1965年触发长期的内战。1979年,反政府武装攻占恩贾梅纳,结束了南部政权的统治。但是反政府武装指挥官之间发生内讧,结果侯赛因哈布雷赢得战斗,出任总统,但在1990年被他的将军伊德里斯代比推翻。最近,苏丹的达尔富尔冲突在乍得边境爆发,使该区局势不稳。

虽然乍得有很多活跃政党,但总统代比领导的爱国拯救运动牢牢地把握权力,现在国内仍经常发生政治暴力和意图的军事政变。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贪污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03年起,石油已取代传统的棉花工业,成为乍得最主要的出口收入来源。

乍得总面积为1,284,0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21大的国家,比秘鲁略小,比南非略大。 乍得位于非洲中北部,北纬8和 24度、东经14和24度之间,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首都恩贾梅纳与最邻近的海港相距1,600千米,因为乍得远离海洋,且国土大部分属沙漠气候,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

自殖民时期起,乍得与邻国的国界并不是完全根据自然界线而划定。该国最明显的地理特征是一片被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脉包围的盆地。乍得的国名源于乍得湖,该湖泊在7,000年前的面积有330,000平方千米,但在21世纪缩减至17,806平方千米,季节因素对它的面积影响甚大。乍得湖现在是非洲的第二大湿地。位于提贝斯提高原的火山库西山高3,414米,是乍得以至撒哈拉地区的最高山峰。

每年热带辐合带都会从南部到北部覆盖乍得,5月到10月覆盖南部,6月到9月则覆盖萨赫勒地区。因为降水量的差异,乍得有三个明显的地理区: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植物稀少,乍得的博尔库地区是撒哈拉最干旱的地区;乍得中部是萨赫勒地区,年降水量约为300至600毫米,区内的植物大多是以金合欢为主的灌木丛;南部苏丹地区的稀树大草原年降水量超过900毫米,[43]较高的草丛和大片的沼泽都有利于鸟类、爬行类和大型哺乳类动物生存。乍得的主要河流有沙里河、洛贡河和它们的支流(从东南部流经南部草原至乍得湖)。

历史地理

公元前7000年,乍得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人类居住,该区的人口强劲增长。乍得其中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主要位于博尔库-恩内迪-提贝斯提区)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乍得盆地上曾有以农业维生的人定居,为期超过2000年。这个区域成为了各个文明的活动中心,根据出土的手工艺品和口述历史纪录,其中最早期的是萨奥文明。公元9至10世纪,萨奥人建立乍得撒哈拉地区的第一个、也是国祚最长的帝国──加涅姆帝国,16世纪后,出现与之抗衡的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从此三国混战不休。加涅姆帝国以及随后的政权都建基于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通道。除了为了抢夺奴隶,这些政权的控制地都未曾伸延到南部的草原。1883年至1893年间,各王国都被苏丹人拉比赫祖拜尔征服。法国殖民扩张导致“乍得国家和保护国军事领地”(Territoire Militaire des Pays et Protectorats du Tchad)在1900年被建立,直至1920年,法国已取得乍得全国的控制权。殖民地时期的乍得缺乏团结领土的政策,现代化进程缓慢。法国人主要视乍得为未经训练的工人和棉花的不重要来源地,在1929年,法国在当地大规模地生产棉花。乍得殖民政府人手严重不足,并需要依靠法国最差的一批官员。乍得境内只有南部管理得较好,法国对北部和东部的控制可谓是有名无实的。教育制度也在忽视中受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把乍得列为海外领地,领地居民有权选举法国国民议会代表和乍得人民议会议员。当时的最大政党是建基于南部地区的乍得进步党。1960年8月11日,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托姆巴巴耶任首任总统。

托姆巴巴耶在两年后禁制反对党,实行一党制,他独裁的统治和低效的管理使种族之间的冲突加剧。1965年,穆斯林展开了内战,托拇巴巴耶在1975年一次由费利克斯马卢姆发动的军事政变中被杀,但暴力浪潮并没有因而平息,1979年,反政府武装占领恩贾梅纳,马卢姆倒台。之后几个武装组织(主要来自北部的反政府武装)互相争夺权力。乍得的分裂使法国在其国内的势力崩溃,北部邻国利比亚便乘势填补了这个位置,并介入乍得内战,支持北部叛军。1983年叛军大举进攻,法国在同年8月派兵到乍得支持乍得政府,在乍得中部建立防线,战局才稳定下来。得到法国支持的总统侯赛因哈布雷在乍得成功号召国内民众,并在1987年击退利比亚军队。

政区地理

根据1996年4月通过的新宪法,乍得地方行政单位分为大区(REGION)、省(DEPARTEMENT)、镇(COMMUNE)、村(COMMUNAUTE RURALE)四级。2000年全国被划分为28个省(PREFECTURE),107个州,470个区,44个传统领地。2002年10月,全国重新被划分为18个大区(含恩贾梅纳市),下辖57个省级单位(含首都的区)。

省1996.4后 C1993.4.8 面积(km2) 首府 CC1993

东巴塔Batha Est 288,458 88,800 Oum-Hadjer 

西巴塔Batha Ouest 阿提Ati 

比尔廷Biltine 184,807 46,850 比尔廷Biltine 

博尔库Bourkou 73,185 600,350 法亚Faya 

恩内迪Ennedi Fada 

提贝斯提Tibesti Bardai 

达巴巴Dababa 720,941 82,910 Bokoro 

巴吉尔米Baguirmi Massenya 

哈吉尔拉密Hadjer Lamis Massaguet 

盖拉Guéra  306,253 58,950 蒙戈Mongo 

加匝尔河Bahr El Gazal 279,927 114,520 Moussoro 

加奈姆Kanem 马奥Mao 

湖Lac 252,932 22,320 博尔Bol 

西洛贡Logone Occidental  455,489 8,695 蒙杜Moundou 99,530

东洛贡Logone Oriental 441,064 28,035 多巴Doba 

拉姆山Monts de Lam  Mbaibokoum 

卡比亚Kabia 825,158 30,105 Gounou-Gaya 

博内伊河Mayo Boneye 邦戈尔Bongor 

达拉河Mayo-Dala Pala 

伊洛湖Lac Iro 738,595 45,180 Kyabe 

考赫河Bahr Koh 萨尔Sarh 75,496

芒杜尔Mandoul Koumra 

瓦达伊Ouaddai 543,900 76,240 阿贝歇Abéché 54,628

色拉Sila Goz-Beida 

阿松加Assongha Adre 

萨拉马特 Salamat 184,403 63,000 安提曼Am Timan 

东坦吉莱Tandjile Est 453,854 18,045 拉伊Laï 

西坦吉莱Tandjile Ouest Kelo 31,319

恩贾梅纳Ndjamena 530,965 沙里-巴吉尔米 恩贾梅纳Ndjamena 530,965

乍得Chad 6,279,931 1,284,000 恩贾梅纳
Ndjamena 

人口分布

人口 1091万人(2009年伦敦经济季评估计数字)。

全国共有民族256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瓦达伊族、图布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官方语言为法语和乍得阿拉伯语。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城市人口25%,农村人口74.8%。47.3%的人口年龄小于15岁,出生率为每1000人42.35,死亡率为16.69,人均预期寿命为47.2岁。

乍得人口不平均分布,博尔库-恩内迪-提贝斯提区(位于撒哈拉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1人,而西洛贡区的人口密度则为每平方千米52.4人,恩贾梅纳的人口密度更高。全国约一半人口居于南部五分之一的地区。恩贾梅纳的居民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其他城市如萨尔、蒙杜、阿贝歇和多巴的城市化较低,但正处于高速发展,联同首都成为乍得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自2003年起,苏丹难民从局势混乱的达尔富尔地区流亡至乍得东部,加上约172,000乍得人从内战地区迁往东部,这使该区的社区气氛渐趋紧张。

乍得共有超过200个不同部族,社会结构因而比较多样化。殖民政府曾尝试建立一个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但对于大部分乍得人,地区和宗教习俗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在乍得,不同的部族大致可以他们的居住地划分。南部住有全国最大的部族萨拉人,第二大部族阿拉伯人则聚居于萨赫勒地区,北部的主要居民是以图布人为主的牧民。法语和阿拉伯语是乍得的官方语言,但有其他100种语言或方言在该国被使用。因为阿拉伯商人在乍得影响甚大,阿拉伯语是该国的通用语。

1993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显示,54%的乍得人口是穆斯林,20%是罗马天主教徒,14%是新教徒,10%是泛灵论者,3%是无神论者,所谓的“泛灵论”包括了不同种类的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宗教在乍得都融合了一系列的传统信仰和仪式。穆斯林主要集中于乍得北部和东部;传统宗教和基督宗教的信徒则集中于南部和盖拉区。宪法列明乍得是个世俗国家,并保障宗教自由,不同的宗教信仰在乍得大致相安无事。

政治


政体

宪法赋予乍得一个权力较大的行政机构,总统是乍得的国家元首,有权任命总理和内阁成员,对法官、将军、地区官员和国有企业总裁的任命都有相当影响力。当重大而紧急的事件发生,总统在与国民议会商议后可颁布紧急状态令。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任期为五年;2005年乍得通过新宪法,废除对总统任期的限制,之前总统只可连任一次。代比总统的主要顾问大都是札加瓦人,反对党和南部各族在政府都有代表。贪污在乍得十分普遍,透明国际在2005年公布的清廉指数显示乍得是全世界贪污最严重的国家,2006年情况只有轻微改善。

乍得的法律建基于法国民法和乍得的传统法律,后者不会干预公共秩序和宪法保障的平等。虽然宪法赋予乍得独立的司法系统,但大部分重要的司法人员都是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和宪法委员会是乍得的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院由一名经院长和其他15名成员组成,各成员都经由总统和国民议会任命,采用终身任期制。宪法委员会由9位法官组成,任期9年,委员会有权在法律、条约和国际协定实行前进行审辖。

议会

国民议会是乍得的立法机构,由155名任期为4年的议员组成,每年举行2次定期会议,分别在3月和10月开始,总理可要求进行特别会议。议员每2年会选举一名议长,现任议长是纳苏尔盖朗杜克西亚瓦伊杜。总统须在15天内签署或否决通过的法案。议会可经由不信任动议迫使总理辞职,如行政机构提出的法案在一年内两度被否决,总统可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选举。实际上代比总统透过他领导的多数党爱国拯救运动在议会中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1992年取消党禁前,代比领导的爱国拯救运动是乍得的唯一合法政党。现在该国共有78个注册政党。政府在选举期间封锁独立媒体,加上选民登记的广泛违规情况。促使反对党和人权组织呼吁抵制取消总统任期限制的修宪公投。

乍得国内有一些意图推翻代比,但内部分化的反政府武装。2006年4月13日,反政府武装“争取变革联合阵线”奔袭恩贾梅纳,但被政府军击退。法国是对乍得影响力最大的外国国家,在乍得有1,000驻军,代比依靠法国协助打击叛军,法国也为乍得军队提供运输和情报支援,以防止地区稳定被完全破坏。但乍得和法国的关系因为1999年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得到石油开采权而恶化。议会

实行两院制,但参议院尚未成立。国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根据2001年修改后的选举法,共有155个议席,任期五年。

司法

宪法规定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初审法庭、治安裁判所行使司法权。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包括司法法庭、行政法庭和财政法庭,由16名成员组成,院长由总统征求参众两院议长意见后以法令形式任命。最高法院法官实行终身制。此外还设有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查法律、协定等是否违宪,并监督、审理、公布选举及公民投票结果。设立特别最高法庭负责审判总统、政府成员及其同谋的叛国案。

政党

1991年9月乍得实行多党制。主要合法政党有:

(1)爱国拯救运动:简称爱拯运,1990年3月11日成立,执政党。原为反哈布雷的政治、军事组织。创始人伊德里斯代比和马尔东巴达阿巴斯(Maldom Bada ABBAS)等人。政治纲领:反对专制、尊重人权;主张多党民主,发展混合经济;捍卫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该党在全国各地均有基层组织,在中央设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和执行局。2001年3月召开特别党代会,代比继任党主席。阿巴斯任名誉主席,总书记穆罕默德阿哈马特(Mahamat AHMAT)。

(2)争取民主进步联盟:1992年3月10日取得合法地位。1997年12月,该党与爱拯运签署合作协议。2001年总统大选中支持代比。

(3)争取共和行动阵线:该党主张建立联邦共和制;政教分离,保护人权;重建军队,消除强权政治和部族主义;均衡发展各地经济;推行和平外交,反对种族主义,促进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4)争取发展与革新全国同盟:1992年7月21日取得合法地位。该党主张:维护国家和平、团结,实现民族和解;建立一支真正全国性的职业化的军队;发展社会经济、农业、畜牧渔业、水电、交通、旅游和手工业;实行地方分权,让妇女和有能力的人参加国家管理;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实现粮食自给等。

(5)争取民主进步全国联盟VIVA派:1992年1月29日成立,4月2日成为合法政党,1993年改为现名。该党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通过和谈解决叛军问题;以民主原则建立多党制,保证三权分立;振兴经济,扩大就业。

(6)争取革新与民主同盟:1992年1月26日成立,5月20日获准合法。该党主张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实行半总统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向联邦制过渡;建立调控和自由竞争相结合的自由经济体制;奉行民族独立、国际合作、和平和不侵略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致力于非洲团结和统一。

政要

总统伊德里斯代比(Idriss Deby) ,2006年5月连任,8月宣誓就职。

历任乍得共和国总统

1960.8-1975.4 恩加尔塔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 N''Garta Franc,ois Tombalbaye, 1918-1975

1975.4-1979.3 费利克斯马卢姆 Félix Malloum N′Gakoutou, 1932-2009

1979.3-1979.4 古库尼韦戴(临时国家元首) Goukouni Oueddei, 1944-

1979.4-1979.9 洛尔马哈马特舒瓦(国家联合过渡政府) Lol Mahamat Choua, 1939-

1979.9-1982.6 古库尼韦戴

1982.6-1990.12 侯赛因哈布雷 Hissene Habré, 1942-

1990.12- 伊德里斯代比 Idriss Déby, 1952-

历任乍得共和国总理

1960.8-1975.4 恩加尔塔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

1975.4-1978.8 费利克斯马卢姆

1978.8-1979.3 侯赛因哈布雷

1982.5-1982.6 吉丁加尔多诺恩加杜姆Djidingar Dono N''Gardoum, 1928-2000

1991.3-1992.5 让阿林格巴沃尤 Jean Alingué Bawoyeu, 1937-

1992.5-1993.4 约瑟夫约多伊曼 Joseph Yodoyman, 1950-1993

1993.4-1993.11 菲德尔蒙加尔 Fidele Moungar, 1948-

1993.11-1995.4 德尔瓦卡西雷库马科耶Delwa Kassire Koumakoye, 1949-

1995.4-1997.5 科伊布拉吉马斯塔 Koibla Djimasta, 1950-2007

1997.5-1999.12 纳苏尔盖伦杜克西亚瓦伊杜 Nassour Guelendouksia Ouaidou, 1947-

1999.12-2002.6 纳古姆亚马苏姆 Nagoum Yamassoum, 1954-

2002.6-2003.6 哈鲁恩卡巴迪 Haroun Kabadi, 1949-

2003.6-2005.2 穆萨法基 Moussa Faki, 1960-

2005.2-2007.2 帕斯卡尔约阿迪姆纳吉Pascal Yoadimnadji, 1950-2007

2007.2-2008.4 德尔瓦卡西雷库马科耶Nouradine Delwa Kassiré Koumakoye

2008.4-2010.3 尤素福萨利赫阿巴斯Youssouf Saleh Abbas, 1952-

2010.3- 埃马纽埃尔纳丁加尔Emmanuel Nadingar, 1951-

军事


国防

1991年1月代比总统颁布命令将全国武装部队改编为乍得国民军。全国共划分为八个军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一年半。1991年7月,乍得同法国签订了军队缩编协议。根据协议,法国出资帮助乍得将军队编制减至25000人。精简整编后的乍得军队有陆军、空军和宪兵。

军力

2001年,乍总兵力34850人,其中陆军约25000人,空军350人,宪兵4500人,共和卫队5000人。另有法国驻军900多人。2000年4月,乍法签署协议,法允诺2000年向乍提供4100万非洲法郎援助,并在未来三年间,每年为乍培训25名中级和40名下级军官。

根据宪法,乍总统代比中将为最高军事统帅。三军总参谋长哈桑乔鲁博准将(Hassan DJOROUBO)。

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强调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稳定的周边环境;支持非洲团结,致力于加强同西方大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关系;重视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及非洲国家的关系。截至2007年底,乍与世界上8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或领事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72年11月28日,中乍两国建交。1997年8月12日,乍得政府违背中乍建交公报原则,与台湾“复交”,中国政府宣布自8月15日起中止同乍得的外交关系。2006年8月6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乍得外交部长阿拉米在北京签署两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2007年9月,代比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2006年8月,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赴乍出席代比总统就职典礼。10月,乍得基础设施国务部长率团访华。11月,阿拉米外长率团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7年1月,李肇星外长访乍。4月,阿拉米外长访华。9月,代比总统访华。2008年3月,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访问乍得。5月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代比总统和阿巴斯总理分别致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慰问,乍得对外关系部长穆萨法基穆罕默德(Moussa Faki Mahamat)赴中国驻乍得使馆吊唁。8月,乍得总理阿巴斯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08年中乍贸易额为1.2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其中中方出口7995万美元,同比增长22.1%,进口4134万美元,同比下降50.8%。中方主要进口石油,出口电子器材、茶叶、纺织品等。

两国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2008年7月,乍得国家舞蹈团来华访问演出。8月,乍得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吉贝特尤努斯来华观摩北京奥运会。

前中国驻乍得大使王英武,2007年1月3日向代比总统递交国书。现任中国驻乍得大使:杨广玉。

乍得驻华大使艾哈迈德松吉(Ahmed Soungui),2007年3月21日向胡锦涛主席递交国书。

同法国的关系

乍法传统关系密切。法是乍第一大援助国,两国签有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一系列合作协定。法在乍设有军事基地,驻军1200人。法军向乍政府军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持,并曾协助其击退叛军对首都的进攻。法援助额占乍外援总量三分之二以上,有100多名专家在乍政府主要部门工作,侨民超过2000人。苏丹达尔富尔危机爆发后,法派200名军人赴乍苏边境执行人道救援任务。法公司几乎承包了全部乍喀石油管道建设工程。2008年2月,法国国防部长埃尔维莫兰、总统萨科奇先后访问乍得。7月代比总统对法国进行私人访问。11月法国外长库什内访问乍得。

同美国的关系

乍美于1961年建交。随着乍石油开发项目的上马,两国关系得到加强。美国成为乍第一出口目的地,美石油公司参与乍得石油开发,约有2000多名美石油技术人员在乍工作。美迄已向乍政府提供2.8亿非洲法郎资金援助,并向乍教育、环保、社会等部门小型项目提供物资或资金支持。美有数十名士兵在乍北方排雷,在乍派有一支28人的“和平队”,并帮乍进行反恐培训。2005年1月,美乍签订司法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援助协议。2006年4月、9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助理唐纳德山本两次访乍。5月,美乍签署民用航空安全司法合作协议。2008年8月,美国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布什总统特使理查德威廉姆森访问乍得。

同苏丹的关系

乍与苏丹关系曾长期友好,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爆发后,乍苏关系出现波折。2003年1月,乍苏两国在喀土穆举行两国高级混委会并达成协议,建立边境安全联合部队、成立乍-苏-中非三方委员会以监督边界安全。2005年 4月,乍宣布停止担任达尔富尔问题调解人,要求苏丹尽快解除在苏境内的乍反政府武装。10月,乍谴责苏支持乍反政府武装,关闭驻苏领馆,并要求苏关闭在乍阿贝歇的领馆。12月,乍政府宣布与苏丹“处于交战状态”。2006年2月8日,乍苏在非盟和利比亚等国调解下签署和平协议。4月,乍指责苏支持叛军对首都的进攻,宣布断绝与苏丹外交关系。7月,苏丹外长作为总统特使访乍,双方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纪要。8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乍,与代比总统会谈并决定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2008年2月,乍叛军攻入首都恩贾梅纳并控制大部分地区,后被乍政府军击退。乍谴责苏支持叛军。3月,在塞内加尔和利比亚斡旋下,乍苏签署达喀尔和平协议,决定结束敌对状态。5月,苏反政府武装突袭首都,苏方指责乍政府背后支持,宣布与乍断交。在利比亚等国斡旋下,双方于11月恢复外交关系。

同利比亚的关系

乍得与利比亚因领土争端等问题曾长期不和。1994年2月3日,国际法院将乍利争议领土“奥祖地带”裁决归乍后,乍利关系改善并不断发展。双方签署了《乍利睦邻、友好与合作条约》及多项合作协定。2005年乍外长阿拉米、总理约阿迪姆纳吉、总统代比先后访利。2006年1月,代比访利。2月,代比赴利出席关于达尔富尔问题和乍得同苏丹纠纷的非盟小型首脑会议。5月,乍总理约阿迪姆纳吉代表代比参加在的黎波里举行的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首脑峰会。11月,代比赴利比亚与利领导人卡扎菲就达尔富尔问题和乍得-苏丹纠纷等进行紧急磋商。同月,代比再次赴利出席达尔富尔问题小型峰会。2008年6月、7月,代比总统两次访问利比亚。

同中非关系

1997年1月,乍派兵参与了在中非的维和行动。2001年11月,中非前总参谋长弗朗索瓦博齐泽(François Bozizé)流亡乍得后,两国关系持续紧张,多次发生边界冲突。2003年3月15日博齐泽武力夺权上台后,乍与中非关系迅速改善。2004年6月,乍得和中非签订建立边防混合部队的协议。8月,中非总统博齐泽对乍进行过境访问。2005年12月,中非总统博齐泽访乍,与代比会晤。2006年5月,博齐泽访乍,祝贺代比蝉联总统。2008年2月,博齐泽访乍。6月,博齐泽过境乍得并会晤代比。

同其它非洲国家的关系

乍是非洲联盟、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尼日尔河流域国家组织、乍得湖盆地委员会等非洲区域性组织的成员。乍得重视发展同邻国及其它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地区合作。

2008年1月,代比总统访问加蓬并出席加蓬、乍得、刚果(布)三方峰会。同月,代比总统出席了在的黎波里举行的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8国小型峰会。3月,代比总统前往刚果(金)出席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特别首脑会议,赴达喀尔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4月,代比赴尼亚美出席尼日尔河盆地组织峰会。

与国际组织关系

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OIC) 非洲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 联合国成员国

经济


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137.2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1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8%。

货币名称: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简称非洲法郎)。

汇率:1美元=447.8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5.3%。

联合国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乍得排名倒数第五,国内80%人民生活在贫穷线以下。2005年,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有1,500美元 。乍得是中非国家银行和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的成员国之一,法定货币是中非法郎。连年不断的内战使外国投资者尽数撤离,1979年至1982年离开该国的人近来才开始对该国的发展重拾信心。2000年,外资开始大规模投入乍得的石油业,这有助推动该国的经济发展。

体制

超过80%的乍得人靠自给耕作或畜牧维生,当地的气候决定了人们耕作和放牧的地点。乍得最南10%的土地是该国最肥沃的可耕地,主要农作物有高粱和小米。在萨赫勒地区只种有较硬品种的小米,收成也比南部地区明显要低;但萨赫勒却是大型商业牲口牧群、山羊、绵羊、驴和马的理想牧地。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绿洲只能支持部分枣类和豆类植物。在石油业发展之前,棉花生产是乍得的主要工业,棉花出口占了该国出口总额的80%。现在棉花仍是该国的主要出口货品。一家曾受全球棉花价格下降打击的乍得大型棉花公司Cotontchad受到法国、荷兰、欧盟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资助,这家国营企业预料会被私有化。

埃克森美孚联合雪佛龙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已在乍得南部投资37亿美元,开发蕴藏量估计达10亿桶的石油资源。2003年一条连接油田和喀麦隆沿海地区的输油管建成后(由世界银行部分资助),石油开采工作展开。作为资助的条件,世界银行坚持开采石油所得收益之中的80%要用于乍得的发展计划。2006年1月,因为乍得政府通过法令降低这一比率,世界银行暂停贷款计划。2006年7月14日,世界银行和乍得政府签署备忘录,乍得政府承诺把收益中的70%用作消除贫穷。

乍得在1987年的已平整公路只有30千米长,连续的道路修复工程改善了公路状况,直至2004年该国已有总长550千米的已平整公路。但乍得的公路网络仍然十分有限,一些公路在一年中有数月不能使用。乍得国内没有铁路,货物的出入口主要靠依赖喀麦隆的铁路系统,往来海港杜阿拉。恩贾梅纳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法国巴黎和一些非洲城市。乍得的电信网络简陋且昂贵,国营企业SotelTchad提供固网电话服务,但全国只有14,000条固网电话线,是全球电话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乍得水电协会为首都15%的人口提供电力,全国覆盖率仅为2%。大部分乍得人使用木材、动物粪便等的生物燃料生火。乍得的城市基建落后,只有48%的市区人口有清洁的饮用水,可使用基本卫生设备的人口更只有2%。

工业

主要为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其中以棉花加工为主,全国有22家棉花加工厂,总加工能力为18.8万吨。另有一些纺织、卷烟、面粉、饮料、制糖、农机制造等中小企业。此外,乍得年产天然碱约1万吨,部分供出口。2001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3%。

农业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2001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1%。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80%。 全国可耕地面积5200万公顷,已耕地700万公顷。乍得湖平原和南部地区是主要农业区。粮食不能自给,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玉米和小米,还有少量稻米和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每年出口占外汇总收入的35-50%。其它经济作物还有烟草、花生、芝麻、甘蔗和阿拉伯树胶等。

畜牧业 中部非洲地区主要畜产国。2001年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40%的劳动力从事此业。2001年,已取代棉花成为主要创汇出口产品,占外汇收入的46%。2001年牲畜存栏数:牛450.6万头,羊502.4万头,骆驼56.1万头,马20.6万匹,驴24.3万头,猪1.5万只。(资料来源:中非国家银行)。

服务业

80年代以来,国内商业、交通、电讯等服务性行业逐步恢复。2001年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5%。全国21%的人口从事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业和公共领域。

交通运输业

内陆国家,无铁路,主要靠公路运输。公路总长3.3万公里,其中柏油路600公里,多数公路仅能再旱季通行。离首都最近的邻国出海口是喀麦隆的杜阿拉,相距1970公里。恩贾梅纳国际机场可起落波音747等大型远程飞机。法国、喀麦隆、利比亚、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等有航班飞往乍得。

通讯事业

乍得的电信网络简陋且昂贵,国营企业法文:SotelTchad提供固网电话服务,但全国只有14,000条固网电话线,是全球电话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文教


语言

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56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瓦达伊族、图布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

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

宗教

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教育

乍得是黑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9.2%,其中95%是妇女。乍得实行六年义务教育制。1995年,全国有小学2918所,儿童入学率为59.3%;中学157所,在校学生83386人,教师11073名。恩贾梅纳大学(原名乍得大学)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大学,设4个院、17个系,有学生3173名,教师300名。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为法文日刊《乍得新闻稿》,另有《恩贾梅纳周刊》等10余种民间报纸。

乍得新闻社为国家通讯社,成立于1966年。

乍得国家广播电台,1965年建台,主要用法语、萨拉语、阿拉伯语广播。

乍得国家电视台,1987年12月建台,目前仅覆盖首都恩贾梅纳。用法语和阿拉伯语播放节目。定时转播喀麦隆电视节目。

全国有13家私营电台。

虽然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但政府在2006年底却启动了一套审查媒体的系统。

乍得的唯一电视台是国有的乍得国家电视台(TeleTchad),但仅覆盖恩贾梅纳。电台的覆盖率远远较大,全国有13家私营电台。因为运输费用高昂,人民识字率低且普遍清贫,乍得的报纸数量和流通率较低。虽然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但政府在2006年底却启动了一套审查媒体的系统。

音乐

乍得较流行的乐器有“kinde”(一种竖琴)、“kakaki”(一种长3至4米的号角)和“hu hu”(一种使用葫芦作扩音器的弦乐器)。不同种族会使用不同的乐器:萨拉人常用笛子、巴拉风(balafon,一种木琴)、竖琴和kodjo鼓等;加涅姆布人则以长笛类乐器配合敲击乐器演奏。

乐队沙里爵士乐在1964年组成,开拓了乍得的现代音乐领域。随后,其他的一些乐队试图结合现代和传统音乐。但乍得人通常都蔑视现代音乐,在1995年,他们对现代音乐开始感兴趣,这促使一些乍得歌手的唱片和录音带开始被发行。但盗版行为以及法律保障的缺乏都限制了乍得音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学

与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乍得的文学被经济、政治等因素打击。很多乍得作家被迫在流亡国外的情况下写作,主题集中于政治压迫和历史论文。自1962年起,20位乍得作家写作了约60部小说作品。较著名的作家有约瑟夫卜拉欣赛义德(法文:Joseph Brahim Seïd)、巴巴穆斯塔法(法文:Baba Moustapha)、安托万班吉(法文:Antoine Bangui)和库尔西拉姆科(法文:Koulsy Lamko)。2003年,乍得的唯一文学评论家艾哈迈德塔博耶(法文:Ahmat Taboye)出版了乍得文学选集(法文:Anth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tchadienne)以在国际和青年间宣传乍得文学

乍得的电影工业被内战严重破坏,电影院的缺乏也是该行业面对的问题(乍得全国只有一家电影院)。乍得首部电影是1999年由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龙(Mahamat Saleh Haroun)制作的《Bye Bye Africa》,穆罕默德后来的电影《Daratt》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奖。伊萨塞尔日克洛(Issa Serge Coelo)曾执导其他两部电影《Daressalam》和《Tartina City》。

足球是乍得最普及的运动,篮球和自由式摔跤也很流行。

娱乐

乍得的电影工业被内战严重破坏,电影院的缺乏也是该行业面对的问题(乍得全国只有一家电影院)。乍得首部电影是1999年由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龙(法文:Mahamat Saleh Haroun)制作的《Bye Bye Africa》,穆罕默德后来的电影《Daratt》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奖。伊萨塞尔日克洛(法文:Issa Serge Coelo)曾执导其他两部电影《Daressalam》和《Tartina City》。

体育

足球是乍得最普及的运动,篮球和自由式摔跤也很流行

卫生

乍得全国共有429个医疗卫生设施,总床位3962张。其中综合性医院仅有三所,即恩贾梅纳中央医院、军事医院和中国援建的自由医院。1998年至1999年,全国有290名医生和1837名护士。

乍得水电协会为首都15%的人口提供电力,全国覆盖率仅为2%。大部分乍得人使用木材、动物粪便等的生物燃料生火。乍得的城市基建落后,只有48%的市区人口有清洁的饮用水,可使用基本卫生设备的人口更只有2%。

常见病有:疟疾、肝炎、脑膜炎、麻风病、淋病等

习俗


饮食

小米是乍得人的主食,常被做成面团伴以酱汁食用,这种食物在北部被称为“alysh”;在南部则被称为“biya”。鱼类也是该国的一种流行食物,通常被做成“salanga”(被晒干后烟熏成的鲑脂鲤或猛鱼)或“banda”(较大型的烟熏鱼)。“Carcaje”是一种以木槿叶制成的味甜的饮品。酒精饮品在南部比较流行,人们饮用“billi-billi”(以红小米酿制)和“coshate”(以白小米酿制)小米啤酒。

节日

乍得拥有多样化的种族和语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乍得政府也积极推广该国文化和传统,开放乍得国家博物馆和乍得文化中心。乍得全年共有6个公众假期,不定期的假期则包括基督宗教的复活节、伊斯兰教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

礼仪

乍得人现在接受了不少现代化的东西,在国际交往中他们也习惯行握手礼,称男性客人为先生,称女性朋友为夫人、女士、小姐。外国客人也可用同样的方式称呼乍得的政府官员。乍得居民信仰不同的宗教,他们遵守各自的宗教教规。

民俗

乍得拥有多样化的种族和语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乍得政府也积极推广该国文化和传统,开放乍得国家博物馆和乍得文化中心。乍得全年共有6个公众假期,不定期的假期则包括基督宗教的复活节、伊斯兰教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

乍得较流行的乐器有“kinde”(一种竖琴)、“kakaki”(一种长3至4米的号角)和“hu hu”(一种使用葫芦作扩音器的弦乐器)。不同种族会使用不同的乐器:萨拉人常用笛子、巴拉风(balafon,一种木琴)、竖琴和kodjo鼓等;加涅姆布人则以长笛类乐器配合敲击乐器演奏。

一个贩卖乍得传统服饰的裁缝师乐队沙里爵士乐在1964年组成,开拓了乍得的现代音乐领域。随后,其他的一些乐队试图结合现代和传统音乐。但乍得人通常都蔑视现代音乐,在1995年,他们对现代音乐开始感兴趣,这促使一些乍得歌手的唱片和录音带开始被发行。但盗版行为以及法律保障的缺乏都限制了乍得音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小米是乍得人的主食,常被做成面团伴以酱汁食用,这种食物在北部被称为“alysh”;在南部则被称为“biya”。鱼类也是该国的一种流行食物,通常被做成“salanga”(被晒干后烟熏成的鲑脂鲤或猛鱼)或“banda”(较大型的烟熏鱼)。“Carcaje”是一种以木槿叶制成的味甜的饮品。酒精饮品在南部比较流行,人们饮用“billi-billi”(以红小米酿制)和“coshate”(以白小米酿制)小米啤酒。

一夫多妻制在乍得十分普遍,约39%的女人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配偶在结婚时表明其不接受重婚,乍得的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虽然法律禁止对妇女使用暴力,但家庭暴力仍然普遍。约45%的乍得妇女会进行女性割礼,虽然法律亦明文禁止。这种仪式在阿拉伯人、Hadjarai人和瓦达伊人之中比较普遍(超过90%),萨拉人(38%)和图布人(2%)参与这种仪式的比例则较低。乍得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这使她们难以寻找工作。虽然基于法国法律的财产及遗产法并没有歧视女性,但地区领袖在处理遗产个案时,通常会根据传统做法倾向男性。

相关分词: 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