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名作。



关于作者


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1833—1887)

他从小对科学和音乐表现出同样的兴趣。医学院毕业后,成为有机化学教授,并出版科学论文。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业余学习和创作音乐。主要作品:歌剧《伊戈尔王》、第一、二交响曲和交响音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他不直接引用民歌,然而音乐中却弥漫着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气息和东方色彩,艺术上具有独创性。

亚历山大波尔菲利耶维奇鲍罗丁[1833-1887]

在1880年,为庆祝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登基25周年,彼得堡大歌剧院准备上演一部舞台剧,这首著名的交响音画就是剧中的一段音乐。

作者成稿后将其题献给李斯特,并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曲。

作者的自评


鲍罗丁在乐谱上注到:“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的奇妙旋律,接着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音调。一队土著的商队伍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穿过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又慢慢远去,俄罗斯歌曲与东方古老的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在草原的上空长久地萦绕回荡,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鲍罗丁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PorphyrievitchBorodin,1833-1887)(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л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俄国作曲家,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同时发生浓厚的兴趣。他的专业是化学,1856年从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上有重要发明,二十五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医学院教授。直至1869年(三十六岁)《第一交响曲》公演前,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音乐老师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人。1833年生

于彼得堡,鲍罗丁自幼显示出对音乐和科学的才能,作有钢琴曲和长笛协奏曲。1855年毕业于彼得堡医药及外科学园,行医为业。1859-1862年在海德堡及其他地方学习科学,1862年被任命为医学院化学副教授。同年与巴拉基列夫相遇,后者说服他在继续科学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认真学习音乐。1872年创建了妇女医学校,在该校讲课直至去世。1867年他的喜歌剧《勇士》上演遭到失败,1869年他的《第一交响曲》上演,同年他的《第二交响曲》上演也不成功,但在魏玛拜访了李斯特。1880年李斯特促成其《第一交响曲》在巴登-符腾堡的演出大获成功,鲍罗丁开始在国外出名。1869年他的朋友斯塔索夫建议以《伊戈尔王子》为题材创作歌剧。这一题材很投合鲍罗丁的民族主义精神,但脚本的困难再加上他的科学工作的干扰,创作进行缓慢,以致鲍罗丁的这一杰作未能完成,而是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续完。1887年鲍罗丁在彼得堡去世,年仅54岁。他是“强力五人集团”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称为“勇士”的《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В Средней Азии》和两部弦乐四重奏,为俄国民族交响乐和室内乐的创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还有歌剧《伊戈尔王》《Князь Игорь》(自编脚本)。在他去世以后,这部歌剧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续成。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作品主题和他研究的化学公式。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乐曲的主题


乐曲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代表俄罗斯军队的第一主题,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另一个主题是代表土著商队的第二主题,悠扬迷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乐曲一开始,单簧管和法国号依次吹出第一主题,而小提琴在高把位所走出的空八度的持续泛音表现出草原的广漠无垠与空旷寂寥。随后,双簧管吹出了第二主题,在原先的背景伴奏下,加入了弦乐的拨奏,仿佛是商队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声。当乐队以多种手法对两个主题进行反复展开时,结构大为扩展,力度也大大加强,在乐队的伴奏下,形成乐曲的高潮,随着乐曲的发展,两个主题由并置关系转而为融合,表现出军队与商队之间的融洽关系。最后乐曲渐渐归于平静,在长笛悠扬的旋律中结束全曲,表示在军队的护送下商队平安穿过草原,渐渐远去。

音乐方面的评价


乐曲开始由第一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声区轻轻持续地奏八度泛音,色彩凝聚而透明,创造出一种寂静、空旷的背景效果,在这个背景下,由单簧管和圆号相继奏出了俄罗斯歌曲的主题,其旋律轻悠宽广、辽阔空寂。随后,在弦乐器拔奏出马和骆驼的脚步音乐背景中,由英国管奏出了一支平稳、安详而迷人的具有古老东方情调的旋律。紧接着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单簧管加快速度再现了俄罗斯风格的曲调,这一主题在多次反复中渐渐增强力度,直至乐队全奏这一主题,使它显得庄严、宏大,气魄雄伟。之后,在草原辽阔的背景和马蹄声中,东方歌调多次反复,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随后是作者运用对位手法将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曲调巧妙地放在一起同时演奏,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好融合。在反复四次后,音乐逐渐减弱,商队已渐渐远去,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及其他片断在断断续续地再现,音乐越来越轻,最后乐曲在一片寂静中结束。

整部作品出现两个不同的主题旋律,第一个是一支俄罗斯民歌,第二个一支有点悲戚的东方风格的曲调。作品一开始主要围绕俄罗斯民歌展开,之后才出现另一个旋律。接着,俄罗斯主题不断反复着,改变调性、增强力度,当音乐力度逐渐增强并发展成乐队全奏(好象商队已经从远处走到听者跟前一般)。不多久,东方风格的主题又出现,并与俄罗斯民歌的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后音乐逐渐减弱……完全消失。

乐曲一开始由第一小提琴在高音区轻轻地奏出空八度的持续泛音, 描绘了草原的寂静空旷。在这个背景上由长笛和双簧管歌唱性地奏出和平的俄罗斯民歌旋律,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

大提琴和倍大提琴拨奏着固定的音型,使听者联想到远方传来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感到一支商队正逐渐走近。他们在俄罗斯士兵的保护下,好像十分安详、无忧无虑。英国管吹出的描写商队的音乐悠扬迷人,且具有东方特点,这就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音乐由小提琴E音的持续音变成了合奏。马和骆驼的蹄声及俄罗斯民歌在进行中成和声的关系,接着,乐队以全奏来演奏出一支威武的进行曲。脚步声和蹄声融为一体,再一次响起了由大提琴伴奏、英国管演奏的悠扬迷人的带有东方特点的音调。接下去,小提琴将乐曲推向了高潮。中提琴和大提琴过后,出现了双簧管演奏的俄罗斯民歌,与小提琴演奏出的东方式音调构成对位的组合。随后,音乐又在全奏中加以发展,表现出商队和军队间的融洽关系。在军队的保护下,商队安然地在草原上继续行进,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远方。

主要内容


作于1880 年。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鲍罗丁的交响音画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一副画配乐,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这是一部形象鲜明,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标题交响诗。

背景


1881年,鲍罗丁访问李斯特时,曾把这部作品呈献给李斯特。原曲的总谱出版于1882年。 本曲为小快板,A大调,2/4拍子。

音乐教材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是不同民族风格的两段旋律,要求学生唱熟这两个主题,有助于欣赏作品及感受这两种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在聆听《嘎达梅林》前可先让学生唱唱歌曲《嘎达梅林》,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图画展览会》中的三个段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各种手段多听几次,以引导学生联想、想像。如:做漫步走动、作简笔画等。在聆听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活动。此外,须要求学生背唱漫步主题。结合聆听三首乐曲,使学生对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标题音乐逐渐感兴趣。教学过程:《在中亚细亚草原上》?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后来,这项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乐曲,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作者曾在总谱上写着下面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用以解释作品的内容: “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乐曲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广袤荒漠中的生活画面。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轻轻地、持续地奏出八度音的背景音乐,并在乐曲进行中反复地出现,从而使人联想到大草原空旷的景色。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一段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随后,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又响起了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这一主题渐渐增强力度,仿佛商队渐渐走近。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宏大声势。接着,乐曲再现草原的背景音响和马蹄声,东方音调的旋律也再次轻轻出现。这两支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然后,这友谊的乐声逐渐减弱,商队慢慢地走远,草原又是一片寂静……鲍罗丁(1833—1887) 俄国作曲家、化学家。生于圣彼得堡。从小勤奋好学,醉心于音乐与化学。1856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医学院。25岁获医学博士。31岁任医学教授。1872—1887年创办圣彼得堡女子医科大学。他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1862年结识了巴拉基列夫等人,并听从他们的劝告而从事音乐的创作,成为“强力集团”的成员也是重要原因。鲍罗丁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歌剧、交响乐和室内乐方面均留下了典范性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歌剧《伊戈尔王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交响乐《第二交响曲》,以及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鲍罗丁的创作吸取了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素材;其作品具有雄浑的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因而很好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性格和广阔胸襟。《嘎达梅林》? 辛沪光作于1956年。这部交响诗取材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的人民起义——向封建王爷和军阀作斗争的历史故事。作品沿着嘎达梅林的故事情节这条线索逐渐展开。民歌风格的主题展示了草原的辽阔优美和蒙古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嘎达梅林和蒙古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反抗达尔罕王出卖旗地,并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的行径。 交响诗的引子由双簧管奏出。它展现了一派辽阔草原的壮美图景,也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是处在安详、宁静的氛围之中的:突然听到王爷出卖土地的消息。一段阴森暴戾的音乐出现,第一主题遭到破坏: 接下去由小号奏出第二主题。它表现了嘎达梅林号召人民起义的英雄气概以及人民群众像激怒的浪潮一般起来反抗:乐曲的中部表现了四处集结着的起义队伍,骑马背枪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主题充满了乐观的气息(由单簧管奏出):最后,铜管乐器奏出悲壮而沉痛的音响,表现人民对英雄的哀悼。中提琴在弦乐那颤抖、悲泣的音调伴奏下,奏出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这个主题逐渐由哀悼变成颂歌,在强烈的号声中结束全曲。辛沪光(1933—) 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1951年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江定仙、陈培勋等。毕业后任内蒙古歌舞团专职作曲,后调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 1956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成名。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等。由于长期在牧区生活,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蒙古族民间音乐,熟悉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所以,其作品大多都富于内蒙古音乐的民族特色,具有草原的气息和牧民的性格。《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是1874年穆索尔斯基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有感而写的。哈特曼从国外深造回来后,致力于研究和创造一种能够把古老的农村建筑同现代的要求统一起来的新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出于共同的斗争目标,哈特曼同穆索尔斯基、斯塔索夫关系十分亲密。由于生活的窘迫和折磨,哈特曼在39岁时突然死去。此后不久,在斯塔索夫的奔走和主持之下,在美术学院举行了哈特曼的速写、水彩画和舞台设计图等美术作品纪念展览。穆索尔斯基参观哈特曼的纪念展览会后不久,又从展品中选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了一套钢琴曲,叫做《图画展览会》。他在这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哀思和热情,写作时乐思和音调源源而来,几乎是一挥而就。他的这套作品的钢琴写法文采斐然,表现了他的自成一家的特色。在用音乐手法来描绘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景物方面,这部作品足以称为一个辉煌的范例。它引起了很多行家的注意和研究。其管弦乐改编曲至少有5种。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配器的一种最为出色和广为流传。 全曲共分十段。它们分别是:《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的花园》、《牛车》、《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两个犹太人》、《李莫日市场》、《墓穴》、《鸡脚上的小屋》、《基辅大门》。 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这个主题是从哈特曼绘画中获得的灵感写出的。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好像是穆索尔斯基自己,可能还有斯塔索夫,以及哈特曼的朋友们,在展览会的观众面前走来走去。这个主题在乐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整套乐曲的基础。这个主题不论在音调、节奏、和弦连接以及整个表达方式上,都可以看出它同俄罗斯民间歌曲之间保持有直接的密切联系。1.《牛 车》 两头驯顺的公牛拖着一辆装有大车轮的、在波兰农村常见的笨重而简陋的大货车蹒跚而过,这就是乐曲所要描绘的另一幅风俗性画面。乐队中低声部的缓慢而沉重的和弦式进行,表现出这沉重的牛车在不胜负担似地艰难行进,而在这背景上由大号奏出的一支驾车人之歌,用悲戚的音调表达着农民对他们不自由的生活和没有欢乐的艰苦劳动的悲痛感受: 这首乐曲的力度有着很大的变化。乐曲从极弱的音响开始,好像这负重的牛车从远处慢慢走过来。当音乐到达高潮时,又如牛车已经走到听者跟前似的。这时候还可以听到小鼓模仿牛车的吱吱呷呷声。后来,这驾车人之歌的余音又在带弱音器的法国号和低音单簧管上闪现,最后便在远处慢慢地消逝。2.《两个犹太人》 撒母耳戈登堡和什缪耶尔都是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儿。这两个犹太人,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羸弱、消瘦、哀怨,几乎是哭丧的样子。他们本来是哈特曼的两幅互不相干的肖像画中的人物,但在穆索尔斯基的这段乐曲中却聚在一起,相互交谈,相互对照。这两个人物各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心理刻画既深刻又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撒母耳戈登堡妄自尊大,威风凛凛,又傲慢,又粗暴,穆索尔斯基用间歇的节奏、出人不意的重音、减缓的速度,结合着每一个旋律音的意味深长的加重来表现它,好像这个人打着各种手势,比手划脚地不知是在威吓,还是在劝说什么人似的。这个主题由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的齐奏奏出: 什缪耶尔的性格在很多方面同前者截然相反。他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抖,曲意逢迎。由加弱音器的小号来演奏。这两个主题都有犹太歌曲的一些特点。它们在各自的陈述之后便交织在一起。其中,穷人的主题动机屡次被粗暴地打断,并被抛弃一旁,而富人的主题终于占据优势。3.《基辅大门》 哈特曼为基辅设计的一座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并有很多民族色彩的装饰,城门同教堂毗连。穆索尔斯基的这首乐曲很好地表达出画面的基本内容。它包含三个互为对比的形象: 第一个是一首庄严的颂歌,它像巨人一样宏伟和有气魄。管乐器的合奏强调出它所特有的这一气质: 第二个音乐形象虔诚而严肃,使人联想到教堂中的祈祷。因为在图画中,除了城市外,还有一座教堂。作曲家在这里用音乐来描绘教堂里传出的唱诗声和祈祷声,且在这里表示对亡友的哀思。 第三个音乐形象是节日的钟声,钟声中又出现了“漫步”主题。鸣钟是古俄罗斯庆典仪式不可缺少的内容,乐曲中的钟声热烈辉煌,表现了古俄罗斯首都基辅的节日气氛。最后,在尾声中,城门的主题越来越辉煌,呈现出全民欢腾的壮丽景象。

相关分词: 在中 亚细亚 亚细 细亚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