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原子发射光谱法




简介


原子发射光谱法 (AES,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是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一般认为原子发射光谱是1860年德国学者基尔霍夫(Kirchhoff G R)和本生(Bunsen R W)首先发现的,他们利用分光镜研究盐和盐溶液在火焰中加热时所产生的特征光辐射,从而发现了Rb和Cs两元素。其实在更早时候,1826年泰尔博(Talbot)就说明某些波长的光线是表征某些元素的特征。从此以后,原子发射光谱就为人们所注视。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有结构紧密的原子核,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基态原子在激发光源(即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状态的激发态,这个过程叫激发。处在激发态的原子是很不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10s)外层电子便跃迁回基态或其它较低的能态而释放出多余的能量。释放能量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与其它粒子的碰撞,进行能量的传递,这是无辐射跃迁,也可以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其释放的能量及辐射线的波长(频率)要符合波尔的能量定律。

分析过程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一般有光谱的获得和光谱的分析两大过程。具体可分为:

1. 试样的处理

要根据进样方式的不同进行处理:做成粉末或溶液等,有些时候还要进行必要的分离或富集;

2. 样品的激发

在激发源上进行,激发源把样品蒸发、分解原子化和激发;

3. 光谱的获得和记录

从光谱仪中获得光谱并进行记录;

4. 光谱的检测

用检测仪器进行光谱的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

主要优点


1. 多元素同时检出能力强

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一个样品一经激发,样品中各元素都各自发射出其特征谱线,可以进行分别检测而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2. 分析速度快

试样多数不需经过化学处理就可分析,且固体、液体试样均可直接分析,同时还可多元素同时测定,若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则可在几分钟内同时作几十个元素的定量测定。

3. 选择性好

由于光谱的特征性强,所以对于一些化学性质极相似的元素的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铌和钽、锆和铪,十几种稀土元素的分析用其他方法都很困难,而对AES来说则是毫无困难之举。

4. 检出限低

一般可达0.1~1µgg,绝对值可达10~10。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光源,检出限可低至 ngmL数量级。

5. 用ICP光源时,准确度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可同时测定高、中、低含量的不同元素。因此ICP-AES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6. 样品消耗少,适于整批样品的多组分测定,尤其是定性分析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缺点


1. 在经典分析中,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较多,尤其是试样组分的影响较为显著,所以对标准参比的组分要求较高。

2. 含量(浓度)较大时,准确度较差。

3. 只能用于元素分析,不能进行结构、形态的测定。

4.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难以得到灵敏的光谱线。

有关术语


激发电位(激发能):

原子中某一外层电子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所需要的能量,称该高能态的激发电位,以电子伏特(eV)表示;

电离电位(电离能):

把原子中外层电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电离电位,以eV表示;

共振线:

原子中外层电子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后,由该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所发射出来的辐射线,称为共振线。而由最低激发态(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所发射的辐射线,称为第一共振线,通常把第一共振线称为共振线。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一般是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原子线:

由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到高能态后跃迁回基态或较低能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原子线,在谱线表图中用罗马字“Ⅰ”表示;

离子线:

原子在激发源中得到足够能量时,会发生电离。原子电离失去一个电子称为一次电离,一次电离的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称为二次电离,依此类推。离子也可能被激发,其外层电子跃迁也发射光谱,这种谱线称为离子线。一次电离的离子发出的谱线,称为一级离子线,用罗马字“Ⅱ”表示。二次电离的离子发出的谱线,称为二级离子线,用罗马字“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