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渔鼓皮影戏

渔鼓皮影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渔鼓皮影戏




简介


渔鼓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又称沔阳皮影戏,它是由沔阳渔鼓(即湖北渔鼓)行腔与方言道白及皮影戏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造型生 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沔阳(今仙桃)民间流传“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的歌谣,足见皮影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渔鼓皮影戏现已入选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溯源


仙桃市原名沔阳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沔阳人民能歌善舞,这里湖上有渔歌,坡上有樵歌、田里有薅草歌,筑堤有硪歌,民歌小调、渔鼓道情、锣鼓曲谱等民间艺术十分丰富。据原《沔阳报》等有关资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沔阳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因家乡十年九水,长期流落外地,怀抱渔鼓,手持简板,沿门苦唱乞讨,但总不得温饱。到清末(1900年左右),他们兄弟二人处于无奈,便设法用布鞋剪成人影子,仿外地皮影之模样,晚上用 灯光映照,把影子贴在纱布上进行表演,一此招来观众,维持全家生计。皮氏兄弟这一创举,很快轰动了四方乡里,人们纷纷前往观赏,倍感稀奇。不久,乡村“头人”闻之,接住村落进行表演,后又有茶馆老板见之,急忙请往馆内……皮氏兄弟二人名噪一时,成为草台、茶馆之常客,皮氏兄弟这一独创,使渔鼓和皮影合二为一体,为沿们叫化的渔鼓艺人开拓了新的生活,师门晚辈一致公认他们为沔阳皮影之师祖。

民国二十年(1931年)鄂中大水,江汉平原的天门、仙桃、潜江等县(市)俱为重灾区。渔鼓艺人避荒进入武汉、黄石、沙市、宜昌等地后,又发展了一种新的演唱形式,即三、两个人为一组进入茶社坐唱,曲目多为大本头中某几折,与灯影戏有分有合,没有失掉独立曲种的地位。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

声腔


沔阳皮影戏的 唱腔以筒子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筒子腔皮影又称渔鼓 皮影,渔鼓皮影以 沔阳渔鼓为主腔,高亢豪放,活泼欢快。渔鼓皮影戏的唱腔分为【平腔】、【悲腔】、【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五大类,共50多种。因流行地域不同,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阶跳度大,音域宽,音色美,高吭,婉转,传情达意,十分动人。其中,皮影戏中的男女悲腔,酷似江汉平原妇女哭声和花鼓戏悲腔,哀怨凄凉,催人泪下。特别是皮影戏的每段唱词尾句的“抖包袱”(艺人叫“扣子”),为一唱众和的“帮腔”(称为“甩腔”),以“哎、咳、呀、哟”等衬词,补充延伸词意和乐意,扩展曲式结构,在长达十多个音节或几十个音节的和唱中起伏跌宕、气势雄浑、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分外悦耳动听,使人久听不厌。

唱词一般为“五五七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句式,也有三四字垛板句。 大段唱词有一韵到底和每段一韵两种。所用韵目分为“光、消、板、修、歌、麻、洋、于、亲、乖、为、克、四、中、福”。沔阳渔鼓皮影唱词“十五韵”和诗词韵字“十三辙”相同。艺人演唱渔鼓皮影,必须通晓音韵,尤其是自编自唱“浩水词”时,一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压韵合辙。

《平腔》类的唱腔是渔鼓皮影戏的主要唱腔,旋律平和简洁,语言性较强,甩腔别致,具有浓厚的恢谐情趣。 它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新平腔等。曲调活泼、节秦明快,善于叙事、对话和表现喜悦、急躁等多种情感。男平腔是渔鼓中的主要唱腔,以叙事见长,旋律明快简洁、语言性强;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戏中通常由男艺人用假声演唱,唱腔柔婉,轻盈;丑平腔是皮影戏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风趣滑稽,甩腔别致,尾句常以怪诞拖腔或插入“崴呀嗬子崴呀”等衬句,以朦听众,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

《悲腔》类的唱腔是旋律曲折回环,以表达哀愁、悲愤的情绪。在音调上亦女高、男低、特色各异。悲腔的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三种,一板三眼的板式。有“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男哭灵”、“女哭灵”等。依行当亦有多种唱法,〔女悲腔〕细腻婉转转、〔男悲腔〕高亢朴素、〔丑悲腔〕诙谐风趣。“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调,“男哭灵”、“女哭灵”则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种。

《鱼尾腔》仅七字句一种式样。 它又分“单鱼尾”和“双鱼尾”,此腔一般在戏的开场和结尾处运用,旋律开朗向上,迂回刚美、富于喜庆、祝福的特点。“单鱼尾”两句一甩腔,“双鱼尾”一句一甩腔,词格是七字句,为徵调式调性。其曲调由于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生动运用,倚音的巧妙装点,显得明快秀美、轻巧流畅,故有喜腔之称。

《琵琶腔》的词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 有“单琵琶”调和“双琵琶”调。“琵琶调”的说唱性较强,其曲调的叙述部分有吟诵特点,而甩腔则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达激越的情绪。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诙谐夸张。在皮影戏中是丑角的哭腔,在现代渔鼓演唱中被改编成热烈欢快的喜调。

《杂花腔》是观音腔、欢乐调、小调的总称。有皮影戏的“花腔”、“聊子”、“倒板”、“杂花调”(花脸的唱腔),有神仙道士的“观音腔”、“道士腔”、“还魂腔”等。曲词大都具有朴素。粗犷的气质,与上述四类唱腔都不相同,是渔鼓腔的辅助唱腔。

渔鼓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

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 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泪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汉人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

伴奏


早期渔鼓皮影戏无管弦乐伴奏,只有渔鼓筒和云板打板眼,后来艺人们又增加了锣鼓和管弦乐(扬琴、二胡、四胡、笛子等)。鼓、钹、大锣、小锣、马锣打闹台、间奏和唱腔过门。特别是简板和渔鼓筒两件乐器的声调轻重、节奏缓急,能烘托气氛。开始皮影戏班由三至四人组成,两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渔鼓、云板、一人“打夹手”(锣鼓等)。后来引进民族器乐伴奏和增添女艺人唱女词,皮影戏班人数增至五至八人,进一步增强了皮影戏唱腔的艺术效果;加上服装灯光面景、扩音设备,使皮影戏极富艺术感染力。

晚清时期,灯影戏(皮影戏)艺人与渔鼓艺人合作,运用渔鼓给灯影戏伴唱。到了光绪年间,渔鼓艺人逐渐放弃了“单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转向为灯影戏伴唱发展,形成了灯影、渔鼓合流。合流后的渔鼓由仙桃发展到天门、洪湖、潜江等县(市)。一场伴唱的演奏发展到一人拍筒打板扩展为“五件头”,即鼓、钹、大锣、小锣、马锣,唱腔由一人独唱变成了一唱众合,曲牌也增加了[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汉平腔]等,[杂花腔]中还吸收糅合了一些民歌、戏曲的腔调。至于曲目方面,凡是有故事吸引人们兴趣的章回小说、传奇故事,都可以由艺人“浩水”(口头编唱)。

因此,渔鼓唱本多得不胜统计。流传下来的曲目如《十三款》、《吴汉杀妻》、《乾隆游江南》、《罗通扫北》、《杨家将》、《呼家将》、《封神榜》、《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大部头,一部戏连环上演三两个月极为平常。

皮影制作


渔鼓皮影的影子长70厘米至80厘米,属“门神谱”类大皮影,分“皮格”、“汤格”、“郭格”和“杨格”。“皮格”为仙桃绣花堤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所创,影子制作细腻,正反如一,呈剪纸风格;“汤格”为潜江王场皮影雕刻师傅汤玉堂所创,其皮影以花草图案精细见长;“郭格”为潜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详)所创,尤以人物造型逼真传世;“杨格”为原沔阳皮影队成员杨双林所创,影子身形较其他风格影人细长、孔大、透光性好。

沔阳皮影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一担皮影箱子,一般要求有男粉脸头子15—20个,有男帅、帝王、鱼尾粉脸,束发粉脸等;女粉脸头子10—15个,有花旦、正旦、女帅、凤冠、道姑等;花脸头子15—20个,有红花脸、黑花脸、杂花脸、女花脸等;老纵头子男女各4个,有男纵、女纵、道公、道婆等;奸白脸头子6—8个,有老、小奸相、奸王等;丑白脸头子10—15个,有老、中、小、女摇旦、站堂等;各类专门头子20—30个。共需120多个头子(人物头像)才能应付各种剧目。这些头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专用头像造型,如包公:额上雕绘有代表阴阳的日月图,象征包公善断人间地狱之冤。红、白、黑三色随花纹敷于额头之上,使包拯形象既威且善。沔阳皮影的粉脸、女旦、须生头像清秀、干净、柔美;奸白脸、丑角夸张变形,有极好的戏剧效果。

传承


沔阳渔鼓皮影戏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抗美援朝期间,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一时间,全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250多人,创造了“村村院院演皮影”的景观。

沔阳皮影早年在仙桃市“熊”啊,老百姓爱皮影子的演出。一有皮影演出的时候,十里乡亲摇着鹅毛扇老早就把场子围得满满的。小孩子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学着皮影子的动作玩耍嬉戏。以前演出的舞台是用木板铺的,一到演沙场,武打的时候,演员比拼的就是脚力,谁演的投入,他的脚跺的力气就大,声响就打。两个演员通过跺脚来表示战斗的激烈。而且老沔阳人还特别欣赏能把舞台的板子跌破跌穿的演出队,这也成为各演出队演出的一种实力检验。哪个队伍演出的声响动作越大,老百姓就愿意接他们再来演出。

而近些年,由于大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导致许多技艺、流派失传,再加上观众断层,皮影演出团体锐减,全市仅有皮影艺人近100人,其中仅有近20人坚持常年在农村演出,近30人在进行业余演出。 皮影戏的濒危状况引起了仙桃市政府的关注。仙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振兴皮影戏种的事宜。仙桃市文化部门指导成立了市民间皮影艺术家协会和民有民营、自负盈亏的沔阳皮影艺术剧团。市财政以“以钱养事”的方式,对皮影艺人给予适当扶持,重点培养了李瑞志、龚金庭、张静平等10多个皮影戏文化中心户。

尤其是近两年来,市里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推介、保护沔阳皮影戏。先后组织了“好邻居”皮影戏纳凉晚会、体育广场“文化遗产日”皮影戏展和市政广场“文明城市创建迎检”皮影戏汇报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全国“八艺节”期间,市文化部门还特地组织皮影作品在省博物馆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出,提高了沔阳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去年一年,全市3个专业团队演出皮影戏105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

在皮影艺人们看来,皮影戏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传承与创新的路还很漫长。郑场镇皮影艺人龚金庭说,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皮影艺术才能弘扬,才能发展。近几年,龚金庭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皮影戏,创作了一批现代题材皮影戏,演传统皮影戏剧目一年四季不重复,演新编皮影戏让人捧腹大笑,从中受益。

相关分词: 渔鼓 皮影戏 皮影 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