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鱼塘

鱼塘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鱼塘




词语解释


词目:鱼塘

拼音:yútáng

英文:[fish pound]

释义: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

注明:鱼塘既可以以天然池塘,也可人工造塘。

竹基鱼塘


利用鱼池的基面种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庭院式生产方式。所谓“养鱼种竹千倍利”的农谚道出了竹基鱼塘的效益不错。其环境效益也很好。

在我国具备养鱼和种竹环境的地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养鱼基面种竹的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竹基鱼塘也曾一度消失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竹子的综合利用、竹笋又是深受群众欢迎的食品,竹制工艺品和竹笋又可换取外汇,经济效益提高,竹基鱼塘在珠江三角洲及有的丘林山区就有恢复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新鲜的嫩笋壳对直接投喂草食性鱼类,而老的部分也可用于沤制发酵肥料养鱼。

根据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调查,在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种竹周期为8年,其间第4-6 年间为竹笋产量高峰期。每亩基面最高产笋量为2 000千克,最低也在1500千克以上。竹笋一项可得净利润800-1000元。把竹笋进一步加工成罐头,利润还会上升。

基面种竹除收获竹笋外,每年每亩基面尚可收竹竿3500-4500千克。竹竿除可加工制成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外,还可为养鱼服务。除可用作扦插捆箱外,还可用做综合养鱼系统里畜、禽饲养棚、围栏等建筑材料。

特别是建造成庭院式竹基鱼塘,还可美化家庭生活环境。

高产鱼塘的环境要求


一般理想的池塘,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具体来说,应具备如下的几方面的条件: 1、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

2、土质和底质。鱼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质对水质的影响极大。池塘的土质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因此,淤泥过多必须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3、水源和水质。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为2—3∶1,宽边长度为30—50米,以便于管理和拉网捕鱼。池塘的方向为东西向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处。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树木遮光挡风。

5、布局与配套。塘基不应太窄,一般应有2米以上的基面,要建筑配套的禽畜栏舍时,要求应更宽些。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每口鱼塘都能独立排灌,避免串塘串灌。塘底应由灌水的一边向排水的一边倾斜,以利排干塘水。同时应考虑电源问题,以便使用增氧机。

鱼塘施肥十忌


一忌雨天施肥 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二忌闷热天施肥 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泛塘。

三忌浑水施肥 水体过分浑浊,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损失。

四忌化肥单施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营养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五忌盲目混施 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施放生石灰后,最好等十天半月后再施过磷酸钙,以免肥效丧失。

六忌高温季节施肥 鱼塘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进行。水温超过30℃时应停施、少施肥料。

七忌固态化肥干施 干施的氮、磷肥呈颗粒状,在水面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影响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应将其溶解后兑水全池泼洒。

八忌鱼摄食不旺或暴发鱼病时施肥 在鱼摄食不旺时施肥,由肥料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鱼及时利用,易败坏水质;暴发鱼病时,鱼体抵抗力减弱,若铵态氮肥施用较多,易使鱼中毒。

九忌一次施肥过量 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施有机肥过量,则会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成鱼类缺氧泛塘。所以施肥时,千万不能一次将肥料施足,一般要求3-5天施追肥一次。

十忌施肥后放走表层水 肥料施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一般3天后才能被浮游生物充分利用,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面的1-2米深处。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易造成肥效下降。

梅雨季节的鱼塘管理


进入梅雨季节后,梅雨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阴雨天气较多。而此时正值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能力弱,养殖投入品及各种杂物等腐败变质,易发生鱼病和缺氧浮头,对水产养殖造成较大影响,广大养殖户要加强养殖管理。

一、科学投喂

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溶氧条件差,鱼类进食有所减少,适当少投;天气略晴好、水质清新时可适当多投;在闷热天气时,进一步减少投喂量,或适当停食。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要求营养全面,避免投喂霉变饵料。投饵次数也需少量多次,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3次~5次,在溶氧较高的时段进行投喂,并尽量使用自动投饵机。

二、水质调控

1、定期加注新水: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水质恶化时应换水。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30厘米~40厘米。也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2、加强增氧措施: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在晴天的下午2时~3时开机增氧,另外在有浮头危险时也可适时开机增氧,也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3、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水质污染。底泥较多的水体应当使用微生物制剂,以改良底质,抑制各种厌氧菌及病毒的繁殖,防止鱼病和缺氧的发生。

三、综合防病

1、加强预防:前期在天气晴好时,可使用杀虫药泼洒一次,以杀灭水体及鱼体的寄生虫,隔2天再使用消毒药杀菌。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投喂,预防病害发生。同时注重定期防病,每月用生石灰、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药物泼洒。

2、综合治疗: 梅雨季鱼类主要病害为暴发性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肝胆综合症、指环虫、孢子虫病等。通常情况下,发生鱼病时,首先应杀虫。同时进行水体消毒,并采取内服抗菌药饵进行防治。病情稳定后用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以利鱼类生长。

四、日常管理

1、加强巡塘:密切注意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活动行为。尤其是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要避免泛池死鱼情况发生。

2、控制密度:应做好轮捕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以免进入梅雨期渔塘载鱼量过多诱发各种病害。

3、管好投入品:梅雨季节饲料、渔药、肥料等投入品极易发生霉变,这些投入品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可使用过期的配合饲料或药物。

4、其他管理工作:做好养殖日志,完善三项记录。还要做好防汛、防旱、防逃、防偷等工作,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

相关分词: 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