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榆树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榆树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榆树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榆树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1月21日在榆树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李国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卓有成效地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1.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在省里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全面调整的基础上,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14.3%;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分别实现3.25亿元、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和24.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39.7%;预计引进内资16亿元、外资24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5%和5.3%;国企改革三年共筹集改制资金5.2亿元,化解改制成本20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7亿元;民营经济总产值、增加值预计分别实现215亿元、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16.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分别达到7300元、4890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6.8%。

2.全力推进投资拉动,县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新建、扩建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总投资86亿元,预计年末可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实现产值20.5亿元、增加值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30.8%。在北京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66.1亿元;在长春成功举办“中国(榆树)北方酒业基地”命名新闻发布会,签约酒类项目7个,总投资6.1亿元。我市继续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并且位次前移。

3.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劳务输出业总收入(产值)预计分别实现40亿元、27亿元和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12.5%和8.3%;大力开展村容整洁活动,乡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农技110服务平台即将开通,科普基础建设全面铺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步伐加快,新庄镇珠葱生产协会被评为2007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协会;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有效降低了农业灾害损失;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新成效,土桥镇小乡屯被长春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电视台“春暖黑土地、建设新农村”大型主题文艺晚会展示了我市新农村建设风采。

4.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发展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行政办公楼、南洋商业中心、百货大楼改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区道路、供水、供热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水平全面提高;“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7亿元,配套功能不断增强。投资1.36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91公里,通村率达到100%,通屯率达到55%;投资1412万元,完成了公路改善、7个乡镇客运站和五棵树十八盘渡口改造工程。总投资1.38亿元,实施了延青灌区拦河坝等20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了22个公安派出所新建任务,改善了公安办公条件。招、拍、挂出让土地获纯收益4500万元,争取土地整理资金1624万元,审批建设用地213公顷,各项用地得到保证。电网建设不断加快,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5.努力推进发展成果广惠于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12件实事全部按承诺标准完成:⑴50所村小改造任务全面完成;⑵实验高中1.2万平方米综合教学楼投入使用;⑶职教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完成;⑷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全面进入实施阶段;⑸人口计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工;⑹10所农村卫生院改造任务全面完成;⑺榆舒铁路设计已经批复,年内可完成征地工作;⑻榆江公路路基土方和3座立交桥主体工程全面完成;⑼新增城市绿地面积9.9万平方米;⑽苏家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⑾延青拦河坝新建工程全面完成;⑿农民的畜禽防疫费用全部由市财政承担。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上,创造城镇就业岗位8380个,城镇新增就业4568人,下岗失业再就业3812人,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为3.1%;养老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2万人和3.7万人,“两金”发放率达到100%;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1.1万人、5.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8%,有17万人受益,共支付补偿金3950万元;6.1万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资金2834万元。

在教育、广电、文体、计生工作上,完成了第三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长榆高中学生宿舍楼建设工程,全市改善办学条件总投资达到3925万元;高考本科、重点本科进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长春市外5县(市、区)文、理科“状元”均在我市产生;争取专项资金800万元,启动了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推进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进程,开办了电台交通文艺广播,实现了由录播到直播的跨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1‰,发放计生奖励扶助资金137.8万元。

在饮水安全、棚户区改造和环保工作上,完成17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解决了11.3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17.8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196户居民当年回迁。24家大中型企业及医疗单位全面完成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可突破310天;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深入推进“平安榆树”建设,全力保持社会治安稳定、信访局势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全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高度重视国防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民兵应急分队战备物资储备任务。对机关后勤服务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提高了保障能力。积极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7件,办复率达到100%。同时,人事、编制、审计、物价、档案、信息、市志编撰、民族、宗教、侨务、外事、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市政府紧紧把握发展新形势,抢抓发展新机遇,履行发展新使命,主动接受人大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大力强化依法行政,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促进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日益繁荣,榆树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榆树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克服。主要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综合实力不强,项目建设潜力需要挖掘,农民增收机制不稳,物价涨幅较大,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等等。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着力加以解决。

二、2008年工作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推动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区域综合实力激烈角逐、竞相发展的重要之年。我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必须进一步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谋求榆树新的更大的发展。

总的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发挥工业先导作用带动县域振兴,着力推进项目壮大推动产业升级,着力推动全民创业释放发展活力,着力强化基础建设增强承载能力,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在打造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国县域经济强市的实践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1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实现3.74亿元、2.88亿元,同比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亿元,同比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8300元、5500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2.5%。

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觉推动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是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发展速度与全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最核心的是坚持发展县域工业不动摇,努力增强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民生问题,竭力办实事,解民忧;最需要的是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合力,锤炼出克难争先的精神,不为任何艰险所惧,不为任何困难所惑,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三、强力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008年,我们将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经济规模快速扩张,质量大幅提高,效益稳步攀升。

1.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支撑,以项目强壮带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促进工业强大。

突出建设两大工业战略基地。加快建设投资5.9亿元的中粮生化二期项目、投资6亿元的长春天裕乙二醇项目,努力建设大型生物化工基地;建成投资3亿元的榆树钱酒业工业园一期工程、投资1亿元的吉久王白酒基酒项目,加快建设投资1.6亿元的榆树酒业中高档白酒项目,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酒业基地。

切实提高工业集聚程度。把“两区”作为全市工业项目的集中区,力争开工建设投资5.5亿元秸秆发电、投资5亿元精洁米和米糠油、投资1亿元有机食品、投资7000万元塑钢五金配件等一批重点项目。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环城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摆放空间分别达到1平方公里和0.5平方公里,投资强度均达到每平方米2500元。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比上年增长30%以上。

坚持抓好工业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达到57户,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实现增加值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23%和17.6%。实施品牌战略,争创2—3个省级名牌工业产品,争创1个全国驰名商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争取厂办集体企业改制政策,推进集体企业改制进程;加快啤酒、酒精和淀粉3户企业政策性破产步伐。

持续推进全民创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着力在项目开发、政策扶持、融资支持、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民营经济腾飞。民营经济总产值、增加值要分别实现237亿元、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9.3%。

不断开创招商新局面。实行全员招商,努力把各级干部推上招商主战场;实行选商招商,力争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有新突破;实行链条拉伸招商,进一步引进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实行专业招商,突出发挥招商部门、“两区”的招商作用,提高成功率。全市在完成长春市下达引进内资任务16.9亿元的基础上,力争达到20.8亿元,同比增长30%;引进外资3120万美元,同比增长30%。

继续推进软环境建设。强化思想观念转变,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思想,为全市发展创造条件;规范执法行为,对涉软案件坚决惩处,绝不姑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搞好服务。

2.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始终抓住现代农业建设这个重点,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深化“天下第一粮仓”发展成果。

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开展玉米高产攻关带动粮食生产,在正常情况下,总产恢复到45亿斤以上水平;重点发展香瓜、烤烟、大棚蔬菜等高效园艺特产业,面积分别达到5000公顷、1000公顷、1800公顷,形成五棵树—弓棚—八号绿色蔬菜长廊,园艺特产业总收入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1.1%;推进牧业“退户入区”,提高牧业规模和质量,总产值实现45亿元,同比增长12.5%;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41万人,实现收入15亿元。

大力发展安全农业。着眼新形势下“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需要,加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新增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5万亩;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推广粮、菜、牧标准化生产技术,争创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从源头控制违禁农业投入品,争取建设农产品检测站,积极开展市场准入等检测工作。

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全力打好绿色牌、生态牌,形成榆树农业整体竞争力。整合大米品牌和企业,完成“榆树大米”申报注册工作,以古船米业、禾丰米业为龙头,做强榆树大米产业;加强榆树大豆等优质农产品产权保护,扩大五棵树干豆腐、五棵树肉牛、弓棚生猪等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挖掘、培育出口创汇农产品,带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建立村容整洁长效机制;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和谐;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新,力争建设新型养殖业、种植业合作社120个,带动农户1万户。

3.积极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优化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的支撑与导向作用,科学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

立足服务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好两个配送中心和乡村两级农家店;加快供销系统改制步伐,推进农村供销社“新网”建设;适时推进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着眼全市经济社会进步,鼓励发展会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规范发展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

加快发展金融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争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行和信用联社面向“三农”贷款力争达到25亿元。

加快信息化建设,正式启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实施农村信息入户工程。

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建设五棵树沿江旅游区、小乡旅游区,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

4.切实加强财政和财源建设。坚持增收节支并重,大力强化财政管理,做到聚财有方、用财有效、管理有力。

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税收征管积极性;加强税源监控,集中对偷、逃、抗、骗税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对欠税严格依法征收;积极拓宽非税收入渠道,增加政府收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在确保工资、运转和稳定的基础上,集中财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财源建设步伐。灵活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招商引资,把握国家、省里投资方向,争取资金促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稳步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制度,提高理财水平;加强对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专项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加强财政内控制度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对预算的审批监督。

四、大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为科学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强化建设和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引松入榆、市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成新城区路网建设及中心街北段、工农大街、榆西大街、榆南街等道路改造及排水工程;完成健康路西段、三盛路西段、中心街北段等8处供水管网铺设及改造工程;实施新城区供热站建设和旧城区供热改造工程;完成繁荣大街、中心街、健康路等8条街路绿化工程,完成政府广场、站前广场、培英广场绿化工程。五棵树、大坡、弓棚、新立、泗河五个重点镇,楼房开发面积、道路硬化面积、供水等基础设施投资分别递增20%、30%和20%。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城区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抓好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工作,为长远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在全力推进榆江公路、榆舒铁路建设的同时,实施“屯屯通”工程,投资1.4亿元,建设农村公路400公里,通屯率达到70%;强化农村公路管护,巩固“村村通”建设成果;投资753万元,完成7个乡镇客运站和五棵树3个渡口改造工程。

提升“两区”基础设施。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完成引松入五、污水处理、五长变电所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环城工业集中区重点实施道路、供水等工程,力争达到“七通一平”,切实增强聚集吸纳投资能力。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二松”堤防路面、小型农田水利、拉林河护岸等10项重点水利工程;投资5700万元,建设旱作节水、绿色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中低产田改造等13个农业项目;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切实提高全市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生态建设,做好农防林更新改造、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五、强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积极推进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竭尽全力改善民生。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工程”,以创业促就业,创造城镇就业岗位9000个,下岗再就业人员达到4400人;“充分就业社区”达到80%,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突出做好百万居民进医保、万户民企进社保、失地农民进社保工作;健全城乡低保制度,扩大救助范围;加快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力争五保老人入住率超过60%。实施城乡安居工程,继续实施老兵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启动农村低保户安居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廉租房建设。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全市发展。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和建设,力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抓好艾滋病、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完成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8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推动广场、企业、校园、社区、农村庭院文化体育活动全面繁荣。出版发行《榆树市志》,加快编撰《榆树年鉴》。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步伐;完成集演播、录制于一体的广电演播大厅装修工程及中波台迁移改造项目。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加快农村中心站建设,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巩固“蓝天工程”成果,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级天数力争突破320天;积极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探索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方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支持国防事业建设,全力推进战备工作落实。

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临危处置能力、损失控制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避免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降低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率;加强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宁;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加强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的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加强信访管理,建设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集中精力办大事。⑴全面完成政务中心建设工程;⑵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⑶启动建设30万亩玉米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⑷力争玉皇庙、向阳、于家、霸家湖4座水库列入国家水库除险加固投资项目并开工建设;⑸筹资1500万元鼓励建设100个标准化牧业小区;⑹继续改造城市棚户区10万平方米以上;⑺完成总投资5.7亿元的榆江公路建设工程; ⑻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7.8亿元的榆舒铁路工程; ⑼启动五棵树一中、新立一中改建工程;⑽完成职教中心一期建设工程;⑾完成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工程;⑿完成人口计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六、全心全意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切从人民意愿出发,全力做好为民利民之事,让群众满意,让人民放心。

坚持富民优先,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切实履行造福于民职责,以群众富裕和生活水平提高为根本,积极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致富,促进社会财富涌流,促进家庭财富殷实;着力推动普通群众致富,既要富裕市民,更要富裕农民;兼顾社会公平,竭力促进贫困群体、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坚持服务至上,高质高效为发展创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要顾全大局,协调配合,确保政令畅通。大力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良好的环境促发展、兴事业。

坚持求真求实,锐意创新为工作求实效。以创新的精神促进落实,以实干的行动推进落实,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落实,使抓落实成为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自觉行动,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

坚持团结为本,凝心聚力为榆树人铸品牌。弘扬正气,推崇人才,文明创业,努力铸造以“团结、豁达、坚韧、争先”为核心的榆树人文精神和品牌,提升榆树对外知名度。积极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平台,让每个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榆树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氛围中,出人才,创佳绩,快发展。

坚持阳光行政,清正廉明为政府树形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政府和公务员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重大决策一律事前调研论证,重大事项一律集体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意见和建议,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今天的榆树,欣欣向荣;明天的榆树,魅力无限。让我们在新一年充满希望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坚强正确的领导下,肩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