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于宏义

于宏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于宏义


于宏义 男,1939年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58—1971年于武汉科技大学(原武汉钢铁学院)电气化系学习、教学、科研。1980年参加中国与联邦德国联合举办的“能源规划研讨班”培训。1986—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班”结业。现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观控》课题组负责人,泛系国际学术共同体成员,武汉泛系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总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发现》杂志社高级编审,(美国)《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Scientific Inquiry》国际编辑顾问。1971年主持完成“光电导半导体少数载流子寿命测试仪”的研制。1981年首次在中国(涉及220个城市)进行《技术进步度量及预测》,其成果被冯之俊、刘吉、夏禹龙、张念椿等引用作为中国发展分布的“梯度理论”的重要支撑,并被邀到国家科委、国家经委作专题学术报告。1985年,组织170多名专家、学者、管理者,主持编写60多万字的《湖北省科技规划背景材料》(机密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总编的75万字的《湖北省科技进步综合纲要》,198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期间,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领导小组规划指导组秘书长,组织协调14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管理者,分赴湖北省9个县市进行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体规划试点研究,培训了人才,促进了发展。

主要贡献:第一是发现了人与物的确切量化关系的“e当量”——人化在人身上的“人化财富”势必趋向物化在物上面的“物化财富”的e倍;第二是创立了具有相当普适性和实用性的“泛系观控技术”。有四项技术发明是国际领先的:其一是基于实验心理-物理学的隶属度公式及其运用,“通过简单的定性排序与定量转换,模糊系统便成为一个明晰的工程系统”;其二是“风险熵”(即约束信息)的测度与运用,使风险测度与信息量化测度沟通——约束信息与风险强相关——约束信息映射风险;其三是GBC的测度及其运用,揭示“在涨落中自动趋向GBC(gains by comparison)最大化的方向,就是人类进化的方向”;其四是网络观控系统的研发构想,可能会促使人人幸福的美好和谐社会最先在中国建成。首次揭示人与物的确切量化关系的《e当量与社会财富配置》,刊于《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年第3期,并被中国书籍出版社选入《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中国经济文库》收录的《观控科技进步态势》也有所论述。《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选摘的论文有《泛系运筹:比较收益导向》和《泛系基因工程》,曾分别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一等奖。《论虚拟观控实验室》获2003年第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一等获。

研究方向:观控技术及其应用。1990年代初在柳州进行“先导产品观控研究与实践”,三年新增收益41829.3万元。2000年研发出“观控存储系统”,是一种高级智能网站的核心技术支撑系统,具体涉及“化模糊为明晰”及其优化的观控技术的应用,预示人类将竞相开发各种各类虚拟观控实验产业。2003年,《国际系统论与控制论学报》(Kybernetes)刊发了《Pansystems GuanKo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Quantization》;《学说连线》转载了《观控技术及其主要支撑》、《e当量与社会财富的人化和物化》、《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泛系观控技术:信息量化测度》、《如何选举最能代表“我”》、《科技进步人文进步劳动就业》等多篇论文。2004年《情报与决策》发表了《执政能力测度观控实验》,后被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收录;2005、2006、2007年美国智多星国际出版社《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WCFSGS)发表了《泛系观控技术》、《素质能力测度观控实验》、《信息量化测度》、《和谐社会测度观控实验》等多篇论文,有的被多方面选用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通过专家评审认为《信息量化测度》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交流价值,决定将作者简介全文收录在《盛世英才理论文库》,并在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举办的“盛英杯”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还在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向全世界播放。《中国软科学》常务副主编武夷山“很喜欢”的《软科学观控世界》,被刊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3期。2010年《“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观控实验》被《激情岁月》丛书编辑部评为“优秀作品金奖”。

相关分词: 于宏义 于宏 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