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盈江龙脑香

盈江龙脑香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盈江龙脑香


常绿大乔木,具芳香树脂,树皮灰白色,纵裂,具皮孔,枝条有环状托叶痕;托叶大,叶革质,长圆形,状花序腋生,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花期6--7月,果期11--12月。分布于局部沟谷雨林中。该乔木常与云南娑罗双混生,是产地热带雨林主要树种之一。



基本资料


拉丁名:Dipterocarpus retusus Bl.

中文名:盈江龙脑香

拉丁科名:Dipterocaceae

中文科名:龙脑香科

保护级别:3

分布:云南(盈江)

海拔下限(米):200

海拔上限(米):600

植物形态


常绿大乔木,具芳香树脂,高约40-50米;树皮灰白色,纵裂,具皮孔;枝条有环状托叶痕;托叶大,被深褐色星状毛或绒毛,有时变无毛。叶革质,长圆形,长16—25厘米,宽10--17厘米,先端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背面明显突起,被疏毛,侧脉15—20对。总状花序腋生,具6-7(—9)花,长10-20厘米,疏被星状毛;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线状匙形,先端钝,长约4厘米;雄蕊约30,长12-15毫米;花柱圆锥状,中部以下被毛。果实圆形或卵圆形,密被绒毛,2枚增大的果翅为线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4厘米,有明显的脉3-5条,疏被星状毛。

生态特性


分布于局部沟谷雨林中。该乔木常与云南娑罗双Shorea assamica Dyer混生,是产地热带雨林主要树种之一。分布区年平均温22.7℃,最冷月平均温15℃,极端最低温2℃以上;年降水量2856毫米,90%集中在5--9月,相对湿度82.1%。土壤为发育在玄武岩上的赤红壤,土层深达1米以上。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种群现状


稀有种。仅在云南盈江县3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零星分布。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森林面积不断减少,产区生境恶化,严重威胁该树种的存活。

保护价值


本树种对研究中国热带植物区系和物种资源保存有重要价值。材质好,出材率高,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保护措施


分布区已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需从速落实,加强保护,有关单位应进行引种繁殖试验。

栽培要点


种子在常温下不耐贮藏,往往几天之内就丧失发芽力。引种时必须用苔藓或锯末等保藏,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播种时将果直播横放,复土要薄,关键是保持床面湿润,并注意防虫。幼苗主根发达,侧根须根较少,移植较困难,最好用营养杯或塑料袋育苗。

同科植物


狭叶坡垒

现状:濒危种。狭叶坡垒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分布区极为狭窄。由于过度采伐,残存母树很少,极待保护种植。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75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呈块状剥落。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汽车尖,基部圆形,全缘,侧脉6-10对;叶柄长1-1.2厘米。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10-20厘米;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淡红色,长约2厘米;雄蕊15,排成2轮,药隔的附属物伸长成丝状;子房3室,每室2胚珠。坚果卵圆形,长约1.8厘米,基部具5枚宿存萼片,其中2枚增大成翅状,革质,线状长圆形,长约8.5-9.5厘米,其余2枚萼片卵形,长约9毫米。

地理分布:仅产广西十万大山,生于海拔470-700米的山谷、沟边和山坡下部的季节性雨林中。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高温多雨。年平均温约22℃,年降水量约2700毫米,雨季长达7个月,年平均相对温度大于80%。狭叶坡垒适生于湿润肥活的酸性土上。为耐阴偏阳树种,幼苗、幼树期能耐蔽荫,随后逐渐喜光。常与梭子果、棋子豆、大花五桠果、壳菜果等组成季节性雨林。

保护价值:狭叶坡垒是我国热带季节性雨林的特有珍贵树种。木材材质坚硬,耐腐力极强,有"万年木"之称,可作军工、车船、机械和高级家具等用材。

保护措施:目前尚保护措施。建议严格保护现存林木,并大力采种育苗,扩大种植。 栽培要点 参考坡垒。

无翼坡垒

现状:渐危种。无翼坡垒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种,为海南特产的稀有树种。由于长期遭受人为破坏,大多数已沦为次生状态。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5米,胸径50厘米;树皮青灰褐色,具明显环纹,内皮黄白色至黄褐色;小枝略呈"之"形,幼时密被灰黄色绒毛。叶互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7.5(-17)厘米,宽1.5-3.5(-7.8)厘米,基部略圆,通常偏斜,稀微心形,基出脉5-6条,小脉结成网状;叶柄长6-8毫米,幼时密被灰黄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长6-11厘米;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粉红色,长约5毫米,顶部一侧凹缺;雄蕊15,排成2轮,药隔伸出成长约1.3毫米的丝状附属物;子房上位,卵圆形,3室,每室有2个胚珠。坚果卵圆形,长约13毫米,宿萼不扩大成翅。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海南崖县甘什岭与罗蓬岭一带。生于海拔50-400米林中。

保护措施:崖县甘什岭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无翅坡垒等殂稀濒危植物的管护。建议有关单位开展引种驯化试验。海南林科所树木园已栽植1株,生长良好。

栽培要点:5-6月果实成熟时呈黄褐色,要随采随播,否则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种于透光度60%左右的荫棚下,每天淋水两次,3-4天后开始发芽,7天左右发芽完毕。3个月后苗高10-12厘米即可上山定植造林。

龙脑香料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乔木,常有星状毛或盾状的鳞秕;木质部有树脂。单叶,革质,互生,全缘或具波状圆齿;托叶小或大,脱落。花两性,辐射对称,芳香,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稀为聚伞花序;苞片小或无,稀大而宿存;萼筒长或短,与子房离生或合生,花萼裂片5,结果时通常扩大成翅;花瓣5片,分离或稍合生,常被毛;雄蕊5~15或更多,下位或周位,子房上位,稀半下位,3室,每室有下垂或倒生的胚珠2颗。果不开裂或开裂,通常有种子1枚,常为增长的宿萼所围绕,花萼裂片中2或3枚或全部发育成狭长的翅。该科约15属58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除非洲热带产2属外,以加里曼丹、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最多。中国有5属约12种,产云南、广西及广东三省区南部及西藏东南部。该科植物是热带雨林中重要的树种。主要有用化学成分为树脂。树脂是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混合体,主要用于喷漆工业。木材纹理细致,坚硬耐用,耐湿力强,可造船只、桥梁、家具等。

龙脑香


释名: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主治:

1、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

2、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两鼻孔中。

3、头脑疼痛。用龙脑香一钱,卷纸中作成捻子,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好愈。

4、风热喉痹。用灯心一钱、黄蘖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龙脑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分,吹入喉中患处,有奇效。

5、中风牙闭。用龙脑香、天南星,等分为还想,每服二、三分,擦牙二、三十遍,口即可开。

6、牙齿疼痛。用龙脑香、朱砂少许擦牙,痛即止。

7、内外痔疮。用龙脑香一、二分,加葱汁化匀涂搽。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盈江、陇川、瑞丽县的西部。为高黎贡山支系尖高山向西南延伸的余脉。绝大部分山岭海拔在1500米以下,形成中山河谷地貌。年均气温22.6℃;年降水量2829毫米,5-9月为集中降雨期,占降水的90%,海拔1000米以上,年均温为14.2℃,年降水量为3710米。区内主要河流有羯羊河、南奔河、大盈江、南洼河、南碗河,属依洛瓦底江水系。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约有315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保护植物10多种,二级有阿萨姆娑罗双、云南石梓、四数木、萼翅藤、鹿角蕨;三级有盈江龙脑香、榆绿木、绒毛番龙眼、红椿、琴叶风吹楠等。龙脑香科植物多为高大乔木,是东南亚热带雨林最有代表性的植物。我国有本科植物4属9种,保护区已发现3种龙脑香科植物,即阿萨姆娑罗双(又名柳安)、羯布罗香、盈江龙脑香,并由这三种树木共同组成热带雨林植被,森林内还混生有榕树、红椿、高大含笑、见血封喉、羯布罗香等。龙脑香科、龙脑香属多种植物的树干中含龙脑(冰片),可药用。

相关分词: 盈江 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