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宜都市博物馆

宜都市博物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宜都市博物馆


宜都市博物馆位于宜都市陆城园林大道29号,市文峰公园对面,大楼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该馆创建于1987年8月,是一座隶属于宜都市文物局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简要介绍


基本布局

宜都市博物馆平面布局呈长方形,由工作区和生活区两院组成,由南往北依次为门面、主体大楼、职工住宅楼和附属房。南部临园林大道为商业门面和大门。中部为博物馆主体大楼,大楼底层为半地下室文物库房,大楼二、三层为展厅和行政业务办公场所。

建筑特点

1993年,宜都市博物馆开始馆舍建筑工程,2003年正式开馆。院内所有建筑均为仿汉代风格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钢筋砼框架结构。主楼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主体大门正立面为仿汉代石阙法式,进楼后依次为门厅、门厅两边为接待室和商店,门厅迎面为一巨型照壁,其上绘“夷陵之战之宜都战事”主题壁画。壁画东西两边为展厅出口和入口。大楼二、三层10个展厅呈“回”形分布,二、三层各五个展厅,其中二层中间为一大型天井式流动展厅,展厅上部中空,顶部为透视玻璃盖顶。办公区附属在大楼北部二、三、四楼,面积约4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宜都市文物工作由市文化馆管理。1987年8月,宜都市成立市博物馆和市杨守敬纪念馆(杨守敬纪念馆设在陆城邻苏巷30号杨守敬故居内)后。全市文物行政业务工作由市博物馆管理,其中杨守敬文物收藏展览研究等工作由杨守敬纪念馆负责。

1995年,成立“宜都市文物管理处”,与市博物馆合署办公。1999年5月,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其办公室与博物馆合署办公。2002年市博物馆、市杨守敬纪念馆合署办公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模式。2005年3月撤销市文物处,成立“宜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与博物馆2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另外,为加强我市杨守敬研究特色工作,由湖北省博物馆牵头,报省社科联、省民政厅批准,于1986年4月和5月,分别成立湖北省杨守敬学术研究会和宜都市杨守敬学术研究会。至此,宜都市博物馆形成与市文物局,市文管会办公室,市杨守敬学术研究会,市杨守敬纪念馆五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办公模式。

基本陈列


《宜都原始社会文化展》、《宜都两汉三国文化展》、《宜都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杨守敬生平业绩纪念展》和《杨守敬故居原状陈列》

《杨守敬生平业绩纪念展》 展览分三部分:即“杨守敬生平展览”、“杨守敬业绩成就展”、“弘扬杨守敬名人文化”,包括中日文化交流,杨学研究,杨守敬纪念书画作品等内容。

珍贵藏品


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瓷器、字画、文房四宝 该馆主要陈列展出的文物是城背溪、红花套、石板巷子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清江高坝洲库区发掘的先秦文物,陆城发掘的100余座两汉三国、隋唐墓葬出土文物以及窑藏货币、铜镜、瓷器、字画等。以城背溪遗址出土的7500年前罐、釜、盘;王家渡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青铜罍;潘家湾乡熊渡村出土的战国虎钮錞于以及西汉早期墓椁墓、三国偏将军墓、吕敬墓出土的漆器;五眼泉乡丑溪村出土的秦至宋代17000枚货币最为著名;杨守敬字画、文房四宝等。

业务活动


基本陈列名称及内容

2003年,宜都市博物馆举办了《宜都市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宜都出土原始社会文物展》、《宜都出土两汉三国文物展》、《杨守敬生平业绩纪念展》四大基本陈列面向社会开放,2004年3月面向市内公民和全社会军、警、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陈列总面积2000平方米,展陈文物1000余件。展陈内容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城背溪类型文物(距今约8000年),大溪文化类型文物(距今约6000年);市内汉—宋代100余座历代古墓葬(以汉至三国为主)出土文物,建国以来本馆收藏珍贵文物和晚清著名学者书法家(日本近代书道之祖)杨守敬的文物,字画手稿等资料。

基本陈列艺术设计特点、布展面积

《宜都市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宜都出土原始社会文物展》、《宜都出土两汉三国文物展》采用现代大通柜,人工照明方式,每个展厅辅以配合主题的雕塑,壁画和辅助展品,如陶器作坊,运用声光电手法和与观众互动交流方式,使展示更为灵活。《杨守敬生平业绩纪念展》则以图版结合小平柜展示方式,展示杨守敬大量的著作手稿、字画、文物和中日杨守敬学术交流,纪念的剪影图片,配合声光电辅助,生动有趣,其展陈列面积300平方米。

基本陈列展出藏品数量及分类

宜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出出土文物,数量1000余件,包括金、银、铜、铁、石、陶瓷、漆木器、纸、书画、骨器等各类,其中尤以陶瓷、铜、漆木器、纸、书画等为多。

重要展品

1、青铜罍 2、虎钮錞于 3、陶釜(城背溪) 4、漆盘 5、杨守敬行书四条屏。

长期和短期的专题 陈列名称内容

1、该馆建设以来,先后举办过30余个专题展览,如1995年6月至1998年5月,举办楼子河古尸陈列展,展出市内楼子河明末古墓出土古尸及文物,展览历时5年,接待观众52000人次。

2、1997年3月至12月,举办《迎香港回归展》巡回展展出有关香港知识文字图片200余幅,观众7万人次。

3、1999年1月—12月,举办《国庆50周年成就展》巡回展,展出全市经济文化等建筑成就图片200余幅,展板60余块,观众2万人次。

4、2000年,与宣传部团市委、教育局、市人寿保险公司、市人民银行举办《红岩英魂》巡回图片展,展板100余块,展出10个乡镇办事处,观众7万余人次。

5、2002年5月—12月,举办《首届“杨守敬杯”书法大展赛》专题展览及评奖,展出市内外书法作品100余幅,观从2万人次。

6、2004年4月—12月,与市杨守敬研究会、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市书协联合举办《孔依平夫妇暨台北艺风女子书画展览,展出宜都籍台湾书画家孔依平夫妇及台北艺风女子书画团书画作品300余幅,观众3万人次。

7、2008年,市博物馆与市纪委联合举办《杨守敬生平业绩暨廉政文化展》展出文物资料600余件,观众6万人次。

8、2009年12月后,市博物馆、市书协联合举办《市“丹阳杯”书法展览评奖》,展出市内书法家作品100余幅,观众达2万人次。

专题陈列展厅面积

专题陈列博物馆展厅面积170㎡,共2个展厅;杨守敬故居350平方米,共6个展厅。

专题陈列特色展品

照片:1、廉政展览照片1幅。2、丹阳杯书法展览照片1幅。3、杨守敬砚台毛笔照片。

博物馆藏品总数,类别及各类藏品数量 宜都博物馆藏品总数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140件,一般文物19000余件,藏品中金、银、铜、玉、铁、石、纸、陶瓷、漆木器俱全。

博物馆有珍贵藏品数量 一级:8件 二级:9件 三级:140件。

藏品管理


藏品来源

主要为考古发掘,其次为征集,收购、捐赠。主要藏品以陶瓷器、书画为主。

描述有重大科学、历史及艺术价值的藏品 商代二里岗期青铜罍;战国虎钮錞于;西汉漆木器漆盘,漆耳杯木椟等;三国偏将军龟钮银印;北宋龙泉窑青瓷碗7件、盏1件,汉至宋代系列铜币。

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及引用的科技技术

该馆一层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文物保护修复、整理室并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按《藏品管理办法》规定对文物进行保护管理。一、二、三级已建立藏品管理数据库系统,一般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已经启动实施。文物修复已开始对部分陶瓷器进行保护工作,库房设有温、湿度计、文物架,柜等,全馆设有安妨、消防系统,保卫工作已实现保安化。馆内保卫科负责24小时值班执勤工作。

考古发掘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为配合长江制委员会、国家文物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工作训练班发掘境内新石器石代大溪文化类型红花套遗址,市(县)成立考古工作组配合该训练班工作,至1997年,共发掘出土各类文物5万余件,目前仍存长委考古队宜都工作站内。此后在市(县)各种动土工程和科研活动中,共发掘古遗址,古墓葬等100余个,出土文物1万余件。

科学研究


博物馆科研队伍及设施

博物馆科研队伍:宜都市博物馆有副研究馆员3人,馆员8人,助理馆员等6人。

科研设施:市博物馆成立时,科研设施落实,办公条件简陋。近几年,随着经济条件逐步好转 ,办公和科研设施逐步改善。目前配备有各类电脑7台、相机3台,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3台套。文物修复有简易的陶瓷器修复工作设备和专业人员。

科研成果

宜都市博物馆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自1987年成立起,举办有馆刊《杨学研究》等刊。馆内人员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宜都市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补查)工作简报》(1982、1991)。《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守敬故居及墓保护档案》(2007年),《馆藏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二、三级)》(2008年)。全馆人员发表了一批科研论文、论著,《原始人类在宜都市境内的活动》(1990年)。《宜都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枝城双堰子遗址调查简报》、《陆城偏将军印章考略》、《杨守敬传》、《论杨守敬舆地学成就及渊源》计100余篇,多篇论文在国家权威杂志或海外杂志刊出。如记录城背溪,石板巷子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资料分别收录1984、1985年《中国考古学年鉴》、《湖北宜都市枝城发现我国最早栽培稻》于1991年12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向海内外播出,杨守敬研究论文《从杨守敬的书学思想与实践看其行书(宜都记)的艺术特色》在日本国书论研究会会刊《书论通讯》刊出、《杨守敬的四大成就》在香港《文汇报》刊出。

编辑出版物

该馆与市杨守敬学术研究会举办有会(馆)刊《杨学研究》季刊,至今已出版96期。出版有专著《杨守敬》、《杨守敬邮票记念册》等。

为宣传教育举办的讲座影视录像 该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每年确定专题,已开展多种教育培训、讲座,先后举办有《城背溪文化》、《博物馆学及其发展展望》、《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杨守敬及其学术文化》等20多个讲座。

国际、国内、馆际交流合作

1987年8月与日本国书论研究会和《书论》杂志在馆举办“杨守敬学术交流”活动;1990年9月与日本国书道教育学会、相模女子大学在馆举办“日本道教育研修交流会。”1992年8月与日本书论研究会在馆举办“杨守敬书学交流”活动。1995年6月,接待韩国“三国志与杨守敬学术研修”交流团。1999年9月,本馆与日本书论研究会,日本书学研究会在馆举办“杨守敬故里参观及书法学术交流”活动。2001年5月,本馆联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省书画研究会,宜昌市政协,宜都市杨守敬学术研究会,共同举办“中日杨守敬(国际)学术交流会,日本国书论研究会、书学研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均派员或提供学术论文参加交流。”2002年7月,馆长赵平应邀与宜昌市文化交流代表团一起赴日本国京都大学参加“杨守敬学术考察和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