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一看就懂的中国地理

一看就懂的中国地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一看就懂的中国地理




图书信息


作者:图说新课标编写组

ISBN:10位[750484862X] 13位[9787504848628]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定价:¥39.80 元

内容提要


我们的祖国雄居太平洋的西岸、欧亚大陆的东部,背陆面海、海陆兼备。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有许多需要我们了解的地理知识。本书能够帮助你实现也理知识的启蒙教育,让你做一个巡视祖国地理的漫游者,踏遍祖国各地,大江南北,饱览祖国的锦绣江山,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中开阔视野,丰富地理知识,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编辑推荐


我们的祖国雄居太平洋的西岸、欧亚大陆的东部,背陆面海、海陆兼备。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有许多需要我们了解的地理知识。本书能够帮助你实现也理知识的启蒙教育,让你做一个巡视祖国地理的漫游者,踏遍祖国各地,大江南北,饱览祖国的锦绣江山,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中开阔视野,丰富地理知识,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目录


第一章 欲知地理先看天文

地球与地球仪

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详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认识地球的好模型——地球仪

第二章 给你一双千里眼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

地图的定义和特点

地图的用处

地图的阅读

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第三章 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地理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的陆地疆域

我国的海上疆域

我国的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由来

第四章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我国人口分布趋势

我国的民族状况

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第五章 山高水低说冷暖

中国地理与自然环境

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第六章 地大物博说资源

中国地理与自然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量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我国草地资源状况

我国的森林资源

我国的生物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第七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中国地理与经济发展

农业及我国的农业特点

我国作物分布和生产现状

年来工业高速增长

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第八章 坐北朝南,人杰地灵

中国地理中的文化特色

气候与饮食

地理环境与饮食

我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我国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第九章 楚河汉界一盘棋

中国地理的地区差异

地理分界线——秦岭

我国的北方地区

我国的南方地区

我国的西北地区

我国的青藏地区

第十章 从首都北京到世界屋脊

中国地理区域位置的联系与差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南方的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西北的绿洲——达坂城和吐鲁番

青藏地区——全球瞩目的“第三极”

第十一章 我爱我家

中国地理区域的环境与发展

值得警惕的温室效应

“明珠”失去光彩

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了影响

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

书摘


“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

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目月星辰则

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说”虽然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

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的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

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高悬在天地上空,中间有绳子

缚住它的枢纽,四周还有8根柱子支撑着。但是,这八根柱子撑在什么地方

呢?天盖的伞柄插在哪里?扯着大帐篷的绳子又拴在哪里?这些也都是天圆地

方说无法回答的。

到了战国末期,新的盖天说诞生了。新盖天说认为,天像覆盖着的斗笠

,地像覆盖着的盘子,天和地并不相交,天地之间相距8万里。盘子的最高

点便是北极。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落下并不是落到地下面,而是到了我

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一个人举着火把跑远了,我们就看不到了一样。新盖

天说不仅在认识上比天圆地方说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盖天说中,有一套很有趣的天高地远的数字和一张说明太阳运行规

律的示意图——七衡六间图。古代许多圭表都是高2.4米(8尺),这和新盖天

说中的天地相距4000万米(8万里)有直接关系。

盖天说是一种原始的宇宙认识论,它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解

释,同时本身又存在许多漏洞。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精确的测

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中的“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说法后,盖天说从此便破

产了。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和航海交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逐

渐扩大,视野日益开阔,大地的球形观念逐步形成起来。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