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一个平常人

一个平常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一个平常人




书籍简介:


书名:一个平常人

作者:马应贤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字 数:58千字

页 数:68

版 次:1版

开 本:850×1168 1/32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 价:30元

本书序文:


马老年逾九旬,心念故亲,不辞辛劳,辑集了闫培素学姐和闫少唐老先生的一些身历材料,以《一个平常人》文稿,寄来嘱我为序,深感情挚难却;匆读之后,掩卷默思,不胜感怀。他们虽然是平常人,但都无时无地一颗平常心,善待人世。一个平常人,身经巨大世变,当日寇入侵、山河变色、民族危难关头,背井离乡,携家南迁,流离颠沛,生计艰难,倾尽心血,应付逆境,坚定壮志,负笈不缀,洪炉陶冶,磨练成长。培素学姐前著《悲欢园丁》,诉说了闫老先生的激情一生,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这份文稿又叙述了许多感人事节,笔触细理,情真意切;养老哺幼,和睦家庭;教育独女晓青,英才脱颖而出,留学英伦,为国争光;反应出一个平常人爱国、爱家、爱社会的不凡心境。人生在世,就是要能摈念,用做好事、做好人的善心,励志敬业,忠于职守,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精神。

我们常说时代决定人生,性格左右命运;在这个不平常的时代,要用一颗平常心,应付平常事,虽然难遂意愿,但能己尽所能,何妨做个平常人!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曾说:“人生不是一直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后人将永远珍视他们,传承平常人的善良精神。

深思多感悟,怀念思绪长。情富真善美,警世溢华章。

朝夕聆教诲,师谊终难忘。启迪贵育德,不涉名利场。

淳厚处俗世,艰苦历沧桑。简朴杜终生,心烛亮四方。

天高云自飞,细流汇海洋。山高人为峰,平凡寓高尚。

内容简介:


一、这本小册子“一个平常人”,是逝者生前的生活片段和她遗留下的随笔记录,以及她“走”后至亲好友们的怀念诗文汇集而成。在收集、整理编排以及印刷出版的过程中,张廴姮、竺亚青二位同志出力不少。

二、这本小册子,名曰:“一个平常人”。有的同学来信说:“不妥”,我还是不以为然。我的想法是,平常与不平常都是人们自订的标准。加入全中国十三亿人能达到她这样的标准,(能超过当然更好)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这里愿录一段话供参考:“有位哲人说过,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多高,不是看它建了多少高楼,建了多少豪华的设施,关键是要看这个民族、这个社会培养出了什么样的男人和什么样的女人……”如果男人都能做到气宇轩昂,女人都能做到温柔纯厚,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君子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录自曲黎敏著《皇帝内经.养生智慧》一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平常人之父——阎绍唐先生 5

1.教学育人的园丁(阎培素、阎培让) 6

2.我的父亲和一中附小(阎培素医师遗作) 6

3.刘鸿儒同学收到《悲欢园丁》一书后来信 8

4.怀念阎绍唐老师(刘鸿恕) 9

5.阎老先生同事张明道先生收到《悲欢园丁》一书后,给阎大夫的来信 11

6.安汝琪同学《悲欢园丁》读后感长诗一首 12

7.杨慰汉来信 14

第二部分:平常人的摇篮——国立一中 15

1.抗战时期的国立一中 15

学校有着优良的校风 16

在战火中西迁城固 17

学校的结束及其以后情况 18

2.英才济济遍神州,桃李争妍在寰球(阎培素) 18

3.国立一中在京校友(马应贤) 20

第三部分:一个平常人——阎培素主任医师 21

1.阎培素自述 21

2.忆少年往事——投奔一中(阎培素) 24

3.专业技术工作简历 25

4.日记摘抄(阎培素) 28

5.诗文选辑 33

6.缅怀平常人 36

(1)董之林老师唁信 36

(2)阎培素同志生平-崇文区妇幼保健院 36

(3)My personal memories of Dr Yan Pei-Su - Leonard Lewell (女婿) 37

(4)张晓东(马小青同学)纪念妈妈 38

(5)回忆阎培素阿姨二三事 38

(6)难忘啊,我们的好姐(三弟阎培恭) 39

(7)老姐赛母情难忘(四弟阎培俭) 39

(8)永受尊敬的大姐(培让泣书) 40

(9)忆大姑母(侄敬法) 41

(10)深痛悼念敬爱的大姑(自强、家强) 42

(11)忆大姑母(侄京明) 43

(12)培素学姐周年祭(邓继志) 43

(13)追思培素(梁占中) 44

(14)深切怀念培素姐(张廴姮) 45

(15)怀念阎老师(保姆张淑平) 46

(16)天使般的微笑永存在心(曹坎荣) 47

(17)怀念培素学姐(胡宗培) 48

(18)挽歌(张廴龙) 49

第四部分 平常人之家 50

一 平生缩影 50

二 平常人之夫——老伴马应贤 52

三 母女之间 53

平常人的女儿——马晓青 53

谈谈教育独生子女的点滴体会(阎培素) 54

回忆亲爱的妈妈(马小青) 59

四 平常人之家园 66

申请房补报告 66

住太申山庄时(2002年左右)遗作几首 66

后记 67

原文摘录:


…… ……

每当回忆起童年和阎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心潮起伏,久久平静不下来。童年时代正是人生起步,永远不能忘记引领踏上第一个台阶的恩师。

那是1941年初秋,日本鬼子轰炸郑州,我和大妹鸿瑞离家,由人送到淅川上集,投奔正在国立一中上初中的大哥鸿儒,为了有个落脚处能继续上学,他就把我们安置到北塘小学(现改名罗寨小学)。当时我不满13岁,插班上六年级,而鸿瑞不到十一岁,只能到三年级插班。初来乍到,举目无亲,环境生疏,一切都要自己动手,犯了不少难。学校里唯一的住家就是阎老师,很自然他就成了我们依靠的亲人了。阎老师高度近视,身体不太好,师母不在了,他还带着保沪和自强两个不到五岁的孩子,不停地忙,生活十分困难,每天还要按时教课,就这样还要抽出时间照看我们两兄妹。每天三顿饭是个大难题,当时我们只会拌面疙瘩吃,也不会擀面条,有时还煮糊了。阎老师却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烧火、下面疙瘩,还教我们如何缝补衣服、拆洗被褥等等生活琐事。常说学生首先要学会生活,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怕苦怕难,不会就要学,就要问。一次我用菜刀砍柴,一下子把刀刃中间崩了一大块,吓得我哭了,这可怎么好!老师看到后,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地让我分析刀是怎样砍下去的,又怎么提起的,用多大力气,怎样下刀才不会崩掉,最好用斧头,不要用菜刀砍柴,各种刀的用途不同,等等。当时我似乎懂了,可是以后,我都工作多年还发生崩刀的事,到这时就立刻想起了阎老师,他那祥和认真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我和鸿瑞住在学校东边一排房子的尽头,当时学校位于牛尾山脚下,四周还比较荒凉,一到夜晚天黑,学生都回家后,我们就有点害怕,阎老师就经常特地来看我们,嘱咐要盖好被子、关好门,把油灯熄好。入冬下了一场小雪,屋外地上一层白雪,早上起来推门看到门外有一大片野兽脚印,心里一阵紧张,就找阎老师来。他戴着眼镜,俯下身子仔细观察这些足印,像是狼走过的。就给我们壮胆:不要怕!只要有准备就不要怕它,世上任何时候都可能会遇到野兽,特别是坏人,晚上在屋里预备好棍子,有事就喊我。一定要勇敢,时刻有准备,就不会有事。这些话像钉子一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以后在人生道路上确实也遇到了,老师的话一直鼓舞着我面对各种危险。中秋夜晚,几个孩子围坐在操场上,仰望天空一轮明月,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亲人,尤其鸿瑞这天生日,更是难过,一直强忍着热泪,一边互相鼓励着不能哭!我们为什么远离家乡,流浪逃亡到这里来?阎老师就给我们讲起了故事,讲起了遭遇。这些都是万恶的日本鬼子,把我们赶来的,他们烧杀抢掠,肆意践踏,我们能忍受吗?一定要打回老家去!越说越激昂,好像马上就要和鬼子拼搏了,心情十分激动,他还领着我们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似乎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爱国的大道理。阎老师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他常说:“只有国家强盛了,才不会受欺侮,你们要为强国而努力!”这些话我记得十分清楚。一天课后,他领着我们几个孩子到操场外的河边散步,那条小路弯弯曲曲,越走越荒,而且没多远就要分岔,小路两旁特别陡峭。这时他停下来,默默地站在那里,问我们怎么走?静了一会,他慢慢地严肃认真地说:“记住,走路要留神,既要看前边,又要看两边;选好岔路不迷路,看好两边不摔跤,以后你们的生活,就像走路。”这些十分平淡的话竟成了我漫漫人生路上的警语。

阎老师讲话做报告,时常洋溢着爱国热忱,对同学们像子女一样爱护关怀,他对过世的师母万分怀念,白天有时沉默地望着师母遗像,喃喃自语,夜晚常是对像呼唤,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忆述着种种往事,倾诉着内心的离情,并祝祷着未来的安详。孩子们隔着窗子,望着阎老师的痛苦背影,也随着进入思念之中。阎老师常用一把二胡,奏鸣起一腔复杂的心情,有悲伤,也有欢乐,但都是人在声中,声在情中。他十分熟练地运用当地的民谣歌曲,演唱不同内容,过节要举办同乐会,曾组织演唱《孔雀东南飞》,我们班上赵振国扮焦仲卿,唱到情深意真了,引得不少观看的人也擦眼泪,阎老师拉着二胡也情不自禁地哭唱起来,如涕如诉,十分感人。1942年暑假,我考入了国立一中,就很少再见到阎老师,鸿瑞却跟他度过了三年小学生活。1945年日寇侵犯豫西,学校西迁陕西城固,我听到了许多阎老师的不幸遭遇,忿恨老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让他遭受这许多苦难!但是不论逆境如何,阎老师仍然一身正气,信心十足地迎接袭来的困难。1948年我高中毕业离校,从此更是天各一方,直到解放后十年杳无音信。

…… ……

相关分词: 一个 平常人 平常 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