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眼药门

眼药门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眼药门


9月9日,上海市卫生局发布消息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一院)对患者进行眼内注射阿伐斯汀(Avastin)药物后,有55例患者出现眼部红肿、视力模糊等局部反应症状。专家初步诊断为“眼内炎”。目前阿伐斯汀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后续的媒体报道中则出现了“眼药门”一词并广泛传开。



眼药门(安维汀)事件


9月14日,在第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参加上海“眼药门”事件会诊的眼底病专家透露了最新的调查结果:没有患者在此次事件中失明,目前均康复良好;未在出现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患者的眼睛分泌物标本中发现细菌,因此,暂时排除这些患者是因使用新药“阿瓦斯汀”后导致了细菌感染。

事件不影响药品临床应用

受卫生部派遣,赴上海参与患者会诊的北大人民医院眼科赵明威教授说,“阿瓦斯汀”已是国内眼科临床公认的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特效药,在北京等其他城市的患者中也有使用,效果良好。因此,这次事件,并不会影响该药继续在临床上用于黄斑变性的治疗。

赵明威介绍,黄斑变性是一种老年眼疾,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目前在北京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15%—25%。而且,黄斑变性如果不使用遏制眼底新生血管的特效药,会很快发展为不可逆转的失明。而目前不多的几种特效药价格都很昂贵,“阿瓦斯汀”是价格稍便宜的一种。

药品分装被感染未被证实

上周,上海市卫生局通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患者进行眼内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药物后,累计有61位患者出现眼部红肿、视力模糊等局部反应症状。专家初步诊断为“眼内炎”。

不过,赵明威教授昨天说,由于检测已证实,患者用药后的眼内分泌物并没有细菌迹象,因此,这些尚在调查中的不良反应症状,不能视为眼内细菌感染炎症。

此前曾有专家推测,由于“阿瓦斯汀”售价昂贵,每支数千元,而且须全部自费,国内眼疾患者一般多人共用一支药物,可能是药品在分装过程中出现了污染。但是,这一推测目前未被调查组的专家成员证实。

专家称“阿瓦斯汀”终会有“名分”

对于“阿瓦斯汀”本是抗癌新药,也尚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质疑,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称,“阿瓦斯汀”用于眼疾的治疗,在世界各国目前都处于大范围的临床研究状态。在中国,这种临床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研究,也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的。

黎晓新表示,大约一个月后,针对阿瓦斯汀,国际眼科学界会有一份基于循证医学的研究报告,其中包括该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明确适应症等等。赵明威相信最终的研究结论,会推动“阿瓦斯汀”被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应用于眼疾治疗,遏制黄斑变性的发展。

眼药门(安维汀)事件后续


眼药门事件曾一度轰动全国,因而事件主角安维汀(曾用名“阿瓦斯汀”)也曾一度备受瞩目。而不久前,眼药门主角又传来新消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已于9月底正式在国内市面销售,商品名定为 “安维汀”。此前,安维汀早在今年2月26日通过国家药监局进口审批,由于新药上市需经过发改委定价审批等环节,因而推迟到现在。据了解,安维汀市场销售点控制严格,百济新特药房就是广州指定的唯一销售点。

在安维汀(贝伐珠单抗)上市之前,该药早已在我国“暗地流通”。由于没有合法途径购买安维汀,迫切治病的患者只能冒险从非法途径获得。这类“走私”性质的安维汀,正是安全隐患罪魁祸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均列为假药。

瑞士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抗癌新药贝伐珠单抗(安维汀,Avastin)为分子靶向药,即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药物,也是现时肿瘤治疗的一个最新的方向,要通过抑制能够刺激新血管形成的所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肿瘤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氧和其他养分而最终“饿死”,以达到抗癌功效。 尽管安维汀9月正式上市,事实上该药已在我国悄悄销售数年。日前,轰动一时的“上海眼药门”事件被证实所用安维汀是从非法渠道购得的假药。当前,市面上多有不法分子猖獗叫卖印度版、秘鲁版等仿制药以及疑似原装进口的分子靶向药,于是罗氏制药等巨头便纷纷寻求合作,指定部分医院与有信誉的药房为定点销售药房,而百济新特药房定点销售药品再次增添新的成员,成为罗氏制药安维汀的定点销售药房。

而据百济新特药房店长介绍,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是一种生物制剂,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一旦运输和保存环节条件不够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进而会出现变态反应,导致免疫原性炎症,因此安维汀一定需要冷藏运输(2-8C)。但那些通过各种“走私渠道”进来的安维汀,显然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监管之外,这或许也会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关分词: 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