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秀才造反与民国创立

秀才造反与民国创立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秀才造反与民国创立




基本信息


书名:《秀才造反与民国创立》

作者:王晓华,俞前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 (2011年12月21日)

平装:180页

ISBN9787208103184

条形码:9787208103184

ASINB0064ZXZGG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该书是从文人秀才的作用角度出发,对辛亥革命的成功与教训的全新阐述。全书“秀才造反”的主题鲜明,以先进的知识分子即“秀才”的造反、推翻封建的清王朝,建立民国为主要内容,正是由于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动,积极奋斗,与新军、会党的结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辛亥武昌起义。因此,该书从“秀才造反”这个角度,正是由于舆论的强大力量,推翻了清政府,赋予秀才造反以全新的意义。

图书序言


中国有句老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而今天,我们却要道一回“秀才造反”的成功一幕!

秀才一般说是出身寒微的读书人,他们寒窗十载,希望通过苦读经书来改变命运。通过科考,金榜题名,混入“老爷”堆里,步入上流社会。科举制度,废除了腐朽的门阀制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才令无数的读书人,垂髫开蒙,皓首穷经,考不上,还要考,直到穿上辉煌的绯袍金带。哪怕这是一个永远的梦。

吴敬梓《儒林外传》描述了许多旧时秀才。其中的范进,原是个住茅草棚的“现世宝穷鬼”,23岁应考,54岁才中举,31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迨到出榜那日,抱着家里唯一生蛋的母鸡去集上卖,他的老娘早就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谁知一片声的锣响,报子闯入门来,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范进以为是邻人哄他,只装听不见。苍天有眼,咸鱼翻身,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于是他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等被母亲用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范进居然乐疯了。

看上去像个笑话,其实吴敬梓在塑造范进这个秀才的人物形象时,也是有“一把辛酸泪”的。

还有那些一辈子的老童生,“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戴一顶破毡帽,麻布直裰”,已经朽烂了,还参加科考。一生何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错!大错!!特错!!!读书是为了仕途,唯有做官高!

秀才的属性,一是穷酸,二曰自负,三为自卑。

穷酸是肯定的,秀才人情半张纸,哪来的七白八黄?自负怎么解呢?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牛不牛?太牛了。至于谈到自卑,在人前自惭形秽,有生怕被人看不起,孔乙己穿着破长衫也要站在柜台前喝酒,能不自卑?

秀才落第,郁闷!很自然对现实不满,“心中贼”便油然而生,造反?拿枪?那是武人的事,便给山大王做军师,出谋划策,轰轰烈烈,成功的例子不少,像历史上刘邦遇张良,朱元璋遇刘伯温,李自成遇牛金星,风云际会,轰轰烈烈,都成了大气候。但秀才们只是辅佐,自己决不出来挑头,只有一个白衣秀士王伦,心眼太窄,被林冲一枪戳了个窟窿。

能成事的秀才只有洪秀全,考不上举人,大病一场,之后做出许多怪诞之举:撅了笔,焚了书,撕了纸,摔了孔圣人的牌位,狂言自己将来要开科取士。于是打着悬壶济世的旗号,走村串乡,进行“革命大串联”,设立拜上帝教,完全抛弃中国儒家传统的天地君亲师的等级观念,人人同拜上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饱大同社会。这套理论,忽悠了广西很多无知无畏的穷苦百姓,于是蜂起景从,携家带口,不论老少爷们儿,都是兄弟;无论老妇女小娘子,都是姊妹。大家都奔着太平天国的伟大理想而出生入死,结果,还真能让洪秀全做了领袖。从广西金田起义,在清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出湖南,下湖北,沿长江打到金陵城下,在石头城建立了太平天国,洪秀全做了天王。但他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理想中的天国被他和他的最高领导层的深度腐败击得粉碎,失去理想和信念的造反者,成为没头苍蝇,必然在中外反革命的联合绞杀下被拍死。

秀才造反还在延续,并演绎出新的惊天活剧。

在国家面临死存亡的关头,知识分子的第一反应是忧国忧民,第二是要救亡图存。从各个方面,以多种方式,开始思考国家的前途,开始进行无所畏惧的抗争,留下了一幕幕动人的篇章……

秀才造反,与武夫和草莽英雄的造反,目的都是推翻朝廷,但手段和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最公开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明火执仗,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再说,哪怕是日后成事加倍偿还。秀才造反,起家时是靠嘴皮子、靠宣传“忽悠”,揭露清政府的腐朽唤起华侨的爱国之心,从而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将自己在海外打拼挣下的血汗钱捐献给孙中山,孙则发行股票谋反,事成后分账,的确有新元素。尽管造反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其中有多少是在打水漂也不得而知。而革命成功后股票又有多少能兑现,没有人去统计过。

辛亥革命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秀才造反”的成功。历史决定人,人也决定历史。当国家衰亡、民族阽危,世变孔亟之际,自有头脑清楚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进行秀才造反。欲以人力挽回世运,即所谓挽狂澜于既倒,顺应时代的需要,开创出新的历史。生于乱世,是念书人的不幸,但也是机遇和挑战。

相关分词: 秀才 造反 民国 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