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兴山要塞

兴山要塞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兴山要塞


一、兴山要塞简介

兴山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鹤矿集团青山林场、青岭林场和鹤岗市林业局细鳞河林场阵地山一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参谋部制定了《日本关东军对苏作战纲要》,为了做好对苏作战准备,在中苏边境划设了东部、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四个作战区,并于1932年至1945年分三期在南起吉林珲春、北至内蒙古海拉尔约5000公里的中苏边境线上依山就势秘密修筑了十四处军事要塞群,如东宁要塞、虎头要塞、爱珲要塞、绥芬河要塞、兴山要塞等,当时日军称之为"东方马奇诺防线"。"兴山要塞"依山傍路而建,直接控制鹤岗通往原苏联阿穆尔捷特的交通要道。日本不仅在此大量屯兵,还构筑了指挥所、士兵休息室、伙房、弹药库、观察所、碉堡群、炮台、隐蔽部、防坦克壕、战壕、交通壕等地上和半地下工事。这些要塞充分昭示了日本侵华的罪证和对苏作战、扩大战场的野心。“兴山军事要塞”地面相对比照物是椴树泉子,即清末由京城通向鹤岗地区边境黄金古道上最末端的一个驿站。日本关东军之所以把“兴山军事要塞”选址在椴树泉附近的石头庙子一带山中,沿河谷走势构筑于阵地山和大架子山等诸山的山腰和山顶之处,是因为这一带是防御苏联军队从东北方向进攻兴山的必经之地。阵地山一带北部是连绵起伏的原始森林,南部是松花江北一望无际的沼泽洼地,只有阵地山一带才是山地与洼地之间过渡的丘陵漫岗,而且只有关门嘴子山口才能顺利通行。日本人认为,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只有通过这里才能挥师南下佳木斯。阵地山一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才有阵地山之称。 兴山要塞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多次现场踏查,在石头庙子一带已经发现多种类型残破碉堡多达80余个、军事指挥所3个和一条长约1.5公里的防御型交通运输线。在前沿防御阵地的后面,发现水井两眼、打石场一处,堑壕和盘山道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架子山中,发现了成排的炉灶及营房残留地基,并在植被层下面、土壤层上面发掘出大量日军用过的已腐蚀严重的食品罐头铁盒,及玻璃酒瓶和武器弹药残存物等,上面的日文清晰可见。总之,“兴山军事要塞”工程十分庞大,碉堡的平面布局严谨。碉堡正面密布高低错落的射击孔,一律对着山那侧宝泉岭、梧桐河一带的开阔地。

2005年,鹤岗市政协主席王礼民参加省里在海拉尔召开的会议,并按照会议安排,参观了海拉尔军事要塞展览馆。在馆内收藏的日军在中苏边境构筑的军事要塞方位图上,王礼民看到了标识得清清楚楚的 “兴山军事要塞”。由此,引起他的重视,决心作为课题来研究。很快就由鹤岗市政协文史委和鹤岗史研究会牵头成立了兴山要塞课题组。课题组已对发现的碉堡等军事设施全部编号, 并绘制了1:10000比例尺的《鹤岗市日本侵华时期“兴山军事要塞”阵地设施分布图》。其中45号碉堡保存较为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的作战室和休息室。作战室的前壁是半圆形,布有高低错落的抢眼。碉堡内壁上设有灯瓮,还有通风孔,并且与通往地面的方形总通风孔联通。“兴山军事要塞”的客观存在,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恶的又一个铁证。彻底揭开“兴山军事要塞”的面纱,将其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但可以进一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而且对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发展鹤岗的旅游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幸存者讲述兴山要塞

据幸存者介绍,他们住的都是简易工棚子,天一亮就被赶出去做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动辄用枪把子打,用脚踢。劳工干重活却吃不饱饭,个个饿得骨瘦如柴。在残酷的奴役下,许多劳工身体无法支持,日本人不但不给劳工治病,反而残忍地将劳工处死。有的劳工被日本监工举起来摔死,然后拖到狼狗圈里喂狼狗。还有许多劳工因病重没法再为日本侵略者卖命而活活扔进“万人坑”。一项工程结束后,日本人也要开个庆功会,会后要给劳工一顿平日吃不到的好饭:两合面馒头,一大碗带油腥的菜汤和两块咸菜。日本人就在这些饭菜中下毒,全棚劳工常常一排排死去。除了被秘密屠杀外,还有的劳工被遣送到“矫正辅导院”,继续强制进行各类苦役,而每逢工程结束后,他们还会被全部杀掉。 其实,鹤岗人早在几十年前就在议论,在鹤岗石头庙子一带的深山里,有日本人修筑的军事要塞。在光复后的最初几年,曾有不少人在那一带山里,亲眼目睹到一堆堆白花花的尸骨和被炸碎的碉堡群。退休老工人高秉富就是亲眼目睹者之一。2006年,兴山要塞课题组经过探访,找到了74岁的高秉富老人。1945年光复那年,住在德胜屯的高秉富才10来岁,经常跟一个姓李的壮年人到石头庙子一带的山上玩。看到被炸碎的碉堡群和堆堆尸骨,小秉富总爱刨根问底地追问些“为什么”。后来,处得时间长了,大老李对小秉富很喜爱,又看他年岁小很单纯,就把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讲给了他听,并且一再嘱咐高秉富千万别告诉别人。高秉富表示死也不往外讲,从此守口如瓶。一直到2000年左右,那个大老李近90岁时去世了。在课题组同志的耐心启发下,高秉富老人终于开口讲了大老李当年对他讲过的那段传奇经历。

原来,大老李当年曾被抓劳工参加过修筑“兴山军事要塞”。大约是光复前4、5年深秋, 大老李他们所担负的修筑工程完工了。一天晚上,日本人把包括大老李在内的一百多人集中起来,向他们训话说:“你们干的活幺西幺西,现在送你们下山,可以回家了。但必须听从指挥,按规定路线下山。”于是,在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押解下,他们往山下走去。走着走着,他们被日本兵驱赶着走到了一个林木较为稀疏的缓坡上。这时,走在人群最前边一侧的大老李猛然发现这地方有铁丝网围着,心想不好,立刻闪身在一棵大树下。几乎与此同时,枪声大作。借着微弱月光,大老李拼命地向铁丝网爬过去,恰巧有一个凹处,使他能顺利地滚出铁丝网。又正好附近有一台军车,正在启动,大老李拼力从后面钻进车下,拼死力紧紧地挂在压包上。因为是山路,车开得很慢,顺利地通过了好几道哨卡。当大老李判断军车已驶出日本人的封锁区段,在车通过难行的坑洼路段减速时,便心一横,两手一松,跌落在泥水里,只受了点皮肉损伤。当他再向那车上一看时,好家伙,车上竟站满了日本兵,吓得他顿时出透了一身冷汗。此时,大老李感到自己很清醒,身体活动也自如,又辩别一下方向,便一头钻进了山边的榛柴棵子里。跑了大半宿,终于来到兴山街边子一户农家,求助人家帮他清洗一下,换上一身农民的破旧衣服,万幸地躲过这一劫。至于屠杀中国劳工的枪声到底响了多久?打死了多少人?还有没有跑出来的劳工?大老李就一概不知了。

据日伪时期鹤岗老街基的工商业者冯维礼回忆,大约是1939年,在兴山警察署附近有一排房子,住有100多个穿破旧灰军装的人,日复一日地被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押解着,每天早早的就乘车出发了,夜里很晚才回来,没人敢接近他们。有一天,同江泉浴池的范掌柜趁日本兵没注意的空隙,问过一个来浴池打水的穿破旧灰军装的人,才知道他们是到石头庙子一带修山洞的。不久,这些人就都不见了。光复后,去过石头庙子一带山里的人,曾多次发现那里堆积的人体尸骨,前后联想起来,就不难判断出那100多人是被日本鬼子枪杀了。也有人说那100多人是新四军被俘人员。

还有人回忆说,日军撤离鹤岗的前几天,不知从哪里开来一批日本军车,装甲车居多,从兴山开往石头庙子,断断续续有一两天。再后来就听到猛烈的爆炸声,持续大半天。几天后,苏联红军打进来,据说也对石头庙子那里的碉堡工事进行了破坏性轰炸。

据查阅史料,担任“兴山军事要塞”守备任务的是日本关东军136混成旅团一部,即第14国境守备队,司令官是土古直二郎少将。当时驻守在鹤岗地区的日本宪兵队队长才是个中佐,可见“兴山军事要塞”军官配备的级别之高。据考,当时日军守备队有6个步兵中队、两个炮兵中队和1个工兵中队。“兴山军事要塞”大约在1939年筑成,1940年正式部署兵力,直到1945年8月光复。

相关分词: 兴山 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