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新州镇

新州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新州镇


1 贵州黄平县新州镇

新州镇为一地名,在我国贵州省、海南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乡镇概况


新州镇系黄平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邻施秉县,西接崇仁乡,南抵重安镇,北接旧州镇,距省城贵阳196公里,离州府凯里市54 公里。全镇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69个村民小组,36个居民小组,243个自然寨。耕地面积28728 亩,其中田21479 亩,土7249 亩,人均耕地面积0.84 亩。全镇总户数为13120 户,总人口47242人,其中农业人口34913人,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90.06万元,国民收入完成3460.52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899.6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361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0 元,粮食总产量1.34 万吨,人口自然增长率5.6‰ 。境内居住着汉、苗、革、侗、壮等12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69.8% ,以苗族居多。

^基础条件


交通便利,湄黄线经北门村、槐花村、罗朗村、太翁村出境。镇东面有新三线 304省道经东门村、五里桥村、十里桥村、晒金石村、学坝村、东坡村出境;南面凯黄线经南门村、五里墩村出境。目前全镇有2个村未通公路,1个村民小组未通电,220个小组通自来水,14个村开通移动固定电话,90%的区域通移动电话,电视覆盖率89.3% 。

^自然资源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黔南第一洞天” 飞云崖,贵州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民族风情休闲山庄马家岩“农家乐” 以及初步开发的上舞阳中桥河和横坡林场森林公园。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重晶石矿、硅矿等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罗朗、白塘、雷坪、沙井、长岭、水庆等19个村,且储量大、品位高。

该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农业总产值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90% 以上,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优质水稻为主,盛产油菜、烤烟、西瓜、板栗、金秋梨、白果、花椒等经济作物。其中经果林有柑、梨、桃、柿、板栗等18 类41个品种,蔬菜类包括引进品种已有90 多种。 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农业人口34913人,其中劳动力为17881个,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1.3% 。全镇30个村(居)富余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35%左右。

^地理地貌


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在700—1000 米之间,相对高差 300 米以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雨量充沛,气候分明,年均气温14.7℃—15.05℃,年降雨量在1174—1300毫米之间,无霜期达263—283天。镇内山地垂直差异明显,气温随高度而变化,如东坡与五里墩两地高差近300 米,东坡已是早春时节,而五里墩还是寒风凛冽的隆冬。罗朗片及东坡下半片多处分水岭地带,呈岩溶丘陵地貌。岩溶为带状分布,地表岩溶不明显,地下岩溶广有分布,溶洞、伏流、暗流、泉眼多再现,地势较为平缓,坡度不大,适宜马尾松及杂木林生长,亦适宜优良牧草生长以及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和其它中药材种植。新州片区及东坡片区一部分岩层较为复杂,主要有砂页岩、白云岩、灰岩、杂色岩等,形成破碎,切割深刻,坡度较大,既有下陡直的深谷,也有平缓河谷小盆地、阶地,有 300—1000 亩的耕地大坝,本区垦植系数较高。镇内土地类型繁多,适种性好。自然土多为山地黄壤和石灰土,宜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耕作土中中、低产田土比例数大。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以植物、动物两大类为主。森林植被 主要为天然阔叶林及少部分人工松杉林。针叶林树种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柏油8、9 种;阔叶林树种有刺槐、樟、楠、白杨、油桐、柳等 50 多种;经济林树种中有油桐、漆、桑、五倍子、花椒等 10 多种;竹类有斑竹、水竹、金竹、苦竹等近10多种,适于本镇生长的优势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油桐、漆、杉等树种。天座、银耳、伏苓、杜仲等为该镇的名贵药材,金银花、泡参、麦冬、夏枯草、伏苓、芍药等10 多种为骨干品种。目前人工种植的太子参面积不断扩大,其他中药材有400多种。各类牧草品种繁多,优良牧草有细柄草、金茅、黄茅、雀稗、马兰等13 种,其他品种近500种。

^经济状况


全镇农村形成了以“ 增钱增粮” 为目标,以“两杂” 种子为龙头,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增大特种养殖业、渔业、环保经济林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的格局,粮、牧、林、渔、烟得到同步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 2003 年实现水稻种植面积21580 亩,其中杂稻推广 18298 亩,占水稻面积84.8% ,在水庆、长岭、东坡、学坝、沙井村创建了优质稻示范工程,共种植特种优质稻“ 滇屯 502”324 亩,杂交优质稻“川香成2 号”87 亩,优质米种植5900 亩,占水稻面积27% ;玉米种植面积落实4980 亩,其中玉米育苗移栽面积3510 亩,杂交玉米3742 亩,全镇生猪存栏19804头,出栏率88.1% ;耕牛存栏8354 头,出栏率 7.4% 山羊存栏1564 只;肉类总产量完成1434 吨。桑园种植管护941 亩,春蚕订种12 张,养蚕示范户15 户;实现稻鱼工程262 亩,水产品总量33.27 吨。实现退耕还林面积4768 亩,宜林荒山造林 2700 亩。营造经济林452 .8 亩,生态林 4047.2 亩,薪炭林850.2 亩。该镇烤烟生产已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其主攻方向是选用新技术,主攻质量,提高生产,增加效益,走科技兴烟之路。 镇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富民强村及小康村的目标建设,根据各村的特点,以突出 “ 一村一品 ”、“ 一村一特 ” 发展各村的特色种养业,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或租赁形式开发山地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几年来西瓜种植稳定在 5000 亩左右,地瓜在2000 亩左右,辣椒在6000 亩左右,各种干、鲜果林 7000 亩左右,其它的经济作物也不断增加,如太子参、油料果木等。

^商贸交通


该镇以交通、旧城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目前,新州至旧州公路铺油加固工程,牛场街至东门和车站至邮电大楼的街道拓宽硬化工程、城区内街道路灯安装和果皮箱设置及人行道铺设工程、兴隆商贸城和商业步行街建设工程都已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飞云大道、汽车站对面的世纪广场建设、西门黑窑榜旅游路建设及其移民搬迁的民族新村建设也井然有序的开展;苗里河治理防洪堤二期工程已正在进行;罗朗至长岭公路改造和通往高榜田、茶园村公路修建即将投入施工。交通、通讯、程控电话、传呼系统已与全国联网,供电充足,供水方便。城内农贸市场的肉类、禽蛋、各种应时瓜果、蔬菜供应充足,从朝至暮,热闹非凡。五日集市场期,来自外省、外乡镇客商和农民,场均 20000 余人,市场繁荣,供销两旺。目前正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搞好交通和旧城改造,争取将整个新州城建设成为科学规划、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及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 贵州正安县新州镇


^乡镇概况


新州镇地处正安县城北大门,相距约46公里,东邻道真平模镇,南连该县杨兴乡,西接桐梓芭蕉镇,北靠重庆南川市,是两省四县(市)八乡镇的中心结合部。全镇辖9个行政村,234个村民组,7640余户,3.33万人,共有居民人口810余人。总面积170多平方公里,有耕地3.11万亩,其中田1.4万亩,土1.71万亩。

^自然条件


新州虽然是老区所在地,又是两省四县市八乡镇的中枢结合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且还是尹珍故里,黔北文化的发源地,但这里山高坡陡,资源匮乏,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

3 海南儋州市新州镇


^乡镇概况


新州镇所辖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95亩。其中水田9364亩,旱田3911亩,余为坡地。总人口27160人,非农业人口4397人,占本镇人口的16%。

^地理气候


位于本市西北部,距市中心那大镇44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8′、北纬1943′。地处海滨平原,海拔16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573.2毫米,年平均气温25℃, 一月份平均气温18.5℃,七月份平均气温28℃。

^经济文化


农业以种植水稻、番薯和花生为主。平均亩产粮300斤左右,总产约500万斤;平均亩产花生190斤,总产约45万斤。199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551.5万元,年每人平均收入483元。墟镇小学2所,农村小学17所,在校小学生2300人,小学教职工2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89.7% 。镇上有邮电支局、信用联社等市属机构28个及市第二人民医院、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

^历史沿革


新州镇原称敦教坡。始建于1924年(民国13年),次年儋县县治迁徙敦教坡,为了区别于旧县治,当时将敦教坡称为“新州”。1939年4月16日,日本侵占新州后成立儋县伪治安维持会。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9月初共产党武装力量收复新州,成立儋州民主政府,随即撤出,新州镇复为国民党儋县县署。1950年4月22日儋县解放,新州为儋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年。新州称为新文镇,属儋县第一区。1957年撤区改镇。次年12月,县治迁徙那大镇;同年在公社化运动中,成立新州公社。1983年全国取消公社体制,新州公社改为新州区。1987年3月改区为镇。

4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


^乡镇概况


新州镇是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委、政府所在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485公里,地处北纬2422′~2459′,东经10447′~10541′。东与平班镇接壤,南与德峨乡为邻,西与者浪乡相邻,北与者保乡为邻,土地面积200平方公里。2005年撤乡并镇后,该镇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192个村民小组,人口49932万,流动人口为8256人,其中农业人口28882人,占总人口的58%,,聚居着壮、汉、苗、彝、仡佬等五个民族。2009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100万元;国税收入550万元,比去年增长15.56%;地方税务收入1550万元,比同期增长10.78%。

^建置沿革


新州明朝以前属安龙峒,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称里仁塘。雍正七年(1729年)州署从龙圩(今田林县旧州镇)迁此,因其与原州城相对而称新州。民国时期称新州自治乡,属扁牙区管辖。1958年称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新州镇。1962年把镇规模降为大队级镇,属者浪区管辖。1964年从者浪区划出恢复镇建置。

^自然环境


该镇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四面环山,群峰连绵,地势略高而突出,两侧翼低而稍尖,宛如白鹤展翅往南飞,故有鹤城之美称。有新州河流经腹地。平均海拔为1000.5米,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25℃,平均无霜期330天,年平均日照176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157.9毫米。国道324线从境内穿过,连接隆林至百色的“隆百高速”现已全线贯通,南昆铁路穿过毗邻县,交通十分便利,是建设“三高”现代化农业和投资建厂的理想之地;盛产水稻、玉米、五谷等粮食作物和板栗、油茶、油桐、生姜、杉木、甘蔗等经济作物,蕴藏有丰富的硅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黑皮果蔗、黑叶白菜、板栗以及荣获广西旅游食品节金奖的黑粽等农产品畅销区内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五指山、大树脚民族风情寨、含山梯田等旅游胜景响誉区内外。全镇为土山地区,盛产水稻、玉米、旱谷、生姜、甘蔗、板栗、油茶、油桐、杉木等,特产山羊和黄牛。硅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土地面积1.2万公顷,耕地面积1.14万亩,水田5000余亩。

农 业 主产稻谷、蔬菜、茶油、玉米、花生、黄豆等。2009年森林总面积有18996.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主要林种是杉、松、油桐、油茶。。主要土特产有云木耳、香菇、红糖等。南部山区以养殖山羊,种植水稻、玉米,发展杉木、油桐生产为主;东北部山区以种植黑皮果蔗、西瓜、水稻、玉米为主。

^重要事件


清宣统元年(1909年)新州壮族青年王斐章组织“哥老会”,开展反清斗争。

民国21年(1932年)杨刚奶组织有苗、彝、壮、汉等民族参加的起义队伍,攻陷县城。

1949年12月27日,黔、桂边区绥靖区司令张光玮在西隆县城新州宣布起义。

1950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某部,兵分三路围攻盘踞在县城新州的土匪和国民党军,解放县城,政府。建立西隆县人民政府。

相关分词: 新州镇 新州 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