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新村

新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新村


1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新村

2 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新村

3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

4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新村

5 山西省原平市闫庄镇新村

6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大羊街乡新村

7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老勐乡新村

8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乡新村

9 云南省临沧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事处新村

10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

11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游凤镇新村

12 云南省临沧云县漫湾镇新村

13 云南省富宁县谷拉乡新村

14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者海镇新村

15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新村

16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新村

17 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新村

18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新村

19 河南省汝州市夏店乡新村

2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新村

21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镇新村

22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新村

23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新村

24 云南省彝族自治县仁德镇新村

25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

26 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新村

27 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元马镇新村

28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龙潭镇新村

29 陕西省武功县游凤镇新村

30 云南大理弥渡县弥城镇双海村委会新村

31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新村

32 云南省华坪县永兴傈僳族乡新村

33 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新村

34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新村

35 云南省大理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委会新村

36 云南省迪庆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新村

37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检槽乡新村

38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长新乡新村

39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宝丰乡新村

1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新村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新村


^概况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陈氏由井子迁此建村,初名小辛庄。1966年修建陡山水库时,曹、王姓由库区五龙山前村迁此新建村庄,故名新村。

新村东与大官庄村相邻,西与宣文岭村接壤,南与井子村相连,北与陈埠墩村搭界。全村总面积130公顷,耕地33.3公顷。隶属莒南县大店镇。

全村地处大店西大湖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及多种蔬菜。该村民营经济发达,主要生产磨具,是临沂市磨料磨具产业的发祥地,素有“中国磨具第一村”之称。

境内交通便利,陡(山)道(口)县级公路从村边贯穿东西,境内有富润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方圆磨具有限公司、信发磨具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企业,是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180户,总人口6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现有曹、王、崔、李、时、陈、高、房等8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0.3万元,196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万元,198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2∶81∶1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5820万元,全村纯收入3000万元。

该村是临沂市经济强村之一,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第12名。1992年被中共临沂市委授予“九间棚式” 先进党支部称号;1995年被莒南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村”,被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1996年4月被临沂市人民政府授予“个体私营经济先进明星村”称号;同年被中共临沂市委统战部授予“双万”工程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被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村居示范点”,被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村居”、“明星村居”、“私营企业明星村”等称号。

^大事记

1966年,库区移民迁入,原村改名为新村。

1971年,成立中共新村党支部委员会,曹现春任书记。

1971年,新村建起临沂市第一家村办砂轮厂。

1990年,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村文化大院。

1994年,建起了占地2公顷的工业小区,在区内办起了8家企业。

1995年,兴办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工贸小区。

1995年5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为新村题词:“新村之路”。

1995年,曹现举、王厚法等人开发出“陶瓷磨具煤烧节能推板窑”成型烧结新工艺,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投资150多万元兴建了民营经济园区,区内实现了水、电、路三通。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新中国建立前,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1949年,陈会祥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十几户农民成立互助组。1952年办起了初级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当年修了2条500米的水渠, 改造13.3公顷盐碱地。粮食亩产达到200多公斤。从1967年起,曹现春带领村民深翻改土,引水洗碱,修渠筑路,实施了一整套改造盐碱地的有效措施,经过几个冬春的奋战,新村人把三百多块补丁地块整治成涝能排旱能浇的七大块高产田。 到1971年,粮食亩产达到400多公斤。从此,新村人结束了靠吃统销粮的历史,农民不仅吃上了大米白面,并且每年向国家贡献2万公斤公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500多公斤。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全村统一购进优质麦种和良种水稻进行更新换代。 至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800公斤,总产达到40 0万公斤。

第二产业 1971年新村建起了临沂市第一家村办砂轮厂, 两年后盈利超万元。1978年后, 村党支部抓住发展机遇,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4个村办磨具厂,从业人员180多人。 1978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30多万元。1982年,村办三级企业发展到28家,年实现工业产值6200万元, 创利税5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500元。1994年,该村建起了占地2公顷的工业小区,在区内办起了磨具厂、糊精厂、鞋厂等8家企业,年新增工业产值800多万元,创利税71万元,安排200多人就业。同时,以村办骨干企业-莒南磨具厂为龙头, 筹建了山东“巨鲲”磨料磨具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一个拥有固定资产720万元,年产“巨鲲”牌系列磨具7000吨,产值6000万元,利税超过550万元的半紧密型村企业集团。1995年,新村的个体办、联办企业发展到39家,生产的磨具达370多个类型, 产品销往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东南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村党支部书记曹现举、副书记王厚法等人借鉴国内外烧制陶瓷和耐火产品的工艺技术,把倒燃窑和隧道窑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开发出“陶瓷磨具煤烧节能推板窑”成型烧结新工艺,使产品产量提高了几十倍,合格率由原来的68%提高到98%,每吨能耗降低70%,利润增加40%,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一轻厅优质产品奖。至2000年,新村企业已发展到56家,从业人员25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达到7500万元,创利税386万元。

第三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步伐,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企业规模大,紧靠陡道公路的有利条件,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商贸小区,沿路建起20多家工商户、幼儿园、饭店、旅馆、日用百货零售、食品、粮油、蔬菜小市场等,年创收30万元。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促进了多业的繁荣发展。 至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60多人,实现总产值3000多万元,创利税80多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67年建起了新村小学。 1994年投资2万元对小学进行了扩建改造,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的历史,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0年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村文化大院,配备了各种文体娱乐设施,成立了职工之家。多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文化科技事业的投入,先后派人到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参加培训,聘请科研人员来村办企业指导培训,组织科研活动。从事磨具生产的技术人员中,有2人获高级职称、10人获中级职称、30人获初级职称。

人民生活 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300元。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000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8000多元。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50多辆(其中个人拥有140辆) ,各种摩托车80多辆,程控电话180多部,移动电话60多部,彩电160多台。

村庄建设 1982~1986年, 村民在新规划区建标准房180套。1992~1996年,先后开通了村内大街,并逐步实现硬化、美化和绿化,安装了路灯,现有10户农民建起二层楼房, 村建起高标准办公室,改善了办公条件。1993年成为全县第一个电话村。2000年,为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了民营经济园区,投入150多万元实现了“三通”(通电、通水、通路)。1997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居示范点”。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71年成立中共新村党支部,曹现春任党支部书记,此后,曹现坷、 曹现举分别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党支部重视加强自身建设,连续6年被中共莒南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0年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称号。1992年被中共临沂市委授予“九间棚式” 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5年被莒南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村”。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1年建立村民主政权,陈会祥任村长。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卞立法任社长。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小辛庄生产队。1966年设生产大队,王中新任大队长。1968年建立新村革命委员会,曹现春任主任。1984年建新村村民委员会,设委员3人,王中新任主任,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新村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 主任曹际发,委员曹际凳、曹际振。民兵连长曹际发,治保主任曹际凳,调解主任曹际振, 妇女主任李秀臻。自1980年以来,村民委员会连续6年被评为市、县级模范村民委员会,两次被评为临沂市先进村居。

^人物简介

曹现春 莒南县大店新村人,中共党员。先后任大店镇新村党支部书记、大店镇政府副镇长。自1971年任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群众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地,使粮食亩产达400多公斤。 1971年在曹现春的带领下,新村建起了临沂市第一家村办砂轮厂,从此,新村广大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1988年被临沂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9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称号;1991年被授予“山东省农民企业家”称号。

^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 村隶属于 后所镇 栗树坪村委会 ,属于 山区。距离村委会1 公里,距离 镇14公里,国土面积0.15亩,海拔1990米,年平均气温180 ℃,年降水量15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221亩,其中人均耕地.86亩;有林地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6户,有乡村人口343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人,劳动力1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 元。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1亩(其中:田60亩,地161亩),人均耕地.86亩,主要种植1160.1等作物;拥有林地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9户通自来水,有1户饮用井水,有5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9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0户(分别占总数的 95%和9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万元,畜牧业收入2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工资性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6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等为主。

2 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新村

一、基本情况

新村行政村位于新村镇区,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502户,人口2311人,耕地88亩,2009年度人均收入9269元。全村剩余劳动力296人。该村2006年被评为新郑市“五好”村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65人,50岁以上25人,35岁以下6人。

二、两委班子情况

支部书记,张喜照,46岁,高中学历,2004年10月任职至今;支部副书记:陈红彬,高中,42岁,2009年任职至今;支部委员,李新芳,48岁,初中;村委委员兼支部委员,王丙革,44岁,高中;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陈号召,48岁,高中。妇女主任,代会菊,39岁,高中。

3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

新村位于五指山水满乡南面与乡政府相毗邻,是水满乡唯一的苗族村庄,有78户417人,劳动力156人。耕地面积292.87亩,其中水田面积167.87亩,坡面积130亩。主要经济收入靠种植水稻、芭蕉等为主。解放以来,由于交通信息闭塞,该村经济发展缓慢。1997年,海口市和五指山市进村挂钩扶贫以来,认真实施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的帮扶工程,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都发生重大转变。近几年来,在乡委乡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农村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该村创办了荔枝、龙眼、芭蕉等经济基地,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由1997年的801元增加到2004年的2000元。2002年,全村90%的农户有电视机,10户安装电话,拥有摩托车、手扶拖拉机(三角猫)74辆,汽车1辆。民房改造和改厕达92%。2002年,该村被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建设的文明生态村之一。

4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新村

位于广东省揭西县城河婆西南方,新村居委属于河婆街道办,是一移民村。六十年代揭西修建横江水库,当地横江村村民在政府安排下移民到河婆镇韩屋楼村,政府在韩屋楼村的一块小土坡上建了一个全新的村分给村民,取名新村。横江村民五十年代刚移民到新村时政府只是分了瓦房和极少的土地用以中菜,并未分配有农田,所以当时的村民生活特别艰苦,村民大量出外求生,早期有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地区的,有逃港的,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则前往珠三角,所以新村在海外有大量侨民,在珠三角和香港也很多。

5 山西省原平市闫庄镇新村

新村位于闫庄镇压东部,南接东常村,西接兰村,东领归村,北邻池上,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全村土地面积2200亩,水浇地面积1000余亩,其余都是盐碱地,全村拥有253户人家,总人口为780人,其中男劳力有300余,女劳力200余人,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地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村人民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起沙垫地,狠抓水利建设,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现在全村水利设施有深井两眼,防渗渠道1000米,可灌溉面积1000余亩,如果再打一眼深井,所有耕地面积全部变成水浇地。全村现有三台悬耕机、小四轮、三轮车105台,为村里的农业生产拉运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快速发展农业生产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该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委会立了以工补家,以工促农的思想,全村300余口强壮劳力外出经商和打工,以此为农业增强后劲而创造了有力的经济保障。无农不稳无工工不富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树得更牢,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已经形成。今年人均收入可达2300元。

6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大羊街乡新村

该行政村隶属红河县大羊街乡,地处大羊街东边,距大羊街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距县城67.5公里。东邻大羊街村委会 ,西邻南罕河 ,北邻大羊街村 。辖嘎仰、他龙红特 、普施等2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60 户,有乡村人口 3649人,其中农业人口3549 人,劳动力2183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770人。

全村国土面积38 平方公里,海拔 340-1692米,年平均气温16 ℃,年降水量877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828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7053.6 亩。

7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老勐乡新村

新村隶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乡,位于老勐乡境内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交通方便。东邻营盘乡水塘村委会,南与老集寨乡白乐寨村委会隔河相望,西接老勐村委会,北与新安里村委会相连。辖新村一、二、三、四、五组、 磨石等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62户,有乡村人口3525人,其中农业人口3525人,劳动力264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03人。

全村国土面积36.6平方公里,适合种植木薯、橡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6712 亩,人均耕地1.9亩,林地9112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6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8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乡新村


^基本概况


新村村,古称新村。解放前属于药范保,田源保,解放后曾改为田口大队,新村组,新村大队,1984年改为新村村至今。新村村,东邻沙芜乡,南与田口村,西接田源村半溪,北接嵩口沧龙村,是清流县的革命老区村之一。

新村,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就是由永安贡川陈氏子孙在此定居开发,陈姓人口已延续47世。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新村村系三明市 清流县 田源乡第四大行政村,位于清流县中部,东临沙芜乡,西接田源村,北临嵩口镇,距县城37公里。2002年,开通了新村到田源5.3公里的简易公路。2005年,铺设了新村到范元全长9公里的水泥路,与大路口到灵地的大灵公路相连,往南与通往连城县的建文线衔接,距连城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约45公里;往北与通往三明市的205国道交汇,距三明市约140公里;往东与双白公路相交,距九龙湖景区约30公里;往西15公里与建文线相连。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0.6平方公里,下辖上新村、下新村、新塘、新晋、新水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农户197户,683人。

^历史沿革


新村村,古称新村,解放前后叫属于药范保,田源保,解放后曾改为田口大队新村组、新村大队,1984年改为新村村至今。新村村是我县的革命老区村之一。东汉末年由永安贡川陈氏子孙在此定居开发,陈姓人口已延续四十七世。1975年沙芜库区移民迁入定居二个村,其中:水东队37户,132人,100%姓陈;马家塘队30户,101人,90%姓黄。

^人文景观


村有风景树苗基地,内有各种苗木如“四季桂、八月桂、罗汉松、竹柏、乐昌含笑、红花休莲等十几个品种。

^物产经济


新村矿产资源有煤和铁,煤的储藏量为20万吨,铁的储藏量为15万吨。森林资源丰富,有毛竹林200亩,林地9840亩。投资450万元培植了1060亩优良的风景树苗基地,内有四季桂、八月桂、罗汉松、竹柏、乐昌含笑、红花休莲等十几个品种。种植油茶700余亩,年产优质茶油7000余公斤。

^水利建设


1982年兴建马头坑水库一座,装水容量4.5万立方,总投资80万元,水渠总长5200米,总投资49万元整。

9 云南省临沧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事处新村

该行政村隶属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事处,地处凤翔街道南边,距街道办事处12公里,村内交通便利,临沧机场二级路穿境而过。东邻竹篷;南邻石房、五村;西邻博尚勐托;北邻昔本。辖4个自然村。现有农户561户,有乡村人口2249人,其中农业人口2249人,劳动力11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67人,人口文化结构:中专205人、中学546人、小学824人、未上学567人。

全村国土面积15.40平方公里,海拔169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44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核桃、茶叶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15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18204亩。

10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

北京市丰台新村:位于丰台区中部,管辖范路为界,与西罗园街道、马家堡街道、南苑街道接壤;西以京广、丰沙铁路进入线为界,与宛平地区、老庄子乡为邻;南以京良公路为界,与大兴区芦城乡相连;北以京汉铁路为界,与右安门街道、太平桥街道、丰台街道为邻。面积50.28平方千米,社区涵盖面积37.39平方千米。居民34728户,96800人;其中户籍人口19188户,49328人。办事处驻地新村四里25号,距区政府3千米。(根据丰台年鉴)

新村 办事处驻新村四里25号,面积50.28平方千米,人口4.97万。邮编100070。辖20个社区:万柳园、万柳西园、育芳园、造甲、造甲南里、桥梁厂第一、桥梁厂第二、韩庄子第一、韩庄子第二、富丰园、丰西、电力机、明春苑、银地、草桥、看丹、怡海花园、育仁里、科学城第一、科学城第二。

11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游凤镇新村

新村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613人,户数387户,耕地面积2818亩。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种植,全村总产值827.5万元,人均纯收入2140元。

12 云南省临沧云县漫湾镇新村

该行政村隶属 云县漫湾镇,地处漫湾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95公里。东邻酒房村,南邻北水井村,西邻莺山村,北邻 密竹林村。辖新村、回营等1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53户,有乡村人口2226人,其中农业人口2226 人,劳动力14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92人。

全村国土面积15.79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 1,26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核桃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865亩,人均耕地1.5亩,林地20,653.80亩。

13 云南省富宁县谷拉乡新村

该行政村隶属 富宁县谷拉乡,地处谷拉乡北部,距 乡政府驻地25.00 公里,到乡道路为土 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115里。东邻村乡能地村委会,南邻峨村村委会,西邻马贯村委会,北邻本县者桑乡民村。辖 那豆、那塘、新村、那合、那标、百达、未行、莫村、八麻、定目、龙云、那鲁、那龙、化纳、那平、未都、未立、那能、南纳、谷占、布俄、百林等22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480 户,有乡村人口2245 人,其中农业人口 2245 人,劳动力 1462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300 人。

14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者海镇新村

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者海镇,地处者海镇东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3公里。东邻发基 ,南邻三家村,西邻石咀,北邻玛色卡。辖小新村、熊家河 、大新村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63户,有乡村人口2684人,其中农业人口2684人,劳动力16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558人。

全村国土面积5.98平方公里,海拔2044米,年平均气温12.2 ℃,年降水量834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785 亩,人均耕地0.7 亩,林地15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殖业为主。

全村国土面积 42.47 平方公里,海拔 350.00 米,年平均气温 23.00 ℃,年降水量 1,200.00 毫米,适合种植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860.00 亩,人均耕地 .8 亩,林地 39,251.70 亩。

15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新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祥云县祥城镇,地处祥城镇北边。东邻高牧,南邻象鼻,西邻毛栗坡,北邻宾川。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12公里。管辖新村、桑园等5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99人。

全村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海拔2,160米,年平均气温13.91℃,年降水量928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豆麦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33亩(其中:田1,101亩,地132亩),人均耕地0.56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26,46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1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1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5906.91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489户通自来水,有62户饮用井水,有4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38%)。有562户通电,有39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9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0.6%和87.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9户(分别占总数的91.28%和69.2%)。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农用运输车14辆,摩托车13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33亩,有效灌溉率为9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3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8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75.1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27.91万元,占总收入的27.9%;畜牧业收入221.97万元,占总收入的18.8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80头,肉牛72头,肉羊300头,肉鸡4400只);林业收入80万元,占总收入的6.8%;第二、三产业收入545.29万元,占总收入的46.4%;工资性收入12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1人(占劳动力的10.4%),在省内务工107人,到省外务工34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祥云县内。2009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4.2%。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562户,共有乡村人口2340人,其中男性1167人,女性1173人。其中农业人口2315人,劳动力136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白族55人,其他民族25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13人,参合率87%,享受低保15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9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4个。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868平方米,拥有教师9人,在校学生212人,距离镇中学12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7人,其中小学生212人,中学生95人。

^村务公开


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3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9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22.7万元,有固定资产5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2人,其中男党员53人、女党员19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5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67人。

16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新村

村名由来

1967年因产芝水库库区搬迁,日庄镇后郭格庄村部分村民迁此地建村,故称新村。

政区人口

新村位于莱西市西北28公里,南墅镇驻地南4公里。东邻南(南墅)城(城阳)公路,西靠南(南墅)院(院里)路。截止到2004年,土地总面积370亩,其中耕地面积280亩,有居民32户,人口87人。人均收入3278元。

经济状况

本村主要以种粮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2004年播种小麦200亩、玉米200亩、花生80亩,有效灌溉面积100亩,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其次是畜牧业生产,2004年底生猪存栏50头,肉食鸡大棚1个;全年生猪出栏80头,肉食鸡出栏8000只;经济总收入6万元。第三是林业生产,围村林、四旁植树共计5000棵,主要品种是速生杨。

社会事业

有主要街道两条,并进行了绿化。截止到2004年,98%的农户有彩电、冰箱,摩托车已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装有固定电话21部,有线电视入户19户。

17 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新村


^地理位置


新村位于大村镇驻地东北3.5公里,村域东西0.3公里,南北0.2公里,面积0.6平方公里,全村共38户,111口人,耕地面积296亩。除丁、刘姓外,尚有王姓。

^村名由来


新村原名韩家庄村,因1969年建韩家庄水库,迁移到水库以北,故名新村。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各行各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村现有板栗30亩,经济林40亩,农业机械20台。除传统农业外,大力发展了养殖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文明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联户”实行一带一工程,使全村村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18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新村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东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辖区,因为在大庆市的东部,所以称之大庆的东城区。

^行政规划


在七八十年代时新村统称为萨尔图区,后来由于市政府重新规划,加上政府大力开发,因此在九十年代时新建了大量写字楼、居住楼,现在属于大庆东城区比较繁华的市中心地段。

^经济概况


在工业园区落成后大量企业涌入,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大庆市工业企业的集中点,尤其是私企居多,十多年来成绩突出,据市政府调查所得,新村工业区每年的生产额度占大庆市生产总额的48%,可见新村的经济发展的如此迅速!因为新村属于东城区的市中心,人口也是非常多的,截止到2007年,新村地区的总人口为125万左右,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约占大庆市人口的53%

19 河南省汝州市夏店乡新村

新村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西北夏店乡境内,距汝州市区22千米处。是夏店乡政府所在地,处于全乡交通枢纽中心。是县道关湾线与坊庙线的交汇十字路口,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

新村始建于1974年,当时仅有100多人,下辖新村、尚庄两个自然村。1992年元月夏店成乡后,为乡政府所在地,经过近40年的建设,现在新村已建成了派出所、电管站、电信所、卫生院、信用社、财税所、地税所、粮管所、敬老院、兽医站等10个乡直单位。在南北关湾线(X034)和东西坊庙线(X001)两侧分有商店、饭店、网吧、农资供应门市等30余家。

随着夏店煤田的开采,新村必将成为新的金融、经济中心。

2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新村

新村隶属于匡远镇永丰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镇14公里。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海拔1920米,年平均气温14.2 ℃,年降水量874.3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319亩,其中人均耕地1.38亩;有林地1017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9户,有乡村人口414人,其中农业人口414人,劳动力3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21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镇新村

新村隶属于通泉镇大龙井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政府5公里。国土面积1.89平方公里,海拔2030米,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102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602.22亩,其中人均耕地1.14亩;有林地637亩。全村有农户140户,有乡村人口528人,其中农业人口528人,劳动力32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22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新村

新村隶属于化念镇凤凰村委会。位于化念镇政府所在地,也是村委会所在地,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5584.5亩,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0℃,适合种植蔬菜、水稻、柑桔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33亩,林地5405亩,人均耕地1亩,共有经济林果地20亩。全村有农户94户,共338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338人,劳动力26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0.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

23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新村

新村隶属于青龙镇海镜村委会。位于青龙镇西边,距离青龙镇33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国土面积1126.4亩,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8℃,适合种植烤烟、稻谷、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62亩,林地318亩,人均耕地0.65亩,共有经济林果地50亩。全村有农户75户,共258人,农业人口252人,劳动力17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3.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渔业为主。

24 云南省彝族自治县仁德镇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隶属于仁德镇镇和平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 镇南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镇8公里。国土面积2.53亩,海拔1953.5米,年平均气温14.7 ℃,年降水量104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765亩,其中人均耕地0.84亩;有林地30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0户,有乡村人口909人,其中农业人口909人,劳动力61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2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2.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2万元,占总收入的40%;畜牧业收入32.5万元,占总收入的1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0头,肉牛660头,肉羊100头);渔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4%;林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69.6万元,占总收入的38%;工资性收入4.9万元,占总收入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142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人,在省内务工21人,到省外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户饮用井水,有22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2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8辆,拖拉机20辆,摩托车110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8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435户。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21,0,199,0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5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是全国最大的银杏果、叶、苗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享有“天下银杏第一乡”之称。然而随着银杏国际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银杏市场疲软,价格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新村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四个注重”打破银杏产业发展的“瓶颈”,促使银杏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注重科学发展,协调技术攻关。新村乡利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了“乡银杏技术推广中心”、“乡银杏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农种园、盆景示范园等多处实验基地。并协作县有关单位完成“银杏良种筛选研究”、“银杏良种推广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银杏基因资源的收集和基因库建设”等项目,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有数十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市科研成果鉴定,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全国性银杏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50篇。这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为推动银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注重以人为本,增加农民收入。银杏种植户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产销趋势,对市场反应迟钝,而且大部分种植户自产自销,难与销售区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使收益稳定增加受到影响。新村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种植技术培训、产销信息服务、优质产品优价销售等方面都给予了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支持银杏产业的发展。聘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辅导和实地指导;在陕西、北京、河南等地建立了苗木销售办事处,协调有关部门为苗木销售大开绿灯;帮助建设银杏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健全市场网络,搞活产品流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临沂诺天生物有限公司,填补了郯城县银杏鲜叶深加工领域的一项空白,既符合当前国内外银杏综合加工市场的需求,又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卖叶难的实际问题。注重协调可持续,实施商标战略。新村乡现有银杏采叶圃1万亩,为推动银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今明两年内新发展200亩精品育苗基地,投资40万元完善采叶圃基地桥涵闸、沟渠、生产路等配套设施,不断扩建银杏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投资100多万元规划建成占地102亩的新一村银杏苗木市场,目前已入驻经营摊位75个,从根本上解决了经营户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的问题,填补了鲁南苏北地区缺乏专业银杏苗木市场的空白,巩固了新村乡作为全国银杏苗木交易中心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银杏品牌的含金量,增强银杏产业发展后劲,新村乡积极开展国家级银杏果、叶、苗生产标准及银杏生产原产地认证工作,顺利通过全市旅游强乡考核验收,成功申报省级古银杏森林公园和银杏地理标志;银杏开心果、茶、餐具、枕头、粉条等30多项银杏系列产品已获国家新产品发明专利,并创建了省级著名农产品商标——“老神树”。注重统筹兼顾,打造生态旅游强乡。新村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对银杏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严格的近期及远期论证规划,成立了银杏生态旅游开发办公室、景区管理所,建成了银杏人家、家和超市、银杏生态旅游综合服务区等旅游服务场所,初步形成集生态观光、餐饮住宿、特色购物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并进一步完备了旅游设施,投资100余万元,在万亩古银杏森林公园景区安放奇石40块、石桌石凳30 套,配置银杏特色生态垃圾箱30 个,铺设林中生态青砖路66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2200平方米,架设银杏树仿生小桥3 座,促使银杏生态旅游开发实现新跨越。

26 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新村

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处,东邻南陈官村,西靠西营村,南与东庄子毗邻,北与东营村接壤。村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0.03平方公里。2008年全村40户,132口人,均为汉族。耕地27公顷,人均纯收入6500元。

此处原建有公社农场,土地归公社所有,1965年因农场规模缩小,公社决定由各村迁移农户定居,取名新村。村中有曲、李、王、卜、朱、陈、田、穆、范9姓。

27 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元马镇新村

^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元马镇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元马镇大沟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元马镇北边,距离大沟村委会0.4公里,距离元马镇政府2公里,是大沟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0.34平方公里,海拔106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645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459亩,其中人均耕地0.54亩;有林地52亩。有农户216户,有乡村人口852人,其中农业人口852人,劳动力71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9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6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16户通自来水。有216户通电,有2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1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7户(分别占总数的87.5%和54.17%)。

该村到元马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拖拉机46辆,摩托车8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4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1亩,有效灌溉率为65.5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2.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9.1万元,占总收入的64%;畜牧业收入43万元,占总收入的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4头,肉牛23头,肉羊6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90万元,占总收入的26%;工资性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4567元,农民收入以第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7人(占劳动力的2%),在省内务工16人,到省外务工1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省外、国外。2010年蔬菜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28.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青枣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59亩(其中:田301亩,地158亩),人均耕地0.54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青枣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2亩,其中养殖面积1.2亩。

28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龙潭镇新村


^简介


新村边上有乌石村、松园村、龙聚村、,友好好客,风景秀丽,人勤物丰,人杰地灵,2007年,紧紧抓住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村”的契机,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责任到位、狠抓落实,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繁荣、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

^村内企业


纸板厂、硅石英沙厂、酒厂、农机厂、

^主要农产品


芒果、葱、谷子、马铃薯、栗子、紫色包心菜、洋菇、

^村内资源


煤矿、铜、锌、

^村里单位


新村卫生院、新村中学、新村党支部、

29 陕西省武功县游凤镇新村

新村位于游凤镇西塬,西邻扶风,南街武功镇,全村346户,1670人,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835亩,有劳动力900人,外出务工人员300人,全村以生猪养殖,苹果种植为主导产业。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600元。

近年来,村两委在县镇两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人人遵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树家庭美德,从而形成一个公平公正、文明向上、和谐一致、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2006年投资5万元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村委会广场,广场有健身器材、篮球场,全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良好场所;2007年三月,投资30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20076月,硬化通村主干道路2.4公里,植树1500株;2008年投资10万余元新建村卫生室1座;2010年4月,又投资30余万元硬化村间街道4条1300米;随着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了村庄的改厨、改厕、改圈工程,逐步实现“四化”、“四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坚持不懈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打机井2眼,保持农业发展后劲。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有养猪场20座,生猪存栏2000头,养鸡场3做,存栏4000只,苹果种植面积500亩;建有专业合作社2个,为全村产业发展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随着生猪养殖、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使本村猪-沼-果立体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示范村已基本建成。在乡风文明方面,村两委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遵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树家庭美德”,在全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两委每年定期举办“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村呈现了村风正、民风淳的良好风气;2010年5月,建成农家书屋5座,配置图书2000余册,内容贴近群众生活,为群众解放思想和开阔视野提供了良好途径。

近年来,新村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奖励,2008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党支部荣获2008年县委授予“先进党委支部”光荣称号。

30 云南大理弥渡县弥城镇双海村委会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隶属于弥城镇双海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弥城镇北边,距离双海村委会1公里,距离弥城镇1.5公里。国土面积0.57平方公里,海拔1675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742毫米,适宜种植蔬菜、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669.35亩,其中人均耕地0.48亩;有林地2241.8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6户,有乡村人口1392人,其中农业人口1392人,劳动力98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1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69.35亩(其中:田250亩,地419.35亩),人均耕地0.48亩,主要种植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2241.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水面面积287亩,其中养殖面积6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0亩,其他面积976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四通,有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386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386户通电,有37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7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6.11%和 96.1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4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4户(分别占总数的90.41%和81.35%)。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7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15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0亩,有效灌溉率为3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8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13.1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84万元,占总收入的58.42%;畜牧业收入284万元,占总收入的18.7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1头,肉牛24头,肉羊9头);渔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1.39%;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180万元,占总收入的11.90%;工资性收入137万元,占总收入的9.05%。农民人均纯收入397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4(占劳动力的5.49%),在省内务工29人,到省外务工25人。

31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村隶属于北古城镇北墩子村民委员会,属于坝区。位于镇西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9公里。国土面积3.26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902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315亩,其中人均耕地0.7亩;有林地1300亩。全村有农户115户,有乡村人口416人,其中农业人口416人,劳动力3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15亩(其中:田207亩,地108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3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板栗、水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0亩,其中养殖面积50亩;其他面积3221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15户通自来水。有115户通电,有11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5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100%)。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9辆,农用运输车14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15亩,有效灌溉率为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6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5万元,占总收入的35.6%;畜牧业收入106万元,占总收入的30.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15头,肉牛12头,肉羊209头);渔业收入9万元,占总收入的2.6%;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2.8%;第二、三产业收入84万元,占总收入的23.9%;工资性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4.8%。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3人(占劳动力的15.6%),在省内务工40人,到省外务工3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1.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洋芋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洋芋业。

32 云南省华坪县永兴傈僳族乡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隶属于永兴傈僳族乡马鹿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永兴乡北边,距村委会1.5 公里,距乡政府22公里。国土面积2.03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53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120亩,其中人均耕地0.7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2户,有乡村人口153人,其中农业人口140人,劳动力10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8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3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2007年,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0.00亩(其中:田83.00亩,地37.00亩),人均耕地0.7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拥有林地1,3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60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00亩;荒山荒地1,620.00亩。

^基础设施


2007年,已实现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通路、通水,无路灯。全村有42户通自来水,有22户饮用井水;有42户通电,占农户总数的100%;拥有电视机农户28户,占农户总数的66.6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户,占总数的45.2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6辆。

2007年,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8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00万元,占总收入的64.19%;畜牧业收入6.50万元,占总收入的29.8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头,肉牛2头,肉羊19头);林业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4.59%。农民人均纯收入891.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1户,共乡村人口91人,其中男性50人,女性41人。其中农业人口91人,劳动力48人。该村居住的全是傈僳族,无其它民族。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3人,参合率80.22%;享受低保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6.5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21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33 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新村


^乡村概况


新村隶属于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布者村委会,辖新村共1个自然村。位于新化乡西南部,距离新化乡政府36公里,到新化乡道路为土路,距布者村委会2公里。全村民小组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亩,林地6000亩,人均耕地1.07亩。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21.9℃,适合种植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全村民小组有农户24户,共9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94人,劳动力6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1元,农民收入以甘蔗为主。 新村今后发展的重点:种植竹子100亩,种植元江豆50亩。发展牛养殖大户1户羊养殖大户1户,牛存栏97头,羊存栏139只。

^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全村24户全部通自来水和通电,不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面。全村建有沼气池23户,坝塘1个,沟渠8000米,小水窖2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亩。

^农村经济


2010年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3.91%;畜牧业收入1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84%;林业收入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8%;农民人均总收入7340元,人均纯收入3511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9户,居住于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2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的农户3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4台,摩托车12辆。 新村的主要产业为甘蔗,主要销售于糖厂,2010年甘蔗全村销售总收入3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5.07%。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甘蔗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竹子产业及畜牧业。

^人口卫生


新村现有农户24户,共94人,其中:男46人,女48人。农业人口总数为94人,劳动力总数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52人,外出务工人数14人。

新村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80人,汉族14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至2010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数6人,五保户1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共计88人,参合率达93.62%。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建筑面积为84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设在距离该村2公里的村布者委会所在地,该村距离乡卫生院36公里。

^文化教育


新村适龄儿童在布者村小学上学,该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841平方米,有教师7人。新村村距离布者村小学2公里,距离乡中学3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共有9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1人。

34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新村

新村位于军庄镇的东部,东邻东山村,西邻孟悟村,是1959年成立的小村子,村域面积0.493平方公里,人口刚刚超过300。截止到2010年末,有174户,322人,其中农业人口182人,非农业人口140人。

35 云南省大理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委会新村


^村情概况


庆华村民委员会新村自然村隶属于金华镇庆华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金华镇东边,距离村委会4.5 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

国土面积4.84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8.5℃,年降水量78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萝卜等农作物。有耕地314亩,其中人均耕地2亩;有林地3587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户,有乡村人口172人,其中农业人口167人,劳动力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9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14亩(其中:地314亩),人均耕地2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萝卜等作物;拥有林地3587亩,草地17.8亩;其他面积3347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没有通自来水,有30户饮用井水,有3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3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机6辆。

全村建有小水窖3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5亩,有效灌溉率为42.9%。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全部为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2万元;畜牧业收入8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9头,肉牛15头);林业收入2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30万元;工资性收入4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6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在省内务工20人。

36 云南省迪庆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新村


^自然资源


新村位于拖顶乡西边,距离 拖顶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镇道路为通路,全村国土面积 亩.人均耕地 1.26 亩,主要种植 等作物;拥有林地 亩,经济林果地 亩。

^基础设施


该村到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 电 、通 路,无路灯。全村有14户通自来水,有 户饮用井水,有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有 14 户通电,有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2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为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 户;建有小水窖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 户。

^农村经济


2010年,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6722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873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4.73%;畜牧业收入 15074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3.099%,林业收入14600元,占总收入的 3.2 %。外出务工收入 15000 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021 元,人均纯收入916 元.

该村村民得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还有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10年底,全村共拥有汽车 辆,拖拉机 3 辆,摩托车 辆。

37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检槽乡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自然村隶属于检槽乡清朗村委会,属于山区。该村距离村委会1.00 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00公里。国土面积2.26平方公里,海拔2,03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其它杂粮等农作物。有耕地79.00亩,其中人均耕地1.55亩;有林地77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户,有乡村人口51人,其中农业人口51人,劳动力3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9.00亩(其中:水田35.00亩,旱地44.00亩),人均耕地1.5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77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00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497.40亩,其他面积2,029.27亩。有丰富的森林、土地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9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50%和5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9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8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长新乡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村隶属于长新乡豆寺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 长新乡东边,距离豆寺村委会1.5公里,距离长新乡政府4.7公里。国土面积5.31平方公里,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79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农作物。有耕地255亩,其中人均耕地0.87亩;有林地6190.6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1户,有乡村人口296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人,劳动力1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7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3元。该村属于 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55亩(其中:田120亩,地135亩),人均耕地0.8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6190.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868.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6.4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5.5亩;荒山荒地1416亩,其他面积58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村内无路灯。全村有71户通自来水。有7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6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2公里。全村拥有农用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1户;建有小水窖8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5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7 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全部为土木结构住房。

39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宝丰乡新村


^村情概况


新村村隶属于宝丰乡东山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4.5 公里,距离 镇4.5公里。国土面积3.28亩,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6.6 ℃,年降水量86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梨等农作物。有耕地249.4亩,其中人均耕地2.5亩;有林地3312.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户,有乡村人口94人,其中农业人口88人,劳动力4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4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49.4亩(其中:田16亩,地233.4亩),人均耕地2.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312.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55亩,主要种植核桃、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6.8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450亩;荒山荒地877.5亩,其他面积0亩。有无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5户通自来水,有4.5户饮用井水,有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22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4.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7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相关分词: 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