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小杓鹬

小杓鹬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小杓鹬


小杓鹬(学名:Numenius minutus )是鸻形目鹬科的涉禽,是体型最小的杓鹬。头顶黑褐色,具较细的中央冠纹。穿眼纹黑褐色,眉纹淡黄色。背、肩羽黑色,密布淡黄色羽缘斑。前颈、胸皮黄色,具细的黑褐色条纹。腹白色,两胁具黑褐色斑。嘴峰略微向下弯曲,下喙基部肉色。栖息地在湖边、沼泽、河岸及附近的草地和农田。冬季出现在沿海地区。食物有昆虫(如大蚂蚁)、蟹类、草籽等。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越冬地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偶然飞抵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中文学名:小杓鹬

拉丁学名:Numenius minutus

别称:小油老罐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鸻形目

科:鹬科

属:杓鹬属

英文名称:Gould, 1840

命名时间:Little Curlew



外形特征


小杓鹬属小型涉禽,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00—250克。它的嘴长而向下弯曲,呈肉红色,前头、头顶和后头黑褐色;眼上粗著的眉纹和中央冠纹淡黄色。头侧和颈黄灰色,散布暗褐色条纹。一条黑纹穿过眼到眼后。上体黑褐色,羽缘有沙黄色缺刻。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有灰白色横斑。飞羽、初级覆羽、小覆羽黑褐色;尾羽灰褐色,有黑褐色横斑。颏和喉白色或沾土黄色。胸部充满沙黄色,多褐色斑纹;腹部及尾下覆羽奶白色,或略沾黄色;胁具黑褐色横斑。翼下覆羽、腋羽黄色,密布黑褐色细斑纹。雌雄羽色相同,雌性体型大些。亚成鸟通体更多土黄色杂斑;胸前的褐色条纹和胁的暗斑不显著或者消失。

虹膜黑褐色。嘴端黑色,下喙基部肉色。腿黄色或染灰蓝色,跗蹠具盾状鳞。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黑龙江以及南部的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区。小杓鹬繁殖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和蒙古,越冬在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在中国为旅鸟,只是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在迁徙时途经中国境内,多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山东往南直到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不过也有繁殖于宁夏和内蒙古的报告。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沼泽湿地、水田、荒地及海岸附近地带,喜集群活动。主要以各种软体动物、蠕虫和昆虫等为食。繁殖期多栖息于亚高山森林及矮树丛地带,并喜欢在附近的湖边、河岸、沼泽及草地上活动、觅食,也出现在开阔的火烧迹地和砍伐后的落叶松林地上。迁徙期间多在湖滨、河边沙滩、海岸沼泽以及附近的农田、耕地和草原上活动。冬季则主要栖息在沿海附近的沼泽、湿地、草原、湖泊、河流与农田地带。它们平常大多单独或呈小群活动,但迁徙和越冬时也同其他鹬类集成较大的群体。在海边每当潮水退后,它们就到被潮水淹没过的滩涂上觅食,涉水于浅滩淤泥中,啄食昆虫、昆虫幼虫、小鱼、小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吃藻类、草籽和植物种子。

叫声:飞行或成群进食时发出叽喳的“te-te-te”声,告警时发出嘶哑的“chay-chay-chay”声。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6―7月,在西伯利亚的亚高山森林、灌丛地带集群营巢。大多选择林缘或火烧过后的开阔林地中,置巢于地上凹陷处或树旁,也置于水边或沼泽地边的干芦苇地上的凹坑内。巢内垫有枯草,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色或橄榄皮黄色,其上被有褐色或石板灰色的斑点。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相关分词: 小杓 杓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