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小兔耳袋狸

小兔耳袋狸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小兔耳袋狸


小兔形袋狸(Macrotis leucura),又名小兔耳袋狸,是像兔的袋狸。它们的大小如幼兔,生活在澳洲中部的沙漠。自1950年代起,相信它们已经灭绝。小兔形袋狸最先于1887年发现。它们是杂食性的,主要吃白蚁、蚁及根。它们呈灰褐色,下身呈浅灰色,尾巴白色。它们比兔耳袋狸细小很多,只有300-450克重。



简述


小兔耳袋狸分布在澳洲中部的吉布生沙漠及大沙沙漠。它们因被猎杀、被赤狐所掠食及与兔争夺食物下而灭绝。小兔形袋狸会在砂堆中挖坑筑巢,深约2-3米,日间会以沙来遮蔽入口。它们夜间活动,每季繁殖,每胎产两只袋狸。最后发现存活的小兔形袋狸是于1932年。最后捕获的标本是于1967年在楔尾鹰的巢中找到的头颅骨,估计它死时约有15岁。

兔耳袋狸

兔耳袋狸是澳大利亚最奇特的有袋目动物之一

分为两种:

普通兔耳袋狸(Macrotis lagotis 、Common rabbit bandicoot)

小兔耳袋狸(Macrotis leucura、Lesser rabbit bandicoot)

后者已于1950年灭绝。

小兔耳袋狸-小兔耳袋狸


小兔形袋狸(Macrotis leucura),又名小兔耳袋狸,是像兔的袋狸。它们的大小如幼兔,生活在澳洲中部的沙漠。自1950年代起,相信它们已经灭绝。

小兔形袋狸最先于1887年发现。它们是杂食性的,主要吃白蚁、蚁及根。它们呈灰褐色,下身呈浅灰色,尾巴白色。它们比兔耳袋狸细小很多,只有300-450克重。它们分布在澳洲中部的吉布生沙漠及大沙沙漠。它们因被猎杀、被赤狐所掠食及与兔争夺食物下而灭绝。

小兔形袋狸会在砂堆中挖坑筑巢,深约2-3米,日间会以沙来遮蔽入口。它们夜间活动,每季繁殖,每胎产两只袋狸。最后发现存活的小兔形袋狸是于1932年。最后捕获的标本是于1967年在楔尾鹰的巢中找到的头颅骨,估计它死时约有15岁

小兔耳袋狸-兔耳袋狸


兔耳袋狸体长30~55厘米,尾长23~25厘米,体重0.8~2.5千克,体型似兔,背部灰蓝,腹部纯白,体毛柔滑光亮,看上去小巧玲珑惹人怜爱,因此兔耳袋狸还有一个近乎昵称的英文俗名"Bilby",源自新南威尔士州Yuwaalaraay族的土语。

习性

兔耳袋狸栖息于气候干旱的沙漠、荒原地区,单独生活,在草丛中挖掘5~12个1~3米深的地洞作为巢穴,夜行性,白天躲在窝里避暑休息,黄昏外出觅食。

食物

兔耳袋狸属于杂食性动物,食物包括蜥蜴、昆虫、草籽、果实、菌类等,总之沙漠中生活艰苦,容不得动物挑食,所以兔耳袋狸几乎找到什么就吃什么。

繁殖

兔耳袋狸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但主要集中于3-5月,母兽的怀孕期约14~17天,每胎1~3仔,哺乳期3~4个月,期间幼仔一直呆在母亲的育儿袋里,5~6个月大时性成熟,寿命8~10年。

栖息地

兔耳袋狸仅见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的少数地区。

历史和现状

兔耳袋狸在过去的千百年中一直过着安定的生活,直到欧洲人涉足澳洲后它们才遭了灭顶之灾,狐狸、猫、野猪等外来食肉动物的引入使得原本鲜有天敌的兔耳袋狸家族日渐消亡,另外过度捕猎以及畜牧业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更使得兔耳袋狸的生存前景雪上加霜。目前兔耳袋狸已经名列国际濒危物种保护与贸易公约附录Ⅰ。

相关分词: 小兔 兔耳 耳袋 袋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