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小说本体论

小说本体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小说本体论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第1版 (2010年8月1日)平装: 51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45802764

内容简介


《小说本体论》以现代学理进展为严格背景,首次建构起小说本体论理论体系。在后形而上学视野中,小说本体论研究存在小说中的显现,这一显现过程是小说与存在的对话过程,后者已是小说的存在方式,即小说本体。全书吸收现代以来意识哲学和解构哲学的学理成果,立足于大量中外小说文本实践,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人手,把小说的存在方式看作虚构意识和换喻语言这两极间的动态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中,一个超越现实世界、富有多层次情感逻辑的小说世界被理性看护下的想象活动运作出来,它具体显现出了客观的、富于人文关怀的存在。《小说本体论》由此重启“后理论时代”中小说艺术的深刻人文意义。

作者简介


刘阳,男,浙江杭州人,1979年10月生,200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近10篇。另发表学术思想随笔200余篇。独立承担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一项。

目录


序二

引言 小说本体论研究概述

上编 小说本体的生成

第一章 小说本体论作为文学理论的有效性证明

第二章 本体论考察

第三章 文学与本体论的不容性

第四章 文学与本体论的相容性

第五章 小说本体论的可能性

第六章 小说与文学本体论的不容性

下编 小说本体的运作

第七章 小说与文学本体论的相容性

第八章 小说中故事的非自足性

第九章 小说中语言的非自足性

第十章 故事的自动运行与主体虚构意识

第十一章 语言的自主控制与存在的客观性

结语 小说本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拿到刘阳博士《小说本体论》这部近四十万字的厚厚书稿,心里十分高兴。刘阳曾经是我指导的博士生。想起去年刘阳拿着这本博士论文在答辩委员会的询问下侃侃而谈,将论文的总体构想、逻辑理路、创新之处雄辩而清晰地阐述出来。通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给他打了高分。我自己也感到,这是我近几年所看到的文艺学方面最优秀的博士论文之一。现在,本书经过认真修改,就要出版了。刘阳要我写个序,我当然义不容辞。下面就谈几点感想。

也许我孤陋寡闻,在我的印象里,小说理论和批评方面的著作,已经出了很多,但是,尝试完整建构小说本体论的文学理论著作,本书可能是国内第一部。仅就此而言,本书对于文艺理论就是一个贡献,就有独特的价值。当然,更重要的是本书在学术上的创新和成就,在我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后记


仿佛尚在眼前,其实已很遥远。当修改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回过头重新翻开这部书稿,那一页页观点,层次,文字,注释,都化作了青葱岁月的斑斑足印,不由我不在记忆的屏幕上回顾从前。

三十年浮生,其中二十二年在做学生中水流般度过。做完学生做老师,生命将在大学里从容定格。读书,背书,教书,写书,出书,自我鉴定乃一标准书生。而若要问此生与书结缘的显著明证,大概是从记事起,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硕士博士,记不清曾多少次流连于书店和图书馆,仰望着翻阅着那一架架一层层书籍之际,有时不免蓦然想到,什么时候也能在这里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吗?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流金的岁月,不期然迎来梦想成真的今天。

文摘


这两个结尾共同拥有的特征是,都变设问为反问,径直把问题留给了我们。前者的揣测语气并不改变其反问性质,它等于是在问,这个人明天会回来吗?回不回来呢?答案何去何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翠翠依旧迎着朝阳在茶峒溪岩上痴痴等待着二老傩送这一跃动着理想、希望和信念的举动,而这个举动透露出来的生命亮色贯穿着整部小说,从客观方向上引导着我们对它的意义参与,读了这个结尾,我们会感到小说并未结束,沿循着结尾里坦然包容着的生命力量,再回想整个故事,我们会感到获得了尽管与初读时有所不同、但更为积极明朗的印象,这也意味着,这一结尾成功地发生出话语来了。对金庸来说,问题同样不在于这一刀能否砍下去,而在于这个空白本身所蕴含着的一种复杂性和模糊性,它们在《雪山飞狐》这样的小说中也不声不响地总具备着,现在,就这样,这个结尾发生出话语的力量,我们被话语的这种力量摆置到小说中去领略那些江湖恩仇背后的复杂人性了,撇开武侠小说的特定背景,人性的复杂也是我们每个当代人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前面曾说过,金庸小说中的故事总体上处于主体性弱层次,令人回味的余地并不很明显,但这个结尾是一个例外。也许我们会记不清小说『青节的来龙去脉,却可能对这个空白式结尾过目难忘,因为话语是最深入人心的,而当有了它,我们展卷再读这部小说时又会顺利地很快进人隋节,因为话语的调节功能总是温暖的、客观的。

相关分词: 小说 本体论 本体 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