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

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丛书名: 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

平装: 32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301055218

条形码: 9787301055212

尺寸: 22.6 x 15 x 2.8 cm

重量: 699 g

作者简介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得法学士学位。1984年秋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自1990年起被聘为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正教授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中国法律与政治。1991-92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4年当选为社会学国际协会法社会学研究委员会指定理事(Board Member Co-opted of RCSL)。1996年担任日本关西亚洲民商事法研究会理事。1998年担任英国学术期刊《法社会学国际杂志》编辑委员。1999年当选为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1999年担任香港学术文化杂志《二十一世纪》编辑委员。2000年出任"亚洲太平洋综合政策论坛"筹备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从法社会学的视角、用复眼式观察方法来分析中国宪政和法制改革的一些文章。本书由四辑组成,分别涉及多元、动态、国际、实践等不同层面、不同位相的重要研究课题,既有整体关照,亦有个案分析。所申论的内容包括国家秩序的范式、法律复杂系统的制度设计及其修正、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关系、网络结构中的规范性互动、控制与异议之间的张力以及整合机制、社会结构的组合最优化、从人民主权到公民自决权、程序性要件中的意义嵌入。

本书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深沉的理性思维,对困惑中国一百余年的制宪、改宪、行宪的问题群进行了深邃中肯的解析,在立论行文中始终保持分寸感,充分留意到在路径相关条件下进行体制转型的可操作性。

目录


第二版绪言

原序

第一辑 多元视野中的宪政

宪政的复兴

一 重新认识宪政

二 假想现实与信仰机制

三 承认的程序及其复杂性

四 护宪、改宪还是制宪?

再论宪政的复兴

——亚洲新格局与中国政治变革

一 政治变革:避免权力合法性危机的必由之路

二 宪政如何防止“多数派专制”和“多数人无能”

三 也从市场逻辑来比较民主化的成本与效益

四 从孔多塞定理看民主、自由以及法治的关系

五 走出历史的阴影

宪政的规范结构

——对两个法律隐喻的辨析

一 引言

二 外部根据、等级性以及循环

三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反思

四 宪政的本质是试错的制度化

五 宪法解释和宪法改正的区别

六 从矛盾论到法治对抗轴

七 围绕抵抗权的程序安排

八 结语

法治与选择

一 跳出一元决定论的窠臼

二 现代法治的特征以及功能等价的视角

三 中国社会秩序的可选择性结构

四 新的多元法治体系的建构

五 结语:“法律的帝国”还是“选择的共和国”?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兼论对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

一 应该怎样理解法治?

二 对中国秩序原理的反思之反思

三 民主的法治离中国人并不遥远

中国司法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特征

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

再论合宪性审查

第二辑 动态视野中的宪政

社会变革与法的作用

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

通过法治迈向民主

渐进改革的新动力

宪法妥协性

让我们来重建政治共识

网络社会中的有限宪政革命

第三辑 国际视野中的宪政

从权的双重结构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人权外交与跨文明对话

国际磨擦与法律的作用

自决权与宪政理论

世纪之交日本司法改革的述评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

从边缘到中心:20世纪的制度改革与法社会学研究运动

原罪意识、财产权以及法治的道德性

秩序的正统性问题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

——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投票悖论与选举的制度设计

关于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评论

法治政府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