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现代

现代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现代


1 词语释义

1967年,郑周永创建现代汽车公司,经4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并进入世界著名汽车大公司行列。其商标是在椭圆中采用斜体字“H”,“H”是现代汽车公司英文名“HYUNDAI”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基本解释


1. [modern times;the contemporary age]∶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多指 1919 年至现在)

2. [modern]∶现代的

现代科技的发展

^详细解释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现在这个时期。

瞿秋白 《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马克思主义不能够用两种根本上不相同的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一种用来研究历史上的现象,一种用来研究现代的现象!”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人,岂非白苦一番么?” 巴金 《探索集春蚕》:“现代科学正在迅猛发展,真是前程似锦!”

^欧美


欧美所指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后1936年(1936 AD) - 公元后1968年(1968 AD)

^中国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中写道:现今这个时代,(即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是1919.5.4(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当代,1949年10月1日至今。

^词语起源


现代”是个舶来词,最早可追溯到西方中世纪的经院神学,其拉丁词的形式是“modernus”。据德国解释学家姚斯在《美学标准及对古代与现代之争的历史反思》的权威考证,“现代”一词于公元10世纪末期首次被使用,意指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度时期,目的在于把古代与现代区别。不过今天普遍公认的“现代”是指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兴起以后的历史时期。关于“现代”含义的解释,哈贝马斯的说法最具代表性,他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12最早使用“现代化”一词是在 1951年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学者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第一次使用“现代化”一词来描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特征。这种描述到今天仍不失其意义。中国现代化研究先锋、原北京大学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罗荣渠先生,就沿用这一说法来描述他心目中的“现代化”。他指出: “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现代化具有无比巨大的经济、政治能量,今天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便捷无一不是现代化带来的结果。从而,现代化也就成了人类历史行程中一道充满诱惑力的迷人风景。

2 韩国汽车公司


^企业简介


品牌名称 现代汽车 英文名称 HYUNDAI

创立年份 1967年 创始人 郑周永

所属地区 亚洲韩国 所属公司 现代汽车公司

品牌标志 椭圆中采用斜体字“H” 品牌释义 现代汽车遍布全世界 现代汽车公司(朝鲜语:邳 赂,KSE:005380 )是一家韩国汽车厂商。它是2003年韩国最大、世界第六的汽车制造商。

^现代集团标志


日前,有消息称,现代汽车集团悄然换了LOGO,由原来现代、起亚的LOGO换成蓝色字体HYUNDAI MOTOR GROUP。新LOGO在构成上删掉了原有的起亚汽车的形象,在一条代表着坚定意志和无限责任的水平直线上下,分别是英文字母“HYUNDAI”和“MOTOR GROUP”, 在颜色上,新LOGO延用原有的“HYUNDAI BLUE”意味着希望、可能性和信赖。

据了解,此次现代汽车集团换标,目的是进一步强化集团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做汽车行业领头羊。而现代建设的收购是现代汽车集团换标的直接导火索。从去年9月,现代建设债权人决定出售所持的35%股权到现代汽车。此次竞购的成功,使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旁落他人14年的现代建设终于又回归到现代汽车王朝的版图。目前,现代汽车集团已经成为了包含20多个系列的跨国公司,覆盖到了制铁、建筑、汽车、金融、零部件、IT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元化集团发展。

^汽车标志


1967年,郑周永创建现代汽车公司,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并进入世界著名汽车大公司行列。其商标是在椭圆中采用斜体字“H”,“H”是现代汽车公司英文名“HYUNDAI”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现代”首先体现了“2000年在世界上腾飞的现代汽车公司” 这一概念;其次还象征着现代汽车公司在和谐与稳定中发展。商标中的椭圆即代表汽车的方向盘,又可以看作是地球,与其间的H结合在一起恰好代表了现代汽车遍布全世界的意思。

韩国与世界汽车大国日本隔海相望,似乎在那里发展汽车工业有“班门弄斧”之嫌,但现代公司有“班门弄斧”这可贵的勇气,并正在成长为“新鲁班”。

^历史


郑周永在1947年创立了现代汽车公司和现代工程建筑公司,在1967年与美国合作正式成立了现代汽车公司。1968年,公司发布了第一款与福特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的车型“考蒂纳”。1975年,发布了基于日本三菱技术开发的第一款真正的韩国汽车“现代小马”。1976年,“小马”首次出口,由于当时世界汽车市场已饱和,因此目的国为厄瓜多尔。1977年现代汽车进入希腊,之后很快拓展到荷兰。1980年代,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韩国政府积极介入业界,要求企业做出业务调整,从而减少互相竞争的不良后果。当韩国政府要求现代企业集团在发电业与汽车与之间选择时,郑周永选择了汽车作为其集团的核心业务。当时现代决心发展汽车业务时,立下原则不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走自主开发的模式。

1980年代,日本汽车对北美大量出口,由于过于成功而导致贸易摩擦渐增,出口的汽车受到当地保护政策限制,而趁此时机,现代向北美大举进军。1984年现代汽车正式向加拿大出口,1985年现代汽车在魁北克建立了一个年产10万辆的加拿大分厂,1986年现代汽车开始在美国销售,“Excel”因其低廉的价格而被福布斯评为“十佳产品”。1988年,公司开始依靠自己的技术研发车型,首款即为中级车“索纳塔”。

现代汽车曾因其质量欠佳,而常被视为低端、不可靠和操控性差。最近,现代已经开始检查自身的形象以期建立可靠的品牌。现代的努力似乎取得了成功,其汽车销量逐年攀升。现在,现代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汽车品牌。更重要的是,从1998年开始,现代的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在车辆的品质、设计、制造和长期研究等方面投入巨资,更在美国提出了10年或10万公里的保修。2004年,现代在J.D. Powerand Associates的新车质量调查中得到了每100辆车102个问题的成绩,和本田相同,仅次于丰田。

在2006年的JD Power and Associates综合排名中,现代得到了第三位,仅次于保时捷和Lexus,超过了其长期竞争对手丰田。

1998年,在韩国汽车工业因野心勃勃的扩张和前一年的金融危机而带来的剧变之后,现代汽车收购了起亚汽车。2000年,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建立了战略联盟并断绝了与现代集团的关系。2001年,戴姆勒-现代卡车公司成立。2004年8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出售了其所持现代汽车的10.5%的股份,价值9亿美元。

现代汽车已经在其美国分公司投入了上数百万美元,拥有一个位于密歇根的设计中心、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测试场和一家位于阿拉巴马州生产索纳塔的工厂。

由于部分圣达菲车型的中间轴装配不当,或会损坏自动变速箱,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从本月开始在美国市场召回6169辆圣达菲(Santa Fe SUV)。

现代汽车公司2011年5月3日表示,将召回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生产的,装备了2.4升四缸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2010款圣达菲两驱轿车。从5月开始现代汽车经销商将对自动变速器右侧输出齿轮和中间轴进行免费更换。

现代汽车在向美国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的文件中称,由于中间轴装配不当,行驶中会产生噪音和磨损,长期使用将导致自动变速器的损坏,车辆可能在行驶中失去动力,从而增大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现代汽车业务


HMC属于现代汽车集团旗下。2003年,公司有员工51471人,年销售收入38.994亿美元,净利润1.486亿美元。现代已经在北美、印度、中国、土耳其设立工厂,在北美、日本和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

^社会公益LOGO


社会公益口号-“携手共进的世界”

口号蕴涵着旨在与近邻一起用爱心和实际行动改变社会的现代汽车的决心。“携手共进的世界”中的“携手”意在运用世界公民的行动哲学, 强调与社会形成协调的伙伴关系;“共进的”意在于反映了汽车企业特点的同时, 表达渴望发展且持续性变化的愿望;“世界”意在象征着现代汽车社会贡献哲学的社会性扩展及活动对象的全球化和传递到世界各地的现代汽车的爱心和梦想。

^产品介绍


现代H-1(Starex) 从外观上看,现代H-1有着超出一般商务车的动感线条与精致流线设计,在突显车型强烈的商用气息的同时,也展现出其现代潮流感。在空间上,由于采取了侧面及尾部的方正设计,极大的增大了车内驾乘空间。另外,车内音响系统与 AUX多媒体输入支持模式,前后手动空调与配合丰富的冷暖出风口的设置,进一步营造出舒适的车内环境。除此之外,9座的车型设计与可根据需求随时变换折叠方式的座椅,也满足了消费者商用及家庭使用的不同需求。

现代ix35

现代ix35是基于概念车ix-onic演变出来的一款量产车型,外形上ix35完全摆脱了途胜等现代SUV车型。车身大量运用锐利的线条,“Z”型腰线也是北京现代一再强调的设计亮点。同时,北京现代IX35的配置也十分丰富,6安全气囊、自动控制大灯、全景天窗、17寸铝合金轮毂、炮筒式仪表盘等无不彰显高贵气息。

ix35这款车在动力方面同样也是有2.0升和2.4升两种选择,两款发动机都是全新的Theta二代双CVVT全铝结构四缸汽油发动机,两款发动机在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2.0升排量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20kW(163马力)/6200rpm,最大扭矩194牛米/4600rpm;2.4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8kW(174马力)/6000rpm,最大扭矩为226牛米/4000rpm。这样的发动机数据在各自的级别中都属于上等水平。

3 上海文学刊物(已停刊)


^创刊过程


《现代》文学刊物。月刊,1932年 5月创刊于上海,现代书局发行。前两卷由施蛰存编辑,第 3卷起由施蛰存﹑杜衡合编。6卷1期出版后,改由汪馥泉接编。1935年5月出至6卷4期,因现代书局关闭而停刊。

^《现代》的诞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风雨飘摇,“一二八”淞沪抗日的硝烟仍未散去。在当局的政策压制下,一些左翼文艺刊物如郁达夫等编辑的《大众文艺》、蒋光慈主编的《拓荒者》等,均被查禁。鉴于前事,现代书局的两位老板洪雪帆和张静庐便考虑办一个“不冒政治风险的纯文学刊物,能够持久地按月发行,使门市维持热闹而带动其他出版物的销售”。于是,他们物色了施蛰存。

施蛰存这个名字,是与20世纪的中国文化相伴相随的。1932年的施蛰存,既不是左翼作家,又和国民党没有关系,距而立之年尚差三岁,精力充沛。其时,他已经在上海办过两家出版社,编辑过两份期刊,可谓最佳人选。

自此,施蛰存这个名字和《现代》杂志紧密相连,也和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分割。

^《现代》著名评论


易嘉在《现代》杂志著抨击苏汶

1932年10月,易嘉的文章《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在《现代》杂志第1卷第6期发表文章,对胡秋原和苏汶等人的文艺观点进行抨击。

文章说:胡秋原称"我们是自由的智识阶级,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无党无派,我们的态度是自由人的立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

胡秋原先生的理论是变相的艺术至上论。他的根本立场,在于他认为艺术只应当有高尚的情思,而不应当做政治的"留声机"。因此,他就认为艺术是独立的,艺术有尊严、有宫殿、有人格。他劝告一些政治派别说:"勿侵略文艺"。所以胡秋原的理论是一种虚伪的客观主义,他否认艺术能够影响生活。要文学脱离无产阶级而自由,脱离广大的群众而自由。阶级社会里,没有真正的自由。当无产阶级公开要求文艺为斗争工具时,谁要出来大叫"勿侵略文艺"。谁就无意之中做了伪善的资产阶级的艺术至上派的"留声机"。

苏汶先生说:"文学这卖淫妇似乎还长得不错,于是资产阶级想占有她,无产阶级也想占有她。于是文学便只能打算从良。从良以后呢?作者便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些作者 一 "斤斤于艺术的价值"的 一 就是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爱人 一 那"卖淫妇的文学"被资产阶级或者无产阶级夺去了!

文学家不是什么"第三种人"。也不必当什么陪嫁的丫环,跟着文学去出嫁给什么阶级。每一个文学家,不论他们有意的,无意的,不论他是在动笔,或者是沉默着,他始终是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代表。在这天罗地网的阶级社会里,你逃不到什么地方去,也就做不成什么"第三种人"。

苏汶在《现代》杂志上撰文回击左翼文坛

1932年10月,苏汶在《现代》杂志上撰文,对周起应、易嘉等人进行回击。他说:在翼文坛不但不肯承认即使非武器的文学也有它消极的作用,甚至还要"肃清"非武器的文学。他们因为太热忱于目前的某种政治目的的原故,而把文学的更永久的任务完全忽略了。有人写了一篇并不显然地表示了斗争意识的作品,左翼文坛便说它取材不尖端,说他没有用,应被摈入"不需要"之列。在左翼文坛看来,中立并不存在,他们把所有非无产阶级文学都认为是拥护资产阶级的文学。他们的推法是这样的:不很革命就是不革命,而不革命就是反革命。他们看来,作家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做煽动家,那就是很革命的路;另一条呢,只有反动。

苏汶说:左翼文坛还用许多手段来压制别人。第一种手段是借革命来压服人,处处摆出一副"朕即革命"的架子来。他们处了"正统党派"的优势,你批评了他的一句话,他们说你是侮辱了革命,因为他们是代表革命的。于是,一切和他们不同意的话都可以还原到"反动"这个大罪名上去,使你无开口的余地。第二种手段是有意曲解别人的话。

最后苏汶说:我无意中用了"第三种人"这四个字来指作家,意思是说,有左翼文坛那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有胡秋原先生那样的学院式马克思主义者,而作家,既非前者,又非后后者,那便随便地说是"第三种人"。殊不料易嘉先生会在这四个字上大做文章,说什么"在阶级社会里做不成第三种人"。据我现在想来,这"第三种人"未必一定做不成,而且确实已经存在了。只有从狭义的阶级文学理论的立场上看来,这"第三种人"才会必然地做不成。

"第三种人"的唯一出路并不是为着美而出卖自己,而是,与其欺骗,与其做冒牌货,倒还不如努力去创造一些属于将来(因为他们现在是不要的)的东西吧。

周起应问: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

1932年10月,周起应的《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在《现代》杂志上发表。文章说:

自由主义的创作理论的本质就是不主张某一种文学把持文坛,就是要文学脱离无产阶级而自由。周起应说,资产阶级一面主张"艺术至上主义",一面却老老实实地在利用反动的大众文艺来麻醉群众。苏汶先生之类的"摩登少爷"自然可以高谈"艺术的价值",鉴赏甚么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作品,他不但说"左翼文坛"里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文学;而且说"左翼文坛"里没有作家,因为"作者不再是作者了,变为了煽动家之类"。周起应说,在政治斗争非常尖锐的阶段,每个无产阶级作家都应该是煽动家,我们不但没有忽视艺术的价值,而且要在斗争的实践中去提高艺术的价值。革命不但不妨碍文学,而且提高了文学。只有革命的阶级才能推进今后世界的文学,把文学提高到空前的水准。

^《现代》的出版


从完颜绍元的《前言》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出版之路。

“全套《现代》共计六卷三十四期。第一卷和第二卷共十二期,由施蛰存主编;第三卷第一期至第六卷第一期止,共十九期,由施蛰存与杜衡合作编辑。第三卷第二期起,由汪馥泉主编,改为综合性的文化杂志,出至第四期,随着现代书局的歇业而停刊。”

这里想补充的是,《现代》是一部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杂志,选择施蛰存当主编出于此目的,让施杜联名主编也是基于此目的——他们担心杜衡被其他书局挖走,此长彼消。同样,《现代》上有各流派各阵营的稿件,利用人们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以及对名人的追逐来促进杂志销售。

^刊物特点


在20世纪30年代激烈复杂的斗争中﹐《现代》杂志曾经采取比较超脱的中间路线。《创刊宣言》说:“本志并不预备造成任何一种文学上的思潮﹐主义﹐或党派”﹔“本志所载的文章”﹐以“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为标准。

^作者


杂志的作者队伍相当广泛﹐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冯雪峰﹑张天翼﹑周起应﹑沙汀﹑楼适夷﹑魏金枝﹑郁达夫﹑巴金﹑老舍﹑戴望舒﹑施蛰存﹑穆时英﹑杜衡﹑杨人﹑侍桁﹑沈从文﹑周作人﹑赵景深﹑李金发﹑苏雪林等不同倾向的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创作或论文。著名短篇小说如茅盾的《春蚕》﹑郁达夫的《迟桂花》﹑张天翼的《仇恨》﹑彭家煌的《喜讯》﹑沙汀的《土饼》﹑艾芜的《南国之夜》﹑杜衡的《人与女人》﹑穆时英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长篇如巴金《海底梦》﹑老舍《猫城记》﹐话剧如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人》﹑杨晦的《伍子胥》﹐评论如茅盾的《徐志摩论》﹑侍桁的《文学上的新人》﹑苏雪林的《论闻一多的诗》﹑《王鲁彦与许钦文》﹐都发表于《现代》上。法国左翼作家伐扬古久列来华参加远东反战大会后﹐他的《告中国知识阶级》一文也首先由该刊译载。此外﹐刊物上还有计画地发表过一批有关新文学社团与作家的重要史料。

^影响


在“一谠叹”淞沪抗日战争后上海出版界一度比较沉寂萧条的情况下﹐《现代》杂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学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现代》杂志曾以显着地位发表过一批具有现代派特色或倾向的作品。编者施蛰存在刊载新感觉派小说家刘呐鸥的《赤道下》和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时﹐曾说:“我觉得在目下的文艺界中﹐穆时英君和刘呐鸥君以圆熟的技巧给予人的新鲜的文艺味是很可珍贵的。”杜衡也盛赞穆时英:“确实是在这新技巧的尝试上有了相当成功的。”穆时英收在《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两集中的那些现代派小说﹐大多发表在《现代》杂志上﹐有一段时间几乎达到每期一篇的程度。在此前后﹐施蛰存自己也继续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写心理小说﹐还用意识流手法写了《四喜子底生意》﹑《鸥》等风格韵味颇近似于穆时英的作品。在诗歌方面﹐《现代》上不仅刊出戴望舒﹑李金发等人的现代派诗作﹐编者施蛰存自己还创作了一组《意象抒情诗》。戴望舒的《诗论零札》﹑施蛰存的《又关于本刊的诗》﹐都表明了他们现代派的诗歌主张。施蛰存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中的诗大多是没有韵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它们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Texture)﹐它们是现代的诗形﹐是诗﹗”这些诗含意比较晦涩﹐因此有的读者称《现代》上的诗为“谜诗”。《现代》上介绍的外国作家﹐也以现代派的居多﹐如法国的阿波里奈尔﹑约可伯﹑桑德拉尔﹑茹连格林﹐美国的福克纳和几位意象派女诗人﹐日本的横光利一等。可见﹐《现代》杂志虽然并非现代派的杂志﹐但《现代》杂志里确实存在一个现代派──至少在小说﹑诗歌两方面确是如此。

在“左联”与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发生激烈的争论时﹐杜衡(苏汶)在《现代》上先后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等文﹐以所谓“第三种人”的面貌参与争论。此后﹐周起应﹑瞿秋白﹑鲁迅﹑冯雪峰等先后为这场争论写了文章﹐给苏汶以批评﹐这些文章也都在《现代》杂志上发表﹐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文艺自由问题论辩”。《现代》正是这场论辩的一个主要阵地。

相关分词: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