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仙人

仙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仙人


1 神话传说中人物

仙人是中国本土的信仰,也就是神仙,仙人在中国信仰有近两万年的历史,甚至更久远。仙人信仰在中国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有了,后来被道教吸收,又被道教划分出了神仙、金仙、天仙、地仙、人仙等几个等级。远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本土就有了仙人的信仰。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把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不是佛教信徒的修行人)也翻译成了仙人。



^介绍


(一)今天,千万不要再把道教中的仙人和佛教中的仙人混淆。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甚至会繁衍小孩(见《杂譬喻经》相关章节),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而且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升天——注意,死后升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古印度的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实在可叹。

其次,仙人也不等于印度诸天(即佛家的天人)。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愚痴的僧人胡说什么“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释迦牟尼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也!

当佛经翻译成汉语时,梵文的诸天(即佛家的天人)意思,在汉语中没有相同的词汇,就找了意思比较相近的天神、神仙来表示。

久而久之,就有人认为佛教的天人就是道教中的天神、神仙了。

佛教的天人是众生,佛、菩萨不是众生,超脱轮回。道教的天神、天仙和佛教的佛、菩萨类似不是众生,超脱轮回。因此,绝对不能用汉译佛教中的天人、仙人来理解道教的天神、仙人。从古至今,印度都是没有仙人(即神仙)信仰的。

(二)汉译佛教中的所谓仙人,梵语r!s!i,巴利语isi。(一)音译利师、哩始。是指古印度佛门之外的外道修行人,古印度也大多住于山林,能够保持长寿,其中不乏上百岁的。在中国古代,由于汉语中没有相同的词汇,就找了本质完全不同的、原本和印度没有半点关系的中国本土信仰的仙人、神仙、大仙来代替。略称仙。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载,这些外道修行人皆持成就禁戒,常修苦行,具足威德,有大光明,或住山河,或居林薮,食果饮水,具有五种神通,游行虚空,一切所为无有障碍。汉译佛教中,又以佛为仙人中之最尊者,故亦称大仙。

(三)婆罗门教及印度教用以指吠陀颂诗之作者,然未必指特定之人;后亦泛称一般之圣人,是在神、人、阿修罗等以外之似神如人者,并被赋与极大之法力神通。一般分为三类:(一)出身于神者,至今汉译仍然受到古人不当的影响,翻译为天仙,(梵devar!s!i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天仙相当于佛教中的天人,不可和中国本土信仰的神仙划等号。(二)出身于婆罗门者,至今汉译仍然受到古人不当的影响,翻译为梵仙(梵brahmar!s!i )。(三)出身于刹帝利者,至今汉译仍然受到古人不当的影响,翻译为王仙(梵ra^jar!s!i )。有时又分七类,即上记三类外,另有大仙(梵maha^r!s!i )、至上仙(梵paramar!s!i )、多闻仙(梵s/rutar!s!i )等。这些汉译仍然都是受到古人不当的影响,都千万不可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仙人概念相混淆。

^神话学


在最早的吠陀本集中,仙人是指吠陀颂歌的作者,大概是指史前时代雅利安人部落的祭司。传统上,梨俱吠陀中的每首颂歌都照例署上一位仙人的名字。这些人可能真有其人,也可能是某一祭司家族或师徒相传的祭司集团的代称。吠陀颂歌本身就提到许多仙人的名字,这些人是最早向因陀罗等大神献祭的神官,同时也是最早的一批神职政治家(尤其是极裕和众友;关于他们的神话表明,早期吠陀祭司对原始形态的雅利安人政权有重大影响)。后来“仙人”称呼被普遍化,泛指那些贤哲、圣人,尤其是博学的婆罗门。而吠陀仙人也不再被认为是颂歌的直接作者,他们只是得到了最高存在的“天启”,并把这些颂歌吟诵了出来。

仙人故事的种姓倾向性非常明显。较晚的仙人神话明显能看出婆罗门加工的痕迹,他们极力渲染修道仙人的种种超自然法力(特别是无限夸大苦行的力量),以抬高自己种姓的地位,以至于把他们写得超过了三大主神。例如推选最受人类爱戴的主神时,湿婆和梵天都因为怠慢婆利古仙人而落选,获此殊荣的是对仙人必恭必敬的毗湿奴。与之相对,吠陀时代的仙人们显然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他们恭敬地崇拜因陀罗,极裕还因此被称为“因陀罗之友”。至于众友仙人的神话,它明确地反映了婆罗门与刹帝利之间的斗争,同时鼓吹婆罗门为尊(众友在还是刹帝利时屡屡败在极裕仙人手下,于是认识到婆罗门远比刹帝利高贵,通过几千年的苦行把自己的种姓变成了婆罗门)。

许多仙人看来有某些真实依据。例如蚁垤,通常认为确实有这样一位整理罗摩衍那的诗人,在他的真实事迹失传后,出现了关于他的仙人传说(相反,创作摩诃婆罗多的广博仙人通常认为只是一个假托的称号,不可能是单一的作者)。早期的学者也可能被其后代弟子神化为仙人,如迦毗罗仙人是数论哲学的创始人;语法学家波你尼也被加上了仙人头衔。此外,有些学者认为,仙人故事是有现实的社会依据的。所谓仙人是一些在“森林”里建立了村社式的生活基地的婆罗门修道士,仙人传说正是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尤以摩诃婆罗多中的《森林篇》为典型。

^仙人分类


道教认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而北周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仙的层次出发,将神仙分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后也有升仙的希望与机遇,从而说明南北朝时已有“鬼仙”的说法。唐时的《天隐子》又将神仙分为五类,称:在人称人仙,在地称地仙,在天称天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条目中则将神仙分为九品,称:“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真、圣之号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次第。这与《太真科》的分类方法大致相同。总之,关于仙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后来《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

^天仙品位

亦称“仙人”、“飞仙”、“大罗金仙”。指居于天府、能举行飞升的神仙。《天仙品》: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抱扑子内篇、论仙》与《仙术秘库》均其列为第一等。《墉城集仙录》将升天之仙分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若从修炼角度上看,天仙为修证之最上一成,修炼之最上乘。丹道中所指的“炼虚合道”的大成景界。届时神光普照,化身万千;一得永得,一证永证,神通恢阔,法力无边。天地闭时而不同闭;天地开时,开辟度人。

^神仙品位

亦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道经曰:“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得本元气,故曰炼形为气,正性无伪,故曰真人。”庄子曰:“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热“,”“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淮南子曰:“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从修炼角度上看,神仙为修炼之上成。丹道上讲为炼神还虚的乳哺阶段。此时炼形化炁,胎仙自化,阳神已成,脱质升举。即运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为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重浊之形,化为轻清之炁;纯阳之体,尽为神通万化。届时体变纯阳,阳神已成,具有神通万化之功能。

^地仙品位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无神通力之仙。据《天隐子》记载,在地为地仙。《仙经》云: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地仙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属于中等仙人。据《仙术秘库》载,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秘要经》认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从修炼角度上看,地仙为修炼之中成。丹道上讲指完成炼炁化神的胎养阶段。此时能够在长寿的基础上证到长生,但是尚无神通变化可言,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此时仍有呼吸和饮食,形质未能全部化为轻清。但修炼至此,容光焕发,步履轻疾,寿増无量。

^人仙品位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钟吕传道集》:“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无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又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其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贻吐纳之训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仙。”《金丹真传`序》曰:“补完气血,复成乾体,复得外药,结成内丹,此人仙也。”《武术汇宗》:“有从下关用功者,不使真气泄于阳关,保守元气,镇守下田,不悟移鼎换炉之法,而安长生不老之果,或延寿于数百年,或延寿于数千年,久而不死,谓之人仙。”从修炼角度上看,人仙为修炼之下成。丹道上讲指炼精化炁的筑基阶段。此时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肉体坚固,长寿不老。其方法有:绝谷、忘情、纳津、吐纳、持静、持戒、存想、采日精月华、导引、闭息、自然、无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志,坚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乐延年,但有形之躯最终必坏。

^鬼仙品位

又称“灵鬼”。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钟吕传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人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舌而已。”又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武术汇宗》:“一味闭目寂坐,冥心寂照,则静中寻静,悟人顽空寂灭矣.而未灭尽定,只炼得一个强定之阴神,到气尽时,阴神一出.便为灵鬼,谓之鬼仙。”从修炼角度上看,鬼仙为修炼之最下乘。丹道上讲指仅仅限于基础的性功修炼阶段。修证之时.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内守,悟人顽空。到撒手了结之时,定中能出阴神,阴神属于清灵之鬼,而非纯阳之仙。在修炼之时,有人年事已高,肉体衰朽,或者环境困难,无从保障,今生修成已无望,乃用此法,可出阴神,以为下辈子继续修证.同样属干鬼仙。此法有:投胎、夺舍、借尸、转世等。

^古今神仙


^至尊三清及诸尊神

三清

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

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五老君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

^天地日月星宸等诸大神

四御

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为岁星(木星)

荧惑星(火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镇星(土星)

^北斗七星君

第一天枢

第二天璇

第三天玑

第四天权

第五玉衡

第六闿阳

第七摇光

第一至第四为魁

第五至第七为标

合而为斗。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四灵二十八宿

苍龙(东):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西):奎、娄、胃、昴、毕、觜、参

朱雀(南):井、鬼、柳、星、张、翼、轸

玄武(北):斗、牛、女、虚、危、室、壁

^十方诸天尊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圆明道母天尊:斗姆,北极坎宫

^三官大帝

天官:紫微大帝

地官:清虚大帝

水官:洞阴大帝

降魔护道天尊:亦称高明大帝.祖天师,即道教创立者张道陵

真武大帝:亦即佑圣灵应真君.翊圣保德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亦即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元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亦称青玄上帝

太乙雷声普化天尊:亦称都天纠察大灵官.王善天君

南极长生司命真君:亦称南极真人.寿星.老人星

东岳大帝:全称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天齐大帝,东岳泰山君,酆都大帝

^灵官.太岁诸神及人身中之神

灵官:有所谓十天灵官.九地灵官.水府灵官.五百灵官.五显灵官

功曹:亦称四值功曹,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神

城隍:据说由《周礼》蜡祭凡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

土地:由古代之社稷神衍化而来

灶君

门神

财神

瘟疫神

^真人和仙人

四大真人(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南华真人:即先秦道家学者庄周

微妙元通真君:冲虚真人:即先秦道家学者,郑人列御冠

通玄真人:据传为文子,姓辛名钘,一名计然

洞灵真人:即亢仓子,亦称亢桑子.庚桑子

仙人(超脱尘世.有神通变化.长生不死,是谓仙人)

赤松子:神农时雨师

宁封子:黄帝时人

赤精子:颛顼时人

彭祖:颛顼帝之玄孙

容成公:黄帝之师

安期生:海上仙人

三茅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

许真君:晋代道士许逊

^北五祖

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君王玄甫

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钟离权

纯阳演正警化采佑帝君吕洞宾

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刘海蟾

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

^南五祖

紫阳真人张伯端

翠玄真人石杏林

紫贤真人薜道光

翠虚真人陈泥丸

紫清真人白玉蟾

^北七真

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马钰

长真凝神玄静温德真君谭处端

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刘处玄

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邱处机

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晤王处一

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郝大通

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元君孙不二

^八仙

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 唐代五言律诗


^基本信息


名称:《仙人》

作者:李贺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注释译文


翻翻:翩翩的样子。

白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祥瑞之鸟。

南山:终南山。

桃花:王母仙桃树开花。

^诗词鉴赏


全诗前六句写仙人超然物外的形象,那不食人间烟火,清静悠然的意境似乎令人心摇神动,然而,末两句一出,诗意陡然一变,意境顿时开阔。原来,仙人们也是一批趋炎附势的人,只要能迎合君主,他们便曲意逢迎,急不可待地报告桃花开放的喜讯。末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它构筑了全诗讽刺的基调。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3 女道士

仙人,唐人用以称女道士。 唐李白《玉真仙人词》,王琦注引胡震亨曰:“玉真公主,睿宗女。字持盈 。太极元年出家为道士,筑观京师以居。”

4 古代一种杂戏

出处:《魏书乐志》:“﹝天兴﹞六年冬,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凰、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以备百戏。”

相关分词: 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