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先秦两汉考古论丛

先秦两汉考古论丛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先秦两汉考古论丛




图书信息


作 者:黄民岳 著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1

版 次:1

页 数:510

字 数:756000

印刷时间:2008-6-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030222091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先秦两汉考古学的论著52篇,内容包括秦汉陵墓制度,秦汉简牍、铭刻与墓志,汉代礼制建筑与饮食文化,早期铁器与农耕,两广青铜文化,南越王与南越国的考古学问题,闽越瓯越都城所在地问题,以及人牲人殉与俑葬等问题。这些文章,大部分是作者亲历考古工作的研究成果,多有独立见解。综观全书,有助于了解先秦两汉考古研究发展的轨迹。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和广大历史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秦汉陵寝

汉代诸侯王墓论述

西汉陵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汉茂陵“阳信家”铜器所有者的问题

再论汉茂陵“阳信家”铜器所有者的问题

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墓主推考

关于武威雷台汉墓的墓主问题

秦汉简牍述略(附帛书、骨签)

云梦秦律简论

西汉齐王墓器物坑出土器铭考释

西安三桥高窑村西汉铜器群铭文补释

嘉祥宋山汉安国祠堂题记释读

史籍所见的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

关于王莽九庙的问题——汉长安城南郊一组建筑遗址的定名

关于西安大土门遗址的定名问题

汉代人的饮食生活

关于秦汉人的食粮计量问题

汉代的亵器——兼论“虎子”问题

早期墓志的一些问题

记凉台东汉画像石上的“髡笞图”

神判法与“獬豸”决讼——法的起源

夏禹铸九鼎的真相

汉画“升鼎图”

关于中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的问题

陨铁制器和人工炼铁

云南土法炼铁的调查

古代农具统一定名小议

汉代南方牛耕和火耕水耨

两广先秦文化

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

南越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沦南越国出土青铜器

论南越国出土铁器

论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

南越王墓的丝缕玉衣和组玉佩

南越国六夫人印

“朱庐执到”印和“劳邑执刲”印——兼论南越国自镌官印

关于广州南越王墓的墓主问题

关于贵县罗泊湾汉墓的墓主问题

铜提筒考略

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

从出土遗物看南越王的饮食

南越王墓出土文字资料汇考

南越木简选释

闽越东冶汉冶县的治所问题

闽越国出土铁农具初步考察

闽越、南越和夷洲的比较研究

东瓯故都所在地问题

泉州南朝以前的历史考古问题

古代泉州的开发和郡望堂号的流传

人牲人殉与中国古代社会

东周俑葬与人殉

编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秦汉陵寝

“陵”指帝王的坟墓,“寝”指帝王灵魂生活起居的处所。帝王死后,在墓地上,要仿照现实生活中的模式,建宫殿,藏神主,具衣冠,按时进奉生活用具和饮食,这就是所谓的“陵寝”。

一般认为,中国的陵寝创始于战国中期,成熟于秦汉时代①。秦汉帝王的陵寝比先秦国君要复杂得多,除了有坟丘式的“陵”和绕以垣墙的“陵园”以外,还有与之相配合的寝殿建筑,西汉还要在陵旁建庙。根据考古发现,瘗埋在陵园内外的乘舆车马、珍禽异兽(或用明器代替)、玉圭、璧,以及模拟军队列阵送葬的兵马俑群,妃嫔宗室大臣的陪葬墓,都是秦汉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秦代陵寝

秦在统一六国以前,秦国国君墓地上已出现简单的陵寝设施。根据陕西考古报道,葬于雍城(今凤翔)陵区,时代约当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的秦公陵园,平面多作东西窄,南北长的竖长方形,有双重壕沟围绕,墓上大多发现有享堂建筑遗存;葬于芷阳(今临潼)陵区,时代属战国晚期的秦先王陵园,四周仍环以壕沟,墓上开始出现坟丘,墓上原有的享堂,则被移置于陵侧,成为陵寝、便殿②。秦始皇的陵寝建制实际上是在秦先公先王陵寝建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不过改壕沟为垣墙,并加以扩大和复杂化。

史籍对秦始皇的陵寝制度记述不多。《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着重记始皇坟丘和陵内的埋藏,未及地面建制;蔡邕《独断》、《续汉书祭祀志》对始皇陵的地面建筑也只简单提到“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所以,对秦始皇陵寝建制的了解,只能通过田野考古的勘察和发掘。

秦始皇陵的考古勘察,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③。1974年以来,勘察发掘全面展开。目前已基本上搞清陵寝的平面布局。它大约是由陵墓、陵园、寝殿、(包括兵马俑在内的)多种陪葬坑以及陪葬墓组成的。其中的多种陪葬坑、陪葬墓已作了部分发掘,其他主要是依靠勘探资料认定的(图一)④。

相关分词: 先秦 两汉 考古 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