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作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在担任《华盛顿邮报》记者期间由于披露水门事件而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本书讲述了希拉里严苛的童年生活,在耶鲁大学的爱情保卫战,以及如何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比尔克林顿,最终成为白宫的新主人、成为一个掌权的女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版权信息


书名: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

原书名: A Woman In Charge

作者: 美 卡尔伯恩斯坦 著

译者: 张岩 魏平 刘宁

定价: ¥48.00

ISBN: 978-7-5086-1045-0/K.103

出版日期:2008-1-11

开本: 16开(170×250)

点击率:113

印张: 23

装帧: 平装

字数: 580千字

内容简介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载誉归来,花费六年的时间,全面、客观、公正地记录了美国政坛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真实的人生。

出生在罗德姆家族,希拉里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苟言笑的父亲带给她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恋父情结和传统保守的政治理想,而温顺善良的母亲则教给她人生最重要的态度“隐忍”与“平衡”,正是这两种冰火不容的家庭教育,使得希拉里能够坚定、从容地走过她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从一位古板保守的“戈德华特女孩”成长为自由派民主党人,从稚嫩的时尚牺牲品变成身着权力套装的政治领袖,从苦苦挣扎的“第一夫人”变成一个实权在握的参议员。

希拉里与克林顿的婚姻曾被无数人称之为“天作之合”,然而他们的政治生涯和感情生活无一不经历了数次的跌宕起伏。他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起,而极具讽刺的是,他们之间所有的矛盾冲突无一不源自他们的伟大梦想。自从比尔克林顿1992年成功当选总统以来,白宫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高聚光时期,无论是“葆拉赖斯”案、“白水案”,还是差点葬送克林顿前途的“莱温斯基绯闻”,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媒体猛烈抨击的焦点。乔治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司法机构确认的总统,而他的当选则是要恢复白宫以前的荣耀,恢复由克林顿夫妇亵渎了的传统价值观念。

然而,历史即将被重新书写。随着希拉里逐渐成为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人物,一位集各种矛盾于一体的政治家,一位大权在握的参议员,一位卓尔不群的政治领袖,这个国家也将可能在她的带领下,沿着另一条没有人走过的克林顿式道路前进。

1) “美国第一任女总统”:(CNN新闻报道说)希拉里在2008年总统大选候选人中人气最高,有很大的可能从“第一夫人”成功升级为“第一女总统”。党内对其呼声最高,无论按照性别还是种族、肤色的选民支持率中,希拉里的支持票数最高领先奥巴马30多个百分点。美国很可能首次出现“夫妻档总统”。

2) 作者是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他及其助手报道的“水门事件”直接迫使尼克松总统引咎辞职

3) 本书是对希拉里最真实、最客观的描述,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包括希拉里充满神秘色彩的童年生活、个性张扬的学生时代、与克林顿之间的分分和和、标新立异的政治生涯等等。这是作者历时6年时间、采访了200多位希拉里的密友、政敌、支持者之后的详细记录,故事的生动性和详尽性为市场上其他图书所不能企及。

作者简介


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在担任《华盛顿邮报》记者期间由于披露水门事件而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他与伍德沃德一起写过《总统班底》和《最后的日子》两本书;还与马可包力提一起写了《教宗:约翰保罗二世与我们当代的秘密》;他还是《忠诚》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描写他的父母在麦卡锡时代居住在华盛顿时的回忆录。他曾经为《名利场》(他是这一杂志的特约记者)、《时代周刊》、《今日美国》、《滚石》以及《新共和》杂志撰写过文章。他还是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台的华盛顿局局长和记者。他现与妻子克里斯廷一起居住在纽约。

目录列表


序言

第一章 严苛的童年

在战后充满希望、欣欣向荣的环境中,罗德姆一家却像几只不合群的鸭子,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都是因为休罗德姆古怪的性格。

第二章 独立生活

这个来自中西部的乡下女孩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受到相对周全的庇护,突然间,她来到了一群令她感到自惭形秽的优越年轻女孩中间。

第三章 耶鲁的爱情与战争

为了更好地追求他们超乎寻常的远大抱负,两个性格如此迥异的人居然能够紧密配合,并且相互扶持,可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连做梦都像不到自己能找到一个如此理想的伴侣。

第四章 以阿肯色为家

在刚刚遇到比尔克林顿的时候,希拉里就热忱地相信一个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现在,她有些犹豫和迟疑了。

第五章 竞选成功

早在比尔之前,希拉里就相信他能够赢得1992年大选,甚至在老布什总统的民意支持率接近90%的时候,她仍然坚信不疑。

第六章 过渡期的女人

大选结束几天后,迪克莫里斯和希拉里就已经开始在电话上讨论,她应该在新政府中担任什么职位。

第七章 宣誓就职

在新政府的艰难诞生过程中,新政府以及克林顿夫妇的矛盾简直数不胜数。

第八章 白宫的新主人

再怎么形容克林顿上任后的前100天的混乱都不过分,许多错误在竞选胜利到宣誓就职之间的过渡期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第九章 “斗士”第一夫人

这些高层官员看到了战斗状态中的希拉里,轻松、机智而且冷静。她审时度势,发出前进指令,并且时刻准备战斗。

第十章 下坡路

克林顿夫妇没有想到,见识过里根夫妇得好莱坞皇家风范和老布什夫妇的贵族气息的白宫,会不欢迎自己的阿肯色风格。

第十一章 处处碰壁的医疗保障

克林顿夫妇来到华盛顿是要完成自己的宏伟目标的,其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第十二章 重塑社会价值

希拉里把1992年总统竞选的胜利看做是全美人民灵魂的一次精华,,这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也是精神的胜利。

第十三章 艰难时期

在希拉里看来,华盛顿本身的文化存在许多问题,这一切使得她对于克林顿的助手、国会民主党人和共和党反对派更加火冒三丈。

第十四章 既非骗子,亦非恶棍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希拉里在律师、朋友和一些实力派私人侦探的帮助下,一直在全力避免克林顿的性丑闻影响到他的政治前途。

第十五章 事实还是妄断

独立检察官上任之后,克林顿政府俨然有了两个白宫机构。两者搅在一起,使白宫的正常行政难以为继。

第十六章 低调妥协

尽管希拉里搬出了西翼,不再公开参与决策,但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几乎天天咨询和指点她的律师团,从法律上掌控着局势。

第十七章 漫长的季节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希拉里已经开始计划采取措施,保卫他们的执政地位。她知道,她将可能又一次成为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

第十八章 掌权的女人

希拉里竞选总统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由一个女人掌权,前总统丈夫幕后运筹的新的克氏政府将会如何统治这个国家。

致谢

后记

封底文字


或许没有人做好准备迎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然而,希拉里在人们的怀疑和唏嘘声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有人说,希拉里天生是为政治而生;也有人说,希拉里和克林顿在美国人面前玩起了权力的跷跷板游戏。不管如何,人们对于这位前“第一夫人”在政治转型过程中怀有的种种心态备加关注了。

也许,在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比尔克林顿之后,这是希拉里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持续的满足、欣慰和成就感。现在,无论从婚姻、政治生涯还是个人价值观上,希拉里已然成为一个掌权的女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序言选摘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我的言行不仅仅会影响到比尔和我的未来,也会影响到整个美国的未来。我的婚姻正摇摇欲坠,我不知道它的天平将要或应该向哪一边倾斜。 —希拉里克林顿《亲历历史》

1999年2月12日中午,希拉里身着款式保守的裤子、简洁的上衣,脚穿平跟鞋,面带微笑,大踏步地走进了白宫会客厅。她接下来的举动将会改变她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将改变美国的历史。自从1970年她遇见克林顿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对他不离不弃,陪伴他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其中包括那件让全世界一片哗然的“莱温斯基事件”。从她和全美国人民听说这个名字的那天算起,一年多已经过去了。在这段日子里,她的生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华盛顿也是如此。现在,希拉里就要摆脱这一切了,不过,她不是要摆脱婚姻,不是要摆脱华盛顿,也不是要摆脱民众意志对她的约束。希拉里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她就要做出最后的决定,决定自己是否要在从未生活过的纽约州参加美国国会参议院议员的竞选,从而使自己从第一夫人成为一名真正的公职人员。

楼下的总统办公室里,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身穿宽大的法官袍服,这身法官袍服是他自己设计的,衣袖绣着金边,只有在审理总统弹劾案时他才会穿上这身衣服,这无疑使得整个场面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在每位参议员面前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红色的皮制文件夹,里面有对总统作伪证、妨碍司法公正的正式书面指控,当然还有等待他们填写的选票。这次表决的结果完全在人们预料之中—必须有2/3的人投赞成票才能宣布总统有罪,而只有共和党人才会投赞成票。第一条罪名45票赞成,第二条罪名50票赞成。继1868年美国第17届总统安德鲁约翰逊之后,克林顿是第一个受到美国众议院弹劾的总统,而他即将被宣告无罪。

克林顿能够继续担任总统职务,主要归功于总统夫人采取的行动。然而,恰恰是他们夫妻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他此时陷入受到众议院弹劾的尴尬处境。

7年后,比尔克林顿开始考虑该怎样生活,而希拉里则在努力成为美国的总统。由于丈夫的不忠,她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而在参议院的一个任期届满后,她已经成了民主党内一名颇具知名度的领袖。她是一位集各种矛盾于一体的政治家,一位与众不同的参议员和名人。她几乎统御了整个美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并频繁地在媒体亮相。

2006年,她以绝对的优势再次取得参议员竞选的胜利。人们喋喋不休地谈论她的政治观点、她敏锐的商业头脑、她的未来、她的道德观念、她的性观念、她的宗教信仰、她的外表以及她的婚姻(还在谈)。她独自一人就已经把克林顿政敌的愤怒及恐惧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媒体的煽风点火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她从来都会毫不吝啬地满足媒体贪婪的胃口。有时,人们对她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在位总统的关注。2000年,也是那个身穿金边衣袖袍服的大法官与其同僚们在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了乔治布什的当选。乔治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是由全体选民选出,而是由司法机构确认的总统。他之所以当选是因为他在竞选时向选民们保证,他要恢复白宫以前的荣耀,恢复被克林顿夫妇俩亵渎了的传统价值观念。

然而,就在这位继任者灾难深重的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极度崇拜名人的国度里,希拉里克林顿已然成为这个时代与众不同的人物—达到了即使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黛安娜王妃、艾森豪威尔或者埃莉诺罗斯福也从未达到过的高度。在一片喧闹嘈杂中,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激烈争论着希拉里的事,他们相互谴责甚或对骂。在国外,人们遇到一个美国人就会问:“她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她吗”“她会当选美国总统吗”“她是同性恋吗”在国内,她继续游刃有余地扮演着参议员的角色,以她的魅力打动两个阵营的同僚们;她为同党人士募集金额破纪录的基金(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竞选筹集资金);她慰问了美驻伊部队,一边小心谨慎地对他们的任务表示支持,一边又设法撇清自己和总统签署派兵伊拉克的命令之间的关系,设法让大家忘记她曾经投过的那张促成了此行动的赞成票。

在这个过程中,比尔克林顿成为她坚强的后盾。现在,角色出现了三百六十度大逆转,克林顿政治联盟的重心转移到了争取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希拉里一边。在将希拉里打造成为“第一女人”的工程中,克林顿一直站在幕后添砖加瓦,做她的顾问、咨询师和战略制定者。

在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的那些年里,他们的朋友及同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克林顿与希拉里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希拉里具有极强的自我发展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在感情上,他只是个刚刚从牛津学成回国的毛头小伙子。”克林顿夫妇在2001年1月20日搬离白宫时,一位身心俱疲的总统助手如是说。另一方面,希拉里参议员则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她那非同一般的适应能力—从为戈德华特助选的“戈德华特女孩”成长为自由派民主党人,从稚嫩的时尚牺牲品变为身着权力套装的老江湖,从曾苦苦挣扎的“第一夫人”变成一个实权在握的参议员。

在“莱温斯基事件”无情侵袭她的生活时,她成功转型,以快刀斩乱麻的果决摆脱了这个问题的纠缠,这是最能体现她应变天赋的事例。“希拉里做的这件事想一想都让人觉得荒谬。”一位曾在他们夫妇手下工作的助理说,“现任的美国第一夫人还没有离开白宫,就打算到她从未生活过的纽约去参加参议员的竞选。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政治顾问都会说,太荒谬了,太可笑了,简直愚不可及。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而她的确做到了!”

事实上,尽管二十多年间新闻界一直揣测说希拉里有这样的野心,她的密友们也曾力劝她去参加竞选,但她却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要去为自己谋取一官半职。在成为第一夫人后的几年间,她一直盼望着能过上一种与学术为伍,兼顾政策倡议活动的生活,她最大的愿望也许是当上某个大学的校长或某个基金会的主席。只有那么一次,竞选公职的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那是1989年,当她得知丈夫自以为爱上了另一个女人的时候。她曾经考虑过与他离婚,然后在第二年(克林顿州长任期届满的时候)去竞选阿肯色州的州长。知情的少数人说,她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受了很大伤害,感到愤慨难平。不过,虽几经周折,希拉里和克林顿终于还是和好了。1991年,希拉里告诉克林顿,是他参加总统竞选的时候了,他会赢得1992年的大选。

在比尔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希拉里曾向她的闺中密友黛安娜布莱尔透露,一旦入主白宫,克林顿的性冲动—多年以来她怒火和痛苦的根源—一定会因总统职位所限而有所收敛,即使不是因总统职责的庄严而心生敬畏,也会因为被关在白宫这个“金笼子”里而动弹不得。

不可避免地,弹劾的丑闻爆发之时,就像以往共同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危机和斗争一样,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才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才是家庭和国会战争中谁都没有说出口的开战理由,“莱温斯基事件”只是催化剂而已,如何应对总统的弹劾最真切地反映出了她所做出的选择。

葆拉琼斯控告克林顿总统对其有性骚扰行为,此控告直接导致了莫尼卡莱温斯基丑闻的东窗事发。克林顿在此案中的代理律师罗伯特贝内特后来说道,琼斯事件的结果恰恰凸显了他所说的“希拉里问题”。贝内特确信,克林顿拒绝听从法律顾问明智的建议与琼斯庭外和解(琼斯声称当时克林顿不请自脱,对她意图骚扰),只是因为害怕希拉里生他的气并离他而去。而与总统有染的其他女人,已经与希拉里以及克林顿的总统职位纠缠在一起,无法理清了。

希拉里本能地意识到了琼斯案的危险所在,感觉其中隐藏的破坏性因子可能会进一步摧毁他们苦心经营的世界。琼斯案件开庭之前不久,希拉里曾和克林顿的前州长办公室主任贝齐赖特通过电话,哽咽着请求她帮忙想办法阻止案件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那个时候克林顿的政敌已经完全控制了整个案情的进展。案子在继续审理中,而克林顿夫妇的婚姻关系又一次陷入了绝境。克林顿不敢向妻子承认这件事,担心还有其他事情跟琼斯案一起浮出水面。因此,他决心赌一把,而这一次的赌注就是他的总统职位。他当初否认曾与莱温斯基发生过性关系时,也是这样考虑的。

而那些非常了解克林顿的人都知道,这是克林顿的一贯伎俩。可以这么说,没有希拉里就没有克林顿的一切,希拉里是与克林顿的过去、现在以及他的总统职位和感情生活唯一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他们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相识到克林顿当上阿肯色州州长,再到克林顿成为美国总统的22年期间,克林顿夫妇俩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政治信仰、一整套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共同点是他们一次次讨论、一次次完善的结果。虽然他们两个人本身具有不同的个人经历、专业知识和背景,但现在他们很清楚彼此是这条路上的唯一旅伴。虽然希拉里的智力能力远不如克林顿卓越,政治天赋也稍显愚钝,可是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希拉里都是克林顿的政治合伙人,他总是和她一起商讨有关政策制定、战略方针、思想观念和雄心壮志等各种意义重大的事情。

1974年夏天,希拉里应邀参加了司法部“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的工作(该调查以尼克松总统引咎辞职而告终)。在调查委员会的工作结束之后刚刚一周,希拉里就把自己的行李打包进一辆大众汽车,离开华盛顿到阿肯色州投奔克林顿,帮助他竞选国会议员。她又花了一年时间才下定决心嫁给他,因为她非常清楚,他从一而终的概率比他当上总统的概率还要低。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劝说过希拉里:难道她真的能够在克林顿追求仕途的时候生活在阿肯色州这个穷乡僻壤吗难道她真的心甘情愿放弃自己成为政界新星的大好前途而把自己的命运和克林顿的未来拴在一起吗她这样做怎么能够获得这个女权主义盛行的时代的认同呢希拉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总是:“我爱他。”同时,她不断提醒自己,克林顿是她及她的朋友们认识的最光彩夺目的人(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事实证明,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婚姻有延绵不断的爱情,有旷日持久的思想和激情的冲撞,而激烈的争论就是一个个休止符。希拉里的忠告向来是克林顿处事技巧和政坛发展过程中的指针。不过,在当州长和总统期间,他偶尔也会不听从希拉里的建议,而是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让希拉里备感受挫。

他们常用“旅途”来描述一起走过的日子。这段旅途中既有无尽的浪漫又有勃勃野心。这条路穿越了广阔的政治原野,在那里,他们意图用自己及同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理想目标来影响、激发和鼓舞整个国家的社会意识。从他们自己及其朋友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确信,从恋爱时期开始,他们就把彼此看做是自己宇宙里最明亮的星辰。他们能量和志向的融合从来都不只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他们两个,是为了创造无限的可能。他们会重新书写美国故事。随着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生涯逐渐接近巅峰,他们的对手和敌人也越来越多,受到的打击也越来越大。无论是什么样的屈辱,他们都不会屈服;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危机、陷阱或者攻击,他们都兀自岿然不动;稍微软弱一点的人都无法承受那样的打击。当代美国政坛中还没有谁的旅途比他们的更充满激情、更震撼人心。

在盖棺论定将克氏旅途写进历史的那一天,相信有史家良知的修希德狄斯①们一定会把1993~2000年这一时期描述成克林顿夫妇共同执政的时期。这个概念最初是作为总统候选人的克林顿1992年在新罕布什尔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自豪地提出的。不过,这种提法很快就因为在政治上不够谨慎而被收回了。当上总统之后,他就开始偷偷实施这一理念了。在接下来的8年里,它界定了美国政治生活的基调,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从根本上来说,克林顿任总统期间,最基本同时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动力系统就是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关系紧张时就像齿轮里进了沙子,关系融洽时就像上了润滑油。这种情况是白宫里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有时甚至连总统自己也不知如何处理所谓的“希拉里因素”。

姑且不论克林顿路人皆知的渔色本性,入主白宫后,尤其是在初期,克林顿所犯下的各种战略和战术上的弥天大错都跟希拉里有关。这一系列失误包括:她搞砸了的医疗制度改革,在他们执政时期一直犹如乌云罩顶的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还有导致共和党人在国会占据上风的种种错误和失败。另外,白宫许多工作人员根本就不称职,司法部部长连连下马而且总是找不到合适人选,希拉里所谓的商品期货交易丑闻,白宫旅行办公室资金管理丑闻,白水土地交易案调查,以及重要的参议员与众议员的离心离德—这一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应该归咎于希拉里。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夫人亲手将丈夫的执政列车推出轨道。在执政两年后,克林顿夫妇的联合执政触礁了。第一夫人担心自己会受到指控,而且也确实面临这样的威胁。当时,总统和夫人都经历了严重的精神抑郁。在1992年克林顿宣誓就职的那一天,希拉里被当做偶像受万人景仰,而此后,她一直受到政敌的无情打击,时至今日,不仅极端右翼分子憎恨她,数以百万从来没有支持过共和党的选民也开始讨厌她了。在华盛顿,只有少数人爱戴她,更多的人则很怕她。克林顿以他惯常的逃避方式来寻求安慰,而希拉里则重新捧起《圣经》,温习童年时代学习的卫理公会教派教义,重新思考该教派创始人约翰韦斯利所教诲的“服务”的教义:尽可能地做一切好事,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手段,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方式,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地方,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时间,尽可能地惠及一切人,尽可能地持之以恒。在整整两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所有这些努力帮助希拉里意识到,自己已别无选择,要么主动脱离白宫的权力链条,要么等着被剥夺这些权力。于是,她离开了华盛顿,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待了几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团结那里的女性来重新寻找迷失的目标,补救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她和他的重新崛起之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不过,纽特金里奇的傲慢给他们帮了大忙。1995年,金里奇带领议员抵制总统提出的财政预算,导致了预算流产,许多政府部门因此而无法运作。(金里奇也是莫妮卡莱温斯基快餐性服务的始作俑者。)1996年,克林顿在大选中成功连任,克林顿夫妇大获全胜。没有几个政治分析家能够预测到这样的结果,毕竟克林顿夫妇的开局太不利了。

1997年1月20日,克林顿第二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的“旅程”似乎又回到了正轨。这是对那些曾试图纠缠、烦扰他们的人的有力回击,同时也反映了所有美国人对克林顿夫妇政策和政见的认可。

一年后,灾难再次降临。《华盛顿邮报》及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都报道说,独立检察官在别人的劝说下重整旗鼓,又开始了总统调查工作。这一次,检察官后知后觉地发现克林顿总统曾与一名白宫实习生维持暧昧关系长达16个月之久,而总统在葆拉琼斯案审理中否认了此事,作了伪证。由此引发的烈焰几乎吞噬了克林顿的总统宝座。但是,6天后,希拉里出现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今天》节目中,并宣称作为他的妻子,她信任他,相信他“没有与那个女人—莱温斯基女士,发生过性关系”。正是作为妻子的希拉里对他的信任挽救了他的总统职位。在1992年的总统竞选中她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节目中,向全国人民保证,那个他所谓的情人无非想要炒作一条八卦绯闻,好骗取一本畅销书写作的合同。

尽管其他所有人都不相信,但她却真的相信他的说辞,相信这一次最具毁灭性的对克林顿不忠的指责纯粹是诬蔑。在此后7个月里,希拉里都对此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他派律师来通知她做好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山崩地裂,因为此前他对她撒了谎—他向全美和全世界承认,他的确撒了谎。

这也许是他们两个人生活的最低谷了,而希拉里却再一次挽救了他。首先,她决定暂时维持他们的婚姻。她请来牧师和心理咨询师照顾他。然后,她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力都投到了这场战斗中,试图摆脱他被弹劾的厄运。她愤慨而又伤心地意识到,克林顿实际上已经把他们共同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部抹杀了。作为他的妻子,一名律师,一个政治战略家,以及唯一能够拯救克林顿时代的人,她的资质是无懈可击的。她后来在书中写道:“我从水门事件调查中学到的一切都让我相信,没有任何可以拿来弹劾比尔的依据。”

根据已经发生的一切来看,希拉里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届满之后的崛起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