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西高镇

西高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西高镇


西高镇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西高镇面积为23平方公里,人口约1.73万。西高镇有11个行政村,92个合作社。17个党支部(分别是11个行政村支部、机关、三站、中学、小学、卫生院和企业支部),现有党员579名。



乡镇简介


西高镇距广汉市中区仅十一公里,距什邡市城区十公里。境内有4个村紧沿湔江而居,与驰名中

外的三星堆隔江相望,西高镇村村通水泥路,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广木公路、成岳铁路穿境而过,货运极为便利。西高镇基础设施齐备,社会治安良好,投资环境优越,能源丰富,通讯发达,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商品流通繁荣活跃。

乡镇建设


西高镇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现有耕地面积22712亩,人均1.3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油菜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坚持走无公害、绿色生产之路,于2002年被国家定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2008年来,西高镇立足本地农业实际,瞄准市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搞好区域化布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步建成了四大农业产业基地。即: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小家禽养殖基地和优质粮油生产基地。2002年,西高镇成为广汉市第一批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乡镇,并规划实施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2004年底,德阳市水稻专家大院在西高镇白里村落户,成为我省水稻育种、试验、示范产业示范园区。

特色产业


2008年8月,西高镇政府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各种措施,召开村社干部会、散发宣传资料、推荐科技种植蔬菜新技术、新品种、动员广大农户抓住秋种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秋种作物。通过这些措施,种植秋种蔬菜的群众积极性骤然升高,纷纷根据自己的土质条件,因地制宜地种上了韩国萝卜、日本萝卜、秋莴笋、秋黄瓜、秋马铃薯等各种不同的10多个品种的蔬菜,经过短短的两个多月的发展,西高镇共发展秋种蔬菜6200多亩,其中成片成规模的蔬菜种植基地3800亩,占总面积的34%,预计总产值将达到6000多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2%。

2008年,马堰村、李堰村、大沙村的蔬菜种植走上了专业村、专业社的健康发展轨道,形成了规模,成片的秋种蔬菜在全市形成了一个可喜的亮点。

农业建设


2007年8月16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盆地单季籼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任光俊博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一行到西高镇视察广汉核心区、示范区。2007年,广汉市作为成都平原的粮食生产大县,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盆地单季籼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水稻、小麦两大粮食作物的核心区、示范区,在省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高镇作为广汉市的核心区,在2007年的水稻季实施中,依托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了15亩超高产攻关研究与示范,选用II优7号、川香9838、II优084等超高产品种进行2600余亩的高产示范,采用塑盘旱育秧,免耕撬窝移栽,配套杂糯间栽、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008年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任光俊一行在详细听取了项目专家和广汉的汇报后,对核心区、示范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并指示专家和基层技术人员继续作好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争取四川省的项目现场验收会议在广汉西高召开。

致富之路


广汉市一些农户对调整结构既盼又怕的时候,西高镇党委政府引进日本早春一号良种茄子试种,同时寻得可靠销路,2008年可望为西高镇1.7万多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左右。自2006年,这个镇的一批农户跟风引进种植西芹,结果市场风云突变,每公斤销价竟由1元多暴跌至几分钱,许多农民对市场产生恐惧。针对这一现状,镇上意识到要带农民走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着棋,就必须解决好产销脱节等难点,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他们在得知广汉市已成功引进了日本良种茄子的消息后,仍“摸着石头过河”,前年只引进试种了20来亩,产品由台湾一家公司保底收购,种植户收入比种粮高数倍。2007年,西高镇种植面积扩到130多亩,新增受益农户上百户。他们引来台商投入400多万元兴办加工厂,年可加工2000亩日本良种茄子,此举进一步给农户吃了定心丸,2008年自愿参加种植者达1500户左右。

医疗机构


医疗概况

西高镇卫生院位于广汉市西高镇致富路,始建于1952年1月,现医院占地面积3600M2,建筑面积达2600M2,业务用房面积1600M2。通过五十余年的发展,西高镇卫生院已初具规模,全院现有干部职工32人,其中行政后勤人员7人,医务人员25人。医务人员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20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8人,麻醉师1人,医士7人,护士3人,药士2人,检验士1人。并配有100mAX光机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B超等大型医疗设备,基本上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医院内设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及放射、心电、超声诊断、检验等医技科室。设有住院部,住院病房8间,床位20张,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为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卫生院十分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建立特色专科,方便病人就近就诊。现重点重点建设急诊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

急诊科

对各种意外伤害、交通事故、中毒、及各种急、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处理。对各类常见疾病如腹痛、头痛、各类创伤、发热、腹泻等疾病进行诊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及技术娴熟医护人员抢救治疗。设备齐全有:洗胃机,便捷式心电图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快速血糖检测仪等,能及时准确地为急、危、重病人进行迅速的诊断与抢救处理,为挽救重危病员的生命而尽心尽力。外科骨伤科:现引进两名外科主治医生,现能开展阑尾炎手术、胆结石手术、疝气手术、痔疮手术、腋臭手术、包皮手术、烧烫伤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取钢板。

妇产科

免费接送孕产妇及回访,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从产妇入院起直至顺利分娩,全程负责产妇前产后知识宣教,分娩陪伴,产后康复及护理、回访等。科室拥有电离子治疗仪、多功能手术床、胎心监护仪等一批先进器械。能开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手术治疗。对乳腺病、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前庭大腺囊肿治疗等有很好的疗效。

权益维护


2002年4月4日,西高镇党委政府及镇团委、农民工会、劳动保障所,经过艰难的长达40余天的艰苦工作,一起长达5年之久,涉及17个青年农民工工资拖欠案得到了圆满解决。2002年5月,西高镇、马井镇等地的17名民工,在西高镇建筑组长骆青明的召集下,投入了上一级包工组长北外乡9村马功清的名下,承包了西藏普南地区边防检查站的修建工程。经过将2007年的修建施工,工程基本完工,仅有一些收尾工程和事务,因此,工程款也就无法结清,两位负责人便只给这些民工借发了“下山费”即回家的路费,安排大家先回家,工资待工程完全竣工结完帐后带回结付。青年民工们只得先回家等候,谁知这一等便是5年之久。

青年民工们左等右盼,2007年2月,终于打听到了他们回家的消息,便先找到了骆青明讨要无果,便一同又到了马功清家里仍无实效。

2007年2月,青年民工们找到了西高镇党委、政府,镇团委、农民工会、劳动保障所,相关负责人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并把追讨农民工工资作为一级组织在作风整顿中提高执行力的现场考场来检验执行力和行政效能的效果。立即联系到了广汉市总工作、市劳动监察大队到了西高镇解决现场。经详细对账、清账,由于很多款项往来既无单据又无签字证据,仅凭一些没有签字的流水日记,进行了近一天的核对、调解,初步达成由小组长骆清明付民工工资8000元,骆青明当场表态要立即在马功清那里结完账就付,并承诺于2007年3月16日兑付。到期的2007年3月16日,骆清明分文未结到手,自然无法兑现给民工。

青年民工们又找到西高镇党委政府和农民工会、劳动保障所。西高镇立即安排了3了名相关负责人与全部民工一起到了市总工会,再次进行调解无果,便立即前往北外乡寻找上级包工组负责人马功清,经过整整一天的清帐核对、政策宣传、依法调解,分别做通了双方的思想工作,到下午5时终于达成了分期结算、付款协议,当天兑现了4000元分发到了民工手里,余款4000元于2007年4月4日付给民工。

生产措施


2008年来,西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西高镇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是组织培训。把西高镇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安全员及机动车驾驶员组织起来,系统学习和培训《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同各村(居)委会及企事业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

三是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严格做到对重点企业、公共场所、交通安全等的“月检”,中小企业和非煤矿山单位的“季检”、“半年检”。

四是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利用宣传车、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有效形式在西高镇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

相关分词: 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