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西村

西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西村


1 广东省广州市西村

西村(Xīcūn)由西场、西溪、增、大岗元、里山组成的片区。在广州城区西北部,紧靠珠江支流增埗河。唐时成村庄。因地处城西,统称西村。明、清时,属南海县恩洲堡27村范围。位于广州市城西有“藤乡”美誉之称的金沙洲沙贝,占地面积约八千多平方米,拥有员工四百多名,有十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生产设备先进,力量雄厚。所有材料均选用优质的印尼进口藤,开发出各类沙丝、合丝、藤芯等原材料。并大量编织生产藤席、藤笪,如:磨青席、坑片席、青密笪、中眼笪、坑片笪、骨片笪、斜纹笪等各款式的半成品。

2 山西省太原市西村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约距市区20公里。原属阳曲县,人口约3000人。为傅山的故里。傅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武术家兼书画家,又精医学。著有《霜红龛集》、《傅山女科》、《两汉书姓名韵》等。

3 浙江省永康市西村


^村情简介


西村地处浙江省永康市东部,位于方岩山与灵岩山之间。山环水绕,相传古有三十六峰围合,诛茅结舍十八寮。东屏方山古峰九官山,南望灵岩山将军岩,西抱岘峰西郭山,背枕(南岩)石鼓山,与方岩天门遥相对峙。由里西村和外西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原属游仙乡三十四都,1935年5月属灵麓乡,1950年10月,属岩后乡,1959年10月改属石柱人民公社岩后管理区,1961年11月属岩后人民公社,1983年属岩后乡,1990年属方岩镇。1992年有178户、631人。

^人文历史


西村建村可追溯于唐代。据《西川应氏宗谱》记载,唐初,永康有应傅岩者为台州经略,遂居台州梅林、怀仁、下角。唐元贞年间,应傅岩幼子、兵部员外郎应德珏从下角回迁永康,居后岭,即今之西村。

古时义乌南乡和永康北乡通往缙云、仙居、临海、丽水、温州的古道通过西村,今有世雅至新楼(舟山)的公路纵贯村东,与省道相接。村旁设有停靠站。又因为西村地处方岩风景区的中部,从方岩南去灵岩的游人香客经西村,从灵岩北去方岩的香客游人也经此地。村民往往在沿途建房,既是自家的住房,又是歇客店。西村很早就成为旅游服务的专业村之一。

据《方岩指南》记载:至清光绪年间,方岩邻近的西村,南货、京货,店铺林立。挂牌的客寓有老隆兴、新隆兴、应宝兴、应大兴、应大昌、应永昌、应仁昌等。从事旅游业的户占西村80%以上,有铺位300多个,全年铺位利用率70%以上,旅游旺季几乎百分之百的户宿客,旅游和进香旺季,游人香客多,村内住宿困难,村民就把游人香客介绍到邻村去投宿。抗日战争初期省政府搬迁方岩,旅游业更为繁盛,村落沿途成街。

清末至民国时期,村里出了个学识渊博的书法家应继周,其父是著名藏书家胡凤丹的女婿.他早年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参加过反清组织终南会、龙华会,而后加入光复会。曾任永康县立中学校校长,在当时县里小有名气。村里的商店、客寓的照牌,不是请他取名,就是由其丹书。

^自然景观


西村的村北和村东是著名的石鼓寮风景区。石鼓寮,背靠方岩寿山五峰书院,由南岩、寿星岩、半闻岩、象岩、灯盏岩三面围合,而成后坞、小寮、半闻岩、大寮四大谷地,有小五峰石城诸称。

后坞景区,谷口有石钟、石鼓摆置左右。右侧峭壁之旁有40多米高的凌空石笋、石葫芦,刀削斧劈般的挺立,十分壮观。谷底层岩相叠,大小石室上下左右相连。置身于其间,清幽送爽。山洼里修了个水库,其石笋倒映,峰奇水秀,相映成趣。左边危岩壁立,洞穴层层,南北横贯。绝壁腰际有一条高两丈,宽丈余之径道,由洞穴相沿而成,称曰"半天长廊"。廊道下不远处有一洞厅,明亮轩豁,建有玄中寺。廊道之南,上面有一硕大石洞,曰金鼓洞。洞顶悬挂两块光洁的圆矶石,状似人乳,谓之乳石,有水从乳石中点点滴滴下落,水质晶莹透亮,尝之甘甜可口。洞口有一巨石,状似大鼓,谓之石鼓。石鼓寮以此得名。

半闻岩,在狮子峰之北侧。狮子峰,峭壁千尺,形象逼真,步移景变,维妙维肖。似僧尼敲鼓,似象鼻嘘气,似天马横空,似乌龟爬釜。半闻岩清幽至极,岩之半腰,有洞厅1500平方米,高4~5米,深25米,内设寺院,曰千佛寺(原名永思庵)。据《可投应氏宗谱》文集卷载:“永思庵始建于明嘉靖癸亥十月甲子之吉创,元子、凤韶承命服劳,以督其事,越明年清明栋宇告成……”现易名千佛寺,岩洞深邃,宽敞轩豁,群峰环峙,松枫成林,胜似画屏。明进士应龟麓有诗赞云:“西岭盘旋簇万峰,千年石鼓尚遗踪;妖氛已扫声还寂,太扑方涵韵未通;回瞑何曾惊鹤梦,更残无自伴晨钟;芳名早已登仙籍,拟逐箫韶奏九重。”应廷章(号龙泉)和韵“旧说延真石化松,今看石鼓尚遗踪,萃灵到此留化护,诧异当初有韵通;未入钩谐正磬鼓,谩云韶护协黄钟;太平天子调和日,共舞门庭庆九重。”小寮,两侧丹崖对峙,洞穴层层迭迭,谓之八卦洞。谷地枫香,竹林蔽日。两侧一帘珠瀑挂于崖前,落差80米许。两峰交汇处,仰望似羊角天。石隙一挂,酷似五峰龙湫瀑,曰莲花瀑,瀑泉倾注小石潭,真可谓“峡束青天小,崖底六月寒。”千古泉,村东半公里许,在古峰半山腰。一股清泉从岩隙喷溢而出,终年不断。冬天热气腾腾,常年水温在4~6摄氏度,品其味甘甜可口,是一种天然优质低矿化软水;论水质可佳,其流之大,可与杭州虎跑泉媲美,有人盛其水隔年无淀杂物。经有关部门测定,其水质达到1985年英国法规矿泉水要求,属白岩层水质。含有锶、锂、钠、钾、重碳酸根、钙、硅酸、锰、镁、氯根、碘等微量元素,对高血压、关节炎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多发性中风偏瘫)等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疗效。

^人文古迹


石鼓寮是浙江东南香客前往方岩观光朝拜胡公的必经之路,也是历代名流寻胜探幽的好去处。其中大寮驻足的名人更多。较著名者,宋代有朱熹、陈亮、吕祖谦、石天民、应孟明;明代有宋濂、王阳明、黄绾、程文德、应典、周凤鸣、程梓;清代有吴廷康、俞樾;民国期间有黄绍?、余绍宋、吕公望等。

大寮,曲径通幽,景色天成。寿星岩下有个大石洞,名欲屋洞。洞宇宽敞,冬暖夏凉。此洞是宋朱熹欲屋、吕祖谦读书处。洞厅设寺院,曰德清寺。建于宋代。当时规模宏大,有僧众数十人,现寺厅内塑观音、罗汉堂。南宋淳熙年间,陈亮、朱熹、吕祖谦(东莱)世称“三贤者”在五峰研习学术期间,吕祖谦、石天民寻幽到此,曾创办东莱书院,读书讲学。抗日战争初期,省政府迁方岩寿山,浙江省主席黄绍?,曾驻足于此。洞顶有壁泉,均匀漏滴,可作时钟,终年不涸。其源处有石梁长十几米,中有壁缝,穿石透光。寿星岩东侧丛竹修篁,景色清幽。寺西南侧,隔涧峭壁千寻,岩际有双瀑飞腾而下,状如鸳鸯,为鸳鸯瀑。每遇风晨雨夕,瀑声益壮,泠泠可听。其玑珠溅玉,注下有深潭,曰斑鱼潭。潭周巨石纵横错落,名曰列坐石。憩坐其上,观斑鱼往来翕忽,饶有情趣。潭水溢涨漱玉桥,拾级而上,象鼻峰有玲珑翘角的黄公亭。此亭为纪念明代学者黄绾而建。亭东下侧,有一水库,雅称象峰湖,湖中露出几块矶石,形似仙桃。水中倒映着一柱双叉石笋。构成山中有湖,湖中有石笋,山水相映,水天一色的画卷。

从古至今,有不少诗人以“石鼓留声”或“石鼓遗音”吟咏石鼓寮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986年在永康全市评选景区景点时,“石鼓留声”被评为永康十景之一。

4 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


^古村概况


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唐朝中期称长乐,历史上还设立过邻、里、村等建制。唐代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出自长乐里,故西村称为“状元故居”,“状元村”。

西村是唐宣宗笔下的“南方远地”;是唐懿宗敕字“文德”的家乡。至今遗存有千年城堡、唐宋古井、明朝长乐里牌坊、清朝民居等。

西村现有水田8000多亩,农户208家,总人口979人。 近十余年来,读上大学的就有30多个。据统计,西村是河儿口镇、渔涝镇村中出大学生是最多的。

^古村得名


据《莫灼华》族谱记述,1800多年前的唐宪宗年间,入粤太始祖为莫辅廷和其父莫建苍,到封开为官的太祖是莫让仁,此时,西村一带称长乐。

莫让仁定居长乐后,长乐已有李、张、严、白、杨五姓人家居住,根据当时10户为邻、15户为里的划分,长乐又称为长乐里。

长乐从原址西村中轴线的石头仔垌(即今渔涝河上游一带)划分村落,把现在的西村划作“西城村”。

在唐末莫宣卿中状元后的唐咸通年间,西城村又改称为“西村坊”。

宋朝以后简称为“西村”,即全称为封川文德乡长乐里西村,后来几经变迁,县、乡名已变化,只保留“西村”至今。现在又称“状元村”。

^民情风俗


封开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发祥地之一,乡村带有百越文化色彩,唐宋时,封开的乐舞、百戏已十分普遍。《南越志》载:“越市多在村坊,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西村也有着悠久的民间艺术,深为大众喜闻乐见。

旺龙节

旺龙节始于道光初叶(1821年),每隔10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届时全村男女老少手举火把,围绕整个村行走一圈。古代传说中龙为毛虫灵物,有象征吉祥之意。故当地村民都习惯地组织活动,家家齐备丰食美肴,请来醒狮队、八音班、杂技团表演热闹一番。四面火把高烧、紫气腾腾,弥漫长空。

摆文武(舞)

明末清初由当地民间组织表演。一般在每年的正月,马戏表演队到群众中贺年。最早由一个书生骑白马抓书卷,一武生骑枣红马抓刀枪领队,多人敲打锣鼓走乡过村表演,主要是音乐动作和武术套路,配置有男女角色,脸谱、服装、头盔。表演过程与传统的粤剧相仿。后期,以舞狮队形式出现较多,舞狮采青表演、武术表演为主。

状元诞

状元诞又称诞期,在清乾隆年间十分盛行,每年中秋后的八月十七是莫宣卿诞辰,莫氏宗族从海内外归来,一是在墓地、二是在祠堂祭祀。是日,炮竹声声,香火连天,热闹非常。

晚上举行文艺演出,多为采茶调、运童调、哭嫁歌、白鹤舞等,常见的是民歌(山歌)对唱。如问答式“何物开花二更半,何物开花在地连,何物开花浮水面,何物开花面向天?”“杨梅开花二更半,番薯开花在地连,红莲开花浮水面,鸡冠开花面向天。”

^主要景点


状元祠(大梁宫)

状元祠座落在西村民居前,气势非凡,幽雅别致。

唐末,这里是“南山飞凤”之地,传说,西村当时未有状元祠,只有乡贤祠,而最早的状元祠应是如今的“大梁宫”,是由梁姓族人兴建的,梁姓与莫姓有姻缘关系,即莫宣卿的恩师梁明甫是莫宣卿的舅舅,在莫宣卿中状元后,梁明甫便筹资兴建,称为“岭南第一状元宫”。后几经变化,成了随喜设置的私塾,后成为供奉天神梁太尉的宫庙。

唐末咸通十一年(公元871年)封州刺史李邦昌表书懿宗皇帝,奏浩莫宣卿谥为“孝肃”,乡族才将乡贤祠改为状元祠。清代重修,光绪甲申年三月十四日,祠移至今西村良种场位置。《封川县志》载:封川状元祠“在文德乡长乐里(今西村一带)祀唐状元莫宣卿。”由两柱雕龙冲天式单檐组成的清彩绘顶,巍巍状观,有大殿三间,大门上方中间竖匾额题有乾隆手迹的“孝肃状元”四个大字,祠内珍贵古物繁多,香火鼎盛。上世纪50年代末,许多庙宇被毁,状元祠也不例外,祠中宝物或被熔铁,或被烧毁,或被挪作他用,散失严重。

1996年,移至此地重建状元祠,1997年12月19日竣工,占地面积1090平方米,座西北向东南,用现代砖木构筑,建筑风格仿效唐代时的原貌,过厅式结构,连进三座。门廊两柱金漆雕龙盘桓,人称“龙柱”,门前一对石狮,左踏幼狮,右踩银宝,栩栩如生。

一座文祠与民宅交相耀映,烘托出西村胜境的古朴典雅。状元祠一直是历代莫氏后裔望祠祀祖的地方,也是历朝不少地方官上香朝拜的场所。唐刺史白鸿儒于此观莫宣卿诗卷,兴叹“如真金美玉,不落形迹,如化工生物,不事妆点,而生气宛然如在也”;宋进士莫天佑发出“凤昔临封一僻隅,先生特起扫云衢”之感触;明知县方尚祖也有“平桥横跨祠前锁,四野流霞万树霜”的概叹;清仪光中情难自禁:“大魁公肇始,文德此事新。”

状元匾

状元祠内现存有“孝肃状元”石刻两块,记述为清乾隆四年雕刻阳文,一块竖匾镶在祠门上方,高1.5米,宽80公分,花纹雕边。另一块在祠内三进莫宣卿像后为横匾。刻字清晰可见,花纹玲珑。“考肃状元”石竖匾高悬门顶,此匾是镇祠之宝,是西村遗存的皇帝手迹,

状元像

状元祠殿堂设莫宣卿坐像,由名师用樟木雕刻,涂金粉妆身,高1.8米,座高40公分。在2005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开光揭幕,数千人踊跃祭拜。像后是石雕的横匾额“孝肃状元”,像前是一方案台,摆设文房四宝,象征着状元当年的“勤耕苦读”。

读书堂

封川县志记载,莫宣卿读书堂,在麒麟山下。西村原有莲花堂、关帝庙,历史上曾香火旺盛。

古民宅

西村民居既相连又相隔,方方正正,用小巷区分,横纵平直,很有西安建筑特色。人称“乡村小西安。”

状元坊

旧县志记述,状元坊在封川县前街,清隆庆四年知县朱武为状元莫宣卿建。西村明清时有状元坊和长乐里坊已毁,仅存坊塾。

状元墓

封川县志载,莫宣卿墓在县北百十里文德乡锣鼓岗,碑石尚存。即现河儿口镇新街邻侧。墓大开阔,坐东向西,环境幽深,通墓处路口有莫宣卿墓之牌坊。

西村八景

雄祠朝晖 “初开混沌处,古祠映朝晖。诗笔本无敌,西村香火迷。”旭日东升,与状元祠相晖映,景色在清晨淡雾中烟霞与香火迥异。

笔架莲花 “屏开青嶂列,花发醉荷风。半日清闲梦,笔架山水中。”与村相对的山峰似五朵莲花盛开,传说是五龙的化身,山形起伏如案台笔架,另有意境。

麒麟含珠 “夕阳天际坠,山影俱崔嵬;仙犬时闻吠,麒麟口欲开。”落日如丹珠,正好降落在麒麟山顶,远远看去,庞大的山影与雾霭染得殷红的夕阳形成十分壮观的画面。

南山飞凤 “松深鹤未见,嚣远自风清;浅草带烟碧,南山有凤鸣。”村倚之山远看如一彩凤欲飞,林木苍翠,山谷幽深,松涛鸟鸣,使人忘却尘世的喧嚣。相传,“飞凤下山,为西村莫姓始祖”。

古居遗迹 清乾隆年间建有堂皇壮观的12座古建筑,一场大火烧毁十座,现仅存2座,保存完美,四壁新净,壁画雕塑、飞檐斗梁色彩如初,令人难以想象历经多年风雨,仍沧桑得如此轩昂,有诗云:“村中一亩地,祖建镇中位,华丽十二座,一毁尚余二。”

唐井幽韵 古时传说龙脉于此,人称井为“脉源”,后莫宣卿中状元,念其年少时常在井边洗砚,又称“墨泉”,再改称“状元井”。天然石灰岩凿成,四季水如琼浆,色为青中显蓝。后遭贼人毁坏,现存遣迹。诗曰:“地无乳虎气,井有老龙蟠;光涵遗韵在,移向此中看。”

长乐古堡 西村地处长乐古址,乾隆年间此地筑有城堡、城墙、长乐里牌坊,属地繁华,现仍保存着遗迹,逶迤而行,方知村落古深深几许。有诗道:“千寻积石长,遗构城堡墙,形势留残壁,古村劫后霜。”

状元林翠村后有花卉草木公园,占地十余亩,种植有各种树木,是村里专门为考上大专院校的人设置的植树园,“状元”在此植树一棵,刻碑一块,大有状元遗风之盛。有诗赞道:“天碧晓云轻,翠林开胜景;烟霞凭领取,到此逸奇情。

^特色文化


状元文化景点

西村还是封开的旅游中心点,这里自然风光秀丽,西望麒麟山晚景,东看笔架莲花山秀色,北赏田园落英缤纷的秋红,南观清逸古森的飞凤南山,有文化积淀深厚的“孝肃状元”祠,历代名人题诗、挥楹、新建状元林公园等历史人文景观,合成了“西村八景”。

西村民俗独特,有着两广(广东广西)和南北(南方和中原)文化的交融,孕育了独树一帜的西村文化。莫宣卿的精神,衍化出山歌、采茶调、刘三妹的传说和南方粤曲流派出哭嫁歌、壮歌等风格各异的民间歌谣;西村还有庆诞游、舞龙舞狮、大刀长枪舞等原生态的民间艺术。

溯源莫姓

莫氏乃姬姓之裔,周宣王十八太子之后。秦汉时期居钜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今河北省任丘市),赐姓为?。据《正字通》载:“唐元十三年,命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以?类郑(郑的繁体字),去邑作莫。”莫氏宗派以此为源。

唐太宗后,莫氏的一支由顺天府钜鹿迁入江西省,再入福建莆田。唐中期莫建苍由莆田入岭南,为莫氏入粤始祖。历经莫辅廷、莫让仁后定居封州文德乡长乐里(今封开渔涝、河儿口一带),生莫宣卿。

封开西村、蕨村、都尚三地莫氏宗族与广东广西等地莫裔商定,重新派行如下:

如崇伟承业,伦本有真宗;家声大昭著,瑞福益昌隆;

任仁传圣道,兴学培豪雄;书香常济美,丰泽贻昆仲。

孝肃状元祠楹联

西村孝肃状元祠原有许多历代知名人士、文人墨客题写的楹联匾额,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欣赏。例:

此名村古落,纳天地灵气,云去云来锦朗朗;

有秀木成林,承状元遗风,叶舒叶卷郁葱葱。

^历史名人


莫宣卿

莫宣卿(公元834-约869年)字仲节,谥孝肃,号片玉,封开县人,生于渔涝河儿口南山下一户农家(古封州文德乡长乐里西村蕨村一带),出身寒素,幼年丧父,梁母管教,6岁得舅父梁明甫(封州儒学)调教,天资聪敏,勤奋好学;7岁吟就“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句,人称神童。后入读封州官学,巧遇李宗闵(唐宰相贬封州)收为门生。博学多问,求知欲高,学业大进,心向仁途。修“书屋倚麒麟”山下,昼夜苦读。唐大中五年(851)宣宗皇开科取士,宣卿《赋得水怀珠》中状元,成为岭南第一个状元郎。入翰林授职,后赴任浙江台州别驾(州副官),迎母之时卒于故里。一生撰词赋诗,如真金美玉,后人集成《莫孝肃公诗集》(遗失),唐封州剌史白鸿儒作序。

封川长乐里莫氏考取功名的人氏比较多,除状元莫宣卿外,唐朝的莫藏用在唐大历中年曾做过员外郎;莫齐考取博学宏词科。据不完全统计,莫氏进士18人,举人30余人,国学30余人。

5 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西村

西村,位于普宁市区北15.5公里处,人口2555人。南宋末年,方氏移民从福建设莆田迁此,后建城池,村处城池西门,故称西门,后改称西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设多为贝灰三合土结构平房,部分混凝土结构楼房,有耕地450亩,以农为主。个体企业三家,建筑施工队二个。洪棉公路从村南穿过,村中有名胜古迹孔庙、学宫,学宫后山有惠风亭、革命圣地。1920年普宁县第一中学建于此,现为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普宁县共青团支部成立于此。现有五常学校1所,洪阳初级中学1所,村委办公大楼1栋。是曾任中共华南分局书记、中侨委副主任方方同志的故里。

6 陕西省武功县南仁乡西村

西村全村总人口617人,128户,耕地面积431亩,人均纯收入2145元。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现大棚菜50亩,饮食、运输、劳务输出发展较快。

7 云南省宜良县狗街镇西村

西村隶属于狗街镇西村行政村的自然村,属于坝区。位于狗街镇东边,距离狗街镇1公里,(是西村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0.8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86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1575亩,其中:人均耕地0.5亩。全村有农户876户,有乡村人口3128人,其中:农业人口3128人,劳动力207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3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1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8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西村

西村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沙朗乡大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沙朗乡西边,距离大村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政府1公里。国土面积6.61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粮、豆、蔬菜、花卉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90亩(其中:水田711亩,旱地179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850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3亩,主要种植桃子、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20.5亩,其中养殖面积85亩,其他面积398.9亩。有石灰岩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3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343户通自来水,有1户饮用井水。有343户通电,有26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2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6.97 %和 95.6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63户(分别占总数的 82.51 %和 72.68 %)。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3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1户;有效灌溉面积771亩,其中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8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1 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3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27.1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2.30万元,占总收入的 13.51 %;畜牧业收入187.04万元,占总收入的 16.5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00头,肉牛5头);渔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 0.35 %;第二、三产业收入729.38万元,占总收入的64.71%;工资性收入54.4万元,占总收入的 4.83%。农民人均纯收入3659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3人(占劳动力的 16%),在省内务工128人,到省外务工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蔬菜、水果,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2.46 %。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54户,乡村人口1335人,其中男性646人,女性689人。其中农业人口1335人,劳动力960人。该村以汉族、白族族为主,其中白族1246人、汉族86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50人,占人口总数的41.3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15人,参合率92.27%;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公里。有4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完善。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沙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10人,其中小学生145人,中学生6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土地承包合同33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1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6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支部4个,党员总数49人,党员中男性党员29人,女性党员20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20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50%的耕地靠天年好才有收成;2。地处山区、交通信息闭塞,发展经济困难;3。缺资金、缺技术,发展特色农业有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9 云南省富民县东村乡西村

西村隶属于东村乡东村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东村乡南边,距离村委会1 公里,距离乡1公里。国土面积2.4平方公里,海拔1678.8米,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758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512亩,其中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2528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6户,有乡村人口510人,其中农业人口475人,劳动力31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10 河北省饶阳县西村

河北省饶阳县西村的正式名称叫思吉村。思吉村因在饶阳旧城西,故人们习惯称为西村。

村民相传王莽赶刘秀,刘秀路过该村时,正是鸡叫之时,但鸡未叫。故名思鸡,即思念公鸡之意,后世演变为思吉。

今考后汉书光武本纪,上述传说无可靠根据。据乾隆饶阳志记载,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七0五年,孔兴朝为饶阳教谕。原籍浙江绍兴人,在孔兴朝十岁时,父母继逝,葬于通州。兴朝父母和已遗言迁葬饶阳,以表示对饶阳还有遗爱。后迁来,葬于城西思吉村,在墓旁建居守灵。前后各两间。肖朝的四个儿子居处室,母亲谢氏与子妇四人居内室,一天到晚哀号。三年如一日。后人为纪念他们,以村名为思吉村。思吉即思善的意思,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人们习惯思西村。

11 河南省巩义市西村镇


^地理位置


西村镇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总面积 73.6 平方公里,山岭面积 19.1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5 万亩。辖 16 个行政村,人口 6.0 万人。

^矿产资源


该镇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 9447 万吨、铝石 9870 万吨、硫铁矿 600 万吨、铁矿石 150 万吨、紫砂陶土 700 万吨、石灰岩 5200 万吨。2001 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5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 573 万元。

^发展规划


近年来,西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转观念、引民富,办实事、帮民富,抓经济、带民富”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农业方面,依托南山北川的自然条件,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积极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 4.5 万亩耕地中,可浇地 22000 亩,旱涝保护田 14000 亩。“南养北种”富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种植、养殖业迅猛发展,现有万头猪场 2 个,万只鸡场 2 个,养殖大户发展到 100 多家,食用菌种植户 300 多户,瓜果年产 200 万公斤,涌现出了“绿农”牌养生蛋、“桂花村”苹果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牌,新发展了顺达畜禽服务公司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服务中介组织,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公司+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工业方面,以陵洼工业区为主体,以天坡和白土坡工业小区为两翼的工业区初具规模,全镇各类企业 344 多家,其中,年产值 500 万元以上的 14 家,上亿元的 1 家。近年来,该镇始终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先后有 20 余家企业开展了院地合作、军地合作等横向联系,聘请科技顾问、专家 5 名,开发研制了 30 多个钢材、化工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推进了工业经济的不断优化升级,不仅形成了钢铁、耐材、给排水材料、净水材料四个主要支柱行业,而且也出现了电子、磷酸系列产品、化工助剂等新兴行业。第三产业以商业、交通业为主,2001 年增加值达 1.2 亿元,集市贸易繁荣发展,集日成交额达 200 余万元。

西村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工业强镇、农业富镇、科教兴镇、商业活镇”的“十五”发展思路。

一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千方百计提高农业效益。重点抓好养殖业、种植业、林果业三个发展重点。在养殖业上,实施“52144”工程,即:经过三个努力,建成 5 个万头猪场、2 个养殖基地;种植业上,抓好优质粮食供应基地和供应巩义、辐射郑洛的蔬菜供应基地;林果业上,以发展苹果、柿子、核桃等干鲜杂果为主,三年内经济林发展到 3500 亩。

二是狠抓工业经济的优化升级。以冶金、耐材、给排水材料、化工、净水材料五个优势行业中的 50 家企业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环境优化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做大做强,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重点抓好永通特钢投资 1.6 亿元的二期工程和 30 个新上、续建、改建工业项目的建设。

三是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12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西村

西村,现有人口993人,243户,全村党员8名,耕地225亩。预计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6元。村内统一规划、街道整齐,大街小巷全部硬化,环境干净整洁,街道两侧绿树成行。民风淳朴,村情稳定,极具特色的村委办公室坐落在村中央,吸引着全村男女老幼前来休闲娱乐,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文明的繁荣景象。该村先后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村”、“市文明单位”“县文明村”、“镇农村经济综合奖”等荣誉。

2008年,就村委办公室建成什么样子,村支部专门聘请专业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通过2个月的努力,投资15万元建成了集办公、休闲、学习等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活动场所,并投入使用。现在村民可以随时在这里可以进行办公、休闲、学习,同时也能在这里及时领会到党的方针政策等,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精神食粮。

13 四川省成都市西村艺术空间Lifestyle Center

西村的全称是西村Lifestyle Center,名为“西村”,与纽约的“东村”相对,具体地址在成都市青羊区贝森北路1-5号,总占地面积50365平方米,由贝森投资集团公司、贝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迈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策划和发展,著名建筑师刘家琨进行建筑总体规划设计,是集原创设计、制作、交易于一体,具有完整市场链的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开放的文化艺术聚集区。

整个西村Lifestyle Center项目将分三期进行建设和经营,最终将建设包括了艺术品空间、艺术设计工作室,及其相关行业生活、办公空间等在内的10多万平方米、低容积率的综合性建筑群。

西村LIFESTYLE CENTER由栗宪庭担任艺术总顾问,聚集了包括周春芽、何多苓、刘家琨等在内的众多国内当代艺术和设计行业的最优秀艺术家、设计师组成最优秀出色的顶级艺术专家委员团队,为西村LIFESTYLE CENTER的建设和发展,乃至各个艺术设计环节,包括活动的组织等进行严格把关,出谋划策,力保西村LIFESTYLE CENTER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原创性和高品质地位。此外,西村LIFESTYLE CENTER倡导和强调国际交流合作,已经与英国创意谢菲尔德公司、英国创意产业发展公司(CIDA)等签约合作,将持续地与之共同策划、组织和展开包括艺术家交换活动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艺术、创意交流合作。

作为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平台,西村LIFESTYLE CENTER将努力使商业与艺术紧密结合,使工作与生活和谐相融。这里充满了中国最具引领性的文化艺术氛围和气息,聚集着一切文化艺术可实现的创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设计同仁。在这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层出不穷,艺术家、设计师穿梭往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西村目前的成员有:

西村艺术品空间——创立于2009年,具体位置在成都市贝森北路1号。遵循中国著名艺术批评家、西村艺术总顾问栗宪庭的建议,由一座总占地面积达50365平方米的游泳馆改造而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开放的综合性文化艺术聚集之地。

在坚持文化艺术原作性的前提下,本着艺术能真正为大众服务的精神,空间兼顾本土关怀和国际视野,大力倡导让艺术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既致力于提供一个大众与广大艺术家交流的平台,又积极建设和推动中国的“第三级艺术市场”,从而使艺术能被更多人欣赏、消费,甚至参与其中。

因此,空间的功能与角色并非只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平价原作艺术销售场所和展览馆,它更是一个从事各类文化艺术交流和互动活动,融艺术节、大型艺术和商业展演、音乐和小剧场演出、文化艺术讲座和研讨培训等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

“影子”电影吧——由老栗亲自命名,交流和分享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的作品,也提供其他更多高品质的观影内容;

家琨不建筑工作室——刘家琨深度参与、实现和进行非建筑艺术设计作品;

方向设计工作室——有众多艺术家参与的、集各类设计于一体的设计空间,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极高的知名度,是对传统艺术设计方式的一次全新资源整合。

肯派——提供皮具、家具的原创定制服务,还有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书吧;

器之道——生产和销售陶瓷创意生活特色产品的创意设计工作室;

西村工坊——一个整合了各种艺术设计生产相关工种 、技术,生产和加工各类原创艺术设计作品的基地。

桑吉林——一“藏”特色主题酒吧,经营各类藏族文化产品的等等。

在有所规定的不确定性中,西村Lifestyle Center提倡和实践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仅强调文化艺术的自由交流和创新思维的碰撞,而且注重灵活调整文化艺术作为商业介入的手段,将以个性和精彩的面貌,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原创意义的、宣扬全新文化艺术工作、生活方式的中心。

另外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村,位于西江岸旁。

14 辽宁省沈阳铁路局机关职工

西村

1951年6月出生,本名赵熙春,祖籍山西平陆常乐村,出生于沈阳市。1968年插队离沈,辗转于辽北,辽西。先后做过知青、乡村教师、农村工作队员、铁路养路工、技术员、机关干部,现供职于沈阳铁路局机关工会。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鸭绿江》、《满族文学》、《芒种》、《诗潮》、《中国铁路文学》、《中国诗人》、《沈阳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多篇。1997年转入诗歌创作,常有诗作见诸子杂志、报刊。其诗歌作品被收入《辽宁诗歌大典》。所著诗集《凝视与谛听》被辽宁省文联、辽宁新诗学会授予“辽宁优秀诗歌二等奖”。

15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西村


^村情概况


西村隶属于红岩镇清水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红岩镇西边,距离村委会1.2公里,距离红岩镇公里。国土面积有5.76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2.3℃,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132亩,其中人均耕地0.19亩;有林地773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2户,有乡村人口668人,其中农业人口668人,劳动力5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2亩(其中:田41亩,地91亩),人均耕地0.19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773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90亩,主要种植泡核桃、松果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2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村内无路灯。全村有51户不通自来水,有10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2.3%)。有162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64.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6户(分别占总数的98.1%和96.3%)。该村到红岩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9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6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27.56%;畜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19.6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8头,肉牛37头,肉羊92头);林业收入8.4 万元,占总收入的33.07%;工资性收入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1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95人(占劳动力的58.8%),在省内务工130人,到省外务工16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林产业,产品主要销往县内。2010年林果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3.07%。该村目前拥有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个。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162户,乡村人口668人,其中男性384人,女性284人。其中农业人口668人,劳动力502人。该村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664人,汉族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4人,享受低保1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2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9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清水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红岩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20公里,距离中学29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人,其中小学生40人,中学生9人。

^村务公开


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0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5.8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3.4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3.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板公示的方式进行财务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2人,党员中男党员10人,女党员2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36人。

16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西村

全村共有268户、898人。有耕地271亩,山林1730余亩。近十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村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基础建设日新月异。通过改水、改厕、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已经形成,老年人生活基本无忧,“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正在悄然改变。社会秩序平安稳定。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在本村销声匿迹,尊老爱幼、邻居和谐在本村蔚然成风,多年来,均未发生严重的刑事和社会治安条件,村民有居住的安全感。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获得各级的一致好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创造更加优异的业绩惠民全村百姓。

17 云南省昆明五华区沙朗乡西村


^村情概况


西村隶属于沙朗乡大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沙朗乡西边,距离大村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政府1公里。国土面积6.60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粮、豆、蔬菜、花卉等农作物。有耕地890亩,其中人均耕地0.67亩;有林8509.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4户,有乡村人口1335人,其中农业人口1335人,劳动力9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5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90亩(其中:水田711亩,旱地179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850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2亩,主要种植桃子、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5.40亩,其中养殖面积20亩,其他面积398.9亩。有石灰岩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0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2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354户通自来水。有354户通电,有3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9.41 %和 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0户(分别占总数的 58.47%和 54.09 %)。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0辆,拖拉机12辆,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50户;有效灌溉面积711亩,其中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0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2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

相关分词: 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