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戊酸雌三醇

戊酸雌三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戊酸雌三醇


戊酸雌三醇,分子式为C23H32O3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雌性激素类药物,治疗绝经后的更年期症状,或卵巢切除后及非癌性放射性治疗后的雌激素不足的症状,如潮热、阵发性出汗、睡眠障碍、情绪抑郁、易怒、头痛及头晕等。



基本信息


【药物名称】戊酸雌三醇

【药物别名】协坤

【分子式成分】3-羟基雌甾-1,3,5(10)三烯-17β醇-17-戊酸酯。白色,无臭,在乙醇、丙酮或氯仿中易溶,在植物油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药物名称】戊酸雌三醇 estradiol valerate

【药物别名】协坤

【分子式成分】3-羟基雌甾-1,3,5(10)三烯-17β醇-17-戊酸酯。白色,无臭,在乙醇、丙酮或氯仿中易溶,在植物油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功能主治


雌性激素类药物,治疗绝经后的更年期症状,或卵巢切除后及非癌性放射性治疗后的雌激素不足的症状,如潮热、阵发性出汗、睡眠障碍、情绪抑郁、易怒、头痛及头晕等。

药理毒理


本品为天然雌二醇的戊酸盐,属天然雌激素,具有雌二醇的药理作用,能促进和调节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正常发育。使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用药后达到激素补充治疗(HRT)中有效雌激素浓度(220pmolL-1),相当于正常早、中卵泡期的平均雌激素水平;对垂体促卵泡激素(FSH)的释放有抑制作用,用药4个周期血清FSH水平明显下降;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北京协和医院对该药作了临床评价,选择有HRT适应证的妇女86例,口服协坤1mgd-1+醋甲羟孕酮(MPA)2mgd-1+钙500mgd-1,其中70例(81.4%)完成1年的治疗,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68.7%,ALP、空腹尿Ca/Cr、空腹尿Ntx(Ⅰ型胶原氨基端肽)/Cr的下降率分别为7.4%,40.3%和35.4%。治疗后骨密度上升率在第2~4腰椎为4.5%,在股骨颈为3.4%。此结果表明,国产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改善绝经症状,预防低骨量绝经后妇女继续骨丢失。

体内过程


口服迅速吸收,经消化道及肝脏代谢为17-β雌二醇。单次口服2mg,1~3h后血清中17-β雌二醇达峰值为330~514pmolL-1,持续5h后降至147~220pmolL-1,并维持24h。3H标记放射性核素试验表明,本品在24h内大部分由尿和粪便排泄。

临床评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和卫生部北京医院进行临床验证,病例选择标准:年龄40~65岁;自然经绝经半年以上或人工绝经术后;有潮热等更年期症状要求治疗;血清雌二醇<20pgmL-1,FSH>40mIUmL-1;3个月内未用HRT或其他针对更年期症状的药物,允许用维生素类、钙剂和抗高血压药物。入选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

试验组服用戊酸雌二醇(北京协和药厂,批号:950628,每片0.5mg)1mgd-1,连续服用4个周期(每周期按28d计算),自周期d15~d28服用MPA4mgd-1。对照组服用Premarin片(每片含0.625mg结合雌激素),每日1片,连续服用4个周期;MPA服法同试验组。

疗效评价


①试验组与对照组的Kupperman评分在治疗1个月后均有极显著的下降,在治疗1,2,3,4个月的下降率试验组为59.0%,78.0%和91.5%;对照组为50.0%,78.2%和91.3%。2组症状总评分的下降情况相似,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组症状总评分的下降情况相似,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继续改善,且无显著差异。

②各种症状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在试验组中分别为81.8%,16.1%和2.1%,在对照组中分别为85.3%,12.2%和2.5%。2组无显著着异。

③2组在用药前后的阴道细胞成熟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表、中层细胞数显著增加,底层细胞数减少。

④2组用药前后血清FSH水平均有极显著的下降,试验组从用药前的(101.0025.19)下降到用药后的(78.6027.62)IUL-1,对照组从用药前的(106.1529.58)下降到用药后的(62.0927.08)IUL-1,雌二醇水平试验组从用药前的(11.4436.17)升高到用药后的(85.7362.29)pgmL-1,对照组从用药前排 (12.3622.65)升高到用药后的(73.6962.06)pgmL-1,P均<0.01。2组治疗后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均达到生育年龄卵泡早期,且均未见对肝肾功能能影响。

⑤对脂代谢的影响,试验组总胆固醇降低(P<0.01),LDL-C降低(P<0.01),HDL-C升高(P<0.05),对照组LDL-C降低(P<0.01),HDL-C升高(P<0.01),但总胆固醇无明显影响。

⑥2组用药前后在体重、血压、乳腺方面均无明显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均未出现显著的差异。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水肿、白带增多,个别有胃肠反应和头痛。试验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57.1%,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一般症状轻微,2组中均有1例停药。

⑦使用孕激素时出现撤退性出血情况在试验组92例中有53例发生,在对照组41例中31例发生。以上结果说明,国产戊酸此二醇口服片是一种治疗绝经期征候群效果良好而且安全的药物。

药理特性


药动学

口服迅速吸收,经消化道及肝脏代谢为17-β雌二醇。单次口服2mg,1~3h后血清中17-β雌二醇达峰值为330~514pmolL-1,持续5h后降至147~220pmolL-1,并维持24h。3H标记放射性核素试验表明,本品在24h内大部分由尿和粪便排泄。

适应证

绝经后的更年期症状,或卵巢切除后及非癌性放射性治疗后的雌激素不足的症状,如潮热、阵发性出汗、睡眠障碍、情绪抑郁、易怒、头痛及头晕等。

不良反应

少数病例可有乳房胀感、胃部不适、恶心、头痛、体重增加及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

饭后吞服1mgd-1,遵医嘱可酌情增减,按周期序贯疗法,每经过21d的治疗后,须停药至少1周。

注意事项


1、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全面彻底的内科与妇科检查(包括乳房检查及宫颈的细胞涂片);

2、出现下述情况应立即停药,第一次发生偏头痛或频繁发作少见的严重头痛、突发性感觉障碍(如视觉或听觉障碍)、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的前发指征(如异常的腿痛或腿肿、不明原因的呼吸或咳嗽时的刺痛感)、胸部疼痛及紧缩感、发生黄疸、肝炎、全身瘙痒、癫痫发作次数增多、血压显著增高;

3、如果规律的服用其它药物(如巴比妥类、保泰松、利福平、氨苄西林)应告诉医生,因这些药可干扰本品的作用,另外本品会使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需要量发生变化;

4、如果极个别病例发生了子宫出血,病人必须咨询医生以明确病因;

5、如果患者患有以下疾病,必须告知医生,如糖尿病、高血压、静脉曲张、耳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癫痫、卟啉症、手足抽搐、小舞蹈病,所有患有上述疾病以及有静脉炎病史的患者,须在临床严密监护下用药;

6、个别良性或恶性肿瘤患者,服用激素类药物后,(本品也含有此物质),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腹腔内出血。因此,若发生异常的上腹部症状,且短时间内不自行消失,应告诉医生 ;

7、雌激素类药物的益处是无可争辩的,且已被科学证实,然而,最近有观点表明,更年期的长期的非对抗性的雌激素治疗,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由于这一可疑的危险性尚不能完全除外,故子宫内膜增生应避免行对抗性的雌激素治疗,而应外给予孕激素类药,任何病人均应遵守医生处方的剂量,包括有关间断服药的医嘱和疗程,而且应遵守妇科复查约定。

8、待手术前(提前6周)及肢体固定术( 如事故后)时应停用本品。

药品的副作用


雌激素对于许多更年期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但使用不当也难免发生副反应或引起一些并发症,这是临床大夫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如何加以预防或避免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应采取以控制更年期症状的最小剂量为准,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分泌量减少,但并非完全停止。Dennofors等(1980年)报道15例绝经期妇女卵巢皮层基质离体培养后,仍能产生一定量的雄甾烯二酮、雌二醇和孕激素,基质增生者产量尤多。因此由于个体差异和绝经年龄参差不齐,用药量决不能完全一致。应根据个体差异逐渐修改剂量,从小剂量开始直到能控制症状的合适剂量为准。瑞士Sipinen等(1980年)将每天剂量分几次服用,临床效果优于一次大剂量。Quigley等主张从最小剂量开始,如用炔雌醇可从0.01mg开始,如用复方制剂,可以从0.6mg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疗效为止。在治疗中应仔细观察患者反应,必要时应随时调整剂量,或改换制剂品种。

(2).雌激素使用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过长,对不十分严重的病人,要求服药半年以后,间断停药6~12个月,以观察症状,无反复可不继续治疗,或隔数月以后根据症状再用药。对骨质疏松症者需继续用药,但必须是间歇性的。如太短,少于6个月,雌激素难以达到保护作用,但又不能太长,长于2年,又增加危害。最好用药每隔1年以上,间歇1~3个月。

(3).用药期间如发生子宫出血,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有无器质性病变。对反复出血者,更应注意。

(4).给药的途径有口服、埋植、注射和局部应用四种。口服较方便,易控制。对接受雌激素治疗者,必须注意观察,定期随访,有条件时可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体内性激素水平,也可把阴道细胞学检查如致密核指数等列入常规检查,以观察其影响。

(5).用药时要定期查体,注意详细检查乳房有无肿块,还应定期作盆腔、直肠检查以及子宫颈、阴道涂片,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6).选用药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药物,近年来国外主张用天然结合雌激素。有些学者推荐使用雌三醇,每日1~4mg,此药对缓解更年期特有的潮热、多汗、老年性阴道炎有显著效果,而且不影响子宫内膜。

雌激素药物


几十年来,雌激素替代疗法一直是许多更年期妇女的救星,甚至被众多医生和科学家描述为能永葆女性青春的灵丹妙药。可是近来一项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科学试验发现,雌性激素替代疗法弊大于利,长期服用雌性激素,患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这一报告让成千上万正在服用雌性激素的妇女大为震惊和愤怒。

雌性激素,几十年的宠儿

雌性激素替代疗法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主要的用途有保胎、治疗失眠,最常见的是用于改善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预防更年期后的心脏病、骨质疏松、中风、血栓病甚至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仅在美国,就有超过40%的更年期女性服用雌性激素替代药物。很多人在停经时开始服用,一直用到七八十岁。女性们还被告知雌性激素除了预防疾病,还是保持青春的源泉,能让皮肤光滑、头发茂密、精力充沛。年轻女性则用雌性激素来丰乳、美容、治疗痤疮。

40年前,医学开始关注雌性激素。一个名叫罗伯特威尔森的妇科大夫写了本《永葆女性魅力》的书,他抓住女性怕老的心理,指出通过服用荷尔蒙替代药物,就会产生魔幻般的效果,让更年期妇女变成“年轻美丽的妻子和母亲”,从此为雌性激素涂上了时髦色彩。后来一些研究也指出,停经后,服用荷尔蒙替代药物的女性比不用药物的女性身体各方面状况都要好。几十年来,用雌性激素和孕酮素来度过更年期的妇女越来越多。

雌性激素的危险被揭示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迪波拉格莱蒂博士最早对雌性激素产生质疑。在美国医学会邀请她撰写雌性激素替代物的使用准则时,她发现,对雌性激素几乎没有进行过确凿的研究,大多是观察性的,所谓服用雌性激素替代物的疗效都建立在肤浅、站不住脚的论据上。

在一些女性组织和机构的帮助下,联邦政府提供基金,创立了医疗试验机构———美国女性健康促进会(WHI)。1997年,WHI开始进行一项临床调查研究,在近17万50—79岁的美国女性志愿者中调查心脏病、乳腺癌、结肠癌、骨质疏松的病因。调查从饮食、雌性激素等5个方面进行。

他们将16000多名年龄为50岁到79岁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另一组只服用安慰剂。试验者和医生都不知真相。经过长达5年多的跟踪测试后发现:虽然服用激素有些好处,如,可减少髋骨断裂和患结肠癌的危险,但有害的一面显然超过了有利的一面。调查结果显示,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妇女患乳腺癌、心脏病、中风、血栓的危险比只服用安慰剂的人高出许多。其中,乳腺癌发病率高出26%,心脏病发病率高出29%,中风发病率高出41%,肺脏和大腿静脉出现血栓的情况是后者的2倍。这一发现让参加试验的科学家大吃一惊。该机构将试验结果告知所有参加试验的妇女,并要求她们停止服用雌激素。很快,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将雌激素列入最新一批致癌物质行列。

雌性激素不是必需的

这一报告对无数服用雌性激素的女性是一大打击。她们不禁要问:我要不要继续用药?她们还有更深的忧虑,如果停了药,皮肤松弛、头发枯黄、青春逝去,怎么办?

美国妇产科学会已经开始修订雌性激素替代药物的使用准则。医生们将更为谨慎,不会再大力提倡雌性激素替代药物。

但是更年期综合征给一些女性带来了痛苦,尤其是潮红、发热,最常见也最难受。到目前为止,雌性激素替代疗法仍是最好的甚至是惟一的治疗办法。医生们认为,如果必须用药,要根据个体的情况,有监控地使用。

很多雌性激素替代药物的原料是从马体内提取的,专家认为最好不要用这类药,而用与女性自身分泌的雌性激素结构接近的药物,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替代药物,学名为17—betaestradio。通过食用五谷杂粮和水果摄取植物性雌激素是很安全的。已发现的植物性雌激素有将近400种,其中,大豆、扁豆、谷类、小麦、黑米、茴香、葵花子、洋葱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是不是一定要采取雌性激素替代疗法呢?医生认为:如果你想用来预防心脏病,雌激素只会增加风险;如果你想用来预防骨质疏松,雌激素并不理想,有一些药物既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又没有雌性激素的风险。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如果没有大问题,就不需要吃任何药。更年期已结束多年,也不用考虑补充雌性激素。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实施雌性激素替代疗法,那应该在更年期初期进行,但不要长年服药。患心脏病、乳腺癌、中风的女性不要再补充雌性激素。肥胖女性不适宜服用雌性激素替代药物。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多吃豆类,戒烟、戒酒,多做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胜过一切药物。

相关分词: 戊酸 雌三醇 雌三 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