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简介


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边境交汇之处,是我国土家族的最大聚居地,俗称“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含盖50余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0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48.9%,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山高谷深,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励精图治、务实奋进,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区域影响日益扩大,正由过去的蛮夷之地、贫穷之乡成长为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希望之地。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况,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低位运行阶段,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正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当前重点扶持的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为加快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统一、稳定、和谐局面的形成,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要领导的指示,由湖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牵头,联合中南民族大学、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重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五家单位,并由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负责具体调研工作,专程赴湘、鄂、渝、黔三省一市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学习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


(一)贫困面广

1.总体状况

近年来,尤其是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党委、政府不懈努力,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008年,恩施州、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铜仁地区、黔江区人均GDP为8020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2856元)的35.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1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2973元)的76.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58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4761元)的54.32%(详见表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界定,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7年,恩施州、湘西州、张家界市、铜仁地区、黔江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1.9、48.3、51.9、49.2、51.5,由此可见,整个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温饱的边缘。调研表明,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其中一少部分还处于赤贫状态,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2.分省来看

湖北省恩施州绝对贫困人口居高不下,截至2008年底,该州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仍有136.76万人(其中应纳入低保人口3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5.2%,占全州乡村人口的39.9%。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深山区、高寒区、地方病高发区。全州纳入“整村推进”范围的重点贫困村1966个,占总数的67.8%;目前仅实施了826个,占总数的42%,还有1140个难度更大的贫困村尚待扶持,占总数的58%。

根据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06年贫困监测,湖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其中17县市区尚有贫困人口71.18万人、低收入人口79.39万人,分别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2.2%和13.6%。并且,近年来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湖南省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其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较广。截止到2007年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贫困人口14.78万人、低收入人口28.22万人,分别占该地区总人口的4.7%和8.9%。并且,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5.0:38.7:36.3,而重庆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1.7:45.9:42.4,说明渝东南地区中农业还是占了较大比重,工业化程度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2007年,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为2665元,仅相当于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9元的76%。

贵州省铜仁地区有国家级贫困县1个,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省级贫困县6个,即松桃、印江、思南、江口、石阡、德江。2008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3.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7元。其中,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72.6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1%。

(二)贫困程度深

贫困是一种多维现象,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定义贫困。本文对贫困的研究主要是收入研究。从2004年中国政府政策声明中我们发现,中国政府正在改变紧盯经济增长率的做法,倾向于维持一个温和的GDP增速,而把更多的关注投向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1.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三个指标定义贫困

本文使用三个不同的贫困线和三个国际流行的贫困指标: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强度指数,以湖南省桑植县为例,利用桑植县2006~2008年3年10村的农户贫困监测数据,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具体数据详见表2),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以来,桑植县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如果贫困线按年人均958元计,贫困发生率从2006年的23.93%下降到2007年的5.78%,进一步下降到2008年的2.53%,三年时间下降了89.43%;同样,贫困线按年人均1067元或1196元计,贫困发生率下降也是十分明显的。然而,总体上看,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强度指数三年间的下降比例并没有贫困发生率下降那么明显,甚至在一些年份还出现了反弹。贫困线按年人均958元计,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强度指数2006~2008年三年间分别下降47.13%、63.89%,分别低于贫困发生率下降的42.30个百分点、25.54个百分点;并且,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强度指数在2006~2007年间出现反弹,其中,贫困深度指数由2006年的0.0314提高到2007年的0.0531,提高了69.11%,贫困强度指数由2006年的0.0072提高到2007年的0.0137,提高了90.28%。这就说明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以来,桑植县贫困人口虽然下降了,但贫困人口的内部收入差距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一些年份加剧了,说明以桑植县为代表的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仍然较深。

2.按农户人均纯收入将农户分组来定义贫困

按农户人均纯收入将农户划分为4个层次: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线,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0~500元,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500~1000元,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1000元以上。同样以桑植县为例来考查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具体数据详见表3、图1)。

从选取的湖南省桑植县10村100户农村居民来看,贫困线以下的农户由2006年的21户下降到2008年的4户,下降了80.95%;贫困人口由2006年的95人下降到2008年的22人,下降了76.84%。不管是从贫困户的下降还是从贫困人口的下降看,桑植县的总体贫困率下降十分明显。但是,从不同收入分组来看,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0~500元,高于当年贫困线500~1000元,高于当年贫困线1000元以上三组的变化却并不一致,其中,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0~500元、1000元以上两组人数略有上升,分别由2006年的38人、131人增加到2008年的68人、188人,增加了78.94%、43.51%,而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500~1000元的人数出现了先明显减少后略有增加的波浪型变化,由2006年的133人减少到2007年的105人,再略增加到2008年的117人,而总体上减少了16人,减少了12.03%。这就说明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以来,桑植县农户内部收入差距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贫困农户的贫困程度仍然较深。

(三)脱贫能力弱

1.经济发展水平低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已经持续了近30年,但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状况,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值与全国比,差距都很大。2008年,恩施州、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铜仁地区、黔江区共实现经济总值1438亿元,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836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52亿元,人均财政收入84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823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9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401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11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恩施州为36 :25 :29,湘西州为19 :42 :41,张家界市为17 :25 :58,怀化市为22 :37 :41,铜仁地区为37 :28 :35,黔江区为15 :48 :37,而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 :49 :40,与全国相比,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

2.基础设施条件差

国家和各省市加大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使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公共投入供给与投入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加之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制约社会资本投入的增长,使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很难得到根本改善。以交通为例,湖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与鄂渝黔三省市县级及以上衔接公路中,路线未联通、等级不配套或等级偏低(四级及以下),形成“断头”情况共20余条(详见表4)。

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近些年来,国家和省加大了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投入,使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和现实投入不足,直接制约了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快速进步。以贵州省松桃县为例,在教育方面,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偏远贫困村寨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建设落后。123个贫困村中完小54所,初小和教学点38个,共92所(个)。92所村完小(教学点)有2所无校舍,41所没有厕所,急需改扩建以适应教学需求的有55所;二是教学设施不足。一类贫困村完小或教学点普遍缺少黑板、课桌凳等教学设施;三是师资力量薄弱。92所村完小或教学点有教师469人,其中公办教师只有220人,代课教师有249人。现有教师队伍也还存在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等不足;四是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比例大。12116名在校生中,有贫困学生8338人,占68.8%,有留守儿童学生6122人,占比例50.5%。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导致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低下,文盲率、半文盲率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次调查所接触的广大干部群众来看,他们普遍反映出了强烈的脱贫愿望。整个调查组,分别走访了湘鄂渝黔四省市10县20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30余次,所到之处,干部群众都纷纷表示,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盼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紧缺的生产资料、生产资金、劳动力技能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而所接触到的省、州、县、乡、村各级领导,也都对当地的贫困状况倍感焦虑,认为这些落后地区要想跟上全国小康的步伐,仍将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