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武定县

武定县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武定县


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县政府驻地距昆明100公里。

中文名称:武定县

外文名称:Wuding xian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

政府驻地:狮山镇

电话区号:0878

邮政区码:651600

面积:3322平方公里

人口:26.2万人(2000年)

著名景点:狮子山风景名胜区



县情概况


武定县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武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其自然环境形成了县境地表崎岖,群山连绵。山地、丘陵、谷地、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相互交错,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坝子及水面占3%。全县平均海拔1910米,地势东西两侧及西南部高,北部低,东南部较开阔。海拔最低点为境内金沙江边的己衣新民大沙地862米,最高点为己衣乡白龙会峰2956米,高低相差2094米。县城海拔1710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6座,乌蒙山余脉从东贯穿全境,组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重叠的地形。全县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条,其中21条属金沙江水系,分别由东、西、北三个方向出境。武定县总面积3322平方千米。2009年末总人口27.2万人,实现全县生产总值20067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3715万元,增长15.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29万元,增长18.5%;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6635万元,增长39.79%。

代码:532329。

行政区划


全县辖11个乡(镇)、130个村委会(社区)、1569个村民(社区居民)小组、27.2万人。武定县辖3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狮山镇、高桥镇、猫街镇、插甸乡、田心乡、发窝乡、白路乡、万德乡、己衣乡、环州乡、东坡傣族乡。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武定县撤销九厂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近城镇,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近城镇更名为狮山镇,镇政府驻原近城镇政府驻地;撤销石腊它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高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交通运输


108国道横贯境内4个乡(镇),金沙江流经县境34公里、途经 3个乡,公路网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便利。东距昆明市78公里,南距楚雄市179公里,北距四川攀枝花市240公里,永(仁)—元(谋)—武(定)—昆(明)<京昆高速云南段>。(武定到昆明的高速公路建成后,从昆明、武定、元谋、永仁 到攀枝花的里程将大大缩短。永武高速已经建成通车。)。

历史沿革


武定县在宋朝以前没有设制。公元1174年始,这里的彝族先民罗婺部落逐渐兴起,并做了统治。在云南大理国时,罗婺部扩大了势力和地盘,成为当时东方三十七蛮部之一,称雄一时。元宪宗四年(公元1255年),统治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部落归顺元朝,于公元1257年被授罗婺万户候,辖禄劝、元谋、武定和四川会理一部分地区。公元1271年,罗婺部辖区扩大到贵州西部的普安地区,改称北路,总管府,1276年改设武定路,由罗婺厉裔凤氏土司统治。明朝中叶以后,朝廷逐渐改土归流,凤氏土司举兵抗争,成为明朝末年改土归流中举国瞩目的大事而载入明史。公元1567年,明朝廷正式派流夜,设立武定府,1770年降武定府为武定直隶州,辖元谋、禄劝二县。1950年建立武定专区。1953年武定专区与楚雄专区合并,改属楚雄专区。1958年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属楚雄州至今。 武定县名为彝语名称,武是婺之转音,定为甸之谐音;甸是彝语坝子之义,全义为罗婺部居住的坝子。 武定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1981年以来,在县内发现和出土了较多的文物及古迹。县文化馆和狮山园林管理处藏有清朝制铜磬、童子铜墙铁壁蜡谷、释伽牟尼三世铜像,明朝永乐至宣 统年间制造流通的古钱币数枚;大明宣德炉、铜像。以及青铜时代的青铜犁。古迹有狮子山正续寺古建筑群:该寺始建于元朝至大四年(1311年)。相传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 ”后避难于此,亲手植“乾坤双桧”、“茶花”等,以及诗词、塑像和神奇美妙的传说。近些年来,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及开发,已成为云南省的重点风景游览胜地之一。三台山凤家城遗址:系罗婺部凤氏建筑,为屯兵之地(建筑年代不详)。分为内城堡和外城堡。城毁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凤乡造祖之乱。1938年在县内田心乡老把村发现石棺墓12座。初步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古墓葬。万德土司墓:在县境西北部的万德乡有土司墓7座,建造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1938年3月列为楚雄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窝富如山墓:在距县城60公里的发窝乡境内,为清末土豪富如山夫妇合葬墓。有墓碑5块,碑文记述了发窝姓钱地主与万德土司争夺土地权,身亡后招富如山为婿继续打官司的过程。有史料价值。汉文碑:清咸丰八年(1858年)立。记载清咸丰年间清庭镇压回族人民的事件,重修凌云桥,云南立武定中学等事件。三台山凤家城石刻:在通往凤家城的山道左侧10米高的峭壁上,刻有罗婺部及其后裔的兴衰过程的彝文。1987年12月21日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也叫文笔塔):在县城东南的7公里的白塔山顶。据民国资料载:“宋时罗婺部长建”,意在“镇风水”。塔用规则的石块砌成,四方形、实心,共7级,约高15米,塔顶为宝盖式。1986年2月列为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定地震纪事碑:1997年10月24日武定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记事碑共3块,立于境内的发窝乡、插甸乡康照村、田心乡鸡街子林,碑文记述了公元1995年10月24日凌晨6时46分武定境内发生6.5级地震以及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过程。立碑点为地震中心带和新搬迁点。

2000年,武定县辖3个镇、10个乡:近城镇、高桥镇、猫街镇、己衣乡、万德乡、东坡傣族乡、环州乡、发窝乡、田心乡、石腊它苗族乡、插甸乡、九厂乡、白路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260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近城镇 52344 高桥镇 24710 猫街镇 25371 九厂乡 22487 插甸乡 21977 田心乡 18110 发窝乡 14604 白路乡 14322 石腊它苗族乡 10320 万德乡 16816 己衣乡 15424 环州乡 11958 东坡傣族乡 14158。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武定县撤销九厂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近城镇,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近城镇更名为狮山镇,镇政府驻原近城镇政府驻地;撤销石腊它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高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自然资源


武定素有白药之乡,壮鸡之乡和砂岩之乡的美誉。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442.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水田10.6万亩,旱地16.6万亩);林用地261.9万亩(有林用地150.3万亩);森林覆盖率25.4%。全县土壤共分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棕壤、水稻土、燥红土、石灰岩土和冲积土8个土类、14个亚类、26个土属、62个土种,其中,紫色土占土地面积的42.2%,红壤占20.5%,黄棕壤占19.6%,棕壤占6.8%,水稻土占3.4%,燥红土占0.6%,石灰岩土占0.4%,冲积土占0.3%。

水能资源

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量4.45万千瓦,已开发1.39万千瓦。全县泉水量大于10kg/秒的“龙潭”有13处,5kg/秒的有56处,全年地下水产水量2.5亿产立方米。径流量面积大于40平方公里,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最大河流勐果河长79公里,径流面积1738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总量3.78亿立方米,属金沙江 支流。

矿产资源

矿产有钛、铜、铁、铝、锌、稀土、磷、石膏、石棉、大理石、木纹石等10多种矿体。其中,已初步探明铁矿储量2.46亿吨,钛矿1800万吨,铜矿6.7万吨,铅锌矿9.4万吨,芒硝矿5884万吨,木纹石34.8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有种子植物137科、538属、1157种。有乔木198种,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油杉等,珍贵树种有楸木、香樟、紫金杉、柏树等。菌类有松茸、牛干菌、干巴菌、鸡枞、木耳、香菌等。中药材有重楼、茯苓、黄芩、金银花、杜仲、半夏等700余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珍稀兽类有金猫、水獭、斑林狸、猕猴、穿山甲、林麝等,珍稀鸟类有鸬鹚、游隼、红隼、黑鸢、松雀鹰、白鸠等,珍稀两栖类有红螺疣等,爬行类有蟒等。壮鸡,乌骨鸡,阉母鸡则是武定特产。

民族文化


武定县有16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均有自己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民族工艺品、文学、歌舞等艺术文化。民族文物有“十月太阳历法”、彝文典籍171部、土司墓、土司府、彝文碑130余块等。世界最古老的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在境内发现。目前收集到民族器乐曲129首、民歌918首,《小雀调》等16首彝族民歌曾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仅跌脚舞就有500多个套路。民族节日有彝族的“二月八”(龙抬头)、“三月十三”(马樱花)、“六月二十四”(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

旅游资源


狮子山风景名胜区

狮子山顶海拔2419.8米,因山形似一头俯卧的狮子而得名。山体南北走向,与乌蒙山遥遥相望。山顶平阔,由南向北缓缓下斜,山顶四周是百余米高的陡峭悬崖,悬崖之下,是一片缓冲坡地。

狮子山风景名胜区由正续禅寺、牡丹园、林海、巉崖四景区组成,有景点73个。众多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让你美不胜收。

狮子山正续禅寺由蜀僧朝宗和尚始建于元朝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后古印度高僧迦叶百传弟子指空禅师在朝宗所建“净士庵”、“文殊阁”、 “维摩阁”基础上延建,历时六年,使其金碧交映,丹绚青焕,耀人眼目,狮子山从此香火缭绕,游人不绝。为鼓励后人继承前人业绩,指空禅师将狮子山寺庙群命名 为“正续禅寺”。由于后人特别是当代人不断进行修复,扩建,今日正续禅寺建筑群之规模及其建筑艺术之多姿多彩,已非朝宗始建、指空续建时所能与之相拟。

景区内云南松、华山松、柳杉、侧柏、刺柏、滇楸、白栎等189种乔木组成茫茫林海。林间草地上迎春、云南山茶、杜鹃花、滇杨梅、含笑等265种山花此谢彼开。夏秋时节,两纲6科29种食用菌点缀在树丛花草间。 地下矿泉清澄甘冽,常年涌流。进入景区,空气清新、清香扑鼻、松针铺地,鸟语蝉鸣,是理想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胜地。

景区内原有建文帝手植牡丹花一株,迄今已发展为3个牡丹园,拥有各色牡丹百余种、四万余株。现已建成牡丹文化园、牡丹观赏园、牡丹山水园等三个牡丹园,面积100余亩。每年3—5月间,九大色系之各种牡丹花、芍药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游人蜂至。

水城河景区

水城河系掌鸠河之源头,位于插甸乡水城村委会,距县城58公里。流域范围内植被茂密,湖光水色旖旎迷人,有溪流瀑布欢唱,高原平湖静思,云雾高山缠绕,巨石险壑耸立,深谷村落悠然……丰富的景观类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一区域到处充溢着清新与自然之美。清澈的河水在宽阔而坚硬的河床上静静地流淌,由于大自然的天工之作,造就了数道0.5米─20余米不同类型的瀑布。河床两岸巨大而奇特怪异的红砂岩与原生植被交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个漂亮的景点。这里山清水秀,群山逶迤,风光秀美,景点众多。景区与水城村相连,民风纯朴,美食以腊肉、洋芋最为出名。

香水箐景区

“香水箐”位于云南省武定县狮子山南麓的九厂乡境内,又名“响水箐”。“香水箐”之所以称它为“箐”(到底是“香水箐,是因为她位于两山之间,河水清澈,两侧树木林立,沟壑之美而为之“箐”。)其距县城9.8公里,片区面积8.4平方公里,是一个狭长的林中深箐——箐沟全长3.8公里,常绿阔叶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小溪流水,山清水秀,间有溶洞一个(又说为两个溶洞,很少有人能走,洞,深且黑),古木参天,是武定的旅游景点。其又建成了响水箐水库。

新村湖景区

新村湖位于狮子山西南、猫街镇境内的猛果河上游,距武定县城38公里。片区面积29平方公里,周围群山环抱,湖面117公顷,迤逦10公里。湖周围有千余亩红、黄、白三色马樱花,盛开时如锦绣铺地,蔚为壮观。湖南侧为喀斯特地貌,有钟乳溶洞1个,内有岩溶景点20余个。沿湖周边为彝族聚居,民风纯朴,能歌善舞,服饰艳丽。片区共有景点17个,湖光山色、仙人溶洞、千亩马樱花与红彝族风情融为一体。从该片区北侧穿越的昆攀高速公路修通后,此片区将成为极具开发价值的景区。

己衣大裂谷景区

大裂谷位于县城北部119km的金沙江畔,两岸绝壁耸立,惊险奇特。裂谷绵延10km,最宽约200m,最窄6m,深约200米。与大裂谷相连的金沙江沿岸,热水塘、五曲沟、罗能、新民一带,热区水果应有尽有,四季瓜果飘香。热水塘村的天然温泉矿物质含量高,治病效果好,远近闻名,可到此洗温泉浴。该景区融滇中最大的裂谷、天生桥、定向爆破筑成的中型水库、金沙江风光、天然温泉与甘彝族、黑彝族、傈僳族、傣族风情为一体,是开展探险、漂流、康体、热区农业观光、自助旅游之佳境。

发展状况


2007年

2007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 156855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12.2%;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 元大关,达 13288 万元,增长 40.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7668 万元,增长 33.78%;实现财政总支出 41311 万元,增 长 36.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4999 万元,增长 34.62%;完成招商引资 34945 万元,增长 133.48%;实现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457 万元,增长 14.9%;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994 元,增长 11.56%;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元,增长 6.5%;粮食总产量达 88862 吨,增长 0.94%;肉类 总产量达 41016 吨,增长 5.59%;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 上年下降 3.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6%。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 值 108883 万元,增长 22.52%。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烟草 种植业稳步提升,收购烟叶 650.5 万千克,实现烟农收入 8041.9 万元,实现财政税收 1769 万元。绿色产业稳步发展, 种植反季蔬菜 23708 亩,实现产值 3200 万元;种植人工食 用菌 31.35 万平方米, 实现产值 2315 万元; 种植中药材 5671 亩,实现销售收入 4646 万元。畜禽养殖业持续发展,实现畜 牧业产值 61358 万元,增长 37.59%。优势林产业起步较好, 种植核桃 5.8 万亩、膏桐 1000 亩。

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 109022 万元,增长 24.2%,完成工 业增加值 38514 万元,增长 54.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完成增加值 12014 万元, 增长 43.95%, 实现销售收入 29523 万元,增长 44.55%,实现利润 3641 万元,增长 20.53%;非 公有制工业实现产值 98300 万元,增长 30.37%。

2008年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8914万元,增长12.5%;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达20599万元,增长55.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12008万元,增长5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6599万元,增长4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881万元,增长35%;完成招商引资42846万元,增长22.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17万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661元和2493元,分别增长15.16%和10.2%;粮食总产量达91986吨,增长3.52%;肉类总产量达42871吨,增长4.52%;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14%和4.37‰,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提前两年完成了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十二五”发展和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年 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132879万元,增长7.83%(按可比价)。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建立了烤烟风险防范互助机制,对受冰雹灾害的烟农进行了赔付,共赔付资金189.4万元,全年收购烟叶847万公斤,收购总值12522.5万元,实现税收2755万元,比上年增收986万元,烟叶生产创1998年烤烟“双控”以来的最好水平;畜牧业健康发展,出栏大牲畜5.7万头、生猪29.1万头、肉羊15.8万只、家禽454.4万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73235万元;绿色产业进一步壮大,种植高山反季蔬菜2.9万亩,实现产值4400万元,种植人工食用菌25.6万平方米,实现产值2095万元,种植中药材7465亩;优势林产业迈出新步伐,种植核桃5万亩。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作物种植比由上年71.4:28.6调整为今年69.7:30.3。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共发放支农惠农资金18856.89万元,以“一折通”形式累计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能繁母猪补贴等资金3727.97万元;全县外出务工21925人,实现劳务收入4105.17万元。

2009年综 合

200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0067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672万元,增长6.3%,拉动经济增长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5894万元,增长18.0%,拉动经济增长5.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7107万元,增长13.3%,拉动经济增长4.32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4%、47.6%和36%,分别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上升3.8个百分点和下降1.6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7︰32.8︰33.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GDP)为10711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204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386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2105万元,占GDP的比重为50.9%,比上年提高个2.6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4%;衣着价格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3%;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0.5%。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87603人,比上年增加503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131080人,占69.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56523人,占30.1%,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7%,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20.5%。

农 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58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7%。其中:农业产值51109万元,同比增长3.42%;林业产值6206万元,同比增长41.38%;畜牧业产值80247万元,同比增长7.49%;渔业产值733万元,同比增长15.25%;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7530万元,同比减少4.9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40801亩,比上年增加398亩,增长0.1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9936亩,比上年增加12211亩,增长8.27%。其中:烤烟种植面积49918亩,同比增加1096亩,增长2.24%;油料种植面积21104亩,同比增加7573亩,增长55.97%;蔬菜种植面积80285亩,同比增加2537亩,增长3.26%。

全年粮食产量94250吨,比上年增收2264吨,增长2.46 %。其中:秋粮71442吨,增收3105吨,增长4.54%;夏粮22805吨,减收841吨,减3.5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2700亩,森林综合覆盖率55.3%。

全年肉类总产量45460吨,增长6.04%;禽蛋产量898吨,增长0.45%;蜂蜜产量136吨,增长7.94%;水产品产量625吨,增长15.31%。大牲畜出栏57050头,增长0.22%,年末存栏115852头,增长3.05%;生猪出栏313085头,增长7.55%,年末存栏211507头,增长7.4%;羊出栏166481只,增长5.27%,年末存栏177814只,增长7.13%;家禽出栏4852902只,增长6.79%,年末存栏1622602只,增长6.85%。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61328亩(不含临时性耕地),其中:水田101445亩,旱地159883亩;有效灌溉面积143141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7109万瓦特,增长15.1%;农用拖拉机4712台,同比增长25.8%。农村用电量2966万度,增长2.9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147吨,增长1.36%;农药施用量252吨,减4.18%。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7835万元,增长20.15%。其中:国有经济8807万元,增长50.55%;集体经济765万元,减70.16%;个私经济158081万元,增长26.85%;其他经济182万元,减97.27%。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个,实现现价产值51693万元,增长30.14%(同口径比),增加值2119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4.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847.4万元,同比增长21.87%;利润总额实现6193.7万元,同比增长16.98%;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3819.9万元,同比增长20.48%。

全县14个(含外地9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14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8.43 %,实现利润853.9万元,增长38.85%,实现税金111.6万元,增长193.68%。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14万元,比上年增长50.68%。其中:城镇投资57955万元,增长32.01%;农村投资22137万元,增长135.02 %;农村私人投资10052万元,增长34.62%;房地产投资19670万元,增长62.64%。建筑工程投资63587万元,增长72.17%;安装工程投资4434万元,增长2.62%;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47447万元,增长44.89%;非国有单位投资10508万元,减5.7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3802万元,比上年增长693.42%。新开工项目50个,与上年持平。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670万元,比上年增长62.6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320万元,增长49.93%。房屋竣工面积469365平方米,增长99.57 %。商品房销售额20499万元。其中,期房销售额14244万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69.49%。

国内外贸易及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55.8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分城乡看,县级实现32217.3万元,增长22%;县级以下实现17538.5万元,增长22.56%。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5965.3万元,减39.99%,其中:国有经济实现4513.5万元,增长41.7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43790.5万元,增长42.29%,个私经济实现43790.5万元,增长42.37%。非公有制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8%,比上年上升12.4个百分点。

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个,累计到位资金56533万元,同比增长34.91%。其中:省外资金5791万元,省内州外资金50742万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676.921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51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182.5万人,增长11%;客运周转量8313万人公里,增长13.7%;货运量63.68万吨,增长13.5 %;货运周转量6177万吨公里,增长41.5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72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2万元,增长4.71%。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14870部,户均1.55部,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99880户,互联网用户达6920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79.9万人次,比上年减3.35%,实现旅游总收入21636万元,增长1.07%。其中:狮子山景区接待游客34.2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03%和69.34%。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715万元,比上年增收3116万元,增长15.13%。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7453万元,增长4.24%;上划中央和省级所得税收入2003万元,增长46.2%;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30万元,减57.7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29万元,增长18.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6150万元,增长40.61%。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39200万元,同比增长23.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3874万元,增长15.79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2095万元,增长57.33%。

全年县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46.5万元,已决赔款1583万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在校学生40394人,专任教师2525人。其中:普高在校学生3656人,专任教师168人;初中在校学生10723人,专任教师878人;小学在校学生22191人,专任教师1359人;幼儿园在校学生3366人,专任教师88人。

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8.93%,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6.17%。

全年上报省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省级立项4项,州级立项3项。受理专利申请10件,批准专利7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藏书量9万册,电视覆盖率98%,广播覆盖率96%。

全县医疗机构16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民营医院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5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5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96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床位589张。

全年体育健儿参加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5 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1枚。

相关分词: 武定县 武定 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