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吴德芳

吴德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吴德芳


吴德芳,祖籍广东梅县程江镇,193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是第二代华人移民。马来西亚拿督,现任马来西亚多美金钻珠宝机构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他白手起家,几经波折,建立从提炼黄金、生产金饰、工厂代工(来料加工)、金饰设计、批发、门市零售“一站式”经营的“金饰王国”,年营业额达1.5亿令吉(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从1985年至1990年,他担任马来西亚金钻珠宝商公会联合总会会长期间,设立了民办但公信力强的金饰标准局与验证局,奠定了马来西亚黄金首饰国际化的基础。1997年,被马来西亚政府封为“拿督”。他也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华团领袖,他领导的华团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客家文化著称。

个人经历


吴德芳先生祖籍梅县程江镇大和村,193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他上有4个哥哥和5个姐姐。就在吴德芳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离开人世,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与许多当时出身贫穷的家庭一样,吴德芳在小小年纪时就开始协助母亲种菜、拔草施肥、养猪牛羊鸡、做豆腐、卖菜。吴德芳在读小学的时候,光着脚丫,步行两英里到培风小学上课。在读初中时,他几乎每天早上都得踏着单车,把家里种的菜送到菜市场去卖,然后才去上课。

因为从小就是没了父亲的穷孩子,吴德芳小的时候会被一些蛮不讲理的小孩欺负,吴德芳不理他们,他们也会丢过小石头来。当时他真想与对方拼一拼,但一想起慈母的“不要和别人打架,人家要打你,你就跑开,不要还手”的叮咛,更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吴德芳忍了。在逆境中成长,反而使吴德芳更坚强。他发奋图强,誓要出人头地。不过,他并不因此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相反,他相信应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做。

吴德芳的母亲虽然没受过教育,但却深深了解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道理。她常对吴德芳提到的一句话就是:“牺牲我这一代不要紧。希望造就下一代。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在吴德芳读高一的时候,吴母在睡梦中去世,享年58岁。母亲的突然倒下对吴德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萌生辍学的念头,提早到社会上去打拼。但想到母亲的教诲,尤其是在三哥和四哥的鼓励及三哥的帮助下,他才打消这个念头,继续完成高中学业。

吴德芳原本打算要在当时著名的新加坡南洋大学深造,但母亲的去世,加上家境贫穷,他放弃了南大深造的理想,选择了当时物质条件比马来西亚贫乏的台湾念大学。也就是在台湾,年轻的吴德芳邂逅了他未来的太太颜素华。颜素华当时是台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学生,比吴德芳小两届。两个人能够在异乡结识,吴德芳说是缘。在上大学时,吴德芳自知家境贫寒,因此尽量能省则省,养成节俭的习惯。

1964年,吴德芳大学毕业回到马来西亚,首先在马六甲建筑商公会当执行秘书,晚上兼职补习。本来他要学以致用,到新加坡大众钢铁厂当化验师。恰巧他的三哥北上吉隆坡从事打金承包,擅长打金的三哥因为人手短缺需要帮手,邀他合作,希望哥俩一起在承包打金工程上拼一拼,改善家庭贫寒的状况。吴德芳原本还想到美国继续深造,但经过三哥的劝导,他打消了深造的计划,转到商业领域碰碰运气。他的一生就在一念之间改变了。

吴德芳本身对打金这门手艺是外行,因此,打金的工作主要还是由他的三哥负责,吴德芳则负责行政和财务。这样的工作性质让他有机会认识各个行业的人士,为他后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与三哥合作了4年后,吴德芳觉得三哥的事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他决定自己出来创业。在创业初期,吴德芳每天几乎都是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一点才上床睡觉。有时候他就睡在办公室的帆布床上。这段日子虽然苦,但吴德芳想到为了改善下一代人的生活,他就觉得拼命工作是值得的。

他在1968年创业时,和3位朋友以5000令吉的资本,创立了“多美承包金饰工厂”,从事低成本打金承包。两年后,他与朋友合作,开拓金饰批发的生意。经过三年的刻苦打拼,他成为吉隆坡和雪兰莪有名的铸金商。其时他已经有了3个孩子。在第4个孩子出世时,吴德芳已经把业务扩展到零售。

对吴德芳来说,“诚信创新”是事业成功的“四字箴言”。在事业刚起步时,吴德芳的公司规模还小,与规模较大的公司硬碰是不实际的,那么,如何寻求突破呢?首先,吴德芳看准市场,从批发产品入手。当年,吴德芳有间“义兴”金饰批发公司,他把“义兴”打制的金饰批发给小市镇以及店面不大的金铺——这些都是规模较大的批发商留下的“空缺”。同时,他也开拓印度金店的市场,因为当时印度人的金店都很小,没有多少人有兴趣,但对“义兴”来说却是一个新天地,因为华巫印的节日、婚期都不同,无形中一年到头都有生意做,而不与规模大的公司硬碰,以便在顾客群里建立诚信的口碑。其次,以更纯正的黄金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吴德芳从黄金的品质和金饰设计多元入手。上世纪六十年代,金钻珠宝业售卖的黄金首饰都以纯度低过八成八的黄金打造成的,顾客对金饰的品质早有微词。以吴德芳的经验,纯度高的黄金的色泽会越来越橙黄,而不是越变越沉。市场卖的首饰很多都不符合这一点,吴德芳了解到这是恶性竞争的结果。他反其道而行之,以纯度八成八的黄金打造首饰。吴德芳批发的金饰都打上字轨(Hallmark)“义”。这样一来,这些金饰自然而然地成为“活广告”,凡是有“义”为标志的金饰在坊间是品质的保证。吴德芳的诚信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另一方面,吴德芳非常注意多样化的金饰设计,也就是在金饰方面的创新。传统的华人金首饰,当然是以华人喜爱的款式为设计样式。然而,黄金是各大民族都喜爱的金属,单调的设计就等于限制了市场的广度。吴德芳看到这一点,特别在首饰的设计方面多花心思,以迎合各民族的喜好,扩大市场。吴德芳公司的创新产品之一就是以国会大厦及马来甘榜为背景设计的金饰咀(牌),广受马来西亚同胞的喜爱。当时吴德芳还引进了日本雕花机,以最新的技术生产国际水准的金饰。

吴德芳所经营的金钻店有些赚钱,有些较差一些。但是他不会因此就把这些店铺关闭。他认为,每一个员工,尤其是在他的公司服务多年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家庭。如果纯粹是从赢利的角度去看,解雇员工并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但是,如果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这就值得商榷。比如,保住这些员工如果没有动摇到整个公司的根基,公司无形中尽了一部分的社会责任。

传统的金铺清一色是开设在城镇的大街两旁,吴德芳知道,了解顾客是市场行销的基本常识,他想,随着时代的改变,从消费形态上看,传统金铺的地点已渐渐不合时宜。因为随着休闲和消费界线的含糊,大家逛购物中心,不一定特别想到要购买什么,但购物中心的人潮,都是可能的顾客。尤其是女性,现代职业女性,有空闲就喜欢逛购物中心,因此要抓住她们的心,从她们经常出现的地方入手,于是1970年吴德芳在吉隆坡第一家购物中心金马购物中心购买了两间店面,开了一间金铺。当时有人笑他的做法太“前卫”,不可思议,但就是这个基本改变给吴德芳带来了商业契机,也带动改变了当地金饰珠宝业的作业方式。

吴德芳有了这个第一,再接再厉,在金钻行再造另一个第一:电脑化管理。可以说这是传统金饰珠宝行业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电脑化在马亚西亚并不那么普遍,也不是每个做生意的人都认为需要用到电脑。吴德芳是学自然科学的,他看到科学理论和科技应用需要不断完善,电脑化也是如此。他了解了这一点,在同行还犹豫不决的时候,引进了电脑化作业。有了电脑化作业,把整个作业方式制度化,这样一来,人为的疏忽和缺点可以大幅度减少,“多美”的财务、库存和员工的管理更有系统,从而克服了许多传统作业所存在的一些弱点。

经过多年的奋斗,今天的多美金钻珠宝机构有限公司的业务已形成多元化的公司,其中有提炼贵金属工厂、金饰批发、金钻门市等。

在吴德芳创业的道路上,有许多考验,靠横财发达与他没缘,有的只是像奥林匹克运动会竞技比赛之前的那一段过程:无数的心理和生理考验。

1976年4月7日晚上十点半左右,吉隆坡著名的金马购物中心失火。到第二天下午五点半左右,整整烧了差不多19个小时,火势才慢慢转弱。金马购物中心的两座分别为9层和20层的大楼,在这场大火里被烧毁。吴德芳在金马购物中心的金铺,也遭受池鱼之殃:金铺被烧,职员也失业了。损失惨重不说,还得被迫停业一年。但是,吴德芳没有因此倒下去。果然,一年多后,他在金马购物中心附近第一购物中心重开金铺,重聘因金马购物中心失火而失业的职员。不但如此,他还发给他们在未上班的一年多的薪金。正是因为信誉和忠诚,使吴德芳在面对严厉的打击时,能够安然度过。

1983年,吴德芳的黄金事业遇到另一挫折。一名在业务上与吴德芳有来往的批发商,悄悄地把吴德芳两间金铺的股东拉走,也差不多把所有的员工也带走了,另外开设了一间公司。当吴德芳发现的时候,整间店只剩下他和一名员工。令吴德芳心痛的是,那些离开的人有的是他初中的老同学,有的是他事业上的合伙人,有十多二十年的交情。这些人都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这种交情说变就变,令他感慨万千。这,如同背后被人插上一刀,吴德芳的情绪顿时陷入了低谷,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幸好有太太和家人的精神支撑,以及一些供应商的不离不弃,吴德芳才能收拾心情,毅然面对逆境。

吴德芳当机立断,放弃金马分店的股权和管理权,集中精力管理金河广场多美的业务。在辛苦挨了大约两年后,因为压力越来越大,吴太太颜素华不得不丢下在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当讲师的工作,负责管理和财务,及时协助丈夫的业务。此外,吴德芳在过去十多年所建立的信誉,在他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发挥了作用。一些过去与他有交往的供应商,并没有因为他的财务不佳而背离。相反,他们还大力地支持他。这几股力量使“多美”在1986年业务渐入佳境,转亏为盈。

从这次合伙人背信的教训中,吴德芳意识到应尽量不与人合股做生意,即使有,也坚持要拥有绝对股权,以确保能够掌握公司的决策权。但是,经过这一次的打击,吴德芳并没有愤世嫉俗,也没有责怪或者埋怨任何人,他说,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人往高处走是常理。

所以,吴德芳早期与他的三哥合作,后来自己出来创业,与3个朋友合股做生意,后因生意理念有别而各走各的路。事实上,吴德芳是在1986年才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经过30余年的耕耘,才发展到现有的规模。吴德芳目前是多美金钻珠宝机构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但现在已经不大管业务上的事,大部分都交给孩子。他笑说自己现在是半退休状态,如果孩子们需要什么点子,他会尽力为他们出;如果有什么问题,他也会尽力地设法去帮助他们解决。

2004年11月,吴德芳、姚森良等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乡贤在我市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专程前往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参观、考察。

吴德芳领导或担任重要职务的社团众多,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着重点,那就是使这些社团领导参与文教活动,以提升华社成员的文化素质。

这与吴德芳本人的理念有很大关系。一是他对华人文化有“饮水思源”的感情。由于他出身贫寒而有机会受到完整的华文教育。吴德芳认为,华商应该摒弃纯为“在商言商”的旧观念。商人除了注重赚钱之外,还应该出钱出力照顾本身的文化。吴德芳所发起或领导的文化活动,横跨多个领域,包括:书法、绘画、舞蹈、金石篆刻、文学创作、辩论会、国际思想研讨会、文化节等等。

客家人是马来西亚华裔中的第二大族群,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德芳作为马来西亚客联会总会会长兼隆雪(隆雪即吉隆坡、雪兰莪)客家总会会长,发起和推动“第一届客家文化节”,于2004年9月18日至11月6日举行。按照计划,客家文化节每年举行一次,由客联会倡导,不同州属的客家社团轮流主办,以继续发扬及保存客家和中华文化。2000年11月,吴德芳率马来西亚客联会代表团参加在福建龙岩召开的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之后,和部分团员来到梅州。在参观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时发现尚无马来西亚展厅时,他当即向博物馆负责人作出承诺,由马来西亚客联会负责,在1年内筹办好马来西亚展厅。当下他就捐出4.5万令吉作为基金,回去后成立了工委会,展开筹款和文物资料收集工作。2001年12月9日,华侨博物馆马来西亚展厅举行了开幕礼。之后,由吴德芳发动的“马来西亚客家文物馆”,也于2004年8月26日在马来西亚槟城正式成立。吴德芳强调,提倡客家文化节并非搞个人文化主义或族群文化主义,而是张扬母语文化,向下一代灌输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功成名就的吴德芳对客籍社团的建设无私奉献,不落人后。在担任马来西亚客联会总会会长期间,成功组织和领导举办世界客属第十五届恳亲盛会,受到全球客属乡亲的好评,并趁此机会,广开门路集资,购置了新会馆。此外,对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使华文成为该国通用语言,成为全球华教的样板,吴德芳立下了殊功。

相关分词: 吴德芳 吴德 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