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无国界的世界

无国界的世界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无国界的世界


《无国界的世界》是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所写的一本关于无国界管理的书籍,其经济管理的思想对世界的经济起到一定的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基本资料


书名: 无国界的世界

原书名: The Borderless World

作者: kuangyinchuan

译者: 黄柏棋

定价: ¥30.00

ISBN: 978-7-5086-0876-1/F?1143

出版日期: 2007-6-1

开本: 16开(160×22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前研一可以说是亚洲唯一赢得世界声名的管理大师,曾被《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而本书则为大前研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是最早论述全球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也直言深受大前作品的影响。

大前研一指导日本企业不要通过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去赢得市场份额,而要通过给顾客提供增值服务去获取新的市场机会,比如钢琴市场几近饱和,但雅马哈却通过开发自动演奏的钢琴为顾客创造了新价值,通过战略把握住了新的机会。这正是当前国内企业可资殷鉴的。

“我首先是一个世界公民。”这是大前研一在不同场合一再宣扬的,在无国界的世界里,企业首先应当放弃的是对公司主义的盲目追求,避免被错误的战略引导,这样即使再努力,也因南辕北辙而适得其反。我们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角,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因为作为全球性的选手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必须要有动力和知识推动自己,并对于世界主要市场务必做到烂熟于心,而不是纠缠于本地市场这一方狭小天地。

在无国界的世界里,大前研一提出在此前“战略三角”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国家和货币的因素。在一国贸易政策突然改变,外汇汇率震荡不已时,一个完美的战略也可能演变为血本无归的败局,国家和货币必须成为无国界的世界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大前研一还提出了企业迈向全球化的“五步走”战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极佳的战略指导。

大前研一在本书中首倡的“无国界管理”已经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竞相采用的流程,商业领袖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去除不合时宜的本地化思考模式,才能在无国界的世界中求得发展。

作者简介


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后,获得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长、公司董事、国际著名企业顾问。1994年7月离开麦肯锡,现任创业者商学院校长和一新塾校长,1996年起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

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是少数获得国际声誉的东方管理大师。《金融时报》如此描述这位日裔美籍经济管理学家:“他是日本仅有的一位极为成功的管理学宗师”。

长期以来,管理界的专家多为欧美人士,而作为亚洲人的大前研一,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及策略规划的见解精辟而独到,观点犀利而深刻,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在学术领域,大前研一扮演了一个预言家的角色。他对亚洲经济的研究在海外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全球研究亚洲经济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出版于1973年的著作《战略家的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而其1990年的作品《无国界的世界》,更使他成为第一批宣称全球经济到来的管理学家之一。

大前研一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曾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兼任多家跨国公司的管理顾问,现任创业者商学院校长和一新塾校长。1996年起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1994年7月大前研一离开麦肯锡公司时,该公司的离别公告称他为“一名伟大的咨询员,一名使人着魔的演讲者,一名多产到无可思议的作家,一名音乐家和一名摩托车手”。

难能可贵的是,学术与经营之外的大前研一,不断记录下自己对于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迄今已逾100部。无论是对无国界世界的预言、对M型社会的阐释,还是对专业人才与商务人士历练的思考、对“会玩,才会成功”的鼓呼,无不透露出大前对社会发展的前沿思考与商务生活的敏锐洞察,为世人沉淀着宝贵的思想财富。

从2006年起,由中信出版社策划、精选的大前研一经典系列已陆续登陆中国。出版社方面表示,对于大前迄今出版的所有作品的取舍,将本着经典、前沿、实用的原则,遴选大前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知名度的著述,尤其是其近年来出版的最新、社会反响最大的作品,让中国读者对这位东方管理大师的思想精华与人生精粹有更多的了解,对东方的管理艺术与工作哲学有更多的反思。有鉴于国内的经管出版领域一直将视线锁定欧美的管理大师,忽略对东方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挖掘与借鉴,本套丛书的出版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自2006年《专业主义》《新企业战略》《差异化经营》《思考型管理》《数字化商业模式》《创业者之道》出版并广受好评之后,今年6月,《无国界的世界》《即战力:如何成为世界通用的人才》《创意的构想》也陆续上市。

据悉,《无国界的世界》为大前研一最具声名的作品,曾入选全球50部最佳管理图书,堪称全球化发轫之作,并且是最早论述全球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也直言深受大前作品的影响。

“我首先是一个世界公民。”这是大前研一在不同场合一再宣扬的。在《无国界的世界》里,他提出在“战略三角”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国家和货币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企业迈向全球化的“五步走”战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极佳的战略指导。大前研一在本书中首倡的“无国界管理”已经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竞相采用的流程。

《即战力:如何成为世界通用的人才》则是大前研一继《专业主义》之后,再次为职业人士的职场修炼与进阶支招。该书出版后得到《读卖新闻》《日经商务周刊》等日本主流媒体的一致推荐,迄今仍是日本亚马逊网站,台湾金石堂、博客来网络书店的超级畅销书。

风行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即战力”,是指无论何时何地,即刻就能投入工作的战斗力;即便身处困境,也能冷静决策的专业能力。不想劳碌一生却永远默默无闻,没有社会背景和经济依恃,也要赤手空拳创业晋升,就从现在开始掌握即战力!通过分析现今职业人士为何缺乏战斗力,本书指明了锻造一流即战力的三大武器——外语能力、理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匡正世人在学习训练上的误区,本书提供了磨炼即战力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创意的构想》的写作背景为:“21世纪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时代,要想在巨大的变化中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构思创意的技巧。”而真正的专业人士永远创意不绝。大前研一在本书中现身说法,通过阐释构思卓越创意的六大技巧:大胆质疑先入之见,从网络开始思考,创造别人无可替代的产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展开讨论,对于怎样看待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培养构思创意的技能,提供了不拘于陈规的新观点。

大前备受赞誉的新作《M型社会》《OFF学:会玩,才会成功》与读者见面。约有8成人的生活处于中下水准的M型社会已经到来,面对严重的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商业模式将做出怎样的调整?政治、经济又将随之产生怎样的变化?你能否承受这种变化?《M型社会》将为你一一解答!该书自06年出版后,一直高居日本东贩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在台湾地区也持续热销。而引爆日本上班族休闲革命的《OFF学:会玩,才会成功》也荣获《日经流通新闻》“十大有益工作的好书”、《朝日新闻》必读好书,并蝉联日本亚马逊书店排行榜第一名。相信这些佳作的出版,在07年掀起大前著述的新一轮热潮。

目录列表


战略家的调色盘001

根据市场、顾客和产品的实际状况来做分析,在这日益复杂和诡谲的世界里至关重要。而这些就像调色盘上的涂料一样,是战略家在心里构图的素材。

顾客:汹涌的力量005

竞争:科技的分工007

公司:控制成本的重要性009

货币011

国家:全球化新市场012

新的跨国公司013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015

所谓国家安全的神话018

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019无国界的管理023

假如一切都做得比别人强,你就有发挥的时候。还有,你也有机会将国内的市场游戏改写成对自己有利的规则。世界公民027

全球性产品031

古奇VS?可口可乐036

小联合国式公司042无国界的世界战略至上045

不管日本还是其他发达的工业经济国家的公司,如今都急着发展一套中级的战略课程,一套不用面对面地在低成本或高消费市场上跟人拼得头破血流,而公司又有利可图的战略。夹心饼干049

手指的新功用054

温泉浴059

薰出智慧来060

快门相机拍不出好照片?062

多出来的空间064

头痛问题065不要“做得更好”071

战略的第一个关键因素不在击败竞争对手,而是要将价值传送给顾客。传送价值也就意味着在运转上保持敏锐、务实的方向感。别人的问题074

歌舞伎077

公司主义也有好处080

管理者的装备082

汽车展览场085

大“橡皮擦”087中国人的智慧091

如果不具有中国人“兼容并蓄”的心思以及一种内在深刻的自信,就不会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开发新产品093

种瓜得瓜101

突破瓶颈107

宇宙的中心111分权与包办115

有才能的人可以走遍天下。在全球环境下,母国的认同必须让位给公司的认同。公司总部的解体123

全球运营的五阶段125

全球整合129

推倒金字塔138播下全球丰收的种子141

想播下全球丰收的种子,这本身是一种平衡地方需要与共有价值、平衡特殊成长情况与个别收成要求,既辛劳而又波折起伏的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44

播种,成长,开花,结果147全球战略联盟161

理论上,合资公司可以说得很好听;实际上,这只是一出木马屠城的演出而已。这些日子,我们变得比日本人更慢、更笨、更懒。让日本人得到一寸,他们马上就可以进尺,毫无顾忌地把我们的市场拿去。平衡投资的危险性166

从父母之命174

平等婚姻178

木马屠城的合资公司181一派胡言与统计数字193

在今天这个无国界的时代里,实在很难去分清楚什么是美国的产品,因为所谓美国或日本或是法国、德国的产品实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搞混的谈判196

口袋空空203

资产还是债务208

空架子212外汇帝国217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外汇市场本身就是诱人的投资竞技场。政客和经济学家们想利用外汇来解决贸易问题,其结果徒让投机的外汇买卖者更趋之若鹜而已。外汇的美丽新世界220

恶棍之家228

美元帝国231展望无国界的世界235

当地图上的国界日益消失时,潜伏在其下的不同价值观和品位便得以浮现出来。资源幻想237

国家利益的终结248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252政府的新角色261

我非常敬佩美国人的创造力,但我却不能苟同他们把整个公司拱手让给他人的态度。特别是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中,长远的成功实在有赖于一双稳健的手。政府角色的定位263

新闻媒体的责任273

美国公司VS?日本公司277

国际性选手282亚洲危机与无国界世界的未来285

我对这些国家评价的依据就是,它们是如何密切融合为一个无国界的世界,以及如何投入到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繁荣发展的。不同经济体的较量296

美国经济的未来303

国界真的消失了吗307

附录:2005年互助互利宣言313

致谢315

前言选摘


从著书和写文章当中我学到了一些教训,其中一条便是写有关管理经营方面的东西缺乏安全感,而谈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东西就不免有些冒险了。1985年,我们出版了《三位一体的力量》(TriadPower)一书,伦敦的《金融时报》称其“对工业与产品的全球化背后的种种力量做了最为简明而又扼要的介绍”。一两年过后,《金融时报》又在标题上称我为“日本管理界的一代宗师”。

然而,等到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论述贸易问题时,情形便不一样了。一些朋友,甚至我在麦肯锡咨询公司里的几位美国同事,都担心我会不会在替日本讲话,或者说我在日本的保护主义以及其他一些问题上的论述不够客观。有人甚至指责我是日本通产省的代言人。我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曾指出半导体制造厂商的问题不在日本人的身上。事实上,半导体产业已经变成一种固定成本较高的产业,而马来西亚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成品芯片输出国。

为什么一位搞核工程的人会转行,变成研究有关贸易的管理顾问呢?这当然不是因为我要替日本讲话,而是想对国际经济走势提出建言而已。

日本有产品外销美国的企业中,50家大公司占据了其中的75%。我和公司的同事对这些厂商知之甚详,因为它们不是我们的客户就是客户的竞争对手。一旦它们的情况有所变动,身为管理顾问的我们,在工作焦点上也要跟着改变。

开始的时候,我们帮着这些公司发展产品、战略、组织、人事和管理系统,其目标在于开发出好的产品并以低价的战略促销。一旦这种战略奏效,客户们就可以把这些产品输往他国。然而,就大致情形而言,我们所考虑到的种种情况并没有超出国界。

但是,金融市场管制失效的情形却使得情况更加复杂。在管制失效之后,日本公司纷纷通过不同的变通渠道,在产销之外,在世界主要地区创造财富。为了帮它们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也必须学习宏观经济学以及货币和金融市场学。

无国界的世界保护主义或反保护主义,加速了公司把其企业系统的主要部分从总部分离出去。这种发展逼得我们从全球角度去思考组织和保护主义的本质。我替很多大公司工作过,帮着它们从以出口为导向的组织,转变成注重区域性的生产投资和产品发展的组织,以及从单一总部的模式转变为四个区域总部的模式。我也为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不同公司工作过,帮着它们在日本开拓出一片天地,站稳了脚跟。这些公司核心的经理人员,心理调适的速度着实惊人。这点可见于他们接受如下种种转变的过程,即从区域性向全球性转变,从采取以一国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向采取放诸四海皆准的价值体系转变,从由单一总部来发号施令的经营方式向以区域性为主、以市场为导向的决策模式转变,而有关像“海外事业”、“海外关联企业”和“海外分公司”等字眼已消失不见。从此再也没有“海外”这回事。我正巧躬逢其盛,看到为数相当可观的经理人员在短期之内就做出了这种改变。当然这并不是说全部的日本人都办得到。

而这本书可以说结合了我对企业经营战略和竞争的了解和经验,以及对宏观经济问题的信念和分析。在本书的开始,我谈的是有关国际公司的组织与战略;接下来则是对我们政府的行政官僚加以抨击,因为这些人在失宠之余也捅出了大娄子;在本书的最后,我对我们所转向的经济世界做了一番描述。

我所谓的战略是指为顾客创造出比同行竞争者更具延续性的价值。简单地讲,就是去发明创造并将其商业化的问题。现在的大公司里的人已经忘记如何发明东西了。这些人懂得如何去兼并企业或仿效对手的产品,但却无法开发更优良的产品,也不能够发展出支持新构想的新企业。

我所说的不只是规模庞大、以高科技生产高清电视(HDTV)这类的大公司,同时也包括了生产日常用品的企业。比方说,发明能煮出更香醇可口的咖啡的咖啡壶的公司,或者生产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泡泡浴用品的公司。然而,究竟有多少位只关注电脑屏幕的产品经理能办到这点?这些人太担心市场竞争、占有率和利润数字。我个人相信此时正是大公司回头重学发明艺术的时刻,但这次它们应该学学如何把企业的创新全球化,这样才有办法开创出世界性的经济成果,也才有办法把产品销到主要的市场。

各公司非得这样做不可,因为在发达国家,顾客已经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挑剔。掌握力量的是消费者,而非销售商品的公司组织。虽说信息已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但大部分的人可能还无法了解上面所谈及的内容,他们还以为跨国公司可以为所欲为。而如果这本书除了帮读者了解战略和商业化的种种根本所在之外,还有其他目的,那就是要明确地指出:跨国公司事实上乃是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服务的,而顾客才是真正推动公司在多国开发、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力量。而且,这种推动力量也促成一种无国界的经济。这样说来,贸易上的统计数字也变得无足轻重了。

如果我所言不虚,则该是把官僚丢到一旁的时候了,而政府的角色相应地转变为保护环境、培训就业者、建立安全而便利的社会基础设施。原先因为考虑外来的经济威胁而制定的保护其人民和国家自然资源的政策,应该被一种新的政策所取代,这种政策能确保其人民最大可能地选择世界各地既好又便宜的商品与服务。如果政府在这方面的角色调整得缓慢,还是像过去几个世纪一样,耀武扬威地以重商主义的统治力量行事,不但会吓退投资人,也苦了其人民。更有甚者,政府会让人民从日益成形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孤立,让自己陷入不断的噩梦与工业停滞之中。因为一旦政府对外来投资采取偏执、猜疑的态度,深怕外来剥削者会偷去镇国之宝,无形中就会忽略人民的需求,而否定人民所代表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就政治或经济的领域而言,所谓人,不管身为消费者还是公民,都已经无法再容忍政府过时的角色。

当然,官僚在美国和日本都有。这些人,月复一月地算错贸易数字,其结果就是提供“武器”让国与国之间发动贸易战争。不过,这些人也总有遭清算的那一天。

铁三角经济区(美国、日本、欧洲)的关联经济体(TheInterlinkedEconomy,ILE),再加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来势汹汹的经济,令人印象深刻。这些经济体由于力量雄厚,已经征服了大部分的消费者和公司。如此一来,传统的国界逐渐消失不见,而其也将官僚、政客和军队逼至穷途末路的境地。

关联经济体的出现,使那些习惯于对国与国进行比较,用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来指导做事的国度感到困扰。它们所依据的理论再也不管用了。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家把就业机会的增加当成经济好转的征兆,而在关联经济体中的情形有时却不免令他们泄气,因为可以在海外创造就业机会。假如政府控制货币的供给,贷款却从国外源源不绝地流入,那么一国的货币政策就毫无意义可言。若中央银行想要调高利率,融资也可从他处转来,但关联经济体根据实际所需来行事,这使传统的中央银行在利率与货币供应的角色上产生了变化。

在关联经济体里,与利率相关的产品已经退居于无关利率的产品后面,像房地产、股票和货币市场等。而房地产、股票等吸收了大量游资,对通货膨胀产生了抑制。关联经济体里游资充足,而且由于可投资的空间依然广阔,足以吸收过剩的资金,因而并未给普通百姓带来通货膨胀的恶果。

而资金的融通,一般而言是看不到的。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看贸易统计数字的老方法已经过时,因为关联经济体里的居民已经学会将其产品以及其他种种商业服务自由转移。守旧的官僚们一心一意想扭转贸易的不平衡,却做出火上浇油的决定,他们对应该是自由流通的商品与货币到处设障,有些官僚甚至想调整汇率以平衡数字。货币具有可贸易商品、服务和资产的转换价值,改变了关联经济体内的权力均衡关系,因而使财富再分配,这和以前以国内经济为基础的情形大相径庭。

依照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说法,汇率应该随着人们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以及相互进行贸易的国家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的情况做调整。关联经济体的出现却使得这一观念形同废纸。资产的交易情形已经跨越原有的国界限制,本地公司被不同国家的企业收购转手的情形已是家常便饭,即使艺术品、专利和不动产交易也是一样。

关联经济体内大概有10亿人口,人均年生产总值约有1万美元。关联经济体创造、消费以及重新分配世界上的大部分财富。对一向自我孤立的国家而言,参与关联经济乃是致富的关键。唯有跟关联经济体建立双向的健全的往来渠道,发展中国家才有可能繁荣,也唯有通过关联经济,这些国家才有可能使自己制造的产品取得最大的价值。现在,财富是在市场上创造,并非由殖民地或矿产丰富的古老土地上产生。

像这种关联经济体的情形,已经没有绝对的胜者与败者这回事。弱势者可因其弱势货币以及充足劳动力而自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另一方面,较为强势的一方的经济也会因其货币和工资的改变而跌落到关联经济体的平均值附近。

20世纪90年代甚至展望21世纪,关联经济体的经济成长一定会越走越快。它们会把大部分的东欧以及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NIEs)和某些拉丁美洲的国家都包括进去(一旦上述诸国都采取关联经济体的政策)。经济上的互助互利具有安定的作用,而这一点在以军事为制衡力量的冷战年代之后,一定会成为关联经济体的思想主流。

关联经济体的施政方针乃是要确保信息、货币、产品以及各种服务的自由流通和劳动力、公司的自由转移。传统政府势必要为全球性的管理方式建立一套新的体制。总而言之,当务之急乃是准确地理解全球经济。这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旦消费者有办法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他便是全球化之人。而同一个人,如果所接触到的全是僵化过时的民族情绪,那么就可能会对保护主义的代言人加以支持,即使今天,学生们还是在读那些无法在关联经济体内行得通的陈旧理论。要知道,所有这些理论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以一国为界所发展的封闭经济理论。而大部分的统计观念是根据这一理论做抽样工作,如此一来,宏观经济分析甚至无法预知一国的经济状况,更遑论整个世界。

现在正是让我们看看互相关联的世界经济实况的好时机。我在此还不能提出适用于关联经济体内新的经济学术理论,我所能做的是把这几年做顾问工作所得到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读者对我所讲的以及我们所迈向的新世界的潜在力量加以重视。可能有人会提出更为严谨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关联经济体的真实状况,也有人会从中萃取关联经济体的种种政治含义,且根据今日经济的实际状况提出适用于新世界的政治体制。大战之后的政治组织,像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1992年后的欧洲共同体,不是根据冷战模式,就是由南—北俱乐部(North&SouthClub)的概念延伸。这些都已过时,不适用于新形势。

若有人想到如下的建议,也不令人感到意外。那就是成立一个超越政府的架构,把关联经济体各国居民的税收加以平均分配,即1/3的税收缴纳给关联经济体以外的国家,另外1/3则缴纳给关联经济体内的其他邻邦,最后的1/3则归本国所有。当然以上的建议也反映我一贯对于世界的看法与主张,亦即在顺序上先当个世界公民,再来是社区居民,最后为日本人。

读者们可能会为所工作的公司找出好的理念来开发产品、战略与组织。身为管理顾问和作者,我希望这也就是生产价值所在。我也期盼学生在没有听到所有那些旧理论以前就来研读此书,以避免囿于成见而不能看清现实或坚持用旧理论来解释一切。

有人不免会认为,想从产品开发讲到国际组织,从货币与贸易论及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这种涵盖一切的议题其范围也未免太广。然而我的感觉是,我们有必要把这些传统上孤立的主题集合在一起,介绍在一个无国界的世界里,关联经济的种种特色。我相信,21世纪的到来可以使我们掌握更多的有利证据,对这个远比今天的这种“国家”组织大的新关联经济体做一番描述,而我们也将在新关联经济体内取得更长久的合法公民身份。

以下所谈的,即使不是预测,至少也是种期盼,希望实际运用中会超越意识形态。我一直深信,人们作为发明创新者,作为消息灵通的消费者,其力量会胜过墨守成规者。而墨守成规者的角色正是我们引以为惧的。

因为本书于1990年首次出版,也就是在这之前的20年时间里,日本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上发生了最为明显的巨大变化。毫无疑问,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可称之为“奇迹小子”,然而10年之后,美国却将其取而代之。其实,美国在过去10年里的经济发展是如此卓而不凡,我愿意为它的表现评一个“A+”,这远远优于它10年前“B-”的发展态势。

美国究竟如何从其发展的泥沼中一跃而起,而且其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期望和想象,这对于那些想复制其成功历程的国家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这也令那些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人们备感兴趣,因为就他们而言,可以从中了解如何在这个新兴经济下更好地参与竞争。故而,我将在这里审视一下美国的经济奇迹是如何发轫的。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我将把挑选出的全球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放在同一个年代做出分析,并进行打分。同时,我将探讨一下“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日本经济发展的悲哀,并对于今后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日本)、一个地区(亚洲)、一个关联经济体的主角,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发展提出个人的预测。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遭遇了严重的经济低潮,失业率持续走高,投资无力,股票市场疲软。当时的新闻周刊发表最多的封面文章几乎都在宣称“美国的世纪已经结束了”。(然而10年之后,同样的周刊发表了类似的文章,宣称“日本/亚洲的世纪已经结束了”。)其实,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一举击败老布什的挑战者比尔克林顿在其执政宣言中就声称,国人要关注一个核心问题,“经济才是重点,傻瓜”就是克林顿当时的竞选口号。强劲的经济发展也是克林顿1996年得以连任的理由,即使在1998年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案爆发之后,克林顿仍有幸保持较高的支持率。

我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不能完全归功于克林顿的发展战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当属80年代“里根革命”带来的根本性改变。尽管克林顿的前辈罗纳德里根既算不上具有高瞻远瞩的好眼力,也不是最有分析头脑的杰出人士,然而他对金融机构、公共交通、电信行业三大基础产业放松管制的做法的确令人敬佩。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恶性竞争造成的机票打折现象使得美国各航空公司苦不堪言,实际上已经严重威胁到航空公司能否生存下去。尽管放松管制后的头10年时间里,美国的航空业几乎是惨不忍睹,放眼望去只有衰退和不景气,而且许多航空公司纷纷倒闭,但是今天的美国航空公司却俨然跻身于世界最强大的航空公司之列。美国航空公司的大型喷气式飞机每客运里程的平均成本是55美分,相比之下,同样的大型喷气式飞机,对于一直以来受到经济政策保护的两家日本航空公司而言,其成本却是1?5美元。两者之间为什么会存在3倍的成本差距,其原因就是保护附加费。

美国银行业的放松管制同样令人痛苦,在里根改革之后,超过3000家金融机构宣告破产。然而那些存活下来的机构,例如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却变得更加坚不可摧,甚至成为全球金融行业的中流砥柱。在我们这个新式的关联经济体中,一家银行只有参与全球的竞争才可能真正成功。

电信业是另外一个关键领域。在放松管制之后,电信价格变得更加灵活,而且同时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各种具有竞争力的电信产品使得消费者能够以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接入服务器选择服务。因此,美国的许多公司已经在公司内部建立了局域网,然后连接到广域网,享受电信服务。

实际上,美国在基础设施上放松管制的改革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扩张奠定了基调。那些经营不当、亏损严重的机构不再受到保护政策的无条件扶持,它们自然会被现实所淘汰,而一种全新的、健康的、适者生存的新经济政策则成为今天世界经济的主宰。美国国内经济的繁荣,以及在全球地位的持续稳固主要取决于以下的原因:1?因为美国联邦政府相对于地方(例如各州)政府的职能(和规模)上的局限性,给予各地区以很大的灵活性。其他国家的中央政府拥有较为强大的影响力,在无国界的现实世界中却不具有优势。

2?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科技和电子商务领域的通用语言。实际上80%的网上交易是借助英语完成的。

3?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的货币。在以上三个原因中,唯有第三个显现出一定的脆弱性,也就是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随着欧元的产生,以及紧随其后的类似货币亚元(Asean,Aesa)的提出,这些新的“超级货币”可能会对强大的美元构成威胁,尽管我并不认为美元会在近期内被取而代之。美国已经为它的经济表现赢得了“A+”,然而它的另外一个要素可能会限制其持续发展,我将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这个问题。此外,我还将探讨亚洲的金融危机,以及日本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同时为日本和全球发展提出建言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关分词: 国界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