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文化本体与美学理论建构

文化本体与美学理论建构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文化本体与美学理论建构




图书信息


书 名: 文化本体与美学理论建构

作 者:聂振斌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ISBN: 9787811198379

开本: 16开

定价: 48.00 元

内容简介


《文化本体与美学理论建构:聂振斌美学论文集》是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己所写论文中选出27篇成集的,其中大多篇章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这次出版,文字上或多或少都有修改,只有少数几篇尚未发表。27篇论文虽各自独立,但无论是内容、观点,还是逻辑结构,都是密切相关的,或相互补充,或表现为一种历史发展。这些论文大而言之,可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计4篇,是从历史源头上探索中国学术思想(包括哲学思想、美学思想、艺术思想、教育思想等)的产生与发展。这个源头,从社会实践方面说,就是上古三代以来所实施的礼乐教化,从思想方面说,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兴起,尤其儒家更起了主导作用。礼乐教化是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精神活动的统一体,它发展到西周时代已处于系统、完善的成熟阶段。但如此长的礼乐教化实践,却不见关于礼乐教化的思想言论。直到西周末年和春秋初年出现了“礼崩乐坏”(社会政治制度层面)局面,从而促使人们起而说礼论乐——中国学术思想萌芽。礼乐教化与儒学的关系最直接、密切。孔子“克己复礼”,在政治上虽属不可能,但孔子把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科目和批评对象,使礼乐变成纯文化而流传千古。作者之所以对中国学术思想产生的这个源头感兴趣,原因在于这个中国文化历史源头,几十年来因礼教被否定、诅咒(如“礼教吃人”),提倡礼教的儒家被批判,而被忽视,被误解,使中国源远流长的学术、教育,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解释。

第二部分计10篇,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论集。所论都是作者所最感兴趣的人物和题目,而先秦儒家的美学思想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作者之所以对儒家感兴趣,也是由于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一个很长时期儒家受到极不公平的对待。儒家与礼乐文化是一种天然联系,儒家为礼乐相济的教育传统奠定了思想基础,继承、发展、弘扬了礼乐文化的精神。儒家思想不仅经常被官方政治所利用而成为统治思想,也是培养、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

作者简介


聂振斌,辽宁盖州人,193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原任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工作。1978年之前,主要在学部新建设杂志社任编辑。适逢政治运动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学术、教育中断,人们都被裹进政治斗争的洪流中,他的编辑工作实际上只作了一二年的时间。由于他很早就对美学有兴趣,1977本院哲学所建立美学研究室需要进入,便毛遂自荐加入美学研究队伍。自197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专心致志美学研究。主攻中国美学史和审美教育、审美文化等。1979年定为助理研究员,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1年晋升为研究员。1992年享受有突出贡献的特殊津贴并获国务院颁发的证书。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退休,但仍然带研究生(3年),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出版学术研究成果。现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要有:《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儒学与艺术教育》《中国美育思想述要》《蔡元培》《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签头合著,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签头合著)等。另外,参与编写大型工具书《美学百科全书》(中国美学卷主编)《文艺美学词典》(副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哲学卷编委)等。

图书目录


礼乐教化的历史考察

“礼崩乐坏”与学术思想的产生

“美善相乐”与“礼乐相济”述论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孔子的礼乐教化与仁学本体论

孟子的心性之学与人格精神

《易传》与艺术

荀子的礼乐论

“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的艺术哲学思想

比风度,竞文采——魏晋审美观

唐太宗和大唐书法艺术

苏东坡的美学思想

理学家的理趣与艺术情趣

诗教传统的思想冲突

百年中国美学述论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蔡元培的美学精神

美育方针与美育的实施

宗白华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中西艺术比较

朱光潜的美育思想

百年中国美学六题

论形式美

汉字何以成为艺术

“冠带之国”与裸体艺术

文文论文学论

人文学与价值论

再论文化的本质与美学理论建构

……

相关分词: 文化 本体 美学 理论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