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卫德章

卫德章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卫德章




个人履历


卫德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水画家,现为烟台福山画院专业画家。

人物生平


卫德章 ,(1957.10—) 烟台福山人, 1976年在济南军区从事美术工作。1989年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作品《 暮秋》获当代水墨新人展佳作奖,《暮春》、《阳春三月》、《金秋》分别入选第七届、八 届全国美展和首届中国画大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出版有《卫德章 现代山水画册》。

成就及荣誉


1989年作品《孟春》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同年,作品《暮秋》获《美术》杂志、香港文化促进中心、台湾《雄师美术》联合举办的“当代水墨新人展”佳作奖,并发表在《美术》杂志第五期。1990年作品《老墙》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1991年作品《雨后》入选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9人全国山水画邀请展”。1992年作品《黄河古道》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黄河画展”。

1993年作品《梨花时节》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同年由中国美协艺委会、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美协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卫德章现代山水画展,作品相继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光明日报》《北京周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报道了画展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八点半》节目作了专题报道。同时《卫德章现代山水画册》出版发行。作品《山里人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作品《金秋》入选“’93全国中国画大展”。作品《静月》获香港文化中心、《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东方国际水墨画大赛“东方奖”。同年,应邀为中南海作画一幅,并出版画册。

1994年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同年,应邀为天安门作画一幅。1995年入编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山水画库》,1996年入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山水画家创意手稿》,1997年作品《无题》入选全国体育美展,1998年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水墨画巡回展”,作品《黄土地》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2000年参加北京美术家中国画邀请展,2001年参加全国“黄河画展”,2002年参加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展,2003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2004年参加“老甲艺术馆”韩国汉城画展,2005年参加全国中国美协会员展。 2006年4月参加韩国釜山文化艺术交流。 2006年4月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精品)。

个人作品


社会评价


对于画家卫德章的国画艺术,评论界已经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他的画“用拙”、“有道”和“君子慎其独”。还说他的画是“艺术形式与表现对象的和谐;境界与现实观照的和谐;情感与理智融造的和谐”。笔者也有相同的看法。读卫德章的山水画近作,颇有霍然惊异之感。犹如雨后之山岚,清新涤荡,见秀见美。真若是满纸平朴之风,卷卷润朗之气。看得出来,他是在用心呼唤着大地的灵性,是在用心去创造着山水的诗学和生命的诗学。笔者一直认为,艺术的对话只能用心灵去沟通,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真诚的情感和全部生命力的倾注。卫德章山水画的创作道路就是这样一个例证。卫德章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胶东地区,骨子里有山东人的朴素和善良。平素里喜好描绘家乡地区的山川风物,更喜描绘山陕一带的北方景致。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去太行山区和黄土高原进行实地写生,细心体味和咀嚼平凡之山的神韵和情致。他用他的全部情感和生命激情,塑造和言说着土地的诗魂,最终成为山的歌者、水的情人,以至达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共辱共荣的至高境界。

在深入生活和潜心写生的同时,画家卫德章更重视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领会和对表现技法的传承。他对古人山水的笔法多有敬仰和研习,笔墨功底和造境学养愈加纯熟。在这批新近创作的山水画中,我能看到王蒙的苍润葱茏,石涛的清灵俊秀,甚至有赵孟 頫式的涓涓古意。可以看出与《青卞隐居图》和《山水清音图》的传承关系。那种元人山水深邃而朗润的美质,被卫德章先生很好地继承下来了,并被很好地融化在自己的山水画语言之中。

读卫德章的《栖霞之山》,脑海中一下子便会冒出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两画均描写齐鲁景色,又都是有其真山。后者是济南附近的两座山峦,前者是画家的故乡之景;后者是“一洗工气”、“风尚古峻”,前者是生机盎然、风尚隽雅。但从画中树石笔法、山形气势和生命律动来看,总有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不知是山石树木亘古不变,还是画家灵犀相通,总觉两画在精神意旨上有同工之妙。至少深得元画之精要。若不然,怎能把如此普通之山画得如此隽永晓畅。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单纯地摹写古人和摹写现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内心的思索和内在的情怀以及对时代的感情,是一个艺术家借古开今的关键。

在画家卫德章的山水近作中,最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画中皴法的表现和运用。不同表情的皴法已构成卫德章山水画艺术最为出彩的语言因素和最为独特的美质。画家笔健之感,而雨点皴看似零落却有参差疏朗、宏观整体的韵致。其《芝阳山下》和《负者歌于途》是这两种皴法的代表作品。足见其扎实的传统功力和创新的勇气。实际上,这些皴法的样式并非画家的独创,均有着明显的渊源和出处。但是给人的感受是非常新颖和贴切的。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诗意和境界缠绕其间,加之别有情趣的生活细节点缀其中,使人有种既远亦近,兼融古今的奇妙。是不同皴法的娴熟运用,使他的山水亦古亦今,满卷生辉。

观卫德章的山水画,总有一种当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扑面而来。这种当代气息和现代意识从何而来?笔者在此猜想,首先,它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山真水,就如同我们自己家乡的平常景色,平易近人。其次,它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当代理念和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古人对山水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理想诉求,卫德章的画,每凡山峦有小径盘绕,多有乡间村舍掩映其间,多有劳动的乡人在此生息耕作,一派平和与悠然,无不让人顿生满足和惬意。

卫德章的山水画并非大山大水,也不是平远小景,而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中景架构,因此多有中和之势。在形式营造方面,给人以堂堂正正、朴朴实实的大气,不取层峦叠嶂和崇山峻岭,只取山峦一隅并使之平面化,近似西洋风景画的构图;不取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三远法,尽量压缩成二度空间,空间层次多用少许远山映衬,或一抹云霞即了。有些甚至不设远景,从而使自己的山水构成,与传统山水拉开一定距离,又与现代的绘画精神产生一定的内在联系,当代感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如《鲁东行旅》和《芝阳山下》等),画面式的点景人物也几近平摆浮放,不受空间透视限制,更加深化了画面的平易、淳朴之味道。笔者认为这是该画家最为重要的创造。

如果细心品读卫德章的艺术就不难发现,功力深厚和富有美感的皴法使他的山水画充满淳厚和朴华的气韵,平面化的营造使得画面更富当代意味,不同地域的山水风貌和生存情态,共同构成了卫德章山水画的全部奥秘。这既是他承袭传统的航标,也是他开创未来的法宝。也就是说,没有这般人性化和人文主义的描绘,再好的皴法,再好的山势,再好的景致也将会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反之亦然,这便是艺术的辩证法。

多年来,卫德章一直潜心于当代山水画的创新和个性语言的锤炼,并卓有成就。这批新近创作的山水画就是他最新的创作成果。卫德章的山水画一直秉承着传统山水画澄怀味象的美学原则,并赋予山水画以崭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表达着对祖国河山和家乡故土的朴素情怀。平凡中见苍劲,质朴中见性情,就如同他本人的性格一样,厚道、睿智而自然,是当代山水人性化、人文化、平民化的典型代表。他用他的艺术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可取代和不可忽视的中年创新者,他定将会在当代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有所成就。

相关分词: 卫德章 卫德 德章